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钢琴基本技能的学习对于初涉钢琴的幼儿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学习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过程,钢琴教师在整个钢琴教育过程中是一位引导者,他将带领初涉钢琴的幼儿踏上神奇的钢琴艺术之路,但幼儿学习钢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因为学习既要用脑又要动手,既要学艺术又要学技术,所以对幼儿来说,钢琴教师需要掌握科学的教学技巧,给幼儿创造一种最佳的心理状态,激励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持续性、深入性。
[关键词]钢琴教师;教学;幼儿;技巧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8-0022-01
儿童初学钢琴尽管浅易,但却是万丈高楼的根基,因此,当一个孩子初次坐在钢琴前提起一只手弹奏一个乐句或两小乐句的小曲时,就已经接触到钢琴艺术的大部分原则与原理。在这个意义上,初学并不构成降低教师水平的理由。教师要从长远的角度去训练学生、注重培养儿童的音乐感,并根据儿童的心理变化指导他们学会合理的练琴方法。
(一)儿童钢琴教育工作者应具有前瞻性
现在,家长让孩子学琴都是以开发智力和素质教育为前提,那么是不是在钢琴前弹几首曲子就开发了智力呢?很多老师在给初学的学生上课时都将着眼点放在手指的运动上,把曲子完成就觉得是教会了。其实,作为儿童钢琴教育工作者首先应具有前瞻性,教师要从长远的角度去训练学生、教导学生,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而不是追求立竿见影式的教学。
首先,教师应重视对儿童感官协调能力的培养。“心理学家认为,所谓聪明,无非就是反应快、接受能力强、理解力强。”[1]这些能力需要多种感觉器官同时产生反应,互相配合、协调运动才能迅速提高。而学习钢琴,除了身体的肌筋运动外,必须把感官的各个系统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平衡觉协调起来。长期投入这种综合性训练的人,他的神经细胞就会经常处于兴奋状态,刺激增长,他们的反应力就会优于别人,整体能力也会随之提高。这也是为什么学习钢琴可以开发智力的关键点。
其次,在学琴初期,教师应该给家长灌输正确的学琴观念。对儿童进行钢琴教学是由教师—家长—学生三个环节构成。在儿童漫长的学琴道路上,家长的正确观念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家长通常有以下几种典型现象:家长代替太多,理应由孩子自己努力去做的事却由家长代劳了;因急于求成而对孩子过分施压,这种情况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采取完全不过问的方式。在学琴初期,家长都是满怀好奇与神秘,但这种兴奋瞬息即逝,伴之而来的是艰苦和漫长的陪学、陪练。這个持之以恒的过程让很多家长焦急、苦恼,不知所措。因此,教师必须一开始就给家长树立几个正确的观念:
1.学习钢琴是长期的行为,贵在坚持;
2.学习钢琴,家长不只是投资金钱就万事大吉,更重要的是投资精力和时间;
3.学习钢琴,家长应担负起提示、启发、协助的工作。
家长与教师的配合,主要落实在孩子上课以外全部练习的辅导中。学龄前的幼儿接受钢琴启蒙教学,就像刚刚学走路时一样,需要父母的帮助。现在有不少家长已经认识到辅导的重要性,从孩子学琴起,就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跟着孩子一起学。当年龄幼小的孩子刚刚开始学习钢琴时,家长要先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比如,开始练琴前先要洗干净双手,修剪好指甲,检查琴凳与脚垫的高度、位置,为孩子安置合适的灯光做好练琴的各种准备工作,使孩子努力做到一旦上琴便专心致志,直到完成练习要求。幼儿学琴出于智力和能力上的原因,家长可以帮着记一记教师上课的要求,尽早有步骤地培养孩子独立练琴的能力。家长要帮助孩子安排每天的练琴内容、练习重点、练习目标,切不可简单地规定弹多少,否则充其量只有量的变化,不会有质的提高。家长要在孩子练习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与教师沟通,研究具体解决的办法。
第三,掌握儿童的心理变化,因材施教,也是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很多钢琴教师经常为了一些个体心理差异的孩子、顽皮的孩子、精神不集中的孩子而烦恼,这就需要我们细致分析孩子在不同年龄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学龄前儿童的认知水平是以不自觉性发展,以具体形象为概括;而学龄儿童的认知水平向自觉性发展,以具体形象为主要形式向抽象概括过渡。作为教师一定要了解不同年龄儿童的智力差距,深入了解儿童的爱好,努力探索儿童音乐感知等能力如何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引领儿童的喜怒哀乐。
(二)教师对儿童钢琴课技术性问题的表述
教师应该如何把抽象的钢琴技术问题和教学中所使用的基本概念、术语教给孩子呢?教师应该运用具有启发性的教学语言,它包括教育性、趣味性、逻辑性、形象性,并通过声情并茂的表述把无形的概念转化为有形实体。
初学钢琴必须注意几个重用力要的技术问题:放松、读谱、敏锐的听觉。
1.放松
