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失地农民社区认同状况探究

来源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n19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中村与失地农民是我国目前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和产物。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中村以及失地农民的相关问题也不断凸显。本文以功能主义为理论视角,以鲁东南X社区失地农民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对城中村失地农民的社区认同状况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失地农民的社区认同和接纳程度较低,而较低的社区参与度和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影响着社区认同的形成。社区认同的提升不仅需要社区物质和社区文化的双重建设,更要注重社区核心价值观对社区认同形成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城中村;失地农民;社区认同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11)02-0097-04
  
  随着城市圈的不断扩大,“城中村”成为我国城市社区改造的重点。目前国内研究大多主要集中在“城中村”和失地农民的产生及相关问题上。其中“城中村”的研究主要涉及城市规划和发展,失地农民的相关问题主要包括失地农民的市民化、社会保障等。在已有的研究中,凸显了失地农民在城市化过程中的弱势地位,并认为城乡二元体制和社会政策缺失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缔造者。[1](337)“城中村”作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殊產物,处在自然村落和城市的过渡期,其硬件和软件的不完善以及居民的社区观念模糊对于此类社区的发展产生着阻碍作用。作为日常生活的载体,社区的发展对于失地农民各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社区认同的建立对于失地农民融入社区生活进而融入城市生活,促进此类社区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鲁东南X社区为个案,试图探究失地农民社区认同状况。为了行文简洁流畅,将X社区的具体情况在脚注中呈现。①
  一、X社区现状及分析
  社区认同强调的是个人首先通过范畴化将自己归属到一个特定的群体中,在群体成员身份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认同,既包括客观的一些相似或相同的特性,例如相同的身份、相同的表现等,又包括心理认识上的一致性及由此形成的关系。[2](47)社区认同是一种建立在人们对其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以及相应的符号系统的共同理解的基础之上形成的邻里关系,当人们对某一区域,某一方式,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时,邻里的边界也就形成了,一个好的社区环境所能发挥的功效也在于此。[3](27)本文认为社区认同是居民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因生活互动而产生的对社区空间、人际、文化及管理模式的喜好、信任和归属感。
  通过对社区认同概念的把握,本文以社区整体满意度、社区参与度、社区人际交往、社区居委会满意度来分析失地农民的社区认同状况。X社区在社区认同方面主要表现在:
  (一)社区总体满意度差
  研究发现,大部分居民对于社区整体满意度较低。本文主要涉及被访者对社区建设前后变化的感受,70%的失地农民表示社区没有变化。涉及到具体的社区卫生、绿化、照明、治安和道路状况,50%以上的失地农民表示不满意,30%左右的失地农民表示无所谓。如表1-1所示。
  有些失地农民认为:“居住环境基本没有改变,无所谓满不满意。不满意是因为现有的生活水平没有提高,还下降了,没了有保障的土地收入,只能通过小生意获得不高的收入,稳定性不高。”①
  这体现了失地农民对社区持一种消极的不接纳态度,他们对目前的社区在整体上还不认可,对社区的印象并不好。
  (二)对居委会及工作人员满意度低
  谈到居委会,失地农民还是习惯用“大队”、“村委会”来表述。95%的受访失地农民对居委会工作表示不满意。有些失地农民甚至对居委会工作人员存有敌视,认为居委会不是为他们服务的。有些失地农民谈到:“居委会在平时并没有面向失地农民的具体工作和活动,我们也就是去居委会开个证明或是交水电费。居委会工作人员平时也没有要处理的例行工作,就谈不上为我们服务了。”“一年半载的都见不到个人,有什么可以交流的呢。我们觉得他们工作大部分都是为自己谋利的,哪有什么实质的服务,什么就业信息、致富信息真没听说过。也没看见有提高我们生活的意思,环境和条件不还是老样子。那么多宣传又不能当饭吃,不能用,我们也不关心了。”②
