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再一次课改浪潮涌向教育阵地的时候,老师们见仁见智,纷纷对“高效课堂”评头论足。功力浅显的自己几经踏浪尝试,几经望浪反思,亦有几点感悟:真正的高效课堂首先要对固定模式说“NO”;其次要让学生出手;再次需要教师放手。
【关键词】高效; 模式; 教师; 学生【Abstract】When once again the curriculum reform tide to education, teachers of different people, different views. "Efficient classroom", began to find fault with. Plain oneself after Talang try skill, after looking wave reflection, also have some insights: effective classroom truly must say "NO" to the fixed pattern; the second is to let students need the teacher to let go out again.
【Keywords】Efficient mode; teachers; students【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157-01
1高效课堂需对固定模式说“NO”
当高效课堂冲浪到农村这片土地的时候,我们尚如迷途的孩子遇见陌生的搭讪人,迷茫而胆怯的询问、打探着:什么是高效?我怎么不知道?课堂要如何高效呢?满腹疑虑,迷茫彷徨之际我们接受了“杜郎口高效教学模式”的培训学习。通过学习,我了解了杜郎口“10+25+5”、“15+25”的课堂时间分布;明白了所谓“高效课堂”模式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少说,甚至不说。随后,我们又及时进行了探讨,初步形成了“预习—展示—拓展”的高效本土模式。
在此模式的引领下,我首先对学生的座位进行了拼装组合:将学生按照成绩、性格等差异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安排小组长。后来按“预习—展示—拓展”的模式要求,我先后执教了《活化石》、《葡萄沟》、《动手做做看》、《三个儿子》》等几篇课文。当时设计《活化石》教学方案时,心想:只要学生按要求完成预习任务,把好预习关。课堂上我放开让他们展示,最后再将自己搜集的活化石资料拿来拓展就行。课堂将会很轻松。但结果是:只是遵循了模式,导致课堂如豆腐般被割成三块,缺乏连贯性与灵动性。后来执教《葡萄沟》时,让学生先小组讨论:“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再分组展示汇报。结果在展示环节各小组争相汇报着几乎相同的答案。孩子们渐渐失去了听下去的兴趣。课堂没有很好的刺激学生的竞争意识,反而耽误了时间,导致小组评比无法有效进行。再后来到公开课《动手做做看》、《三个儿子》等课文教学自己已经有点怕高效了。最后是在坚持少说为妙的原则下,按模式设计了几处学生讨论,就草草了事。有了这样几次的失败与纠结,一时竟不知如何去上语文课了——以前的模式不会用了,现在的新模式也不清楚。
就在我的教学改革处于迷茫期时,有幸聆听了江苏省名师武凤霞老师的一堂语文课《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在武老师的课堂上我没有提炼出所谓的高效模式,甚至没有发现大家公认的高效“招牌”环节——学生讨论。有的只是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指导学生品评体会;启发学生个性解读。很明显她是将学生送到了前台。名师的课堂,让高效在我心中重塑形象。那就是:坚定地对固定模式说NO。无论你采用什么方式,只要在课堂40分钟内最大程度地发挥了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只要在这40分钟内最大限度实现了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只要得到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就是高效。高效的实质就是: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
2高效课堂须让学生出手
有位哲人这样说过:人生有两大愿望——一是生存欲望,一是表现欲望。表现欲几乎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天才能力之一。著名特级教师林华民老师语:最低效的课堂是教师替代,教师减少课堂替代要坚持“两个凡是”——凡是学生可以自己完成的事教师绝不替代;凡是属于学生自己的时间,教师绝不占用。哲人是在告诉我们:让孩子去表现!林老师在提醒我们:让学生出手,跟学生抢着表现,会置课堂于低效境地。纵然知道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可对于学生,老师们总是有着太多的不放心。不放心他们对字词的识记能力;不放心他们对句段的理解能力;不放心他们对文本的感悟能力…我们总是将自己当作最“蓝”,岂不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例为证:同事教学《乌塔》一文时,提炼出文章主线:乌塔是个怎样的孩子?她自己先行预设了几个答案(独立、勇敢、有主见)。也设计好了孩子们思维不到位的引导方案。结果课堂上此问题一抛出,孩子们如蜜蜂般很快就在文本花园里采到了许多蜜——乌塔是个能干、细心、勤劳、自主、勇敢、有礼貌、爱学习、生活很有规律……的孩子。同事给我讲述此事时欣喜加感慨:“还真是小看了他们!”。因此,老师们,谁的课堂谁做主,谁的课堂谁参与。一旦孩子们收获了参与的快乐与自信。我们的课堂就会“灵动”起来。
3高效课堂需要教师放手
