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探讨如何识别、描写、评估和运用学术语篇中的主体间建构资源。主体间指的是作者对作者和读者交际双方的间接调控。文章认为,Hyland提出的元话语模式能够有效描写和评估学术语篇中的主体间建构资源,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一方面,元话语模式具有系统性,能够对语篇中的主体间建构模式进行有效的描写,从而实现对成品语篇进行主体间层面上的分析。另一方面,元话语模式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指导学术写作中如何进行主体间的合理建构,从而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主体间意识和自觉运用主体间建构策略。
〔关键词〕学术语篇;主体间;元话语模式
〔中图分类号〕 H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11)02-0023-06
一、引言
近年来,对主体间的研究正逐渐成为关注点。在语言学领域,主体间是“语言使用者对交际双方的参与程度、关注程度和适合特定社会文化语境的社会规约这三个方面的间接调控”[1]。我们认为,Traugott的这个定义具体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主体间性涉及到言语活动交际双方之间的关系;二是语言使用者可以对交际双方的关系通过语言手段进行有意识的调控;三是语言使用者的调控不但与交际双方有关,而且还涉及到社会和文化等语境因素[2]。
文献显示,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试图对主体间进行解释和描写。如Du Bois[3]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建立的“立场三角”(the stance triangle), Verhagen[4]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论证了主体间是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就涉及到的语篇类型而言,主要是对口语语篇中的主体间现象,如Scheibman[5]等。辛志英[2]对英语语言学书评和杂志编者按中由投射小句系统体现的主体间进行了描写和解释。目前,就学术语篇中的主体间描写还不多见。但是如何从语篇层面上系统描写建构主体间的语言资源,仍是对主体间研究的难点和热点。
基于上述原因,本文试图通过Hyland[6]提出的元话语模式来系统描写学术语篇中的主体间建构资源,并期望通过本文的讨论,为进一步研究主体间现象提供参考和研究路径。
二、学术语篇中的主体间
从社会构建的角度看,意义的表达,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其本质都是有目的和有意图的社会互动行为。就学术语篇而言,它不仅仅体现作者对世界的识解和知识的传递,同时也是一个确认、建构和协商作者与读者人际互动的动态过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学术语篇中作者如何协商引导读者,表达自己的立场并与特定话语社区的读者实现互动,从系统功能和社会构建的视角考察作者如何以读者为中心来控制语篇,充分考虑读者的阅读取向、兴趣、背景知识及所在话语社区的范式和标准,从而实现有效的互动。
在学术语篇中,这种互动关系体现得较为复杂。学术语篇是研究者进行“学科内社会协商的途
径”[7](12),作者的学术观点是否被接受,起决定作用的不仅是命题意义的阐释,更重要的是对作者-讀者之间互动关系“有意识的和有效的操纵”[6]。因此,学术语篇实质上是社会过程中交际双方的互动。在这个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互动过程中,作者通过语言策略表达自己的立场态度并兼顾到读者的观点、兴趣及需要,从而营造与读者互动的语篇空间。同时,学术语篇的主体间性还涉及到作者和读者所在话语社区的规约和范式。读者期望作者以学科所在社区普遍接受的特定方式来组织语篇,并在语篇中提供足够的互动标记来显示作者的意图,读者也希望自己的观点得到考虑和认可。因此只有当作者正确预测了读者的这些信息和他们对语篇可能做出的反应,才能有效说服读者理解并接受自己的论证。
基于上述原因,学术语篇的作者只有同读者进行有效协商、得到同行的认可,才能实现语篇中的知识建构,完成知识的传递;而语篇中作者观点的论证过程离不开作者对主体间的意识,要求作者在这个互动过程中恪守所在话语社区的规范,要求作者关注互动中参与者的情感、期望和需求,吸引所在社区的读者介入语篇,参与作者期望的互动,并领会作者的评价取向[8]。因此可以这样说,学术语篇中作者表达的是被某群体认可的个性观点,其中包括实施作者与读者“同盟”的语言策略。在这个意义上,系统地识别和描写学术语篇中的主体间建构资源一方面能够帮助阅读者领会作者的交际意图,另一方面有助于写作者提高主体间意识,与潜在的读者建立有效的协商。
三、主体间建构资源的识别与评估
