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学生结伴成长的情景描述
【案例】
赵凯奇,从杭州来到诸暨读书。和他同来的一名女生顺利进入实验班,他则没有。刚开学时赵凯奇有些茫然,学习成绩也不是很理想,在学校的第一次摸底考试中,班级排第19名。但他在工作上比较勤快,受到班主任老师的赏识,被选为班长。
经过一个学期,赵凯奇的进步十分明显,如在期中考前一个月左右,赵凯奇一改消极的学习态度,连续很多天在教室发奋学习,期中考试成绩上升为班级第九名。期中考试之后,赵凯奇有更好的表现,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遇到不懂的地方,不会去抄同学的作业,而是通过与同学讨论、请教老师、自己独立思考来解决,并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班级第一名的成绩。同时,赵凯奇班级工作也做得很好,一个学期个人的“三项竞赛”没有扣分,总体表现让班主任老师很满意。在访谈中,我们谈到为什么改变以前消极的态度时,他说:“因为其他同学都在努力,特别是我的好朋友孟炜,他的成绩一直在我前面,我想超过他,我们相互一起追赶的话,我们都会进步。还有我不想丢面子,让别人说我不行,这倒不是为了每次都考第一,而是为了我想证明我自己能行,不管是学习还是以后工作。”
显然,赵凯奇的进步,与他伙伴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我们对他的三位伙伴进行了访谈。
赵亚坚,也来自杭州,较为聪明,学习基础较好,但投入学习不够,曾因纪律差、带手机以及顶撞老师等受警告处分。自与赵凯奇他们在一起后,他行为表现、成绩上都有较大改进。他说:“我和赵凯奇是初中同学,到高中居然还在同一个班,也就经常跟他一起玩,还有他学习上比较认真的,我爸叫我向他多学习。”
孟炜,诸暨本地的学生,来自农村,读书非常认真,性格开朗,喜欢打篮球,他与赵凯奇住同一寝室。他说:“赵凯奇来自杭州,但没有城市人的那种娇生惯养,我们都喜欢打篮球,还是同一个寝室的,就经常在一起玩。在学习上,我们也一起讨论问题,他不会做的题目一般会问我,因为比较方便。”
童成梁,也来自诸暨农村,父亲早已去世,家里母亲忙于打工,不怎么管他,他也不是很懂事,花钱随意。自与赵凯奇他们结伴后,他最大的进步就是花钱有了节制。他说:“我比较喜欢跟孟炜在一起,他比较开朗,不像我整天不高兴,还有我也比较喜欢打篮球,也因为我打球,去学校超市的机会就少了,钱就节约了,接下来我准备在学习上向他们学习,我们将结成为‘四人帮’。”
此案例中,四个同学都是男生,影响他们结伴的一个明显因素是性别。高中阶段的学生,受学校制度的影响,相同性别之间的交往比较容易,彼此对人生的态度和看法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能力也是一个影响因素,班级中能力接近的学生常常聚集在一起,赵凯奇在工作上能力较强,孟炜在学习上能力较强。另外,相同的兴趣和态度也使在生活上具有共同感受的学生走在了一起,案例中的四个男生都喜欢篮球,这为他们的结伴提供了一个平台。
这些影响学生结伴的因素,证实了社会心理学的一个研究结果:人际关系受相似性因素的影响。学生在信念、态度、价值观方面,或在身份、文化程度、社会背景方面相似程度越高,彼此就越容易接近并形成肯定的人际关系,相似程度越低则越容易疏远或产生否定的人际关系。
接近性因素也影响着学生人际关系的形成。在班级中,座位靠近的学生容易结伴;同一寝室的学生也易聚在一起。赵凯奇和赵亚坚来自杭州、童成梁与孟炜来自诸暨农村、四人都住同一个寝室等这些接近因素,使他们花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彼此了解,这大大促进了他们相互关系的发展。
补偿性的因素同样影响着学生的结伴行为。补偿,包括获得别人的肯定、同情、勉励和援助等。赵凯奇在学校的第一次摸底考试中,班级排名第19名,而且同来自杭州的女生顺利进入实验班而他不能,这些对他挫伤很大。但他从孟炜的开朗乐观、学习认真中得到了鼓励和肯定。赵亚坚纪律观念淡薄,平时喜欢顶撞老师,但学习基础较好,人较为聪明,他从赵凯奇的努力中受到影响,希望自己能像他一样好。童成梁来自单亲家庭,因为球技出色,得到了伙伴们的肯定。学生在交往和人际关系中,都渴望达到一定的目的,满足一定的需要,这是一种自然的心理倾向。因此,他们愿意跟那些能给自己心理补偿的同学结为伙伴。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学生之间的结伴,未必都是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教师介入学生结伴,引导学生共同成长,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 积极介入学生结伴活动
