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教学”之探究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bo_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理论突出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创新精神。“学案教学”在理念与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彻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把备“教案”变为备“学案”,把教学的立足点、课堂的支撑点,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实现了教案学案一体化。课堂活动为学生学习和发展设计,真正确立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素质。
   一、“学案教学”中教师的备课主要是设计学案
   采用的方式是:轮流主备,集体讨论增删,形成共案,组长把关,审订,然后付印。共案到手后,各位教师在共案的基础上,根据学情作个性补充,而后施教。
   1.创作化原则。教师要对教材进行二次创作,学案是教材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是学生学习、探究、走向教材深处的“导航仪”。要设计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案,教师必须把握课标,认真学习教材,准确加工教材,科学补充教材,合理拓展教材。根据教材内容在《课标》中承担的使命和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考虑到学生的身心特点、生活经验和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突破点,把教材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虚为实,科学整合。使学生能够通过学案的引领,顺利走进教材,自主进行知识构建,发展思维,并让学生最终走出教材,形成学习经验,掌握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2.学科化原则。学案编写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学案设计有它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格式,但在具体设计操作时不可受“式”的束缚而模糊了学科特点。应以探究知识为基本线索,以“三维目标”为指向,以发展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为目标,为学生设计符合学科特点、符合探究知识规律的学习行为,绝不可抹杀学科的特殊性。一般地说,语文科侧重语文实践、积累和对文本的感悟。学案设计既要体现探究知识的共性特点,更要体现学科的自身规律,切不可把学案简化为一份习题,课课一副面孔,节节一个模样。
   3.问题化原则。学案如何实现学生知识建构,关键在于将知识点转化为探究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知识点的设疑,即以问题形式设计成题组,质疑,释疑,激思,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思维,落实知识。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直接体现在对题例、问题的选择设计上。精选的题例体现着学习文本的实质内涵,体现着教学重点、难点的落实、突破。所以,学案中的问题习题的设计,成为学案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4.个性化原则。学案同时是教案,共案到手,执教教师必须根据所教学生的学情进行个性加工。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细节预设,对重点、难点作引导点拨,对解题思路方法及知识规律作总结归纳,指导学习方法,等等。可在学案教学设计时,作个性设计,成为执教者的个案。
   二、“学案教学”的课堂活动的流程
   “学案教学”的课堂活动是根据课前学案预设的流程来进行的,即“自主学习——小组学习——展示反馈——评价点拨”的程序。
   1.自主学习。学生依据学案自学指导要求,逐段逐节研读教材,完成学案所提出的任务与要求。教材是学本,学案是引导。学案具体设计的重点研究的问题,学生在阅读教材中逐项明确,逐题落实,对预习自学是很好的落实。对课前进行了预习自学的学科,课堂上可直接自学检测,以展示反馈的手段,反映自学效果,暴露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
   2.小组学习。学生自学的困惑,自学检测暴露的问题,都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求教的欲望。教师随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以一帮一、兵教兵的方式,解决学生的个性疑问。教师深入小组,进一步了解学情,并随机辅导点拨,引导小组成员积极交流,热烈讨论,适当辨论,把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引向深入。
   3.展示反馈。此环节中,训练是主线,展示是手段,反馈是目的。对学案上的问题习题,学生都有一个“自做——交流——总结”的学习过程。学习的效果如何,要作必要的展示反馈。小组问题,小组内展示;共性问题,全班展示。可以采用多种展示方式,进行各种有效的反馈。
   4.评价点拨。展示反馈的结果必须通过评价点拨落到实处,先评后点,评中有点,点中有评。展示的结果,可以组内自评,可以组与组交叉互评,还可以采用小组报告制度,将展示结果的正确与否汇报给教师,并督促展示对象纠正修改。教师在学生展示与评价的过程中,巡视展示的内容,要甄别对错,及时判定。同时,发现代表性的问题及学生思维的亮点,特别是对于多元思维、对于预设问题之外的生成问题,对于共性问题,教师要进行及时评述,点拨讲解,使学生豁然开朗。对于思维重点,思维的多元表现,教师要加以激励引导,三言两语点出妙处,使学生能够借鉴。
   学案一般按以上四环节操作,但四环节不可机械地割裂开来,合作中有展示,展示中有合作,过程性评价更是贯串始终,
   “学案教学”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的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模式,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整个过程的调节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整个课堂,任务交给学生,时间放给学生,方法告诉学生,过程让学生亲生经历,结论让学生自己得出,困难让学生设法攻克,规律让学生自己发现,精彩让学生充分展示,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
其他文献
班级文化体现一个班主任的文化素质与水平,你想让你的学生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想让你的班级拥有一个什么样的文化氛围?这些都与班级文化建设有着极大的关联。班级管理是一个细致而复杂的工程。在这个管理过程中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班级工作,全方位、多角度展开教育影响及教师的人格魅力,健全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格。具体程序及内容包括:   第一、管理文化。组建管理队伍,明确管理责任。加强班级干部部队伍建设,建