(一)Hyland的元话语思想
Hyland[6]从系统功能语言学[9][10][11]中获取理论基础,以“交际的对话本质”为宗旨,考察真实语境下语言功能如何为互动服务,关注作者如何使用各种语言资源创建并维系与读者的积极关系,并建立了元话语模式,旨在揭示作者采取何种策略来引导读者、影响读者,从而实现作者—读者的互动。他的理论出发点是:语言的使用是社会互动行为。Hyland[6]将元话语定义为语篇中用来协商互动意义的表达方式,帮助作者表达观点,吸引特定社区的读者介入语篇,参与互动。另外,Hyland[6][12]强调元话语的三条基本原则是:元话语有别于语篇中的命题部分;元话语指语篇中体现作者—读者互动的部分;元话语只包括语篇内部的关系。
Hyland[6][13][14]的元话语思想认为,写作是一种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互动过程,作者通过元话语手段投射自己的立场态度并照顾读者的观点、兴趣及需要,从而营造与读者互动的语篇空间。Hyland[6]认为,元话语表达的是语篇中的人际层面,即作者如何利用互动资源和语篇资源来构建并维系同读者的互动关系。由于语言使用的互动本质,元话语是交际的核心特征,是独立存在的“意义层次”,独立于命题内容之外。他还批评性评价了Vande Kopple[15]和Crimore et al.[16]等提出的元话语模式。他认为,看某个语言项是否是元话语要看它与语篇中其他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否体现人际互动。
应该说,Hyland的元话语思想明确并强调了互动是语言使用的核心和本质,并提供了较为完善的分析语篇中作者-读者互动的框架模式[6]。从这一点来说,他的元话语扩展了语篇互动的概念,把语篇组织机制纳入语篇互动体系,把作者如何组建语篇,以及作者期望同读者建立的关系看作是语篇互动不可或缺的部分。
(二)元话语模式对主体间建构资源的识别与评估
Hyland[6]提出互动视角下的元话语人际模式来描述作者如何通过语篇与读者形成互动。这个元话语模式由引导语和互动语两部分组成(见表1)。概括地说,前者指的是作者围绕读者的需求来组织语篇的手段,借此使读者领会作者的意图;后者指的是作者通过参与评判信息来实现互动的手段,主要是评价性和介入性的。在引导语层面上,作者考虑到读者的参与,在语言手段的选择过程中兼顾读者的知识基块、兴趣所在、修辞期望以及解读能力等。作者使用引导语的目的是组织语篇以迎合读者的需求,并引导读者领会作者的评价取向。引导语包括过渡语、框架标记、内指标记、据素和代码注释等。在互动语层面上,作者通过介入和评价自己传递的信息来实现互动。作者采用互动手段的目的是显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允许读者对展开语篇做出回应来形成互动。作者表达的是被某群体认可的个性,包括作者展现评价的方式和表明与读者“同盟”的手段。互动语包括模棱语、加强语、态度标记、自称和介入标记等。
元话语所勾勒的人际模式为语篇的互动研究提供了依据、参数和丰富的资源,发展深化了语篇和人际意义研究[17](3)。从上表可以看出,元话语模式把抽象的人际意义转化成具有操作性的概念,从“引导语”和“互动语”两个层面上分析,并且为引导资源和互动资源设定了具体的指标说明,因此使得元话语成为分析语篇互动特征的有效方法[17]。值得一提的是,元话语模式将每个资源范畴设为开放的范畴,从而做到了从功能的视角来考察语篇中的人际互动。
元话语模式给我们的另一个启发是它为分析评估语篇中的主体间建构资源提供了参数标准。功能语篇分析认为,语篇分析不只是一种解读性活动,更是一种解释性活动[18](18-24)。语篇分析的最终目标是对语篇进行评估:某语篇是否是表达发话者意图的最佳方式。语篇分析要解释作者如何通过语篇同读者交往,向读者传递自己的态度观点和看法,并进而影响读者的行为。因此,要评估一个语篇是否是有效语篇,语篇分析工作者要考察语言使用者在特定文化语境中选择的资源及其特征、分布和使用频率等,以及这些语言资源的选择是否实现了作者所要表达的交际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元话语模式为语篇评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Hyland[6]给出了几百个元话语资源项,并为分析不同语类的语篇提供了参考范式。虽然Hyland目前还没有明确给出衡量语篇交际效度的元话语的标准,但是他的元话语人际模式确实给语篇分析提供了一组量化了的、可操作的、可遵循的参照系数。对元话语的深入研究,尤其是结合语料库的研究,必将为语篇评估,特别是主体间层面上的语篇评估,开拓更广阔的前景。
(三)元话语模式对主体间建构制约因素的考量
Hyland的元话语模式除了可以描写和评估学术语篇中主体间建构资源的使用,还可以用来考量制约和影响主体间建构资源使用的因素。也就是说,可以应用元话语模式分析各类语篇,揭示在语类、文化等互动制约因素影响下写作者如何通过元话语策略与预期读者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完成主体间建构。虽然作者目的不同、读者不同、社会语境不同,但对话关系是所有交际的核心。例如,Hyland[6]运用该模式分析了说服性语篇中作者利用元话语所构建的主体间特征:使用加强语和自称等建立作者的权威,增强可信度;使用介入标记和态度标记等对读者的观点表示尊重,拉近与读者的情感距离。