3.1放手学生。西安名师王林波老师曾经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好声音》这档节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在这个节目中主持人隐身,让歌手与评委直接交谈,歌手甚至可以去选择评委,这种方式备受欢迎。我们的教学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教师隐身,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不是更好吗?细细一想,的确如此。教师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往往会带有成人思维与感悟,也难免会有考虑不周的时候。我们的大包大揽,势必会将孩子们“修剪”成传统的整齐划一;势必会剪掉他们创新的枝条与棱角。我在上《科利亚的木匣》一文时,本着“隐身”的原则,先让学生去跟文本接触,说说自己得到哪些信息,知道了什么,有哪些想法…结果当孩子们读到 “法西斯抢走了科里亚家里的东西”时,一个男孩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抢’是从别人手里硬拿东西。科里亚一家已经走了,为什么不说他们‘偷’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学生说:“这里的‘抢’可以说成‘拿’。” 有的学生说:“‘偷’是悄悄地拿,这里没人,他们光明正大的拿,不能说是偷。”当时我一愣神,因为备课时,不曾考虑过此问题。很快地我又将“皮球”踢给了他们:“大家认为呢,说说你的看法?”教室里炸开了锅,但很快孩子们就得出了结论:“偷”是悄悄地拿,这里没人,他们是大胆的拿,所以不能说是偷。“拿”可以用在好人身上,也可以用在坏人身上,这里不能用。“抢”是坏人光明正大的做坏事,拿东西。所以“抢”合适。“幕后”的自己一边听他们争论,一边暗自庆幸自己没有“出风头”,课堂因为生成而更精彩。
3.2放手去做。“有了金刚钻,方能揽得瓷器活。”课堂的隐身放手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缺席。相反,教师还必须打磨出自己的“金刚钻”,才能干好 “高效课堂”这种瓷器活。打磨金剛钻,需要教师把自己从繁琐的教学与班级管理事务中挣脱出来,挤出时间向专家学者学习、向优秀教师学习、向身边同行学习,以提高自己的:
3.2.1解读教材能力。 高效课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必定会引发学生形形色色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学习课标,努力钻研教材,储备丰富的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以源头活水供学生碗水之需。
3.2.2掌控课堂能力。 课堂是一部动态演出,弹性很大,不可能完全按教师的预想进展。有各种各样的学生,就会有千奇百怪的想法,也就会有形形色色的问题与举动。因此教师必须得打磨“教育机智”的金刚钻,以一“智”应万变。使课堂因为教师的“智”而精彩。
3.2.3引导学生能力。 高效的课堂必然是自主的、多纬的,如 “放风筝”一般。教师在看好风向的同时还必须把握好手中的风筝线。既要让风筝飞得高、远,又不至于挣断线跌落。教师必须学会做一个“高明的风筝手”,放好“学生”这特殊的风筝。
有人说:高效课堂改革是一个蝴蝶破茧、凤凰涅槃的过程。它作为一个新生事物,难免过程曲折,但是我想只要教师转变观念,树立和增强创高效意识,只要学生当家作主,掌握学习语文的好方法,语文高效课堂的春天很快就会来临!
参考文献
[1]《做一流的教学能手》
[2]《课堂掌控艺术》
【关键词】高效; 模式; 教师; 学生【Abstract】When once again the curriculum reform tide to education, teachers of different people, different views. "Efficient classroom", began to find fault with. Plain oneself after Talang try skill, after looking wave reflection, also have some insights: effective classroom truly must say "NO" to the fixed pattern; the second is to let students need the teacher to let go out again.
【Keywords】Efficient mode; teachers; students【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157-01
1高效课堂需对固定模式说“NO”
当高效课堂冲浪到农村这片土地的时候,我们尚如迷途的孩子遇见陌生的搭讪人,迷茫而胆怯的询问、打探着:什么是高效?我怎么不知道?课堂要如何高效呢?满腹疑虑,迷茫彷徨之际我们接受了“杜郎口高效教学模式”的培训学习。通过学习,我了解了杜郎口“10+25+5”、“15+25”的课堂时间分布;明白了所谓“高效课堂”模式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少说,甚至不说。随后,我们又及时进行了探讨,初步形成了“预习—展示—拓展”的高效本土模式。
在此模式的引领下,我首先对学生的座位进行了拼装组合:将学生按照成绩、性格等差异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安排小组长。后来按“预习—展示—拓展”的模式要求,我先后执教了《活化石》、《葡萄沟》、《动手做做看》、《三个儿子》》等几篇课文。当时设计《活化石》教学方案时,心想:只要学生按要求完成预习任务,把好预习关。课堂上我放开让他们展示,最后再将自己搜集的活化石资料拿来拓展就行。课堂将会很轻松。但结果是:只是遵循了模式,导致课堂如豆腐般被割成三块,缺乏连贯性与灵动性。后来执教《葡萄沟》时,让学生先小组讨论:“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再分组展示汇报。结果在展示环节各小组争相汇报着几乎相同的答案。孩子们渐渐失去了听下去的兴趣。课堂没有很好的刺激学生的竞争意识,反而耽误了时间,导致小组评比无法有效进行。再后来到公开课《动手做做看》、《三个儿子》等课文教学自己已经有点怕高效了。最后是在坚持少说为妙的原则下,按模式设计了几处学生讨论,就草草了事。有了这样几次的失败与纠结,一时竟不知如何去上语文课了——以前的模式不会用了,现在的新模式也不清楚。