学生结伴成长的过程中,学校、教师的积极介入,就是要积极发掘学生间的相似性、接近性、补偿性因素,创设与这些因素有关的情景。譬如,在编排学生住宿床位或者座位的过程中,进行有目的的搭配和调整,让相邻同学能够自然结伴,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相互促进、提高,使伙伴之间的影响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这里,是否采用合适的方式,直接影响到结伴的走向与效果。
(一) 认识伙伴的长处和缺点,有效开展各种形式的“真情告白”活动
学生之间的结伴,开始的时候,性格爱好等占有主导位置;然后才考虑“学习”这一因素。无论是什么因素促成学生之间的结伴,这种结伴都是自发的。伙伴之间的影响,正面与负面共存。很多学生都承认,正面学习伙伴的长处,负面接受伙伴的影响,都是因为伙伴之间“必须讲感情”。赵亚坚说,初中的时候,跟伙伴同坐,伙伴喜欢上课讲悄悄话,虽然自己胆子比较小,但是觉得不理会伙伴,不好意思,就养成了“上课讲话”这一很不好的习惯。进入高中,他跟童成梁成为同桌,童成梁虽然性格较为内向,不很善于表达,却也有说空话的情况。其他同学也承认,受伙伴影响,自己养成了上课吃零食、下课抄袭作业等不良习惯。
“没有恰当的方式来指出伙伴的不足之处”是调查中学生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不少学生反映,有时候明明看到了伙伴学习上生活上的问题,自己也指出来了,伙伴非但不接受,而且还影响了彼此的关系。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结伴的长处、缺点,如何以恰当的方式指出伙伴的不足,如何正确认识伙伴的评价,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
第一步:利用“结伴成长记录表”“日常行为评价表”,鼓励伙伴、学习小组成员围绕“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用文字简要指出对方有待改进的地方,发挥旁观者“友情提醒”的作用。如童成梁等同学指出:赵亚坚乐于解答大家遇到的学习问题,让大家受益不少;但是他上课说空话,影响周围同学的学习注意力。由于伙伴之间的评价不是批评的方式,也只局限于小范围,赵亚坚就承认了自己讲空话的习惯影响了周围同学,开始有意识地控制自己。
第二步:以小组、寝室为单位,每周举行一次民主生活会,围绕“三项竞赛”情况,总结小组、寝室成员每周在学习、纪律上的收益,重点就出现的问题开展自我批评。
第三步:利用教室墙报,设立“真情告白”专栏,请学生用小纸条写出三个内容,即自己在学习上需要帮助的地方或者科目;对伙伴或者同学的一些建议;就班级活动,对老师、班主任的建议。如童成梁希望在英语作业时得到赵凯奇的帮助,又担心情绪低落的赵凯奇不愿意。因为经常在一起打球,本身谈得来,赵凯奇经常解答童成梁的英语问题,结果得到意外的收获:童成梁在赵凯奇的帮助下英语成绩有了提高,而且他的乐观开朗感染了赵凯奇,让他忘记了未能进入实验班的失落,学习情绪好了很多。
罗伯特·西奥迪认为,深刻的影响力,从来不是强迫的、被动的,而是以一种为别人乐于接受的方式,改变他人的思想和行动的能力。多种形式的“真情告白”,反映了伙伴之间的平等关系,利用了伙伴之间的友情平台,成为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乐于接受了,影响就自然产生了。
(二) 坚持主题班会和民主生活会的常态化
书面调查显示,有20.2%的高二、高三学生认为自己对学习比较悲观,没有动力,觉得大学生就业难,读书对自己将来的生活没有多大用处。这种新的“读书无用论”很能反映学生内心的困惑,成为制约学生学习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我们发现,很多学生混淆了“分数”与“读书”“知识”与“文化”“生存”与“生活”等概念,需要加以疏导沟通。为此,我们在学校的支持下,利用每周一次的读写课时间,开展班会活动,发动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讨论上述问题。如围绕“大学生为什么就业难”“为什么要学习”这两个问题,我们收集了大学生能力无法适应工作、高中生的小发明小创造、高新农业成效大等具体事例,张贴在墙报上,供学生浏览。同时设计了几个问题,启示学生思考:(1)人在学习过程中,除了收获成绩,还能收获什么?(2)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之后,要不要继续学习?