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教育与当代中国现代化转型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shenmeme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公民教育?为什么要发展公民教育?我们需要怎样的公民教育?怎样实施公民教育?这是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无法回避的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等著《公民教育引论》着眼于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历史进程,同时立足中国现实国情,在国际视野比较和历史维度借鉴的基础上对这些列重大问题作出了系统的回答。
  首先,该书从现代化转型的视角认识公民教育的时代意义。以往研究中,我们常将公民教育看作政治教育或道德教育的一部分,这窄化了公民教育的内涵与意义空间,没有真正揭示其在当今时代的重大价值。而该书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出发,从历史发展和现实需要两个维度来认识公民教育的价值性和必然性,明确提出“公民教育并非只有工具性的一面,就其目的而言,公民教育的培养乃是全部现代教育的终极目标,公民教育的倡导意味着教育性质的改变。公民教育实际上应该是,也必须是全部教育的转型乃至整体社会的改造”。这种独特的认识赋予公民教育以时代价值,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推行公民教育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第二,该书从普遍性和特殊性两个维度厘清了公民教育的概念。对于什么是“公民”和“公民教育”,学界一直存在不同理解。他们要么对西方公民教育趋之如骛,不加辨别地全盘吸收。要么远而避之,认为公民教育与社会主义相违背,给它打上意识形态的标签。而该著作从历史辩证法和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出发,从普遍性和特殊性两个维度辩证地界定了公民、公民教育两大范畴,有效避免了概念理解上的两大思维陷阱。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特色的公民教育实践方向扫清了认识上的障碍。一方面,公民概念具有普世性,公民不是“私民”,公民不是“臣民”,公民不是“农民”;另一方面,中国的公民教育绝不是西方的简单移植或“拿来主义”,而是融合中国历史文化的自我特色的现代化转型过程。
  第三,该书结合中国实际初步架构了当代中国公民教育体系。作者基于公民概念的“自由”和“参与”两大特质的认识,认为公民教育的目的,“就是发展主体的认知结构和参与社会的动机,形成公民意识,进而通过个人的积极参与,生成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公正的社会”。在公民教育的内容上,作者围绕培养具有自由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的“有责任的自由个体”身份公民,划分为身份与认同、人道与人权、德性与责任、民主与法制、和平与理解、环境与生态这样六个维度。体现了公民与国家之间、公民与社区之间以及公民与世界乃至宇宙之间的所形成的权利关系和责任意识,也体现了本书所界定的以权力和参与为核心的公民教育的固有理路。在公民教育实践策略上,作者提出了两个重要原则:拒绝灌输和学会选择。认为输灌和强迫是公民教育之大敌,自由和选择是通往公民教育的必由之路。从以往培养听话顺从的臣民意识的“好孩子”转变到培养有自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好公民”,就必须用自由民主理念贯穿教育的始终。如此,学生才能在自我管理中发挥民主积极性,获得参与意识、掌握社会参与能力,在教育中获得应有的尊严、价值与幸福感。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南昌 330022)
  责任编辑 余志权
其他文献
摘 要调查显示,中学政治教师存在法律知识的缺漏,法律情意的迷茫,法律践行的缺失等困境。统一认识,明确中学政治教师法律素养提升的重要性和目标;立足学科特性,为中学政治教师设计科学的培训方式;努力实现依法治校,保障教师在学校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提升中学政治教师的法律素养。  关 键 词中学政治教师;法律素养;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