就在我的教学改革处于迷茫期时,有幸聆听了江苏省名师武凤霞老师的一堂语文课《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在武老师的课堂上我没有提炼出所谓的高效模式,甚至没有发现大家公认的高效“招牌”环节——学生讨论。有的只是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指导学生品评体会;启发学生个性解读。很明显她是将学生送到了前台。名师的课堂,让高效在我心中重塑形象。那就是:坚定地对固定模式说NO。无论你采用什么方式,只要在课堂40分钟内最大程度地发挥了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只要在这40分钟内最大限度实现了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只要得到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就是高效。高效的实质就是: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
2高效课堂须让学生出手
有位哲人这样说过:人生有两大愿望——一是生存欲望,一是表现欲望。表现欲几乎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天才能力之一。著名特级教师林华民老师语:最低效的课堂是教师替代,教师减少课堂替代要坚持“两个凡是”——凡是学生可以自己完成的事教师绝不替代;凡是属于学生自己的时间,教师绝不占用。哲人是在告诉我们:让孩子去表现!林老师在提醒我们:让学生出手,跟学生抢着表现,会置课堂于低效境地。纵然知道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可对于学生,老师们总是有着太多的不放心。不放心他们对字词的识记能力;不放心他们对句段的理解能力;不放心他们对文本的感悟能力…我们总是将自己当作最“蓝”,岂不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例为证:同事教学《乌塔》一文时,提炼出文章主线:乌塔是个怎样的孩子?她自己先行预设了几个答案(独立、勇敢、有主见)。也设计好了孩子们思维不到位的引导方案。结果课堂上此问题一抛出,孩子们如蜜蜂般很快就在文本花园里采到了许多蜜——乌塔是个能干、细心、勤劳、自主、勇敢、有礼貌、爱学习、生活很有规律……的孩子。同事给我讲述此事时欣喜加感慨:“还真是小看了他们!”。因此,老师们,谁的课堂谁做主,谁的课堂谁参与。一旦孩子们收获了参与的快乐与自信。我们的课堂就会“灵动”起来。
3高效课堂需要教师放手
3.1放手学生。西安名师王林波老师曾经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好声音》这档节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在这个节目中主持人隐身,让歌手与评委直接交谈,歌手甚至可以去选择评委,这种方式备受欢迎。我们的教学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教师隐身,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不是更好吗?细细一想,的确如此。教师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往往会带有成人思维与感悟,也难免会有考虑不周的时候。我们的大包大揽,势必会将孩子们“修剪”成传统的整齐划一;势必会剪掉他们创新的枝条与棱角。我在上《科利亚的木匣》一文时,本着“隐身”的原则,先让学生去跟文本接触,说说自己得到哪些信息,知道了什么,有哪些想法…结果当孩子们读到 “法西斯抢走了科里亚家里的东西”时,一个男孩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抢’是从别人手里硬拿东西。科里亚一家已经走了,为什么不说他们‘偷’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学生说:“这里的‘抢’可以说成‘拿’。” 有的学生说:“‘偷’是悄悄地拿,这里没人,他们光明正大的拿,不能说是偷。”当时我一愣神,因为备课时,不曾考虑过此问题。很快地我又将“皮球”踢给了他们:“大家认为呢,说说你的看法?”教室里炸开了锅,但很快孩子们就得出了结论:“偷”是悄悄地拿,这里没人,他们是大胆的拿,所以不能说是偷。“拿”可以用在好人身上,也可以用在坏人身上,这里不能用。“抢”是坏人光明正大的做坏事,拿东西。所以“抢”合适。“幕后”的自己一边听他们争论,一边暗自庆幸自己没有“出风头”,课堂因为生成而更精彩。
3.2放手去做。“有了金刚钻,方能揽得瓷器活。”课堂的隐身放手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缺席。相反,教师还必须打磨出自己的“金刚钻”,才能干好 “高效课堂”这种瓷器活。打磨金剛钻,需要教师把自己从繁琐的教学与班级管理事务中挣脱出来,挤出时间向专家学者学习、向优秀教师学习、向身边同行学习,以提高自己的:
3.2.1解读教材能力。 高效课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必定会引发学生形形色色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学习课标,努力钻研教材,储备丰富的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以源头活水供学生碗水之需。
3.2.2掌控课堂能力。 课堂是一部动态演出,弹性很大,不可能完全按教师的预想进展。有各种各样的学生,就会有千奇百怪的想法,也就会有形形色色的问题与举动。因此教师必须得打磨“教育机智”的金刚钻,以一“智”应万变。使课堂因为教师的“智”而精彩。
3.2.3引导学生能力。 高效的课堂必然是自主的、多纬的,如 “放风筝”一般。教师在看好风向的同时还必须把握好手中的风筝线。既要让风筝飞得高、远,又不至于挣断线跌落。教师必须学会做一个“高明的风筝手”,放好“学生”这特殊的风筝。
有人说:高效课堂改革是一个蝴蝶破茧、凤凰涅槃的过程。它作为一个新生事物,难免过程曲折,但是我想只要教师转变观念,树立和增强创高效意识,只要学生当家作主,掌握学习语文的好方法,语文高效课堂的春天很快就会来临!
参考文献
[1]《做一流的教学能手》
[2]《课堂掌控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