  (三)失地农民社区参与意愿偏低
  受访的失地村民中,有大约98%的人表示不愿意参加社区活动,基本上所有的住户表示社区没有举办过任何名义和实质的集体活动。而参与比例被认为较高的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也被大多数村民冠以“名义”的参与,和本人意愿没有太大关系。
  对于“村委会选举”,有些失地农民这样解释:“居委会选举虽然是通过居民投票表决产生,但是这个“票”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和“钱”挂钩的。能成为村委会领导的都是家里多少有点经济条件的,或者为了选举愿意破费的。选举之前也会通过物质鼓励来动员,这样他们成立领导班子后,真正推出的实质服务也不多。我们参加就是凑个数。”③
  (四)社区交往形式单一
  本文通过失地农民的交往对象和互动次数来反映社区人际交往状况。如表2-1所示。
  失地农民交往的对象多是四周的邻居,或是同社区的亲戚朋友,基本上停留在传统的交往方式中,如亲戚串门、邻里饭后聊天等,没有新的交流平台。交往次数也随着居住距离渐远而变少。
  受访失地农民谈到:“白天要干活挣钱,基本上没时间和别人聊。晚上忙活完也就是聚在家周围和左邻右舍的聊闲话,顶多打打牌。走动多的还是以前那些,像要好的邻居啊,同村的亲戚啊,不认识的也不会想着去认识。”“时间上来讲,(住的)近的呢,闲下来就串串,不近的有事或是过节(才)去看看,平时没时间,你去了人家家里他也不一定有时间见你。”④
  二、社区认同度低的原因分析
  (一)居住环境改善状况不佳。
  居住环境和生活改善程度低,无法带给失地农民生活水平提升的体验,仅靠名义上的宣传和鼓励无法让其产生对社区的实质性感受,因此对社区产生不满。失地农民对于社区的各项建设不满意,在他们看来社区建设只是一些社区道路、社区绿化的改变,而这些改变只是面貌上的,实处不大。同时,随着土地征用后社会保障问题的搁置、补偿金迟迟不到位和生活来源无从解决导致生活迈向窘境。一位被访者以60岁以上老年人保障金为例:“20多年了,还是每月60元,而现在这个数额都不保证,怎么觉得好呢?”①再有同之前村落生活的纵向比较,以及和城镇居民的横向比较,心理上产生落差,更无法形成社区认可。
  (二)居委会工作难出实效
  村改居后,领导班子“换汤不换药”,各项工作没有实质效果。居委会实际上承担了大量政府管理工作,所需费用仍由现在的集体经济组织承
  担,[4](79)目前主要收入是卖地。社区建立初期,支出主要在兴建各类设施、日常办公开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保障金等低保以及社区工作人员的工资上。这样一来居委会没有充足的资金进行社区建设。居委会的服务体系较全面,但参加的居民寥寥无几。居委会工作者对此表示理解:“他们(失地农民)每天都为生计奔波,谁会天天跑那么远来居委会呢?”②而失地农民对便民设施表示没有兴趣,用他们的话来说“为什么不用那个钱为自己办实事呢?”③居委会无法推出让失地农民生活发生改变的实质性的服务活动,使其产生不满。同时,由于缺乏畅通的的交流渠道,居民的意见无法反映,日积月累,居民便采用消极冷漠的方式来面对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即使是有利于失地农民的工作,在他们看来也是没有效果的。
  (三)社区参与机制存在漏洞
  平时生活中基本没有社区活动可参与,居委会工作人员也没有例行工作。这客观上使失地农民认识、参与社区的机会变少。对于为什么不开展社区活动,一位工作人员这样说:“活动需要钱,钱都得居委会出,现在的财政情况,根本没办法组织活动。费用从哪来,大家肯定不愿自费。”④可见资金短缺是制约社区活动开展的重要因素。
  失地农民对居委会本身存在不满,即使组织活动他们也考虑是否参与。在他们看来,“居委会的活动有两种,一是迎接上级检查;二是是‘私人集会’。实际上最后获利的还是管事的人。”“社区曾组建过治安巡防队,成立时号召家庭困难的人参加,因为有报酬最后参加的都是和工作人员有关系的人。”⑤组织志愿活动救助特困人员是可以提升居民社区认同的有效举措,但最后却因组织者的不良操作伤害了居民参与热情。
  (四)传统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失地农民的交往对象多是四周邻居,或是同社区的亲戚朋友,没有新的交往方式,范围基本限制在“前后左右”的邻家,乡里乡亲等传统关系依然起着主导作用。同时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也在慢慢受到现实的影响。没有了土地这个稳定的生存和收入来源,每个家庭都必须为各自的生活打算,其中经营个体生意占大多数。由于这种稳定性较差的个体买卖需要时间和人力的较大投入,在时间上便制约了交往程度,使得人际交往不像之前那么密切,“各管各家”是被访者对现状的描述。
