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石湾杰出的陶艺大师为例,阐述了石湾陶艺创作中“师法自然,源于生活”的原则,以及这一原则对指导现代石湾陶艺创作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 生活性,师法自然,陶艺大师
1引 言
石湾陶艺自明清以来,成就卓著,涌现的许多艺术品为世人所瞩目,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它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与其“师法自然,源于生活”的创作原则密不可分。在历史上,石湾窑从来都是民窑,陶艺的创作具有更多的自由性和原发性,这与岭南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作品充满生活之美,表现出劳动人民的生活情趣。
2石湾陶艺的生活性
石湾陶艺的传统题材大多来自于社会生活,散发着芬芳的生活气息,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从整体上说,石湾陶艺之所以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广泛地反映了人民大众鲜明的生活。长期从事中外陶瓷研究的新西兰人路易·艾黎曾给石湾陶艺以高度评价,称其所塑造的题材是中国人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增添了人们家庭生活中的活泼气氛[1]。
在石湾陶艺作品的特色中,生活性表现得尤其突出,形成了石湾现实主义陶塑艺术的优良传统。石湾艺人的创作模特儿往往是他们的叔伯兄弟、邻里街坊,所以从渔樵耕读到士农工商,都被塑造得形态逼真,出神入化。饮酒、弹琴、下棋、拍蚊、扪虱、挖耳、骑牛、打樵、耕作、买卖、说唱等艺术形象,坐卧各异,不拘一格,充满自然清新的生活本色。
石湾艺人们还创造了众多饱含岭南人特质的艺术作品,如对于劳动群众形象的处理,往往都是上裸、下跣、短裤、蓑衣、笠帽。作品“抽大碌竹烟”、“倒泻蟹箩”、“好大靓蕉”、“夏夜招凉”等,都是岭南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内容平凡琐碎,外观上是俗文化的形式,在艺术内涵上却很高雅,让人在欣赏中获得美的感受。
其他历史及神话传说人物,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武松打虎、时迁盗甲、姜太公钓鱼、八仙闹东海、果老倒骑驴、黛玉葬花、晴雯补裘等,艺人们也都以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感受,把他们塑造成有血有肉的形象。因为无论是历史人物还是仙佛道人物,都是“人”的化身,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他们的影子,如铁拐李可以在“貌丑心善”的人中找到类型,行者武松可以在“好抱打不平”的人中看到影子,诗仙李白可以从“饱读诗书”或“喜欢饮酒”的人中找到借鉴,这些都是艺术创作的“宝库”。
3陶艺大师的创作实践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审美意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能动反映。因为艺术源于生活实践,生活才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所以每个艺术家都常感到:与生活相形之下艺术是贫乏的[2]。石湾历史上产生的杰出陶艺家,都是因为他们能够自觉地深入生活实践,勤于观察,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的素材。
一代陶人潘玉书便是善于观察生活的典型,他经常在茶楼酒市观察各类人物的动作表情特征,创作态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相传有一次,当时已经很有名气的潘玉书为客人造像,交货之日,他居然亲手把塑像打碎了。因为他在与客人的攀谈中,发现塑像的右手放得不自然。他认为一处失之于自然,全局皆受影响,破坏了整个塑像的情态。“打烂重塑”的故事反映了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对待艺术创作精益求精的态度,在石湾传为美谈。“贵妃醉酒”是潘玉书的代表作品之一,只见贵妃秀面微倾,双目低垂,形态丰腴典丽,雍容自若,把似醉非醉的美人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联想起《长恨歌》中“云鬓花颜金步摇,侍儿扶起娇无力”的诗句。据说潘玉书在创作此作品时,苦无头绪,数易其稿仍不遂心意,一日约妾同饮,突然灵机一动,将爱妾灌醉,观其醉态,她步履轻摇,玉躯斜倚的娇媚,诱发了潘玉书的创作灵感,于是就有了石湾陶艺界“灌醉侍妾作模特,吟诵诗篇塑贵妃”的说法。