为什么?(3)知识与文化,有什么差异?很多高中生、大学生,读书阶段学到的是知识,还是文化?(4)现在每年都有五百万以上的大学生毕业,大学生是知识精英,还是普通劳动者?(5)每个同学都学过电学,教室里一个开关坏了,谁能更换?谁能带电更换?事后有很多学生反映,自己学了复杂的电学知识,就是不会更换开关,更不敢带电更换,学了不能用——“知识”没有转化为“技能”。个别同学认为,自己虽然成绩不错,但是教养好像比较欠缺,心胸比较狭隘,感情比较淡漠,对班级、寝室不够关心,也不太留意父母亲的生活——“知识”没有转化为“文化”。比较一致的意见是,不读书而工作得心应手的,只是个别的例子;对很多人而言,不读书,不经历大学教育,在竞争的起跑线上就输了;读书,学习,是一辈子的需要,也是一种内心的需要。这样也就从思想上解决了“要不要学习”“学习是为了什么”的问题,很多学生更为注意自己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态度,伙伴之间也会有意识互相鼓励。
三、 结伴成长活动的启示
关于人际交往,美国社会学家G. 霍曼斯提出了“社会交换论”,强调社会互动过程中的社会行为是诸如赞美、荣誉、声望等非物质商品的交换。菲斯汀格提出了“社会实在论”,认为人们对自己的态度和意见正确与否的判断无法确定标准时,往往将周围其他人的态度、意见或行为作为暂时性判断标准,使自己的认识与周围人保持一致。“社会交换论”注意到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有时会产生诸如安慰、赞美等某些非物质的功利性动机;“社会实在论”说明了人们在交往中时积极地保持个体与团体认知的和谐,使团体活动能协调进行。推进学生之间通过“人际交流”“艺术素养”“独立生活”“自觉学习”“自审能力”等因素的互补,可以使学生相互影响、促进、提高。伙伴之间的种种交流,让学生建立起信任的感情,逐步消解文化因素差异、社会因素差异、心理因素差异;伙伴之间的评议,让学生能理性看待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不断调整和改进,从而在现实中共同成长。因此,可以说:学生是学校最珍贵、最有效的教育资源。充分用好“学生”这一教育资源,对学生、学校的发展,会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案例】
赵凯奇,从杭州来到诸暨读书。和他同来的一名女生顺利进入实验班,他则没有。刚开学时赵凯奇有些茫然,学习成绩也不是很理想,在学校的第一次摸底考试中,班级排第19名。但他在工作上比较勤快,受到班主任老师的赏识,被选为班长。
经过一个学期,赵凯奇的进步十分明显,如在期中考前一个月左右,赵凯奇一改消极的学习态度,连续很多天在教室发奋学习,期中考试成绩上升为班级第九名。期中考试之后,赵凯奇有更好的表现,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遇到不懂的地方,不会去抄同学的作业,而是通过与同学讨论、请教老师、自己独立思考来解决,并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班级第一名的成绩。同时,赵凯奇班级工作也做得很好,一个学期个人的“三项竞赛”没有扣分,总体表现让班主任老师很满意。在访谈中,我们谈到为什么改变以前消极的态度时,他说:“因为其他同学都在努力,特别是我的好朋友孟炜,他的成绩一直在我前面,我想超过他,我们相互一起追赶的话,我们都会进步。还有我不想丢面子,让别人说我不行,这倒不是为了每次都考第一,而是为了我想证明我自己能行,不管是学习还是以后工作。”
显然,赵凯奇的进步,与他伙伴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我们对他的三位伙伴进行了访谈。
赵亚坚,也来自杭州,较为聪明,学习基础较好,但投入学习不够,曾因纪律差、带手机以及顶撞老师等受警告处分。自与赵凯奇他们在一起后,他行为表现、成绩上都有较大改进。他说:“我和赵凯奇是初中同学,到高中居然还在同一个班,也就经常跟他一起玩,还有他学习上比较认真的,我爸叫我向他多学习。”
孟炜,诸暨本地的学生,来自农村,读书非常认真,性格开朗,喜欢打篮球,他与赵凯奇住同一寝室。他说:“赵凯奇来自杭州,但没有城市人的那种娇生惯养,我们都喜欢打篮球,还是同一个寝室的,就经常在一起玩。在学习上,我们也一起讨论问题,他不会做的题目一般会问我,因为比较方便。”
童成梁,也来自诸暨农村,父亲早已去世,家里母亲忙于打工,不怎么管他,他也不是很懂事,花钱随意。自与赵凯奇他们结伴后,他最大的进步就是花钱有了节制。他说:“我比较喜欢跟孟炜在一起,他比较开朗,不像我整天不高兴,还有我也比较喜欢打篮球,也因为我打球,去学校超市的机会就少了,钱就节约了,接下来我准备在学习上向他们学习,我们将结成为‘四人帮’。”