Hyland[6]探讨了不同的语类中作者与读者互动的建立和维系。语类差异使作者诉诸不同的元话语对语境中的互动因素做出反应。例如,学术论文作者大量使用据素来指明信息的权威来源,为自己的论点提供依据,赢取同行和专业读者的认可;因此,主体间的重点在于提升与读者的亲和关系。而在入门教材语篇中,作者具有权威性,主要向读者解释现象,传递知识,较多使用代码注释或内指标记来解释新知识或读者不熟悉的内容,清楚明白地阐述信息,从而减轻读者压力;主体间建构的重点是进行解释说明。
另外,Hyland[6][19]还探讨了元话语与话语社区的联系,他的分析说明学术语篇中的主体间建构存在着学科差异。具体来说,不同学科的话语社区具有不同的识解世界和科学研究的方式。学术写作者要在社区内得到承认和获得认可,必须遵循具有学科特点的互动范式。例如,自然科学领域的学术语篇中,在主体间构建方面侧重引导读者。这时作者主要用词汇语法资源来建立论点间的连接。而在人文学科领域,主体间特征显示为侧重确立对不同观点的立场和态度,因此作者更多使用互动语资源以获得读者的认可和响应。另外,Hyland[6]还指出,由于不同文化中语篇互动图式存在差异,母语文化中的主体间建构模式对于二语写作有显著影响。
除了Hyland本人的研究,还有相当一部分学者也应用元话语模式对各类语篇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揭示了该模式所反映的制约和影响主体间的其他因素。例如,?魧del[20]研究了英语本族语和非本族语学习者使用元话语的差异,并且分析了出现差异的原因;辛志英、黄国文[21]分析了学术语篇中元话语与评价性语言资源之间的配置关系,认为元话语人际模式具有评价赋值功能;Molino[22]对英语和意大利语学术语篇的作者指称语进行了对比研究,揭示了文化和语言差异对主体间建构的作用;Gillaerts & van de Velde[23]通过应用元话语模式对学术语篇的历时描写,考察了语类、话语社区和修辞策略等对语篇中交际双方的互动产生的影响。上述研究一方面说明元话语模式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另一方面揭示了元话语所体现的影响主体间建构的其他一些因素。
四、通过元话语培养学术写作的
主体间意识
传统上,学术语篇通常被看作信息语篇,即传递知识和信息。因此,学界对学术语篇中的主体间建构关注不够。实际上,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篇,为了保障交际成功,说话人/作者都需要積极考虑听话人/读者的背景、兴趣和交际需求。学术写作过程中的知识建构需要通过作者同读者协商得到同行的认可才得以实现。因此,语篇中观点的论证过程必须结合作者对主体间因素的意识,关注互动中参与者的情感期望。同时,读者期望作者以某种特定的方式组织语篇,有足够的互动标记显示作者的意图,也希望自己的观点得到考虑和认可。因此,只有当作者正确预测了读者的这些信息和他们对语篇可能的反应,才能有效构建自己的论证。学术观点是否被接受,起决定作用的不仅是命题意义的阐释,更重要的是对主体间特征和建构主体间的资源有意识的和有效的操纵。勿庸置疑,这种以读者为导向的理念对于成功的写作至关重要。
对二语写作者来说,如果对主体间建构资源没有足够的认识,一方面会阻碍L1读者对语篇连贯和理解的判断;另一方面,也会影响论证的力度,影响读者对写作者学术能力的评价。从语篇互动的角度看,这种跨文化语用失误/失败主要是因为二语写作者从自己的母语文化出发进行写作,而L1读者从自己的文化,完全不同的语境来解读。研究表明,与L1作者相比,中国学生在二语写作中过多重复使用某些固定表达法,使用过于直接权威的口吻,过多使用强势的情态资源[6](134)。究其原因,我国的外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着很多对学术写作的不正确认识,没有意识到互动在写作中的地位和重要性,结果导致单纯模仿专家的写作,或者侧重于脱离语境的语法固定表达法的教授。长期以来导致的结果是,二语写作教学过多关注知识的输出,较少关注写作者的实际需要,不强调读者的概念。学生普遍缺乏写作积极性。
针对上述问题,在学术写作理念上,Hyland的元话语模式[6]强调有动机的写作,注重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的培养,倡导“以读者为中心”的写作理念,呼吁关注写作中的人际互动。这实际上是从“以内容为中心”(content-oriented)到“以读者为中心”(reader-oriented)的写作理念的转变。元话语模式还启发二语写作者从修辞、语类、文化和社区等方面对目的读者群的兴趣、爱好及背景形成清晰的主体间图式,从而实现跨文化的语篇参与者互动。
