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型农民是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环节

来源 :教师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t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新农村要由新型农民来建设。建设新农村最根本的是要以人为本。因此,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根本措施。本文从培育新型农民的现实意义和如何培育新型农民两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 培育;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根本措施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因此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措施现就培育新型农民的现实意义和如何培育两方面做一探讨。
  
  1 培育新型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当前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整体素质不高。因此,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开展农牧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同时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这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因此,培育新型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1 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农民知识化进程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决定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也是顺利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尤其在贫困落后的地区,更为重要。
  1.2 培育新型农民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提高农民素质,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建设新农村。必须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包括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人文素质。
  1.3 培育新型农民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大量的科技成果最终要被农民所掌握,才能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2 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农民的几点建议
  
  目前,农村生产落后,现代农业不发达,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难,增收途径少等问题,其实都与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有直接关系。要改变目前的这种状况,必须要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而培育新型农民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措施。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增产增收和改变乡容村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第一,引导农民走出旧观念的牢笼,树立科学文明的新观念。观念是一个人行动的指南,观念的不同,在行动取向上就会有很大的差异。尤其在越贫困越落后的地区,人的思想观念就越落后。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引导农民革除旧观念的束缚,倡导树立科学文明的观念。
  在这转变陈旧观念的引导中,要做到“六”变,即:变有饭吃、有房住、有衣穿就行的满足现状的生活观为吃要讲营养、住要讲环境、穿要讲光鲜的追求上进的生活观;变靠天吃饭、靠天生产、靠天养畜的落后生产观为科学种田、科学养畜的先进生产观;变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的陈旧生育观为少生快富、社会养老的全新生育观;变“有了一顿,没有了干停”的盲目消费观为厉行节约、科学安排的统筹消费观;变等、靠、要、催、逼的“要我发展”的被动发展观为自找门路、主动创新、自我发展的“我要发展”的主动发展观;变“学习只是学生和老师的事,我一个农民还学啥”的终止学习观为学习文化、学习科学技术、学习法律的终身学习观。
  观念的转变,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而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在引导农民转变观念中,不能只靠开几次会,讲一些大道理,办几次短期培训来实现。更重要的是通过让老百姓看得见,昕得着,摸得着的生动的实际例子来促使其实现“六变”。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对比实践”和“典型示范”相结合,“观摩学习”和“自我体验”相结合等的方式来促进使农民观念的转变。
  第二,立足现实,着眼长远,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要根据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和特点,立足于现实,加大对现有农民的教育和培训,让他们尽快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更要着眼于长远,加大农村的义务教育,为新农村的建设注入新鲜血液。①加快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提高未来农民素质。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营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力度。同时,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延长农民子女免费义务教育的年限;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加大对农村初高中毕业生的免费培训和教育,从而提高未来农民素质。②采用多种形式,加大现有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在目前,农民中大多数人文化程度偏低,在学习上存在着很大困难,再加上在村中搞学习讲座、科技培训的方式单一,就是大会集中式。使农民想学学不懂,想听听不清,从而使农民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一部分农民把学习当作无所谓的事情。因此,在培育新农民中,一定要克服这种大会集中式的学习辅导方式,要根据农民的意愿,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学习辅导。如:对文化程度低的农民,可以采取通俗易懂,简单明了,一帮一、多帮一、子帮父母、孙帮爷奶等形式,集中辅导、送学上门、送学进田间、送学进畜棚、温棚等;对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农民,可采用集中辅导学,自己主动学,小组共同学,轮流探讨学,交流互动学等方式进行学习,让其成为村中的示范户、带头人,成为促进农村发展的主力军。
  第三,充分利用各类培训资源,强化服务职能,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政府掌握着农业、畜牧、林业、党建的各类培训资源,但真正做到为农、惠农的服务只浮在表面,使农民不能真正享受到实际的服务,尤其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中,这些应该为农服务的有效载体和资源,享受着政府的财政补贴,利用各种途径和手段,盘算着自己的部门,使这些应该服务于农民的资源只能停留在形式上、表面上。同时,一些“三下乡”服务活动,尽管搞的轰轰烈烈,但农民想要得到实惠,农民最需要的东西还是没有得到。因为“科技下乡”只停留在摆几张桌子、出几块展板、印几本小册子、发几张传单,对于文化素质不高,职业技能不强的农民来说,这就是“天书”,读不懂,看不明白,只是浪费了几张纸。因此,在这方面,要突出以下几点:一是让承担农、林、牧、党建等培训机构的教师、技师、工程师采取课堂教学,农户家中辅导,田间或畜棚、温棚内指导相结合,集中讲解、分散辅导、个别示范相结合的教学途径等路子,提高这些部门的为农、惠农服务,使农民的整体素质理到普遍提高。二是培训出更多,职业技能更高的农民,让他们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成为农、林、牧、畜的示范户、带头人。让那些在有一技之长,有一定经验,有科技意识,有致富能力的农民更优,能力更强。可以采取,分类培训农民科技带头人,致富能手带头人,科学养殖带头人,发家致富带头人,经纪带头人。三是农村要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办法,培养本村、本地的实用人才、专家。请一些农、林、牧、畜、经纪等方面的专家进村来,定期给农民传授讲解科技知识,给各类带头人传授经验、技术,使他们更快成长起来,同时,要选派接受能力强,实际经验多的带头人到有关院校、有关单位取经学习,提高他们的能力,充实技能,让其成为本村、本地的留得住、长期在的实用人才。
