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英语教育应以德育教育为主,德育教学应贯穿整个小学英语教学。《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对我们的教学要求是教师在一边在教英语时,一边还要注意孩子的情感的发展,本文从挖掘小学英语中有关德育教学部分,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德育教育。讲述了小学英语老师在英语课堂中怎样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课堂教学 德育 渗透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主要说明小学英语课程的学习,就是小学生通过日常的英语学习活动,循序渐进的熟悉英语语言,掌握英语语言知识,逐步在运用中实际交流的过程。这样做不仅可以磨练他们的意志力,陶冶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扩展他们英语语言文化的视野,丰富他们英语语言生活的经历,开发一定的语言思维能力,由此培养出共同合作精神,发展他们的个性,在现实交流中提高人文素养。
绝大多数的老师都会认为德育教育就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和其他英语科任教师的关系不是很大,其实这是不对的,无论在哪一个科目中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德育教育都很重要。在我们的日常的教学课堂中,老师不只是传授学生知识,更应当关注学生们自身的情感教育,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尽一切可能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实际中汲取情感素养,进一步接受德育教育,形成良好的品格。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如何才能渗透德育教学精神呢?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找出教材中有关德育教育的素材
教材是德育的基础,根据教材寻找德育因素是课堂的前提,在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中,学生不但可以学到本国的文化,还可以学到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地理,礼仪,生活习俗,学生们要学习表达日常思维,情感态度,道德态度,社会文化等多个语言项目。内容丰富多彩的话题语言材料的学习,为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学提供了许多丰富的素材,使我们在教学中有效的实施德育教学,这就要求我们努力钻研英语教材,确定我们的教学目的,紧紧抓住英语教学与德育教学的结合点,通过把英语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渗透,有计划,有目的的使他们能够自觉地把德育教育运用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之中。我们小学英语教师应加强育人意识,将德育教育运用在小学英语教学之中,这不但遵循了英语语言教学与德育教育相一致的原则,而且符合小学英语教学的规律小学英语教学是英语学习的初始阶段,小学英语教学内容一般都比较简单,大部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都很接近。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找好教与学的契合点,自然的将德育教育进行渗透,且不可长篇大论。 例如,Good afternoon! How do you do? Glad to meet you! Thanks! Sorry. 等表示礼貌的用语,知识比较简单,易学易懂,容易上口,教师要利用学生刚刚学英语时的热情,创设语言情境,在同小学生们进行语言交流的过程中,巧妙地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二、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对孩子进行自信心的训练
对一个人来说,只有自信心强,才能获得事业成功。西方国家非常重视对孩子的德育教育,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许多国这的父母经常激励孩子: 你能行。通常他们让孩子独立做事,目的在于强化孩子们的自信心,自己独立做事的能力。所以我们也可以把西方人教育孩子的经验运用到教育教学中,锻炼他们独立自理的能力,教给他们不怕挫折的奋斗精神, 让学生们努力学习,克服困难。例如,学生们在回答他们不确定的问题时,我们可以说:Never mind, take your time.或者说 I think you can do it. You may try it again.让他们建立信心,大胆开口说。
2、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习惯的培养是教育的重要内容”。纵观中外历史都是这样的,小学英语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准备阶段,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小学英语这门学科在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项目。在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熟练学习方法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过程,这种过程要靠我们英语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点一滴的渗透和培养。在小学英语教学的准备阶段,学生们的学习主要是感知学习,所以,无论我们教语音、词汇、语法,还是交际用语都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的感性学习入手,通过教师的示范模仿,让学生们感知语言的运用过程,使他们逐渐懂得语言之间的内在关系,从我们学习和熟练运用语言交际的角度来看,问题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这对孩子们学习英语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俗语说,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所以,小学英语教学阶段大多在听说能力的培养,适当读写,要把听力教学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小学生学习,学习方法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因此,在学习中培养他们熟悉、运用学习方法是我们小学英语教学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对于学生们来说,他们将终身受益于这样的培养。
3、帮助孩子们有上进心责任心