此案例中,四个同学都是男生,影响他们结伴的一个明显因素是性别。高中阶段的学生,受学校制度的影响,相同性别之间的交往比较容易,彼此对人生的态度和看法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能力也是一个影响因素,班级中能力接近的学生常常聚集在一起,赵凯奇在工作上能力较强,孟炜在学习上能力较强。另外,相同的兴趣和态度也使在生活上具有共同感受的学生走在了一起,案例中的四个男生都喜欢篮球,这为他们的结伴提供了一个平台。
这些影响学生结伴的因素,证实了社会心理学的一个研究结果:人际关系受相似性因素的影响。学生在信念、态度、价值观方面,或在身份、文化程度、社会背景方面相似程度越高,彼此就越容易接近并形成肯定的人际关系,相似程度越低则越容易疏远或产生否定的人际关系。
接近性因素也影响着学生人际关系的形成。在班级中,座位靠近的学生容易结伴;同一寝室的学生也易聚在一起。赵凯奇和赵亚坚来自杭州、童成梁与孟炜来自诸暨农村、四人都住同一个寝室等这些接近因素,使他们花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彼此了解,这大大促进了他们相互关系的发展。
补偿性的因素同样影响着学生的结伴行为。补偿,包括获得别人的肯定、同情、勉励和援助等。赵凯奇在学校的第一次摸底考试中,班级排名第19名,而且同来自杭州的女生顺利进入实验班而他不能,这些对他挫伤很大。但他从孟炜的开朗乐观、学习认真中得到了鼓励和肯定。赵亚坚纪律观念淡薄,平时喜欢顶撞老师,但学习基础较好,人较为聪明,他从赵凯奇的努力中受到影响,希望自己能像他一样好。童成梁来自单亲家庭,因为球技出色,得到了伙伴们的肯定。学生在交往和人际关系中,都渴望达到一定的目的,满足一定的需要,这是一种自然的心理倾向。因此,他们愿意跟那些能给自己心理补偿的同学结为伙伴。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学生之间的结伴,未必都是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教师介入学生结伴,引导学生共同成长,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 积极介入学生结伴活动
学生结伴成长的过程中,学校、教师的积极介入,就是要积极发掘学生间的相似性、接近性、补偿性因素,创设与这些因素有关的情景。譬如,在编排学生住宿床位或者座位的过程中,进行有目的的搭配和调整,让相邻同学能够自然结伴,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相互促进、提高,使伙伴之间的影响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这里,是否采用合适的方式,直接影响到结伴的走向与效果。
(一) 认识伙伴的长处和缺点,有效开展各种形式的“真情告白”活动
学生之间的结伴,开始的时候,性格爱好等占有主导位置;然后才考虑“学习”这一因素。无论是什么因素促成学生之间的结伴,这种结伴都是自发的。伙伴之间的影响,正面与负面共存。很多学生都承认,正面学习伙伴的长处,负面接受伙伴的影响,都是因为伙伴之间“必须讲感情”。赵亚坚说,初中的时候,跟伙伴同坐,伙伴喜欢上课讲悄悄话,虽然自己胆子比较小,但是觉得不理会伙伴,不好意思,就养成了“上课讲话”这一很不好的习惯。进入高中,他跟童成梁成为同桌,童成梁虽然性格较为内向,不很善于表达,却也有说空话的情况。其他同学也承认,受伙伴影响,自己养成了上课吃零食、下课抄袭作业等不良习惯。
“没有恰当的方式来指出伙伴的不足之处”是调查中学生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不少学生反映,有时候明明看到了伙伴学习上生活上的问题,自己也指出来了,伙伴非但不接受,而且还影响了彼此的关系。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结伴的长处、缺点,如何以恰当的方式指出伙伴的不足,如何正确认识伙伴的评价,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
第一步:利用“结伴成长记录表”“日常行为评价表”,鼓励伙伴、学习小组成员围绕“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用文字简要指出对方有待改进的地方,发挥旁观者“友情提醒”的作用。如童成梁等同学指出:赵亚坚乐于解答大家遇到的学习问题,让大家受益不少;但是他上课说空话,影响周围同学的学习注意力。由于伙伴之间的评价不是批评的方式,也只局限于小范围,赵亚坚就承认了自己讲空话的习惯影响了周围同学,开始有意识地控制自己。
