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提到作文,老师学生都头疼。绝大多数学生都不爱写作文,绝大多数老师也是怕教作文的。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就曾经说过:“语文教学在普通教育工作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 换言之,作文教学是‘老大难’的‘老大难’。”面对这个“老大难”,相信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做过类似的训练:引导学生收集素材、对学生进行如何开头、结尾、过渡等写作技巧片段训练,目的就是让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作文来。然而,老师做得越多,学生觉得越难。
每次批改学生作文难免心灰意懒,总觉得虚的东西太多而实的东西太少、模仿得太多而独创的太少、概述的太多而具体描写得太少、无病呻吟的太多而有真情实感的太少。教师煞费苦心的劳动都成了“枉然的赋予”,学生怎么就写不出鲜活的作文呢?我们在慨叹学生不会做文章的同时,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我们在作文教学上做了些什么文章?
就一(篇)次作文教学的程序而言,作文教学程序应该是:命题——指导——批改——讲评四个阶段。这种作文教学的程序可以说行之已久,在我们作文教学活动中,我们习惯在交代写作任务之后,大讲作文技法,就如何选材、如何构思、如何确立主题,大发见解,然后来几篇范文佳作引路。老师可谓事无巨细,认为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写出好作文来,我也如此炮制了许久,满怀期待的我却发现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我们的“指点江山”既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又弱化了学生的想象力,不少懒于思考的学生便根据老师所讲依葫芦画瓢,这样千篇一律的“八股文”就应运而生了。最后,本应“千人千面”的作文在实际中常常发现有许多题材、结构、主题极为雷同的作文,甚至开头、结尾都惊人的相似。学生一听说上作文课就发出狼嚎般的抱怨。
如果我们还要对学生老生常谈的作文评头论足还有什么意义?我们又何必为学生的矫揉造作顿足捶胸?也难怪学生一写同学友情就写考试时情急之下掰断直尺,一写助人为乐就帮老大爷推三轮车,一写老师就写挑灯夜战,奉献得忘了自我,似乎不蜡炬成灰就不能显示其崇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不是教师指导力度不够,而是教师在学生作文前指导过多。我们的喋喋不休已经把学生的思维不自觉地引向了狭窄阴暗的死胡同,严重束缚的学生的个性。
更何况,在这四个阶段里,教师的“命”、“指”、“批”、“讲”的行为占用了太多的教学时间,学生在教师的这些行为指令下所能表现的行为以“听”“写”为主,“说”“思”为辅。这是一种单向的灌输式的死板教学形式,使学生对作文教学早已失去了兴趣。
其实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为了让学生考试得高分,有的老师采用投机取巧的办法,要求学生临考前背几篇“范文”,考试时“用上”或“改头换面后用上”。甚至反复对学生进行如何“套”文章的技巧训练。我想,这样的指导,还有谁会真正的作文?
作文是什么?作文是学生自由运用所积累的知识,按照自己的理解,抒发内心思想感情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自由发挥个性,展示文学才华的方式。百花绽放,江河奔涌,百鸟争鸣,虎啸猿啼:自然界的生命在以不同的形式宣泄着自己的情感。自古,人类也以不同的形式宣泄着自己的情绪。文明时代,写作是一种生命的活动,是一种情感的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学生的内心仿佛一片汹涌的大海,从来没有平静过,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情感共鸣、适时的情感发泄。
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痛快淋漓地抒发对生命的体验、对生活的感悟,让清澈的情感之水自然流畅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表现欲是极强的,只要是感兴趣的事情就一定会想办法做得最好。其实,学生很多时候写作文的心态并不端正,往往是完成任务而写作,因而导致正规作文训练效果不佳,而一些小作文片断,日记却写得很好。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想写啊。因此,决定学生作文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我想写而不是要我写。有人笑谈:作文应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作文的真实是内容的真实,更重要的是“写作”行为的真实即真实的言语任务、言语环境和言语效果。如果作文是一次真实的言语交流而不是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一次真实的生活再现而不是生活模拟,是用来与同学欣赏的而不是交给老师评判的,那么鲜活生动的文字就会喷涌而出!
