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堂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构建

来源 :文史月刊·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na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理念对“人的发展”和“主体性”给予重视和彰显,在新课程理念下,师生间的关系也应重新审视,将主体间性师生关系作为一种新的价值追求。本文阐述了主体间性以及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含义,并论述了在高中政治课堂构建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意义及措施。
  关键词 主体间性 高中政治 对话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责任、作用和相互间的态度、情感等多个方面。在教育教学中的一切行为都是在师生关系中实现的,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师生教学与学习活动的最终成果。新课程理念倡导“以人为本”,高中政治课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探讨高中政治课堂上师生关系的构建有其现实意义。
  一、“主体间性”与“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内涵
  “主体间性”是主体性研究的深化。主体性是指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对话关系。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上,指的是通过对话、理解和移情达到的对于某个认识对话的共识;在存在论意义上,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共在、共存的关系。主体间性超越了主体性,又保留了个人作为主体的根本特征。
  “主体间性师生关系”是在主体间性下师生之间主体与主体的平等的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没有主客体二元论思想中的控制、占有和支配。师生主体间性交往是“师生通过交往以达成理解和一致为目的的行为。它是主体之间通过符号协调的相互沟通和社会一致性为基础,致力于达成理解,形成非强迫性意识。”
  二、高中政治课堂构建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意义
  (一)高中政治课自身特点与新课改的要求
  高中政治课从其核心价值来看,是一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课程;从基本内容来看,是一门培养学生政治素质的课程。思想政治课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习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思想意识,而且还要将这些理论和知识内化,而这些需要学生从内心的自觉接受。因此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学生应在师生之间相互的对话和理解中接受知识,接受思想上的引导并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然而这个目标是在传统的课堂中师生主客对立的状态下无法达成的。理论知识可以传递、灌输,但是却无法让学生真正信服,更无法使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主动运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造成知识与生活,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状况。而建立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为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二)传统师生关系的弊端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以主客体二元论为基础,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定位为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论是将教师看成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学生只被认作是教师教学的对象,学生接受教师所传授的内容,而很少有机会阐述自己的异议与观点。
  为了平衡这两种极端理论,教育界又产生一种折中的说法即双主体理论。双主体没有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那样极端,但是没有阐释师生关系的应然走向,究其原因,是仍然没有走出“主客体二元论”的局限。正是由于传统师生关系的种种弊端,师生关系从一开始就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教学过程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过程。
  三、通过“对话”构建主体间性师生关系
  (一)“对话”的含义
  “对话”指的是“两个或更多的人之间的谈话”、“两方或几方之间的接触或谈判”。按一般的理解,对话是一种语言现象,是指交往双方以语言为中介所进行的交流或会谈。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对话”已完全超越了原初的语言学范围,从教育的角度看,“对话”永远是一个开放的、未完成的动态过程。对话是教学的主要形式和途径,通过师生间平等的对话培养信任感、了解彼此,使师生之间分享知识、经验、阅历、价值等。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的灵肉交流活动”。
  (二)通过“对话”构建主体间性师生关系
  1.对话体现了对师生双方主体性的尊重。主体间性意味着相对于对方,谁也不是主体,谁也不是对象,谁也不能控制谁或者强行把意志意见加于另一方。师生双方在相互理解和接纳的基础上而达到沟通和交流。在主体间性视野下的师生关系既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也不是人与物的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对话和理解的精神交往关系。在对话式师生关系中,师生作为完整的、独特的个体在平等理解的基础上相互交流,对学生进行整体教育,让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达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2.民主与平等是对话的前提和基础。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民主意识,享有同等地位,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在这种关系中,对话不是一种观点去反对另一种观点,也不是将一种观点强加与人,而是双方的共享的过程。教师仍然承担者知识传授的任务,然而应转变自身的角色观念,从一个传授者、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将作为独立主体的人,积极参加教学活动,自主表达并从中获得知识和经验,获得相对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对话中,可以发现所思之物的逻辑及存在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冯建军.当代主体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1.
  [2]郑召利.哈贝马斯和马克思交往范畴的意义域及相互关联[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8.
  [3]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3.
  (作者单位:陕西省安塞县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学生档案管理存在问题,提出完善高职院校学生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旨在为高职院校深入实施全面发展战略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质健康测试 档案管理  《高职院校学生档案管理标准》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学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这一标准是在全国众多高职院校调研出现新问题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紧密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制定的。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行,广大中小学校都在围绕着改革的精神在改革的园地中进行着一些探索。由于经验缺乏等问题,初中语文的教rn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共同关注。现
内容摘要: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是翻译理论界的重要原则,经常被学者拿来做研究分析。以英国翻译理论家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翻译三原则”为指导,以钱钟书的《围城》为原文本,以茅国权和珍妮·凯利的英译本《Fortress Besieged》为切入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短语、句子和段落,深入剖析译文如何与“翻译三原则”的思想相对应,加深读者对“翻译三原则”和《围城》的认识。   关键词:翻译三原则 《围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开始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优势,让rn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并且有效地让学生获得进步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丰富语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从生活实际、生活经验中去挖掘知识的内涵.具体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加强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
目的:分析与研究腹腔镜下胆囊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80例胆囊结石患者,通
化学是一门以观察化学反应与实践化学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型学科,高中阶段是学生们学习化学学科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学生们的学习rn任务不仅仅只是为了高考,同时还要为今后的生活
1.  小姜老师挺开心。这是她带的第一个班级,自从她任职小学老师,就一直很称职敬业,细心地记住了36个孩子的名字特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弟弟妹妹,亲切热情又不失严肃。良好的教学成绩让她受到了一致好评,年纪轻轻的就担起了班主任的要职。  小姜老师不但在学生学习方面抓得紧,在孩子们的思想教育方面也从不放松。每次班会上都会围绕着一个积极向上的中心展开话题,而这次的主题就是“感恩的心”。  她用感人的生活
期刊
以"互联网+"的"开放、包容、共享"思维为指导,以当前"网上订货、网上配货、网上结算、网上营销"的卷烟电子商务网为基础,整合各类新媒体营销资源,尝试从工商零消四位一体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