  一方面传统的地缘和血缘关系仍然占据人际交往的主导,另一方面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使交往的频率减少。失地农民没有因为社区的建设形成新的人际交往的模式,反而认为社区建设影响了原有密切的亲缘关系。人际互动在失地农民看来显得力不从心,从而无法形成有效的社区人际关系模式和社区凝聚力,进而影响了失地农民对社区的认同。
  三、思考与建议
  关于失地农民的社区认同还没有具体的实证研究,与此相关的主要有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身份转变等。研究的一般性结论是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体现出模糊的身份认同、略偏负面的经济认同、滞后的城市生活认同等特点。[5](83)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既有失地农民自身素质等主体性方面的因素,也有来自于城乡差异和农民与市民角色属性不同的客观现实,但更主要的是凸现出社会政策供给的不足。[6](67)而这与本文在社区认同状况因素的分析中也有所体现。同时相关研究也指出,“城中村”作为转制居民生活的社会空间,其存在的根源是城市化没有瓦解原农村社区的居住结构和社会结构,没有实现为失地农民服务的功能,只要失地转制居民原居住结构和社会结构没有瓦解,他们将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化,也难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市民身份。因此,应从实现失地转制居民的真正的市民化的高度来推进城中村的彻底改造。[7](147)本文也提到,作为社会系统“粘合剂”的核心价值观没有建立并发挥作用,同时对于之前村落居住方式的怀念,以及传统的人际交往方式的影响,这些都深刻的影响了失地农民对于整个社区建设的认同,以致影响了他们的市民化。
  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帕森斯在他的社会系统理论中提到:“如果一个社会存在广泛公认的价值和坚实的内在文化,就会大大推进角色扮演者(个体行动者)角色形成过程和需求意向的协调。反之,如果一个社会缺少共享文化必将会导致冲突,因为这意味着角色扮演者主观意图与客观需求不相吻合。”[8](44)他假定任何社会中都存在着一种大体一致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而社会秩序正好来自人们这种大体一致的价值观念。价值观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社会整合功能的满足需要社会成员接受和遵守社会的共享价值观,共享价值观将社会“粘”在了一起。[9](55)因此,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的形成对于系统的有效运行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社区系统中,社区文化和共同价值观的形成对于社区认同必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城中村的改造和建设中,原来村落社区里的农民因为丧失土地而“被市民”化。他们除了被给予或多或少的经济补偿外,还被迫要改变世代相传的村落文化和生活方式,而这种改变从未被改造者和建设者意识到。通过分析看到,当前社区建设中缺乏社区文化氛围的传承和营造,“对社区没有概念,无所谓满意不满意”、“基本上不满意”是大多数居民对“被市民化”社区的感受和态度。社区被看作是单纯的休息场所,没有生产出让失地农民公认的文化和物质体验,失地农民对自己新“社区人”的角色没有明确的概念和认识,这种社区认识的“断裂”不仅无益于失地农民“市民化”的适应与角色认同,而且也无益于村落社区文化在社区化过程中的接替作用和影响力,从而影响社区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着传统的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感情纽带。之前村落生活的认同感和价值观仍深深地植根在失地农民的生活意识中,作为一种核心观念维持的是之前村落环境对于失地农民生活的影响,在失地农民心中建构的依然是村落社会运行的机制,这种角色与他们所认同的生活系统是适应并有效的。现有的社区建设没有形成他们的“归属感”观念,失地农民并没有因为生活在同一“社区”中而形成对彼此一致性的认识。社区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又冲击着失地农民认可的村落生活状态,因此,依托传统社区文化的作用路径,培养失地农民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加强社区建设对失地农民的积极文化和观念影响,对于促进失地农民融入城市改造的社区建设,实现社区建设的功能发挥具有重要作用。
