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美版《美术鉴赏》教科书,要求面对全体同学进行鉴赏能力的培养。怎样提高美术鉴赏能力,导言部分主要讲了两点,一是增加美术鉴赏的知识,二是多鉴赏经典美术作品。我们作为高中美术教师,不能粗枝大叶式的讲解,而应当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除了进行形式美要素和技艺处理方面的知识,还需要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美,让学生具备鉴赏美的能力,这就要求必须让学生掌握分析作品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在分析中受到启发与感悟。以下是我在教学中对鉴赏课的一些体会。
首先说美术鉴赏是一种主观的人对作品的再认识和再创造的过程。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应避免整堂课滔滔不绝地讲说给学生一种带有教师本人主观性的解释,压抑每个学生在鉴赏活动中的主观因素绝对不是一堂好的鉴赏课。
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深入浅出的理性概念,引导学生用自己的个体感受来体验分析作品,并用独立的语言对作品过行解释和理解?我的教学方法则是始终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参与中从自身感受、体验出发,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积极开展对作品的评论,在活动中培养鉴赏能力。以下我也从两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方面,从感性出发,从体验和感受说起。每次一上课,我很少直接讲课本知识,每次都能找到一种适当的方法在学生不知不觉中进入课堂,有时也介绍些趣闻轶事,这样同学们自然对作品或者作者产生了兴趣,再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平时课堂上也常用到默记的方法,先让同学们仔细观察,再撤掉作品让学生回忆作品的内容,只有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中,才能观察的仔细,记忆的深刻,并由浅入深地体验和感悟作品的艺术内涵。一定要重视学生第一步的感受和体验,虽然学生的感受受到个体知识和经验的局限,感受的审美成份和质量也有限,但它是学生亲眼所见,亲自所感,是学生的真切感受,这种感受是学生对作品的主题和形式深入挖掘的基础。此阶段,教师只能给学生以启发和提示,千万不能先入为主地输入某种概念,抹杀学生在作品鉴赏中所反映的多样而微妙的阐释。教师也应鼓励学生们积极讨论并大胆交流自己的感受,找出自己跟别人感受的相同与不同。当学生对作品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之后,教师再适当地对作品的含义和与此对应的形式做一些理性的分析。引导学生在知识概念指导下,再次去感受艺术作品,从而使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达到既有个性情感因素,又具共性因素的审美境界。
第二方面,从理性出发,引导学生分析和评论作品,这是对第一步感受与体验的深入,是感性到理性的升华。所谓分析,就是对作品的体裁、题材、构图、造型、色彩、技理、风格等,从思想内容到形式、技巧加以解剖,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达到对作品的艺术形象构成和思想内涵的理解。
比较是很好的分析法,因为不同的艺术形式、技巧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画种、风格,用文字语言来描述,是不太容易说的太清楚。但如果把这些作品摆在一起进行比较,学生很快就会分析出它们的不同点。教师在选择作品时,要注意选择相同与不同非常明显的作品,因为这些“相同”构成了比较的基础,既可归纳为某些规律性的东西,又能清楚地看见不同作者在诸多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性。如拿中西绘画做比较,如中国画的《菩萨像》和油画的《西斯廷圣母》,这两幅画题材相同,都是表现的女神,但表现手法却有很大的差异。我先请同学仔细读画,进行感受和体验,然后根据学生学过的美术知识,对这两幅作品进行分析比较。一个同学回答,中国的《菩萨像》以线造型,国外的《西斯廷圣母》以面造型。另一个同学又补充到,中国的《菩萨像》是上下游动式观察,而国外的《西斯廷圣母》则是从一个方面观察到的。接下来我对同学的阐述进行了深解,告诉他们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的不同,同学们又掌握了理性的一些知识。同学们又谈了对两幅作品各自不同的理性感应。我采用了讨论的方法,要求同学们用自己的个性感受去分析、评论作品,各抒己见。讨论非常热烈,大家都说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感想和见解,有些见解也独辟蹊径,别有一番回味。大家也得到了共性的感受,比如说女神的美。我把同学们不同的感想和见解进行了归纳,使大部分同学的感想和见解接近事物的本质。