  第四,要加强教育和培训新型农民的研究,提高教育和培训的实用性。目前,对新型农民的教育和培训的研究十分欠缺,对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把握不准,只有政府的一种声音,从而缺乏反馈、矫正机制,缺乏科学决策。因此,今后在这方面,要鼓励政府、企业组织、社会团体等进行专题研究,确立农民教育发展理论,指导社会实践,不断矫正和改进,探索和建立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建立公立和民营教育部门和谐竞争和互为补充机制。
  第五,要充分发挥村干部的领头雁作用,加大对村领导干部的培训和配备,提高村干部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村干部是村民的领路人和带头人,因此,一定要加大对村领导干部的配备和培训。引导村干部发扬求真务实,踏实若干的工作作风,广泛联系群众,增强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在培训上可以采取就地培训和异地学习培训相结合,轮训和定期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在配备上可以采用建立乡村人才库,让科技带头人、致富能手、回村的大、中、专毕业生等成为本村领导干部的后备资源,让其担任一定的职务,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曾预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标准将不再是劳动的消耗,即不再是工作时间和数量,而是组成社会的个人能力和素质的发展。由此可见。人力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所以,培育新型农民是贫困落后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根本问题,我们必须要立足于实际,着眼长远,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条件,真正培养出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注入生机与活力。
其他文献
摘要 研究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整合一套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实施的x合一教学策略,以之改革过去的教法,促进了高中美术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 多元智能;x合一教学策略;高中美术;实践探索    我国传统的美术教育方式通常是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教师怎么做,学生也跟着怎么做。长期进行的是单一的和模式化的技能技法训练。学习到的只是通过死记硬背机械练习所掌握的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等虚
期刊
摘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和归纳演绎法等方法,对目前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学悖理人文教育的原因,探讨了高校体育教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点,提出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贯彻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和实施途径,旨在转变体育教育观念,发挥体育教学在学生品德与人格完善、潜能和特长开发、创造性思维和社会能力培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体育课程;人文精神;人文教
期刊
充满儿童情趣和具有教育意义的儿歌伴随着学生的成长。是学生喜爱的精神食粮。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基本音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可以始自儿歌。  儿歌与歌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歌唱的儿歌就成了儿童歌曲;好的儿童歌曲也常常是在好的儿歌基础上谱曲而成的。  如果我们从音乐要素的角度把儿歌与歌曲的内在因素与特点做个比较的话,就会发现儿歌和歌曲一样,也有节拍、重音和节奏,也有声音的高低、强弱和
期刊
摘要 体育教育是一门特殊的艺术,上好一节体育课,能是学生在课堂中系统的学习大纲中规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学生达到健身强体的目的。本文从教材的处理、课堂中语言讲解艺术、动作示范、运动量及强度、伤害事故的安全措施等几方面进行说明及举例。要上好一节体育课因素很多。总之,要切实把握教学节奏,认真钻研教材,才能上好一节体育课。  关键词 教学节奏;语言艺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示范面    体育课是学生系统
期刊
李斯特生于匈牙利的雷丁,父亲是埃斯特哈奇家族领地的管家和音乐爱好者,6岁随父亲学习钢琴,9岁登台演奏。1823年小李斯特举行的第一次钢琴演奏会使主人米凯尔·埃斯特哈奇震惊并资助他去维也纳,后跟从车尔尼学习钢琴,同时师从萨利埃利学习作曲。1823年赴巴黎求学,但由于不是法国人而不能进人音乐学院,此时的李斯特已被视为“莫扎特式”的神童,轰动巴黎、伦敦、慕尼黑等欧洲城市,此后的20年间李斯特一跃而成为巴
期刊
基金项目大连理工大学重点教学改革基金課题《实践先导型工科数学教学》资助项目。  摘要 本文通过对转变观念、确立目标和饯行实践几个不同方面的分析,提出了当前比较切实可行的、能针对所有工科学生的。对培养和提高工科学生数学实践能力有效的作法,在工科数学必修课阶段贯彻实践理念,实施应用数学教育。  关键词 实践;应用;数学;教学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摘要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以音乐教育的角度出发,依据素质教育的概念,从音乐课程、审美、创新三个方面简单的论述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音乐教育不仅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也是学校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音乐教育;素质教育;音乐课程;审美;创新    音乐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基本素质教育,它和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所谓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
期刊
摘要 手风琴作为一种携带方便且具有多彩的音色、丰富的和声及宽广的音域的乐器,既可以独奏、重奏、合奏又可以为合唱队或舞蹈伴奏,而且在中小学的教学活动及群众性的音乐活动中有其他乐器不能替代的作用,因此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的欢迎。  关键词 手风琴;课程教学    手风琴教学是我国青少年音乐教育里不可缺少的一门演奏课程,手风琴是乐器家族中为数不多的和声乐器,以其轻巧灵活、方便快捷的特点,被广泛使用在我国各
期刊
手风琴在欧洲很流行,其中的典范之国就是俄罗斯。这是个风景迷人、人文气息浓厚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音乐强国。在世界音乐史上影响深远。  1820年左右,手风琴进入俄罗斯,1830年间开始生产手风琴,从此手风琴走人于俄罗斯的土地上,并于1926年和1927年分别在圣彼得堡和莫斯科建立了以教授专业手风琴演奏为目的的学校。与此同时,还出现了许多与其有关各种的音乐会,这样就使得手风琴真正成为俄罗斯普通百姓的民
期刊
摘要 随着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对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音乐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各级学校音乐教育的质量,关系到素质教育能否得到全面实施。  关键词 大学生;音乐教育;综合素质;培养    1 要着力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的人文科学素质    人文素质的培养教育旨在通过知识传授和环境熏陶,使人类优秀的人文知识成果及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人生态度、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