Hyland[6]还设计了具体的指导互动写作的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指导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提升“读者意识”,培养“读者感”,培养学生以读者为中心的写作意识,引导学生利用元话语与目标读者实现恰当互动。教师首先要充分考虑学生作为写作者的交际目的和需要;为学生提供写作中表达学术立场以及引导读者获取信息的语言资源;帮助学生协商立场,并与读者参与适合话语社区的对话。教师需要知晓不同话语社区和不同语类的修辞特点,懂得学生写作中需要哪种语类的互动和引导模式,从而提供给学生合适的可参考的主体间建构模式。在这里,重要的因素包括,作者的社会目的,读者的学科知识、话题兴趣、阅读需求和目的、读者对语类的熟悉程度以及对作者介入的期望值等。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真实语篇中实现互动的语言资源特征,如表达方式和惯用模式等。最关键的一点是提升学习者对表达人际意义的意识,增强使用主体间建构资源的自信心,懂得权衡如何利用语言手段吸引读者、说服读者,并恰当使用学科语言。值得一提的是,Hyland[6]从分析语篇、控制语篇、了解读者和创建语篇四个方面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以互动为导向的写作教学步骤,指导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培养读者意识,提高运用互动策略的能力,有意识地引导学习者关注真实语篇中的主体间建构资源特征,从而帮助学习者探索作者如何选择语言资源来表达主体间立场,建构有效论证,顺利进入相关学科的话语社区。
[21]辛志英、黄国文. 元话语的评价赋值功能[J]. 外语教学, 2010, (6): 1-5.
[22]Molino, A. Personal and impersonal authorial references: A contras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Italian linguistics research article [J]. Journal of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010, 9(2): 86-101.
[23]Gillaerts, P., & van de Velde, F. Interactional metadiscourse in research article abstracts [J]. Journal of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010, 9(2): 128-139.
(責任编辑:何伟)
Intersubjectivity-constructing Resources in Academic Texts:
Identification, Assessment and Application
——Comments on Hyland’s Model of Metadiscourse
XIN Zhi-y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
Abstract: The article aims to identify, describe and assess intersubjectivity-constructing resources in academic discourse. Intersubjectivity is the author’s indirect manipulation of the interactants involved in the academic activity, i.e. the author and the reader. The article holds that Hyland’s model of metadiscourse is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describing and assessing intersubjectivity-constructing resources in academic texts and of pedagogical significance. On the one hand, the systematicity of the model enables valid description of intersubjectivity-construction patterns in given texts and thus helps to analyse academic texts on the dimension of intersubjectivity construc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model shows how to construct appropriate intersubjectivity in academic writing and facilitates to foster the writer’s awareness of intersubjectivity-construction and strategies to build intersubjectivity.