放松对于初学儿童是很抽象的概念。放松是针对紧张而言的,是相对的,是一种避免“过度紧张”的用力状态,紧张容易影响准确性、速度、触键等。放松整个手臂是练琴的关键,要让孩子懂得放松首先要消除心理紧张和肌体紧张。手指的三个关节、掌关节、手腕、手肘、肩膀、脖子、腰。这九个位置的松弛度,在整个弹琴的运动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如落下的落臂练习:让小孩的两手自然放松地垂于身旁,不要有主动的动作,由家长拿着两只手,把它渐渐提起,直到一定高度(最好超过肩高),前后左右轻轻地摇,在孩子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放掉,让其完全松弛坠落下来。在这个过程要注意手臂的活动不能主动地上举与坠落,手臂在家长的协助下要被动地进行活动。
2.读谱
熟练地认识五线谱对幼儿学习钢琴是一个重要关口。读谱训练与基础训练同步入手,脑、眼、手、耳全面训练对开发智力、增强独立学习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对于刚开始学琴的小孩而言,头脑、思想难免处于非常集中甚至是紧张的状态,在这期间教师要让孩子用记忆的方法像学认字那样学认音,帮助纠正在孩子识谱中最容易出现的错误。除了要注意五线谱的线间关系,还包括谱号、调号、指法、临时升降号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3.敏锐的听觉
敏锐的听觉是辨别触键正确与否的导师,如何触键主要靠听觉来分别。从学琴的第一天起,就要树立一个明确的学琴原则:所有的触键技术、方法,都是为了发出好的、正确的、高质量的声音。听觉是主导方向、指明目标,技术提供手段。正确的触键动作发出的声音一定是好的,好的声音一定是正确触键弹出来的。教师要多示范、讲解,树立正确的声音听觉,培养学生拥有一双灵敏辨别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的耳朵。
(三)传授儿童科学的练琴方法
教师除了教琴外,还应告诉学生科学的练琴方法。对于儿童练琴的安排,一般应坚持以下原则:
1.将练琴时间固定安排在学生精力充沛的时候,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保证质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2—5周岁左右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一般在20分钟左右,故每次练习时间安排20—30分钟为宜,每天安排两至三次。
3.每次练琴要有明确的要求,具体的目标,不要简单规定弹几遍,弹几个小时,要有质有量。
4.坚持天天练琴不间断,从中可以培养孩子的毅力和品质。
结语
对于儿童钢琴的教学而言,教师的着眼点必须站在高处,要为长期的钢琴学习培养好的习惯,打好坚实的基础,树立正确的学琴观念,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这些都是儿童钢琴教学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王维.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前教育部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2]曹理、谬裴言.中学音乐教学论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郁斌、谢嘉幸.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4]<德>吉尼尔特.凯特曼.奥尔夫音乐教学初步[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
[关键词]钢琴教师;教学;幼儿;技巧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8-0022-01
儿童初学钢琴尽管浅易,但却是万丈高楼的根基,因此,当一个孩子初次坐在钢琴前提起一只手弹奏一个乐句或两小乐句的小曲时,就已经接触到钢琴艺术的大部分原则与原理。在这个意义上,初学并不构成降低教师水平的理由。教师要从长远的角度去训练学生、注重培养儿童的音乐感,并根据儿童的心理变化指导他们学会合理的练琴方法。
(一)儿童钢琴教育工作者应具有前瞻性
现在,家长让孩子学琴都是以开发智力和素质教育为前提,那么是不是在钢琴前弹几首曲子就开发了智力呢?很多老师在给初学的学生上课时都将着眼点放在手指的运动上,把曲子完成就觉得是教会了。其实,作为儿童钢琴教育工作者首先应具有前瞻性,教师要从长远的角度去训练学生、教导学生,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而不是追求立竿见影式的教学。
首先,教师应重视对儿童感官协调能力的培养。“心理学家认为,所谓聪明,无非就是反应快、接受能力强、理解力强。”[1]这些能力需要多种感觉器官同时产生反应,互相配合、协调运动才能迅速提高。而学习钢琴,除了身体的肌筋运动外,必须把感官的各个系统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平衡觉协调起来。长期投入这种综合性训练的人,他的神经细胞就会经常处于兴奋状态,刺激增长,他们的反应力就会优于别人,整体能力也会随之提高。这也是为什么学习钢琴可以开发智力的关键点。
其次,在学琴初期,教师应该给家长灌输正确的学琴观念。对儿童进行钢琴教学是由教师—家长—学生三个环节构成。在儿童漫长的学琴道路上,家长的正确观念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家长通常有以下几种典型现象:家长代替太多,理应由孩子自己努力去做的事却由家长代劳了;因急于求成而对孩子过分施压,这种情况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采取完全不过问的方式。在学琴初期,家长都是满怀好奇与神秘,但这种兴奋瞬息即逝,伴之而来的是艰苦和漫长的陪学、陪练。這个持之以恒的过程让很多家长焦急、苦恼,不知所措。因此,教师必须一开始就给家长树立几个正确的观念:
1.学习钢琴是长期的行为,贵在坚持;
2.学习钢琴,家长不只是投资金钱就万事大吉,更重要的是投资精力和时间;
3.学习钢琴,家长应担负起提示、启发、协助的工作。
