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岁的小亮聪明、活泼,但近几个月来他变怪了,总是眨眼、做鬼脸、骂人,对他教育、打骂都不见效。逐渐地,他的四肢开始像跳舞一样地扭动,甚至自己打伤自己。父母忧心忡忡地带他看心理医生,经过仔细询问及检查评估,他被确诊为“抽动—秽语综合征”,需要住院治疗。
刚住院时,父母还是不能理解,看到孩子出現怪相就警告甚至打骂孩子不许再这样。但这不但没能阻止孩子的怪行为,反而加重了孩子做鬼脸的频率。后来医生告诉他们,孩子这些行为是不自主的,而他们的行为方式却会加剧孩子的病情。经过一个多月的共同努力,10岁的小亮终于停止了不自主的自伤行为,而且眨眼、四肢抽动的频率也明显减少。
“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症状
“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精神障碍性疾病,是以多发性抽动、爆发性发声和伴随秽语性语言为特征的抽动障碍,还伴发多种多样的行为症状或精神障碍,不同程度地干扰损害儿童的认知功能和发育、影响适应社会的能力。它的名称就描述了症状特点:患者爱抽动、说脏话,因此它又叫“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的抽动障碍”。这是一种较常见的障碍,国内外很多相关研究发现,患者中男性高于女性,平均比例约为4:1;于4~12岁期间高发,其中又以7~8岁开始发病占大多数。
与许多精神障碍一样,人们对“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病因仍在探索中。目前有一些公认的假说,首先是倾向于遗传因素。很多研究发现,“抽动—秽语综合征”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外)祖父辈、父(母)辈为该障碍患者,后代患上此病的概率会较高;另外在双胞胎患者中,单卵双胞胎也比双卵双胞胎多出不少。
“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病因
“抽动—秽语综合征”也与神经生化代谢有关。大脑有一些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等,它们的功能失调、代谢紊乱、产生量不足等,都可能会影响到这种障碍的产生。通常检查“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的脑电图,会发现有一些异常的改变,但它们的表现并不都是一样的,如有的出现慢波,有的则是棘波等。另外则是环境因素,也就是与社会心理有关。如受到刺激、生活事件、压力过大、过于紧张等,可能会导致患病因素的加重。
“抽动—秽语综合征”这一障碍,就是遗传、神经生化代谢、环境这三个因素在孩子的发育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虽然有些药物如果长期不恰当地使用也会引起抽动,但只要严格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通常并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虽然“抽动—秽语综合征”的表现比较复杂,但也不难识别。它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突然出现,患者会突然出现快速的、不自主的、重复的肌肉抽动。一般开始都比较轻,多数首先从眼睛(眨眼)、面部(抽动)这两个部位开始;然后逐渐加重、延至全身,到颈部(歪向一侧)、肩部(突然耸动)、上肢、躯干、下肢等,出现更复杂的抽动。患儿明明四肢扭动、甚至自己打自己,这种情况已是比较严重了,有的严重的患儿还踢人、跪下、或者奇特地旋转着走路。
不仅抽动的方式多样,因为患儿在抽动的同时伴有发声,发声也是各式各样的,如喊叫、清嗓子、咳嗽或者发出无意义的词句,甚至是骂人的声音。
“抽动—秽语综合征”对个体的影响
“抽动—秽语综合征”对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不治疗,病情会时好时坏,或者出现新症状代替旧症状,旧症状可能继续存在、也可能消失。少部分患者的症状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好转,病情将伴随终生;大部分患儿在少年期及以后会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大约1/3左右的患者经过治疗后痊愈。抽动症有很多种,“抽动—秽语综合征”是其中最严重的,因此治疗难度也大,但综合治疗一般都会有效果,而且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可以选择多种物理治疗法,它们对病情的好转很有帮助,心理治疗及放松训练也有好处。病情轻的可以在门诊治疗,重的就要住院,因为孩子可能会伤到自己。
在外人看来,“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似乎精神异常,因此患者会引起很多的误解,患儿的眨眼、怪相会被以为是眼睛发炎、做鬼脸、过于调皮等。这类患儿中,约有一半伴随着多动症,更可能被认为是故意弄出怪相。其实所有这些,都是患者自己所不能控制的。而且这种障碍与精神分裂症也完全不同。
“抽动—秽语综合征”发病有自身的规律。开始时抽动少,一个月或一周出现几次,严重时每天都会出现。有些人在学校里抽动较多,有些人则在家里抽动较多。
家长需要注意的细节
眨眼、做鬼脸是“抽动—秽语综合征”最为常见的症状。一旦孩子出现这些轻度的症状、提醒后情况反而越来越严重了,或者孩子的脖子突然歪向一侧、突然耸肩,这些都是值得家长注意的细节,发现后要尽快带孩子看医生。但是,过度关注、打骂,都会使症状加重。不少家长和老师看到孩子有这些怪样很着急,会更关注这些动作,拼命提醒甚至警告孩子“你不能再做怪相了”,实际上孩子对这些动作根本是控制不住的,所以过度关注无形中给孩子造成了更大的压力。
“抽动—秽语综合征”的预防是很难的,因为病因不明。所以关键是要有合适的方法应对。家长带孩子治疗后,也要与学校及时沟通,说明孩子的情况,这样老师就会理解,同学也会帮助。不歧视的周边环境可以减轻压力,会对康复起到关键的作用。一些韵律性体育活动也有帮助,如健美操、慢跑等本身就是很好的放松方式。但要避免过度兴奋或者紧张疲劳。