Key words:academic texts; intersubjectivity; model of metadiscourse
〔关键词〕学术语篇;主体间;元话语模式
〔中图分类号〕 H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11)02-0023-06
一、引言
近年来,对主体间的研究正逐渐成为关注点。在语言学领域,主体间是“语言使用者对交际双方的参与程度、关注程度和适合特定社会文化语境的社会规约这三个方面的间接调控”[1]。我们认为,Traugott的这个定义具体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主体间性涉及到言语活动交际双方之间的关系;二是语言使用者可以对交际双方的关系通过语言手段进行有意识的调控;三是语言使用者的调控不但与交际双方有关,而且还涉及到社会和文化等语境因素[2]。
文献显示,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试图对主体间进行解释和描写。如Du Bois[3]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建立的“立场三角”(the stance triangle), Verhagen[4]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论证了主体间是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就涉及到的语篇类型而言,主要是对口语语篇中的主体间现象,如Scheibman[5]等。辛志英[2]对英语语言学书评和杂志编者按中由投射小句系统体现的主体间进行了描写和解释。目前,就学术语篇中的主体间描写还不多见。但是如何从语篇层面上系统描写建构主体间的语言资源,仍是对主体间研究的难点和热点。
基于上述原因,本文试图通过Hyland[6]提出的元话语模式来系统描写学术语篇中的主体间建构资源,并期望通过本文的讨论,为进一步研究主体间现象提供参考和研究路径。
二、学术语篇中的主体间
从社会构建的角度看,意义的表达,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其本质都是有目的和有意图的社会互动行为。就学术语篇而言,它不仅仅体现作者对世界的识解和知识的传递,同时也是一个确认、建构和协商作者与读者人际互动的动态过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学术语篇中作者如何协商引导读者,表达自己的立场并与特定话语社区的读者实现互动,从系统功能和社会构建的视角考察作者如何以读者为中心来控制语篇,充分考虑读者的阅读取向、兴趣、背景知识及所在话语社区的范式和标准,从而实现有效的互动。
在学术语篇中,这种互动关系体现得较为复杂。学术语篇是研究者进行“学科内社会协商的途
径”[7](12),作者的学术观点是否被接受,起决定作用的不仅是命题意义的阐释,更重要的是对作者-讀者之间互动关系“有意识的和有效的操纵”[6]。因此,学术语篇实质上是社会过程中交际双方的互动。在这个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互动过程中,作者通过语言策略表达自己的立场态度并兼顾到读者的观点、兴趣及需要,从而营造与读者互动的语篇空间。同时,学术语篇的主体间性还涉及到作者和读者所在话语社区的规约和范式。读者期望作者以学科所在社区普遍接受的特定方式来组织语篇,并在语篇中提供足够的互动标记来显示作者的意图,读者也希望自己的观点得到考虑和认可。因此只有当作者正确预测了读者的这些信息和他们对语篇可能做出的反应,才能有效说服读者理解并接受自己的论证。
基于上述原因,学术语篇的作者只有同读者进行有效协商、得到同行的认可,才能实现语篇中的知识建构,完成知识的传递;而语篇中作者观点的论证过程离不开作者对主体间的意识,要求作者在这个互动过程中恪守所在话语社区的规范,要求作者关注互动中参与者的情感、期望和需求,吸引所在社区的读者介入语篇,参与作者期望的互动,并领会作者的评价取向[8]。因此可以这样说,学术语篇中作者表达的是被某群体认可的个性观点,其中包括实施作者与读者“同盟”的语言策略。在这个意义上,系统地识别和描写学术语篇中的主体间建构资源一方面能够帮助阅读者领会作者的交际意图,另一方面有助于写作者提高主体间意识,与潜在的读者建立有效的协商。
三、主体间建构资源的识别与评估
(一)Hyland的元话语思想
Hyland[6]从系统功能语言学[9][10][11]中获取理论基础,以“交际的对话本质”为宗旨,考察真实语境下语言功能如何为互动服务,关注作者如何使用各种语言资源创建并维系与读者的积极关系,并建立了元话语模式,旨在揭示作者采取何种策略来引导读者、影响读者,从而实现作者—读者的互动。他的理论出发点是:语言的使用是社会互动行为。Hyland[6]将元话语定义为语篇中用来协商互动意义的表达方式,帮助作者表达观点,吸引特定社区的读者介入语篇,参与互动。另外,Hyland[6][12]强调元话语的三条基本原则是:元话语有别于语篇中的命题部分;元话语指语篇中体现作者—读者互动的部分;元话语只包括语篇内部的关系。