期刊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及教师对新课程认识的偏差,师生手脚被课本所束缚,失去了语文学习的本真,与当代社会经济生活脱离了。作为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如何面对外面的精彩世界,结合当前的素质教育,将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服务于社会的综合性人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开发利用广告中的语文教学资源,把学生带进语文学习的乐园,无疑为语文教学增添了一些色彩和活力。
期刊
做为中学语文教学中难点的文言文教学,一直是令很多学生头痛的老大难问题。笔者探索出“以诵读翻译为主体,讨论交流为辅助,鉴赏扩展为提高”的多步课堂学习模式,在文言文学习中有较好的效果。   一、诵读翻译为主   所谓诵读,就是声情并茂地以记诵为目标的朗读。诵读是学生对文章进行整体理解的重要环节,它能够使学生克服语法障碍:加强对文章的理解。文言文的风格是丰富多彩的,有的豪迈奔放,有的静穆闲适,有的委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给教师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特别是在课堂教学方面,提倡目标的多元性、方法的灵活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强调课堂应该是开放的、生成性的课堂。新课程改革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这是时代发展的必要,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出路何在呢?有以下几点值得探讨:   一、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   语文教师要尽快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确立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标准》将“全面提高学生
期刊
著名特级教师程红兵说:“功利的危害是导致人的狭隘:追鹿的猎人是看不见山的,捕鱼的人是看不见水的。功利狭隘的人说到底是没有出息的,是不可能有大作为的。”为此,用充满诗性与理性的教学,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催发学生的创造灵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这个呼唤精神家园回归的社会中,意义重大。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在实施课改中,面临着严重的功利性问题。   一、以丧失人文精神为代价获得短期“效益
期刊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的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助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有助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能力。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互相帮助,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但是近年在课堂上出现了一些流于形式的合作学习,没有达到真正学习的目的。作为合作学习的组织者——教师,如何让学生走出误区,使学生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真正在集体中获得个人生动活动的发展
期刊
一、新课改下的语文课程性质及课程目标优化   新课程改革,对于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基本特点,体现了国家课程改革的精神,反映了当今世界“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教育思潮渐渐靠拢的大势,表达了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共同愿望。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由“唯工具论”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论”,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突破。   新课改课程目标的优化,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期刊
一篇成功的考场作文除了要选准立意的角度,明确作者的褒贬态度,更要有联系现实生活的热度。高考本身历来就是一个万众瞩目的热点话题,语文社会现实联系又最为密切,语文高考不会局限于书斋,局限于纸上谈兵,而是力求沟通书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主动贴近时代,贴近社会现实,贴近考生实际,这一倾向表现在选题上,就是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的热点事件。   纵观2014年全国18道高考作文命题,全是
期刊
每个学校和老师都应该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但目前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也很辛苦,我们的师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真真实实从追求课堂有效教学做起,让我们的老师从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策略或技术做起。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课堂有效教学的。   第一,灵活掌握语文基础知识。   我国教育学家叶圣陶曾指出:“语文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无论语文知识是通
期刊
新课标倡导“要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等这些富有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当的语文教师不应是“授之以鱼”的塾师,而应是“授之以渔”的智者。教学模式也要从单一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程式走向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客观的板块式程式。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更是参与者。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来应对此次教学改革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