清代名家黄炳,以善于塑制各类动物而著称,他师法自然,创立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据传曾遇一耍猴艺人,即付工钱让小猴于家门前表演再三,边观察边取泥塑其神态。黄炳的陶鸭维妙维肖,神态活现,好像浴罢归来,嘎嘎地欢快鸣叫,人称“黄炳鸭”。“宝鸭穿莲”更是其中的精品,陶鸭扑翅引颈,巧穿翠莲,两眸生辉欲语,形象栩栩如生。相传黄炳创作时,曾在一个荷花池中流连数日,观察水鸭嬉戏。黄炳塑造的动物形象之所以形神俱备,就在于他自觉向大自然学习,对生活体验深刻。
老艺人区乾也擅长动物陶塑,他认为要如实地塑造出动物的形态并不难,但要捕捉到动物的情态却并不容易,他说:“一定要观察研究活灵活现的动物,才能抓住活生生的姿态。”他凡要做什么动物,都习惯到大自然中去揣摩、观察它们的形体特征、结构比例与各种动态等。据说他为了观察马的各种情态,甘心给人做马童。解放后,他深入部队观察战马的各种活动动态,创作出了著名的作品“战马”,膘肥体壮,骨骼坚实,双耳直竖,势如破竹,两眼圆睁,灼灼闪动,那张静而欲动,筋肉紧绷的嘴,表现出一种劲大力猛的千里马特征,细腻传神,深为世人所赞赏。
作为区乾的入室弟子,曾良在动物陶塑上的成就也是深入生活、观察自然的结果。他的鹰形式多样,各具特色,自成体系,人称“曾良鹰”。曾良在塑造鹰的过程中,无数次到动物园中长时间地观察写生,同时到野外拍摄鹰的图片,并且还在家中养了两只麻鹰,日夕观摩,因此他的作品能把鹰的最本质特征表现出来,令观赏者得到形式美、意蕴美的艺术陶冶,给人以振奋向上的精神鼓舞。 陶艺大师刘传在谈到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搞陶塑首先要以“丰富的生活素材为基础”[3]。为了有目的地积累生活素材,他常常蹲在街边、茶馆、庙宇角落或渡河码头等热闹场所,细心观察往来人物。他非常强调要深入社会,体验生活,他常说自己是个不开口的“看相先生”,他说:“学习前人,必须跳出他们的窠臼,这就要老老实实地向生活学习,重视经常性的生活积累。”他在艺术上的杰出成就,正是他长期坚持体验生活,积累创作素材的结果。由以上可见,任何一位艺术大师都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凭空而来的,都必须经过刻苦的生活磨炼。
4对于现代陶艺创作的意义
自觉进行生活实践,是石湾陶艺界的优良传统,而体验生活就要如刘传那样像个“看相先生”,到社会生活中,到民众中去观察、体验,获取更多更丰富的创作素材为己所用,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典型、传神的作品。石湾艺人们总结观察生活的基本方法是“找、记、提炼”:“找”就是努力发现各种人物形象特征;“记”就是把找到的形象分析归类;“提炼”就是对生活素材的审定,得出基本的规律。事物千姿百态、复杂多变,但无论如何变化,总有它的根,也就是万变不离其本,只要抓住事物形成的根,就容易认识事物了,这就必须要边观察边总结,将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然后再以归纳到的理性认识指导我们去观察生活,这样不断反复,积累越多,形象思维越丰富,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形象就越生动、越传神。
时至今日,“师法自然,源于生活”已成为石湾陶艺创作的宝贵经验。在创作室内单凭参考资料或借鉴别人的作品来构思、塑造的形象往往缺乏深入体验生活的自觉,即使吸收了传统文化的养料和西方雕塑艺术的技法,在人物形象上比较符合人体的基本解剖结构肌理,但是,其面目却是呆板的,有的作品挺胸突肚,似乎器宇不凡,然而内心世界的表达却模糊不清,这是因为对“传神”的塑造不够,形神兼备的刻画表现还欠功力。问题的关键在于对生活体验不足,欠缺形象积累。素材的贫乏容易使人物形象流于一般化而“千人一面”,所以现在许多题材已经“炒冷饭”了无数次,仍然无法突破前人的艺术水平。
近年来,石湾陶艺制作存在着一些创新不足、抄袭盛行的情况,严重损害了“石湾公仔”这一区域品牌,这与创作人员没有深入生活、取法自然不无关系。石湾陶艺2006年获得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但相对于其他“非遗”项目,生存现状要好得多,梅文鼎的一句话道出了其中的玄机:“民间艺术源自生活,来于自然。搞民间艺术其题材、内容和形式都要不断创新,要与现代生活相结合,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参考文献
1 路易·艾黎(新西兰).瓷国游历记[M].轻工业出版社,1985:71
2 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402