讨论使同学们个体封闭的不够全面和完整的经验得到补充和完整。在讨论中,允许发表不同意见和看法,互相尊重是讨论的条件,讨论不必限定严格的指向,但话题应相对集中,讨论的质量决定于问题的提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参与讨论。更多的讨论意味着更多的收获,这种收获把学生的思想打开,有益于学生心理的发展,使他们掌握讨论求知的方法,更合适地调节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活动,最终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达到了美育的目的,也提高了学生的人本素质。
首先说美术鉴赏是一种主观的人对作品的再认识和再创造的过程。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应避免整堂课滔滔不绝地讲说给学生一种带有教师本人主观性的解释,压抑每个学生在鉴赏活动中的主观因素绝对不是一堂好的鉴赏课。
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深入浅出的理性概念,引导学生用自己的个体感受来体验分析作品,并用独立的语言对作品过行解释和理解?我的教学方法则是始终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参与中从自身感受、体验出发,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积极开展对作品的评论,在活动中培养鉴赏能力。以下我也从两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方面,从感性出发,从体验和感受说起。每次一上课,我很少直接讲课本知识,每次都能找到一种适当的方法在学生不知不觉中进入课堂,有时也介绍些趣闻轶事,这样同学们自然对作品或者作者产生了兴趣,再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平时课堂上也常用到默记的方法,先让同学们仔细观察,再撤掉作品让学生回忆作品的内容,只有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中,才能观察的仔细,记忆的深刻,并由浅入深地体验和感悟作品的艺术内涵。一定要重视学生第一步的感受和体验,虽然学生的感受受到个体知识和经验的局限,感受的审美成份和质量也有限,但它是学生亲眼所见,亲自所感,是学生的真切感受,这种感受是学生对作品的主题和形式深入挖掘的基础。此阶段,教师只能给学生以启发和提示,千万不能先入为主地输入某种概念,抹杀学生在作品鉴赏中所反映的多样而微妙的阐释。教师也应鼓励学生们积极讨论并大胆交流自己的感受,找出自己跟别人感受的相同与不同。当学生对作品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之后,教师再适当地对作品的含义和与此对应的形式做一些理性的分析。引导学生在知识概念指导下,再次去感受艺术作品,从而使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达到既有个性情感因素,又具共性因素的审美境界。
第二方面,从理性出发,引导学生分析和评论作品,这是对第一步感受与体验的深入,是感性到理性的升华。所谓分析,就是对作品的体裁、题材、构图、造型、色彩、技理、风格等,从思想内容到形式、技巧加以解剖,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达到对作品的艺术形象构成和思想内涵的理解。
比较是很好的分析法,因为不同的艺术形式、技巧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画种、风格,用文字语言来描述,是不太容易说的太清楚。但如果把这些作品摆在一起进行比较,学生很快就会分析出它们的不同点。教师在选择作品时,要注意选择相同与不同非常明显的作品,因为这些“相同”构成了比较的基础,既可归纳为某些规律性的东西,又能清楚地看见不同作者在诸多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性。如拿中西绘画做比较,如中国画的《菩萨像》和油画的《西斯廷圣母》,这两幅画题材相同,都是表现的女神,但表现手法却有很大的差异。我先请同学仔细读画,进行感受和体验,然后根据学生学过的美术知识,对这两幅作品进行分析比较。一个同学回答,中国的《菩萨像》以线造型,国外的《西斯廷圣母》以面造型。另一个同学又补充到,中国的《菩萨像》是上下游动式观察,而国外的《西斯廷圣母》则是从一个方面观察到的。接下来我对同学的阐述进行了深解,告诉他们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的不同,同学们又掌握了理性的一些知识。同学们又谈了对两幅作品各自不同的理性感应。我采用了讨论的方法,要求同学们用自己的个性感受去分析、评论作品,各抒己见。讨论非常热烈,大家都说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感想和见解,有些见解也独辟蹊径,别有一番回味。大家也得到了共性的感受,比如说女神的美。我把同学们不同的感想和见解进行了归纳,使大部分同学的感想和见解接近事物的本质。
讨论使同学们个体封闭的不够全面和完整的经验得到补充和完整。在讨论中,允许发表不同意见和看法,互相尊重是讨论的条件,讨论不必限定严格的指向,但话题应相对集中,讨论的质量决定于问题的提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参与讨论。更多的讨论意味着更多的收获,这种收获把学生的思想打开,有益于学生心理的发展,使他们掌握讨论求知的方法,更合适地调节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活动,最终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达到了美育的目的,也提高了学生的人本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