Hyland[6][13][14]的元话语思想认为,写作是一种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互动过程,作者通过元话语手段投射自己的立场态度并照顾读者的观点、兴趣及需要,从而营造与读者互动的语篇空间。Hyland[6]认为,元话语表达的是语篇中的人际层面,即作者如何利用互动资源和语篇资源来构建并维系同读者的互动关系。由于语言使用的互动本质,元话语是交际的核心特征,是独立存在的“意义层次”,独立于命题内容之外。他还批评性评价了Vande Kopple[15]和Crimore et al.[16]等提出的元话语模式。他认为,看某个语言项是否是元话语要看它与语篇中其他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否体现人际互动。
应该说,Hyland的元话语思想明确并强调了互动是语言使用的核心和本质,并提供了较为完善的分析语篇中作者-读者互动的框架模式[6]。从这一点来说,他的元话语扩展了语篇互动的概念,把语篇组织机制纳入语篇互动体系,把作者如何组建语篇,以及作者期望同读者建立的关系看作是语篇互动不可或缺的部分。
(二)元话语模式对主体间建构资源的识别与评估
Hyland[6]提出互动视角下的元话语人际模式来描述作者如何通过语篇与读者形成互动。这个元话语模式由引导语和互动语两部分组成(见表1)。概括地说,前者指的是作者围绕读者的需求来组织语篇的手段,借此使读者领会作者的意图;后者指的是作者通过参与评判信息来实现互动的手段,主要是评价性和介入性的。在引导语层面上,作者考虑到读者的参与,在语言手段的选择过程中兼顾读者的知识基块、兴趣所在、修辞期望以及解读能力等。作者使用引导语的目的是组织语篇以迎合读者的需求,并引导读者领会作者的评价取向。引导语包括过渡语、框架标记、内指标记、据素和代码注释等。在互动语层面上,作者通过介入和评价自己传递的信息来实现互动。作者采用互动手段的目的是显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允许读者对展开语篇做出回应来形成互动。作者表达的是被某群体认可的个性,包括作者展现评价的方式和表明与读者“同盟”的手段。互动语包括模棱语、加强语、态度标记、自称和介入标记等。
元话语所勾勒的人际模式为语篇的互动研究提供了依据、参数和丰富的资源,发展深化了语篇和人际意义研究[17](3)。从上表可以看出,元话语模式把抽象的人际意义转化成具有操作性的概念,从“引导语”和“互动语”两个层面上分析,并且为引导资源和互动资源设定了具体的指标说明,因此使得元话语成为分析语篇互动特征的有效方法[17]。值得一提的是,元话语模式将每个资源范畴设为开放的范畴,从而做到了从功能的视角来考察语篇中的人际互动。
元话语模式给我们的另一个启发是它为分析评估语篇中的主体间建构资源提供了参数标准。功能语篇分析认为,语篇分析不只是一种解读性活动,更是一种解释性活动[18](18-24)。语篇分析的最终目标是对语篇进行评估:某语篇是否是表达发话者意图的最佳方式。语篇分析要解释作者如何通过语篇同读者交往,向读者传递自己的态度观点和看法,并进而影响读者的行为。因此,要评估一个语篇是否是有效语篇,语篇分析工作者要考察语言使用者在特定文化语境中选择的资源及其特征、分布和使用频率等,以及这些语言资源的选择是否实现了作者所要表达的交际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元话语模式为语篇评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Hyland[6]给出了几百个元话语资源项,并为分析不同语类的语篇提供了参考范式。虽然Hyland目前还没有明确给出衡量语篇交际效度的元话语的标准,但是他的元话语人际模式确实给语篇分析提供了一组量化了的、可操作的、可遵循的参照系数。对元话语的深入研究,尤其是结合语料库的研究,必将为语篇评估,特别是主体间层面上的语篇评估,开拓更广阔的前景。
(三)元话语模式对主体间建构制约因素的考量
Hyland的元话语模式除了可以描写和评估学术语篇中主体间建构资源的使用,还可以用来考量制约和影响主体间建构资源使用的因素。也就是说,可以应用元话语模式分析各类语篇,揭示在语类、文化等互动制约因素影响下写作者如何通过元话语策略与预期读者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完成主体间建构。虽然作者目的不同、读者不同、社会语境不同,但对话关系是所有交际的核心。例如,Hyland[6]运用该模式分析了说服性语篇中作者利用元话语所构建的主体间特征:使用加强语和自称等建立作者的权威,增强可信度;使用介入标记和态度标记等对读者的观点表示尊重,拉近与读者的情感距离。
Hyland[6]探讨了不同的语类中作者与读者互动的建立和维系。语类差异使作者诉诸不同的元话语对语境中的互动因素做出反应。例如,学术论文作者大量使用据素来指明信息的权威来源,为自己的论点提供依据,赢取同行和专业读者的认可;因此,主体间的重点在于提升与读者的亲和关系。而在入门教材语篇中,作者具有权威性,主要向读者解释现象,传递知识,较多使用代码注释或内指标记来解释新知识或读者不熟悉的内容,清楚明白地阐述信息,从而减轻读者压力;主体间建构的重点是进行解释说明。