家长与教师的配合,主要落实在孩子上课以外全部练习的辅导中。学龄前的幼儿接受钢琴启蒙教学,就像刚刚学走路时一样,需要父母的帮助。现在有不少家长已经认识到辅导的重要性,从孩子学琴起,就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跟着孩子一起学。当年龄幼小的孩子刚刚开始学习钢琴时,家长要先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比如,开始练琴前先要洗干净双手,修剪好指甲,检查琴凳与脚垫的高度、位置,为孩子安置合适的灯光做好练琴的各种准备工作,使孩子努力做到一旦上琴便专心致志,直到完成练习要求。幼儿学琴出于智力和能力上的原因,家长可以帮着记一记教师上课的要求,尽早有步骤地培养孩子独立练琴的能力。家长要帮助孩子安排每天的练琴内容、练习重点、练习目标,切不可简单地规定弹多少,否则充其量只有量的变化,不会有质的提高。家长要在孩子练习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与教师沟通,研究具体解决的办法。
第三,掌握儿童的心理变化,因材施教,也是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很多钢琴教师经常为了一些个体心理差异的孩子、顽皮的孩子、精神不集中的孩子而烦恼,这就需要我们细致分析孩子在不同年龄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学龄前儿童的认知水平是以不自觉性发展,以具体形象为概括;而学龄儿童的认知水平向自觉性发展,以具体形象为主要形式向抽象概括过渡。作为教师一定要了解不同年龄儿童的智力差距,深入了解儿童的爱好,努力探索儿童音乐感知等能力如何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引领儿童的喜怒哀乐。
(二)教师对儿童钢琴课技术性问题的表述
教师应该如何把抽象的钢琴技术问题和教学中所使用的基本概念、术语教给孩子呢?教师应该运用具有启发性的教学语言,它包括教育性、趣味性、逻辑性、形象性,并通过声情并茂的表述把无形的概念转化为有形实体。
初学钢琴必须注意几个重用力要的技术问题:放松、读谱、敏锐的听觉。
1.放松
放松对于初学儿童是很抽象的概念。放松是针对紧张而言的,是相对的,是一种避免“过度紧张”的用力状态,紧张容易影响准确性、速度、触键等。放松整个手臂是练琴的关键,要让孩子懂得放松首先要消除心理紧张和肌体紧张。手指的三个关节、掌关节、手腕、手肘、肩膀、脖子、腰。这九个位置的松弛度,在整个弹琴的运动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如落下的落臂练习:让小孩的两手自然放松地垂于身旁,不要有主动的动作,由家长拿着两只手,把它渐渐提起,直到一定高度(最好超过肩高),前后左右轻轻地摇,在孩子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放掉,让其完全松弛坠落下来。在这个过程要注意手臂的活动不能主动地上举与坠落,手臂在家长的协助下要被动地进行活动。
2.读谱
熟练地认识五线谱对幼儿学习钢琴是一个重要关口。读谱训练与基础训练同步入手,脑、眼、手、耳全面训练对开发智力、增强独立学习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对于刚开始学琴的小孩而言,头脑、思想难免处于非常集中甚至是紧张的状态,在这期间教师要让孩子用记忆的方法像学认字那样学认音,帮助纠正在孩子识谱中最容易出现的错误。除了要注意五线谱的线间关系,还包括谱号、调号、指法、临时升降号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3.敏锐的听觉
敏锐的听觉是辨别触键正确与否的导师,如何触键主要靠听觉来分别。从学琴的第一天起,就要树立一个明确的学琴原则:所有的触键技术、方法,都是为了发出好的、正确的、高质量的声音。听觉是主导方向、指明目标,技术提供手段。正确的触键动作发出的声音一定是好的,好的声音一定是正确触键弹出来的。教师要多示范、讲解,树立正确的声音听觉,培养学生拥有一双灵敏辨别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的耳朵。
(三)传授儿童科学的练琴方法
教师除了教琴外,还应告诉学生科学的练琴方法。对于儿童练琴的安排,一般应坚持以下原则:
1.将练琴时间固定安排在学生精力充沛的时候,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保证质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2—5周岁左右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一般在20分钟左右,故每次练习时间安排20—30分钟为宜,每天安排两至三次。
3.每次练琴要有明确的要求,具体的目标,不要简单规定弹几遍,弹几个小时,要有质有量。
4.坚持天天练琴不间断,从中可以培养孩子的毅力和品质。
结语
对于儿童钢琴的教学而言,教师的着眼点必须站在高处,要为长期的钢琴学习培养好的习惯,打好坚实的基础,树立正确的学琴观念,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这些都是儿童钢琴教学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王维.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前教育部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2]曹理、谬裴言.中学音乐教学论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郁斌、谢嘉幸.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4]<德>吉尼尔特.凯特曼.奥尔夫音乐教学初步[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