3 刘 传.源自生活,贵在传神[J].中国工艺美术,1982,(1)
关键词 生活性,师法自然,陶艺大师
1引 言
石湾陶艺自明清以来,成就卓著,涌现的许多艺术品为世人所瞩目,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它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与其“师法自然,源于生活”的创作原则密不可分。在历史上,石湾窑从来都是民窑,陶艺的创作具有更多的自由性和原发性,这与岭南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作品充满生活之美,表现出劳动人民的生活情趣。
2石湾陶艺的生活性
石湾陶艺的传统题材大多来自于社会生活,散发着芬芳的生活气息,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从整体上说,石湾陶艺之所以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广泛地反映了人民大众鲜明的生活。长期从事中外陶瓷研究的新西兰人路易·艾黎曾给石湾陶艺以高度评价,称其所塑造的题材是中国人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增添了人们家庭生活中的活泼气氛[1]。
在石湾陶艺作品的特色中,生活性表现得尤其突出,形成了石湾现实主义陶塑艺术的优良传统。石湾艺人的创作模特儿往往是他们的叔伯兄弟、邻里街坊,所以从渔樵耕读到士农工商,都被塑造得形态逼真,出神入化。饮酒、弹琴、下棋、拍蚊、扪虱、挖耳、骑牛、打樵、耕作、买卖、说唱等艺术形象,坐卧各异,不拘一格,充满自然清新的生活本色。
石湾艺人们还创造了众多饱含岭南人特质的艺术作品,如对于劳动群众形象的处理,往往都是上裸、下跣、短裤、蓑衣、笠帽。作品“抽大碌竹烟”、“倒泻蟹箩”、“好大靓蕉”、“夏夜招凉”等,都是岭南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内容平凡琐碎,外观上是俗文化的形式,在艺术内涵上却很高雅,让人在欣赏中获得美的感受。
其他历史及神话传说人物,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武松打虎、时迁盗甲、姜太公钓鱼、八仙闹东海、果老倒骑驴、黛玉葬花、晴雯补裘等,艺人们也都以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感受,把他们塑造成有血有肉的形象。因为无论是历史人物还是仙佛道人物,都是“人”的化身,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他们的影子,如铁拐李可以在“貌丑心善”的人中找到类型,行者武松可以在“好抱打不平”的人中看到影子,诗仙李白可以从“饱读诗书”或“喜欢饮酒”的人中找到借鉴,这些都是艺术创作的“宝库”。
3陶艺大师的创作实践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审美意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能动反映。因为艺术源于生活实践,生活才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所以每个艺术家都常感到:与生活相形之下艺术是贫乏的[2]。石湾历史上产生的杰出陶艺家,都是因为他们能够自觉地深入生活实践,勤于观察,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的素材。
一代陶人潘玉书便是善于观察生活的典型,他经常在茶楼酒市观察各类人物的动作表情特征,创作态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相传有一次,当时已经很有名气的潘玉书为客人造像,交货之日,他居然亲手把塑像打碎了。因为他在与客人的攀谈中,发现塑像的右手放得不自然。他认为一处失之于自然,全局皆受影响,破坏了整个塑像的情态。“打烂重塑”的故事反映了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对待艺术创作精益求精的态度,在石湾传为美谈。“贵妃醉酒”是潘玉书的代表作品之一,只见贵妃秀面微倾,双目低垂,形态丰腴典丽,雍容自若,把似醉非醉的美人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联想起《长恨歌》中“云鬓花颜金步摇,侍儿扶起娇无力”的诗句。据说潘玉书在创作此作品时,苦无头绪,数易其稿仍不遂心意,一日约妾同饮,突然灵机一动,将爱妾灌醉,观其醉态,她步履轻摇,玉躯斜倚的娇媚,诱发了潘玉书的创作灵感,于是就有了石湾陶艺界“灌醉侍妾作模特,吟诵诗篇塑贵妃”的说法。