另外,Hyland[6][19]还探讨了元话语与话语社区的联系,他的分析说明学术语篇中的主体间建构存在着学科差异。具体来说,不同学科的话语社区具有不同的识解世界和科学研究的方式。学术写作者要在社区内得到承认和获得认可,必须遵循具有学科特点的互动范式。例如,自然科学领域的学术语篇中,在主体间构建方面侧重引导读者。这时作者主要用词汇语法资源来建立论点间的连接。而在人文学科领域,主体间特征显示为侧重确立对不同观点的立场和态度,因此作者更多使用互动语资源以获得读者的认可和响应。另外,Hyland[6]还指出,由于不同文化中语篇互动图式存在差异,母语文化中的主体间建构模式对于二语写作有显著影响。
除了Hyland本人的研究,还有相当一部分学者也应用元话语模式对各类语篇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揭示了该模式所反映的制约和影响主体间的其他因素。例如,?魧del[20]研究了英语本族语和非本族语学习者使用元话语的差异,并且分析了出现差异的原因;辛志英、黄国文[21]分析了学术语篇中元话语与评价性语言资源之间的配置关系,认为元话语人际模式具有评价赋值功能;Molino[22]对英语和意大利语学术语篇的作者指称语进行了对比研究,揭示了文化和语言差异对主体间建构的作用;Gillaerts & van de Velde[23]通过应用元话语模式对学术语篇的历时描写,考察了语类、话语社区和修辞策略等对语篇中交际双方的互动产生的影响。上述研究一方面说明元话语模式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另一方面揭示了元话语所体现的影响主体间建构的其他一些因素。
四、通过元话语培养学术写作的
主体间意识
传统上,学术语篇通常被看作信息语篇,即传递知识和信息。因此,学界对学术语篇中的主体间建构关注不够。实际上,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篇,为了保障交际成功,说话人/作者都需要積极考虑听话人/读者的背景、兴趣和交际需求。学术写作过程中的知识建构需要通过作者同读者协商得到同行的认可才得以实现。因此,语篇中观点的论证过程必须结合作者对主体间因素的意识,关注互动中参与者的情感期望。同时,读者期望作者以某种特定的方式组织语篇,有足够的互动标记显示作者的意图,也希望自己的观点得到考虑和认可。因此,只有当作者正确预测了读者的这些信息和他们对语篇可能的反应,才能有效构建自己的论证。学术观点是否被接受,起决定作用的不仅是命题意义的阐释,更重要的是对主体间特征和建构主体间的资源有意识的和有效的操纵。勿庸置疑,这种以读者为导向的理念对于成功的写作至关重要。
对二语写作者来说,如果对主体间建构资源没有足够的认识,一方面会阻碍L1读者对语篇连贯和理解的判断;另一方面,也会影响论证的力度,影响读者对写作者学术能力的评价。从语篇互动的角度看,这种跨文化语用失误/失败主要是因为二语写作者从自己的母语文化出发进行写作,而L1读者从自己的文化,完全不同的语境来解读。研究表明,与L1作者相比,中国学生在二语写作中过多重复使用某些固定表达法,使用过于直接权威的口吻,过多使用强势的情态资源[6](134)。究其原因,我国的外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着很多对学术写作的不正确认识,没有意识到互动在写作中的地位和重要性,结果导致单纯模仿专家的写作,或者侧重于脱离语境的语法固定表达法的教授。长期以来导致的结果是,二语写作教学过多关注知识的输出,较少关注写作者的实际需要,不强调读者的概念。学生普遍缺乏写作积极性。
针对上述问题,在学术写作理念上,Hyland的元话语模式[6]强调有动机的写作,注重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的培养,倡导“以读者为中心”的写作理念,呼吁关注写作中的人际互动。这实际上是从“以内容为中心”(content-oriented)到“以读者为中心”(reader-oriented)的写作理念的转变。元话语模式还启发二语写作者从修辞、语类、文化和社区等方面对目的读者群的兴趣、爱好及背景形成清晰的主体间图式,从而实现跨文化的语篇参与者互动。