  基于以上思考,本文认为失地农民社区认同的建立需要社区物质和文化的双重建设,尤其是社区文化的接替与培育。开展“城中村”社区建设,需要政府作用的有效发挥和社区建设体系的不断健全。政府应加大投入,不断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倾斜相关社会政策,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社区居委会服务体系,针对失地农民需求开展各项服务,提升居委会满意度;建立居民与居委会工作人员沟通机制,开展居委会工作人员相关服务培训,提升服务质量;积极拓展社区参与渠道。同时,社区认同的建立不仅需要社区建设,更需要社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渠道和方式,使失地农民能够认识、参与、融入到社区中去,以原有地缘为基础,培养失地农民认可的社区领袖,以“社区文化”为主题积极开展居民互助活动,满足失地农民对社区的精神和文化需要,形成社区凝聚力,从而推进失地农民的社区认同。
  〔参考文献〕
  [1]张润梅.试析城中村形成的原因[J]. 区域经济.2007(4).
  [2]郁晓晖、张海波.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与社会建构[J]. 中国农村观察.2006(1).
  [3]倪天璐、邵祁峰.浅谈社区认同感的环境营造——以南京市五台花园为例[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
  [4]周映华.阵痛中的嬗变——城乡结合部的“城中村”转制问题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4).
  [5]杜洪梅.杭州市城郊失地农民社会认同状况调查[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4).
  [6]杜洪梅.城郊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困境与社会政策的完善[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7(8).
  [7]王亮.城中村社会空间对失地转制居民身份认同的影响[J].甘肃社会科学.2010(1).
  [8]窦金波.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義”之探析[J]. 济宁学院学报.2010(8).
  [9](美)斯·华莱士. (英)艾莉森·沃尔夫.当代社会学理论[M].刘少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責任编辑:齐家)
  
  Study on the Community Identity of Landless Peasants in Rural Cities
  ——An Analysis of X Community in Shandong Province
  XUBin, SUN Yi-qun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100083,China)
  Abstract: The “rural cities” and landless peasants are universal phenomena and product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With urbanization, the problems of “rural cities” and landless peasants have become prominent. The paper using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ism and taking the example of X community in the southeast of Shandong Province, analyzes the community identity of the landless peasants. The paper reckons that the community recognition and acceptance of landless peasants are low. In addition, less participation and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lso influence the community identity. To enhance the community identity, not only the construction of both community material and culture is needed, but also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re values should be realized.