摘 要 具象文化标识是一种生动的学校德育文化元素,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性培育。杭州市某小学从设计具体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创作具象德育活动代言形象、赋予具象文化元素内在联系、强化具象学校精神文化符号等方面入手,加强并创新学校具象标识的管理和运用,促进学校德育文化建设,大大增强了德育实效。  关 键 词 具象文化标识;学校标识;小学德育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
摘 要 随着小学生问题行为不断增多,提高学生情绪管理能力成为当前小学德育的重要工作。加拿大小学通过设置情绪分区、规范行为准则、加强户外锻炼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对我国小学生情绪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 键 词 情绪管理;问题行为;户外场域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8)10-00-03  小学生处于情绪智力初步发展阶段,情绪管理
李镇西说,教育就是剥去油彩,剥去口红,剥去脂粉,要守住一颗朴素而真实的心。何为“守住”?身为班主任,亦身为人母,我想最好的“守住”就是去保护、理解那些稚嫩的灵魂,永不放弃赏识的机会。  一、莫让批评成为习惯  曾经有一位家长经常向我抱怨:“我的孩子为什么如此差劲?每一次考试都不到班级的平均分,学习又没有计划性,在家里什么家务都不做,只顾着玩游戏,还时常顶撞家长,在学校一个样,在家里又是一个样。我都
摘 要 立本教育是教育现象和教学实践的出发点与旨归,是体现教育本真的价值理念。立本教育以立德樹人为教育事业之根本,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提升学校发展的内生力。鄂中立足校园的文化建设,从“敦品励学,和谐发展”的整体设计理念出发,着眼于活动牵引、课程浸润、制度撑持、环境建设等实践路径,培养明仁、尚实、弘毅、善群的现代公民。  关 键 词 立本教育;立德树人;和谐发展;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G41  
上虞市实验小学:    乡贤故事在品德课程中的运用,实现了品德课程的生活化、乡土化。上虞市“乡贤”文化研究已经开展多年,积累了大量资料,为我们开展品德课程故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提供了前提与保证。如何利用好这些故事资源?我们强调以下几点:    一、主题化    进入上虞市乡贤研究会的网站(http://www.xxyjh.com),你会看到林林总总的关于上虞乡贤的资料:古有舜帝、王充、曹娥;今有竺可
“不抓升学率,过不了今天;只抓升学率,过不了明天。”这是目前许多高中遇到的难题。对此,莘县实验高中校长吕丁学怀抱“成就师生梦想”的初心,用“科学实干”站稳今天,用“改革创新”拥抱明天,破解了这个魔咒。  作为一所地处经济欠发达县域的高中,六千多名在校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中考升学成绩低于地级市重点高中两百多分。三年时间过去,学生学业成绩迅速攀升,高考上本科人数年年赶超后者。而今,学校建校仅20年,已
摘 要学校特色文化应以儿童文化为抓手。“七色花·七彩梦”主题儿童文化在尊重儿童的前提下走向儿童,主张构建“七彩校园”特色环境文化,并开发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特色课程、特色活动和特色课堂。通过“七彩德育”“七彩课堂”“七彩校园”三个渠道,初步构建起“七彩儿童文化”理论架构,形成独具特色的“七彩校园文化”。  关 键 词学校特色文化;儿童文化;“七彩校园文化”;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
“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荔湾,得名于“荔枝湾”,旧称西关,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厚重。近年来,荔湾教育人传承优秀的西关文化,不断创新,依托岭南水乡特色,提出了“生态型德育”理念。环翠园小学襟带西关、依傍珠江,是荔枝湾的发祥地之一;而环绕校园的十五株榕树须根低垂,浓荫蔽地,其枝条上生长的气生根,向下深深扎根于土地长成气根柱,向四面无限伸展,与枝干交织在一起,形似稠密的丛林,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
摘 要  当前的师德培训取得了较好发展,但也存在着社会对师德培训效果的美好愿景与师德培训实效低下之间的矛盾,师德培训难以完全满足参训教师的发展需求。采用自编问卷对“国培计划(2017)”师德培训者研修项目华南师范大学研修班学员进行调查与访谈,结果显示,当前师德培训进步与困境并存。新时代要求师德培训多些对教师的人文关怀,立足教师实际需要,建构整体系统的课程体系,提供多样综合的培训组织形式,并注重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