Hyland[6]还设计了具体的指导互动写作的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指导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提升“读者意识”,培养“读者感”,培养学生以读者为中心的写作意识,引导学生利用元话语与目标读者实现恰当互动。教师首先要充分考虑学生作为写作者的交际目的和需要;为学生提供写作中表达学术立场以及引导读者获取信息的语言资源;帮助学生协商立场,并与读者参与适合话语社区的对话。教师需要知晓不同话语社区和不同语类的修辞特点,懂得学生写作中需要哪种语类的互动和引导模式,从而提供给学生合适的可参考的主体间建构模式。在这里,重要的因素包括,作者的社会目的,读者的学科知识、话题兴趣、阅读需求和目的、读者对语类的熟悉程度以及对作者介入的期望值等。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真实语篇中实现互动的语言资源特征,如表达方式和惯用模式等。最关键的一点是提升学习者对表达人际意义的意识,增强使用主体间建构资源的自信心,懂得权衡如何利用语言手段吸引读者、说服读者,并恰当使用学科语言。值得一提的是,Hyland[6]从分析语篇、控制语篇、了解读者和创建语篇四个方面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以互动为导向的写作教学步骤,指导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培养读者意识,提高运用互动策略的能力,有意识地引导学习者关注真实语篇中的主体间建构资源特征,从而帮助学习者探索作者如何选择语言资源来表达主体间立场,建构有效论证,顺利进入相关学科的话语社区。
[21]辛志英、黄国文. 元话语的评价赋值功能[J]. 外语教学, 2010, (6): 1-5.
[22]Molino, A. Personal and impersonal authorial references: A contras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Italian linguistics research article [J]. Journal of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010, 9(2): 86-101.
[23]Gillaerts, P., & van de Velde, F. Interactional metadiscourse in research article abstracts [J]. Journal of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010, 9(2): 128-139.
(責任编辑:何伟)
Intersubjectivity-constructing Resources in Academic Texts:
Identification, Assessment and Application
——Comments on Hyland’s Model of Metadiscourse
XIN Zhi-y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
Abstract: The article aims to identify, describe and assess intersubjectivity-constructing resources in academic discourse. Intersubjectivity is the author’s indirect manipulation of the interactants involved in the academic activity, i.e. the author and the reader. The article holds that Hyland’s model of metadiscourse is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describing and assessing intersubjectivity-constructing resources in academic texts and of pedagogical significance. On the one hand, the systematicity of the model enables valid description of intersubjectivity-construction patterns in given texts and thus helps to analyse academic texts on the dimension of intersubjectivity construc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model shows how to construct appropriate intersubjectivity in academic writing and facilitates to foster the writer’s awareness of intersubjectivity-construction and strategies to build intersubjectivity.
Key words:academic texts; intersubjectivity; model of metadiscou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