当今世界是高度文明现代化的时代,生活在这一时代下的孩子们正拥有从前人类没有见过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我国,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大多数家庭都是一个孩子,他们从小在两代人的关心、呵护下长大,不会关心别人,只以自我为中心,这种心理倾向非常严重,在这种状况下,帮助孩子们有爱心、有上进心、及建立一种社会责任感尤其显得日益重要。
4、帮助孩子们建立一种合作意识
合作意识是教育孩子们成功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手段,在我们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可以使用话题教学创设情境,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如讲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时,What colour is it?这一单元,我设计让我们共同涂色这一活动,创设一定的语言情境,通过让学生四人一组编一个对话,用表演的方式表述故事内容,尽管小组成员的英语水平各不相同,但是可以让好同学带动差同学,大家互相激励,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共同完成这个对话,充分发挥了团队合作的意识。之后从每个小组分别挑出一个角色表演,这样随机性比较强,不但使学生们在互动中增加了感情交流,而且又强化了他们的合作意识,此外,学生们通过亲身参与,亲自表演,更加能体会课文中 Role Play的合作意识,这就是小组合作意识所达到的教学目标。
三、确立教师的带头意识
教师的教学艺术、亲和力、教态、感染力,在教学中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有这么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储备一定的知识含量,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打动学生,影响学生,感化学生。
英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也是一种情感交流,德育知识的传播。通过开发智能,培养学生们的交际能力合作意识,师生共同合作,使教学活动顺利的进行。所以教师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尊重他们,建立互助、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思想得到磨练,磨砺成坚毅的性格。在教学中,我们尤其要关注那些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同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与鼓励,使他们深深的感到,自己与其他学生一样,并没有在学习中受到歧视。让他们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做为课堂用语,在上课时叫学生说,Good morning , teacher. 当我们让学生帮忙时使用 Excuse me这个短语, 学生说Thank you时,别忘了You’re welcome,等等,通过这种彬彬有礼,这种无声的行动,对学生来说,这就是最好的教育。
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德育素材, 教师应善于归纳、总结。注意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把德育教学融入到小学英语语言的习得过程中。
参考文献
[1] 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谢艳欢.谈谈幼师英语教学中的四个渗透.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5).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课堂教学 德育 渗透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主要说明小学英语课程的学习,就是小学生通过日常的英语学习活动,循序渐进的熟悉英语语言,掌握英语语言知识,逐步在运用中实际交流的过程。这样做不仅可以磨练他们的意志力,陶冶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扩展他们英语语言文化的视野,丰富他们英语语言生活的经历,开发一定的语言思维能力,由此培养出共同合作精神,发展他们的个性,在现实交流中提高人文素养。
绝大多数的老师都会认为德育教育就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和其他英语科任教师的关系不是很大,其实这是不对的,无论在哪一个科目中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德育教育都很重要。在我们的日常的教学课堂中,老师不只是传授学生知识,更应当关注学生们自身的情感教育,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尽一切可能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实际中汲取情感素养,进一步接受德育教育,形成良好的品格。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如何才能渗透德育教学精神呢?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找出教材中有关德育教育的素材
教材是德育的基础,根据教材寻找德育因素是课堂的前提,在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中,学生不但可以学到本国的文化,还可以学到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地理,礼仪,生活习俗,学生们要学习表达日常思维,情感态度,道德态度,社会文化等多个语言项目。内容丰富多彩的话题语言材料的学习,为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学提供了许多丰富的素材,使我们在教学中有效的实施德育教学,这就要求我们努力钻研英语教材,确定我们的教学目的,紧紧抓住英语教学与德育教学的结合点,通过把英语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渗透,有计划,有目的的使他们能够自觉地把德育教育运用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之中。我们小学英语教师应加强育人意识,将德育教育运用在小学英语教学之中,这不但遵循了英语语言教学与德育教育相一致的原则,而且符合小学英语教学的规律小学英语教学是英语学习的初始阶段,小学英语教学内容一般都比较简单,大部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都很接近。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找好教与学的契合点,自然的将德育教育进行渗透,且不可长篇大论。 例如,Good afternoon! How do you do? Glad to meet you! Thanks! Sorry. 等表示礼貌的用语,知识比较简单,易学易懂,容易上口,教师要利用学生刚刚学英语时的热情,创设语言情境,在同小学生们进行语言交流的过程中,巧妙地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二、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对孩子进行自信心的训练