综上所述,我们的作文教学中的确忽视了写作的本质,误导了学生的写作,急功近利地在教学生怎样写应试作文。而忽略了写作其实是对生活的自我表达,是自我生命的活动,是富有个性的创造。人在日常生活中有丰富的精神活动,因为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因为对生活的个性感悟和独特体验,因为有自己的情感表达,所以作文。
那我们老师在作文教学中还应做些什么文章?不能像南郭先生一样灰溜溜地做逃兵,把作文的“半壁江山”拱手相让吧?学什么就写什么,教材文本就是个例子。
每次批改学生作文难免心灰意懒,总觉得虚的东西太多而实的东西太少、模仿得太多而独创的太少、概述的太多而具体描写得太少、无病呻吟的太多而有真情实感的太少。教师煞费苦心的劳动都成了“枉然的赋予”,学生怎么就写不出鲜活的作文呢?我们在慨叹学生不会做文章的同时,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我们在作文教学上做了些什么文章?
就一(篇)次作文教学的程序而言,作文教学程序应该是:命题——指导——批改——讲评四个阶段。这种作文教学的程序可以说行之已久,在我们作文教学活动中,我们习惯在交代写作任务之后,大讲作文技法,就如何选材、如何构思、如何确立主题,大发见解,然后来几篇范文佳作引路。老师可谓事无巨细,认为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写出好作文来,我也如此炮制了许久,满怀期待的我却发现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我们的“指点江山”既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又弱化了学生的想象力,不少懒于思考的学生便根据老师所讲依葫芦画瓢,这样千篇一律的“八股文”就应运而生了。最后,本应“千人千面”的作文在实际中常常发现有许多题材、结构、主题极为雷同的作文,甚至开头、结尾都惊人的相似。学生一听说上作文课就发出狼嚎般的抱怨。
如果我们还要对学生老生常谈的作文评头论足还有什么意义?我们又何必为学生的矫揉造作顿足捶胸?也难怪学生一写同学友情就写考试时情急之下掰断直尺,一写助人为乐就帮老大爷推三轮车,一写老师就写挑灯夜战,奉献得忘了自我,似乎不蜡炬成灰就不能显示其崇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不是教师指导力度不够,而是教师在学生作文前指导过多。我们的喋喋不休已经把学生的思维不自觉地引向了狭窄阴暗的死胡同,严重束缚的学生的个性。
更何况,在这四个阶段里,教师的“命”、“指”、“批”、“讲”的行为占用了太多的教学时间,学生在教师的这些行为指令下所能表现的行为以“听”“写”为主,“说”“思”为辅。这是一种单向的灌输式的死板教学形式,使学生对作文教学早已失去了兴趣。
其实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为了让学生考试得高分,有的老师采用投机取巧的办法,要求学生临考前背几篇“范文”,考试时“用上”或“改头换面后用上”。甚至反复对学生进行如何“套”文章的技巧训练。我想,这样的指导,还有谁会真正的作文?
作文是什么?作文是学生自由运用所积累的知识,按照自己的理解,抒发内心思想感情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自由发挥个性,展示文学才华的方式。百花绽放,江河奔涌,百鸟争鸣,虎啸猿啼:自然界的生命在以不同的形式宣泄着自己的情感。自古,人类也以不同的形式宣泄着自己的情绪。文明时代,写作是一种生命的活动,是一种情感的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学生的内心仿佛一片汹涌的大海,从来没有平静过,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情感共鸣、适时的情感发泄。
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痛快淋漓地抒发对生命的体验、对生活的感悟,让清澈的情感之水自然流畅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表现欲是极强的,只要是感兴趣的事情就一定会想办法做得最好。其实,学生很多时候写作文的心态并不端正,往往是完成任务而写作,因而导致正规作文训练效果不佳,而一些小作文片断,日记却写得很好。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想写啊。因此,决定学生作文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我想写而不是要我写。有人笑谈:作文应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作文的真实是内容的真实,更重要的是“写作”行为的真实即真实的言语任务、言语环境和言语效果。如果作文是一次真实的言语交流而不是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一次真实的生活再现而不是生活模拟,是用来与同学欣赏的而不是交给老师评判的,那么鲜活生动的文字就会喷涌而出!
综上所述,我们的作文教学中的确忽视了写作的本质,误导了学生的写作,急功近利地在教学生怎样写应试作文。而忽略了写作其实是对生活的自我表达,是自我生命的活动,是富有个性的创造。人在日常生活中有丰富的精神活动,因为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因为对生活的个性感悟和独特体验,因为有自己的情感表达,所以作文。
那我们老师在作文教学中还应做些什么文章?不能像南郭先生一样灰溜溜地做逃兵,把作文的“半壁江山”拱手相让吧?学什么就写什么,教材文本就是个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