第二步:以小组、寝室为单位,每周举行一次民主生活会,围绕“三项竞赛”情况,总结小组、寝室成员每周在学习、纪律上的收益,重点就出现的问题开展自我批评。
第三步:利用教室墙报,设立“真情告白”专栏,请学生用小纸条写出三个内容,即自己在学习上需要帮助的地方或者科目;对伙伴或者同学的一些建议;就班级活动,对老师、班主任的建议。如童成梁希望在英语作业时得到赵凯奇的帮助,又担心情绪低落的赵凯奇不愿意。因为经常在一起打球,本身谈得来,赵凯奇经常解答童成梁的英语问题,结果得到意外的收获:童成梁在赵凯奇的帮助下英语成绩有了提高,而且他的乐观开朗感染了赵凯奇,让他忘记了未能进入实验班的失落,学习情绪好了很多。
罗伯特·西奥迪认为,深刻的影响力,从来不是强迫的、被动的,而是以一种为别人乐于接受的方式,改变他人的思想和行动的能力。多种形式的“真情告白”,反映了伙伴之间的平等关系,利用了伙伴之间的友情平台,成为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乐于接受了,影响就自然产生了。
(二) 坚持主题班会和民主生活会的常态化
书面调查显示,有20.2%的高二、高三学生认为自己对学习比较悲观,没有动力,觉得大学生就业难,读书对自己将来的生活没有多大用处。这种新的“读书无用论”很能反映学生内心的困惑,成为制约学生学习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我们发现,很多学生混淆了“分数”与“读书”“知识”与“文化”“生存”与“生活”等概念,需要加以疏导沟通。为此,我们在学校的支持下,利用每周一次的读写课时间,开展班会活动,发动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讨论上述问题。如围绕“大学生为什么就业难”“为什么要学习”这两个问题,我们收集了大学生能力无法适应工作、高中生的小发明小创造、高新农业成效大等具体事例,张贴在墙报上,供学生浏览。同时设计了几个问题,启示学生思考:(1)人在学习过程中,除了收获成绩,还能收获什么?(2)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之后,要不要继续学习?为什么?(3)知识与文化,有什么差异?很多高中生、大学生,读书阶段学到的是知识,还是文化?(4)现在每年都有五百万以上的大学生毕业,大学生是知识精英,还是普通劳动者?(5)每个同学都学过电学,教室里一个开关坏了,谁能更换?谁能带电更换?事后有很多学生反映,自己学了复杂的电学知识,就是不会更换开关,更不敢带电更换,学了不能用——“知识”没有转化为“技能”。个别同学认为,自己虽然成绩不错,但是教养好像比较欠缺,心胸比较狭隘,感情比较淡漠,对班级、寝室不够关心,也不太留意父母亲的生活——“知识”没有转化为“文化”。比较一致的意见是,不读书而工作得心应手的,只是个别的例子;对很多人而言,不读书,不经历大学教育,在竞争的起跑线上就输了;读书,学习,是一辈子的需要,也是一种内心的需要。这样也就从思想上解决了“要不要学习”“学习是为了什么”的问题,很多学生更为注意自己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态度,伙伴之间也会有意识互相鼓励。
三、 结伴成长活动的启示
关于人际交往,美国社会学家G. 霍曼斯提出了“社会交换论”,强调社会互动过程中的社会行为是诸如赞美、荣誉、声望等非物质商品的交换。菲斯汀格提出了“社会实在论”,认为人们对自己的态度和意见正确与否的判断无法确定标准时,往往将周围其他人的态度、意见或行为作为暂时性判断标准,使自己的认识与周围人保持一致。“社会交换论”注意到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有时会产生诸如安慰、赞美等某些非物质的功利性动机;“社会实在论”说明了人们在交往中时积极地保持个体与团体认知的和谐,使团体活动能协调进行。推进学生之间通过“人际交流”“艺术素养”“独立生活”“自觉学习”“自审能力”等因素的互补,可以使学生相互影响、促进、提高。伙伴之间的种种交流,让学生建立起信任的感情,逐步消解文化因素差异、社会因素差异、心理因素差异;伙伴之间的评议,让学生能理性看待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不断调整和改进,从而在现实中共同成长。因此,可以说:学生是学校最珍贵、最有效的教育资源。充分用好“学生”这一教育资源,对学生、学校的发展,会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