刚住院时,父母还是不能理解,看到孩子出現怪相就警告甚至打骂孩子不许再这样。但这不但没能阻止孩子的怪行为,反而加重了孩子做鬼脸的频率。后来医生告诉他们,孩子这些行为是不自主的,而他们的行为方式却会加剧孩子的病情。经过一个多月的共同努力,10岁的小亮终于停止了不自主的自伤行为,而且眨眼、四肢抽动的频率也明显减少。
“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症状
“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精神障碍性疾病,是以多发性抽动、爆发性发声和伴随秽语性语言为特征的抽动障碍,还伴发多种多样的行为症状或精神障碍,不同程度地干扰损害儿童的认知功能和发育、影响适应社会的能力。它的名称就描述了症状特点:患者爱抽动、说脏话,因此它又叫“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的抽动障碍”。这是一种较常见的障碍,国内外很多相关研究发现,患者中男性高于女性,平均比例约为4:1;于4~12岁期间高发,其中又以7~8岁开始发病占大多数。
与许多精神障碍一样,人们对“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病因仍在探索中。目前有一些公认的假说,首先是倾向于遗传因素。很多研究发现,“抽动—秽语综合征”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外)祖父辈、父(母)辈为该障碍患者,后代患上此病的概率会较高;另外在双胞胎患者中,单卵双胞胎也比双卵双胞胎多出不少。
“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病因
“抽动—秽语综合征”也与神经生化代谢有关。大脑有一些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等,它们的功能失调、代谢紊乱、产生量不足等,都可能会影响到这种障碍的产生。通常检查“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的脑电图,会发现有一些异常的改变,但它们的表现并不都是一样的,如有的出现慢波,有的则是棘波等。另外则是环境因素,也就是与社会心理有关。如受到刺激、生活事件、压力过大、过于紧张等,可能会导致患病因素的加重。
“抽动—秽语综合征”这一障碍,就是遗传、神经生化代谢、环境这三个因素在孩子的发育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虽然有些药物如果长期不恰当地使用也会引起抽动,但只要严格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通常并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虽然“抽动—秽语综合征”的表现比较复杂,但也不难识别。它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突然出现,患者会突然出现快速的、不自主的、重复的肌肉抽动。一般开始都比较轻,多数首先从眼睛(眨眼)、面部(抽动)这两个部位开始;然后逐渐加重、延至全身,到颈部(歪向一侧)、肩部(突然耸动)、上肢、躯干、下肢等,出现更复杂的抽动。患儿明明四肢扭动、甚至自己打自己,这种情况已是比较严重了,有的严重的患儿还踢人、跪下、或者奇特地旋转着走路。
不仅抽动的方式多样,因为患儿在抽动的同时伴有发声,发声也是各式各样的,如喊叫、清嗓子、咳嗽或者发出无意义的词句,甚至是骂人的声音。
“抽动—秽语综合征”对个体的影响
“抽动—秽语综合征”对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不治疗,病情会时好时坏,或者出现新症状代替旧症状,旧症状可能继续存在、也可能消失。少部分患者的症状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好转,病情将伴随终生;大部分患儿在少年期及以后会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大约1/3左右的患者经过治疗后痊愈。抽动症有很多种,“抽动—秽语综合征”是其中最严重的,因此治疗难度也大,但综合治疗一般都会有效果,而且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可以选择多种物理治疗法,它们对病情的好转很有帮助,心理治疗及放松训练也有好处。病情轻的可以在门诊治疗,重的就要住院,因为孩子可能会伤到自己。
在外人看来,“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似乎精神异常,因此患者会引起很多的误解,患儿的眨眼、怪相会被以为是眼睛发炎、做鬼脸、过于调皮等。这类患儿中,约有一半伴随着多动症,更可能被认为是故意弄出怪相。其实所有这些,都是患者自己所不能控制的。而且这种障碍与精神分裂症也完全不同。
“抽动—秽语综合征”发病有自身的规律。开始时抽动少,一个月或一周出现几次,严重时每天都会出现。有些人在学校里抽动较多,有些人则在家里抽动较多。
家长需要注意的细节
眨眼、做鬼脸是“抽动—秽语综合征”最为常见的症状。一旦孩子出现这些轻度的症状、提醒后情况反而越来越严重了,或者孩子的脖子突然歪向一侧、突然耸肩,这些都是值得家长注意的细节,发现后要尽快带孩子看医生。但是,过度关注、打骂,都会使症状加重。不少家长和老师看到孩子有这些怪样很着急,会更关注这些动作,拼命提醒甚至警告孩子“你不能再做怪相了”,实际上孩子对这些动作根本是控制不住的,所以过度关注无形中给孩子造成了更大的压力。
“抽动—秽语综合征”的预防是很难的,因为病因不明。所以关键是要有合适的方法应对。家长带孩子治疗后,也要与学校及时沟通,说明孩子的情况,这样老师就会理解,同学也会帮助。不歧视的周边环境可以减轻压力,会对康复起到关键的作用。一些韵律性体育活动也有帮助,如健美操、慢跑等本身就是很好的放松方式。但要避免过度兴奋或者紧张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