对一个人来说,只有自信心强,才能获得事业成功。西方国家非常重视对孩子的德育教育,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许多国这的父母经常激励孩子: 你能行。通常他们让孩子独立做事,目的在于强化孩子们的自信心,自己独立做事的能力。所以我们也可以把西方人教育孩子的经验运用到教育教学中,锻炼他们独立自理的能力,教给他们不怕挫折的奋斗精神, 让学生们努力学习,克服困难。例如,学生们在回答他们不确定的问题时,我们可以说:Never mind, take your time.或者说 I think you can do it. You may try it again.让他们建立信心,大胆开口说。
2、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习惯的培养是教育的重要内容”。纵观中外历史都是这样的,小学英语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准备阶段,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小学英语这门学科在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项目。在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熟练学习方法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过程,这种过程要靠我们英语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点一滴的渗透和培养。在小学英语教学的准备阶段,学生们的学习主要是感知学习,所以,无论我们教语音、词汇、语法,还是交际用语都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的感性学习入手,通过教师的示范模仿,让学生们感知语言的运用过程,使他们逐渐懂得语言之间的内在关系,从我们学习和熟练运用语言交际的角度来看,问题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这对孩子们学习英语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俗语说,听说领先,读写跟上。所以,小学英语教学阶段大多在听说能力的培养,适当读写,要把听力教学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小学生学习,学习方法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因此,在学习中培养他们熟悉、运用学习方法是我们小学英语教学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对于学生们来说,他们将终身受益于这样的培养。
3、帮助孩子们有上进心责任心
当今世界是高度文明现代化的时代,生活在这一时代下的孩子们正拥有从前人类没有见过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我国,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大多数家庭都是一个孩子,他们从小在两代人的关心、呵护下长大,不会关心别人,只以自我为中心,这种心理倾向非常严重,在这种状况下,帮助孩子们有爱心、有上进心、及建立一种社会责任感尤其显得日益重要。
4、帮助孩子们建立一种合作意识
合作意识是教育孩子们成功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手段,在我们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可以使用话题教学创设情境,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如讲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时,What colour is it?这一单元,我设计让我们共同涂色这一活动,创设一定的语言情境,通过让学生四人一组编一个对话,用表演的方式表述故事内容,尽管小组成员的英语水平各不相同,但是可以让好同学带动差同学,大家互相激励,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共同完成这个对话,充分发挥了团队合作的意识。之后从每个小组分别挑出一个角色表演,这样随机性比较强,不但使学生们在互动中增加了感情交流,而且又强化了他们的合作意识,此外,学生们通过亲身参与,亲自表演,更加能体会课文中 Role Play的合作意识,这就是小组合作意识所达到的教学目标。
三、确立教师的带头意识
教师的教学艺术、亲和力、教态、感染力,在教学中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有这么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储备一定的知识含量,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打动学生,影响学生,感化学生。
英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也是一种情感交流,德育知识的传播。通过开发智能,培养学生们的交际能力合作意识,师生共同合作,使教学活动顺利的进行。所以教师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尊重他们,建立互助、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思想得到磨练,磨砺成坚毅的性格。在教学中,我们尤其要关注那些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同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与鼓励,使他们深深的感到,自己与其他学生一样,并没有在学习中受到歧视。让他们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做为课堂用语,在上课时叫学生说,Good morning , teacher. 当我们让学生帮忙时使用 Excuse me这个短语, 学生说Thank you时,别忘了You’re welcome,等等,通过这种彬彬有礼,这种无声的行动,对学生来说,这就是最好的教育。
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德育素材, 教师应善于归纳、总结。注意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把德育教学融入到小学英语语言的习得过程中。
参考文献
[1] 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谢艳欢.谈谈幼师英语教学中的四个渗透.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