清代名家黄炳,以善于塑制各类动物而著称,他师法自然,创立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据传曾遇一耍猴艺人,即付工钱让小猴于家门前表演再三,边观察边取泥塑其神态。黄炳的陶鸭维妙维肖,神态活现,好像浴罢归来,嘎嘎地欢快鸣叫,人称“黄炳鸭”。“宝鸭穿莲”更是其中的精品,陶鸭扑翅引颈,巧穿翠莲,两眸生辉欲语,形象栩栩如生。相传黄炳创作时,曾在一个荷花池中流连数日,观察水鸭嬉戏。黄炳塑造的动物形象之所以形神俱备,就在于他自觉向大自然学习,对生活体验深刻。
老艺人区乾也擅长动物陶塑,他认为要如实地塑造出动物的形态并不难,但要捕捉到动物的情态却并不容易,他说:“一定要观察研究活灵活现的动物,才能抓住活生生的姿态。”他凡要做什么动物,都习惯到大自然中去揣摩、观察它们的形体特征、结构比例与各种动态等。据说他为了观察马的各种情态,甘心给人做马童。解放后,他深入部队观察战马的各种活动动态,创作出了著名的作品“战马”,膘肥体壮,骨骼坚实,双耳直竖,势如破竹,两眼圆睁,灼灼闪动,那张静而欲动,筋肉紧绷的嘴,表现出一种劲大力猛的千里马特征,细腻传神,深为世人所赞赏。
作为区乾的入室弟子,曾良在动物陶塑上的成就也是深入生活、观察自然的结果。他的鹰形式多样,各具特色,自成体系,人称“曾良鹰”。曾良在塑造鹰的过程中,无数次到动物园中长时间地观察写生,同时到野外拍摄鹰的图片,并且还在家中养了两只麻鹰,日夕观摩,因此他的作品能把鹰的最本质特征表现出来,令观赏者得到形式美、意蕴美的艺术陶冶,给人以振奋向上的精神鼓舞。 陶艺大师刘传在谈到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搞陶塑首先要以“丰富的生活素材为基础”[3]。为了有目的地积累生活素材,他常常蹲在街边、茶馆、庙宇角落或渡河码头等热闹场所,细心观察往来人物。他非常强调要深入社会,体验生活,他常说自己是个不开口的“看相先生”,他说:“学习前人,必须跳出他们的窠臼,这就要老老实实地向生活学习,重视经常性的生活积累。”他在艺术上的杰出成就,正是他长期坚持体验生活,积累创作素材的结果。由以上可见,任何一位艺术大师都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凭空而来的,都必须经过刻苦的生活磨炼。
4对于现代陶艺创作的意义
自觉进行生活实践,是石湾陶艺界的优良传统,而体验生活就要如刘传那样像个“看相先生”,到社会生活中,到民众中去观察、体验,获取更多更丰富的创作素材为己所用,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典型、传神的作品。石湾艺人们总结观察生活的基本方法是“找、记、提炼”:“找”就是努力发现各种人物形象特征;“记”就是把找到的形象分析归类;“提炼”就是对生活素材的审定,得出基本的规律。事物千姿百态、复杂多变,但无论如何变化,总有它的根,也就是万变不离其本,只要抓住事物形成的根,就容易认识事物了,这就必须要边观察边总结,将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然后再以归纳到的理性认识指导我们去观察生活,这样不断反复,积累越多,形象思维越丰富,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形象就越生动、越传神。
时至今日,“师法自然,源于生活”已成为石湾陶艺创作的宝贵经验。在创作室内单凭参考资料或借鉴别人的作品来构思、塑造的形象往往缺乏深入体验生活的自觉,即使吸收了传统文化的养料和西方雕塑艺术的技法,在人物形象上比较符合人体的基本解剖结构肌理,但是,其面目却是呆板的,有的作品挺胸突肚,似乎器宇不凡,然而内心世界的表达却模糊不清,这是因为对“传神”的塑造不够,形神兼备的刻画表现还欠功力。问题的关键在于对生活体验不足,欠缺形象积累。素材的贫乏容易使人物形象流于一般化而“千人一面”,所以现在许多题材已经“炒冷饭”了无数次,仍然无法突破前人的艺术水平。
近年来,石湾陶艺制作存在着一些创新不足、抄袭盛行的情况,严重损害了“石湾公仔”这一区域品牌,这与创作人员没有深入生活、取法自然不无关系。石湾陶艺2006年获得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但相对于其他“非遗”项目,生存现状要好得多,梅文鼎的一句话道出了其中的玄机:“民间艺术源自生活,来于自然。搞民间艺术其题材、内容和形式都要不断创新,要与现代生活相结合,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参考文献
1 路易·艾黎(新西兰).瓷国游历记[M].轻工业出版社,1985:71
2 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402
3 刘 传.源自生活,贵在传神[J].中国工艺美术,19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