  Key words: rural cities; landless peasants; community identity
其他文献
〔摘要〕 公平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实现人权的基本需要,也是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制度化的城乡二元对立是造成实践中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不公的制度原因。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不公必须从公平制度入手。文章力图在平等性和差别性相结合的公平原则指导下,从确立公平合理的低保标准、构建公平理性的法律和经济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构建公平正义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设想。  〔关键词〕 公
期刊
〔摘要〕不同学科之间期刊影响因子的大小有非常大的变化,从相差数倍到相差上百倍。为探讨不同学科之间期刊影响因子有如此大差别的主要原因,使期刊影响因子既能体现学科内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也能较好地反映不同学科期刊之间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差别,本研究结合JCR数据从理论上分析了学科内期刊数量对期刊影响因子的影响。研究表明,期刊影响因子的大小随着学科内期刊数量的增加而增加,比较不同学科之间期刊影响因子的大
期刊
〔摘要〕文章探讨如何识别、描写、评估和运用学术语篇中的主体间建构资源。主体间指的是作者对作者和读者交际双方的间接调控。文章认为,Hyland提出的元话语模式能够有效描写和评估学术语篇中的主体间建构资源,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一方面,元话语模式具有系统性,能够对语篇中的主体间建构模式进行有效的描写,从而实现对成品语篇进行主体间层面上的分析。另一方面,元话语模式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指导学术写作中如何进行主
期刊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经济的繁荣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而其中温州商会作为在市场中自发形成的经济领域的社会组织,在推动温商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功不可没。分析温州商会与政府的关系演化所经历的阶段,可以探索温州商会今后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第三部门;温州商会;政府;前景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89(2009)02-0031-05 
期刊
〔摘要〕话语标记是为进行中的话语提供语境坐标的语言手段,well、now和then等话语标记具有连贯和指别功能,并在不同语境坐标中呈现出其话语标记功能的复杂性。作为语境坐标的话语标记有助于增强话语连贯,但话语标记不是必不可少的连贯手段。well、 now和then等话语标记可视为多功能的语境线索。  〔关键词〕话语;标记;连贯;语境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
期刊
〔摘要〕文章以近代中国乡土社会的天主教民为对象,将教民在日常生活及义和团运动这两种不同情境下的信仰状态与行为状态结合起来考察,从宗教信仰的形成、发生及其对教民日常生活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对近代中国乡土社会的天主教民的信仰特征作了一个较为系统的耙梳和剖析,由此揭示中西两种不同的宗教文化在中国下层社会冲突、离合与熔融的过程。  〔关键词〕乡土;宗教信仰;天主教;近代中国  〔中图分类号〕K2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 通过研究E地铁工地的老一代农民工,发现受制于城乡制度区隔、社会区隔、劳动力市场中的位置、工作场所的劳动关系以及家庭生计维系等多重结构因素,老一代农民工在工作场所采取了生存伦理的日常实践策略,并在行动层面表现出总体服从的特征;而在劳动权益受损时,则发展出以农民工身份作为武器的维权策略,并伴随维权目的的达成而强化对农民工身份的认同。概言之,在多重结构因素约束下,老一代农民工基于当前利益计算的
期刊
〔摘要〕随着国内科技与教育体制改革的进展,论文发表情况正被日益广泛地用于评价科技人员和科研机构的指标体系,从而使得作为承载科研成果载体的科技期刊本身的质量问题,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以《北京科技大学学报(英文版)》(简称JUSTB)为案例,运用文献计量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其在2001—2007年间刊登的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从载文情况、引文情况、基金项目、论文作者情况、被引频次、h指数、即
期刊
〔摘要〕文章通过实地访谈和标准化访问的基础上,描述了中国社会转型期西部农村代课教师在工作、生活方面的现状。调查结果表明,代课教师年龄大、教龄长、贡献大、精神可贵,但工资及家庭经济收入水平低,弱势地位凸显,身份焦虑感强,正常权利诉求渠道不畅导致矛盾心理状态明显。在此基础上,笔者从正视代课教师的历史贡献和现实作用,借鉴国际上的作法,对代课教师进行科学分层、分类,加大国家对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等方
期刊
〔摘要〕居民健康对劳动参与的影响至关重要。国内相关研究只使用了自我评价的一般健康状况来衡量健康水平,然而健康是多维的,该指标可能未能全面度量我国居民真实健康水平对劳动参与的影响。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本文还同时使用短期疾病冲击、疾病史、身体质量指数、营养摄入等多个健康指标。结果表明,自我评价的一般健康状况没能完全揭示我国居民真实健康水平对劳动参与的影响,包括其在内的各个健康指标均为此可以提供相对独立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