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王阳明在反思朱学过程中,确立起了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观点,即《大学问》所集中表达出来的“致良知”。其思想政治教育观以“大人”为培养目标,涵盖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并确定了“知行合一”的教育方法。本文的目的在于对《大学问》的思想政治教育观进行全面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大学问》;思想政治;教育观
一、理论基础
性善论。王阳明认为心的本体就是性,性天生来都是善的,因此心的本体本来没有不正的。这里的心即良知,它不仅能使人知善知恶,还能让人好善好恶。但王阳明也认为自从有意念产生之后,心中才有了不正的成分,所以凡是希望正心的人,必须在意念产生时去加以校正,而这又需要致知和格物。
二、培养目标
大人一内圣外王,其重心在内圣,内圣是外王的基础,以内心的道德修养为基础实现外王。
内圣即通过正心、诚意、致知、格物等修养,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其标准是能够明明德,去除私欲的蒙蔽,做到亲民,止于至善,内省克己。与朱熹的“格物致知”通过穷尽物之理、不断积累知识而增进道德修养不同,王阳明强调“明明德”、止于至善,知行合一使其行为符合自然法则和社会伦理法则,而成为圣人,不强调知识积累。外王则是能够将“亲民”扩展到天地万物,能够由亲亲之情推至万物、实现家齐、国治、平天下政治主张的人。
三、思想政治教育观的内容
1、世界观
(一)唯心主义一良知是与生俱来的
与自身的“心即理”思想承继,在《大学问》中,王阳明关于本体的确立就在于对与万物一体之仁之心之本体的确立。阳明认识到本体作为心为一理的实在性,并进一步看到,心本身就是一个先天与后天的统一体。因此,《大学问》中首先澄明的是心之一体之仁即明德,此为人心之先天机能。阳明认为“大人”,还是“小人”,其心都是“一体之仁”,此“一体仁”是“根于天命之性”,是“自然灵昭不昧者”,所以谓之“明德”。此处的“天命之性”是自然而然的人之为人的本性,即孟子的不忍仁之心,其心之仁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并且其心之能与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本若是”,“非意之”,是先天具有的,先验的,非后天的。
(二)宇宙的内在统一性—万物一体
“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猶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在王阳明看来,天地万物都是与我同体的,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大我,这个大我相当于整个宇宙,而躯壳的我则是小我,无论大我、小我都是与天地万物是一体的,这为亲民奠定基础。
2、政治观
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为封建统治阶级寻找到治世良策提供理论依据,为被统治者设定行为之依据。
(一)亲民
阳明在此之前说过大人是以天下万物为一体的,而亲民是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那么这个亲民它即是达到“大人”的一个手段、途径。亲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明其明德。然而人又如何做到亲民以达到明明德呢?阳明说“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把自己的仁扩展到自己的朋友、亲人、以至万物,从而就达到了和天地万物一体,就实现了家齐、国治、平天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阳明所说的“亲民”与我们常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实质上有着某些相通之处。如此者,在亲民中展开的“明德”本体不再是抽象原则,其已具有现实的内容,有利于社会和谐,有利于维护统治者的统治,而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亲民的具体环节。
(二)止于至善
阳明认为至善即良知,是人的规矩和物的法度的最高形式,不允许有些微的设计筹划、增减损益,不容许出于私心的意念和薄弱的智慧。“止于至善”有两层含义:一是不知所止,即不知道所止于至善,佛道二氏,骛其私心于过高,是以失之虚妄空寂;二是不知止于何处,即虽知止于至善,然不知至善止于何處,五伯之徒,本有欲亲其民者,而不知至善止于何处,任由权谋智术泛滥而不止。因而阳明得出止至善于明德亲民,就像“规矩之于方圆,尺度之于长短,权衡之于轻重”。这样当所有人都能做到止于至善时,被统治者行为有了规矩,统治者去除了过多的私欲,社会才更易于稳定。
3、人生观
有人问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其说何也?”阳明认为,至善实际上是在吾心之上的,因而就要求我们求至善于吾心之中,从而“志有定向”,心不妄动而能静、能安,能安然后吾心之良知则能对善恶进行详审精察,而后能虑。能虑则处理任何问题都能够合乎天理,处理恰当,而后就达到了儒家“至善”的境界“能得”。其人生观,总的观点便是立志与安于现状。
4、道德观
阳明认为大人之学就是“去蔽”——去私欲。一如阳明所言:“及其动于欲,蔽于私,而利害相攻,忿怒相激,则将戕物圮类,无所不为其甚,至有骨肉相残者,而一体之仁亡矣。是故苟无私欲之蔽,则虽小人之心,而其一体之仁犹大人也;一有私欲之蔽,则虽大人之心,而其分隔隘陋犹小人矣。故夫为大人之学者,亦惟去其私欲之蔽,以明其明德,复其天地万物一体之本然而已耳。”同时,王阳明从万物为一体出发,得出人应当有同情、恻隐、仁爱之心,应当止于至善,有是非标准。
关键词:《大学问》;思想政治;教育观
一、理论基础
性善论。王阳明认为心的本体就是性,性天生来都是善的,因此心的本体本来没有不正的。这里的心即良知,它不仅能使人知善知恶,还能让人好善好恶。但王阳明也认为自从有意念产生之后,心中才有了不正的成分,所以凡是希望正心的人,必须在意念产生时去加以校正,而这又需要致知和格物。
二、培养目标
大人一内圣外王,其重心在内圣,内圣是外王的基础,以内心的道德修养为基础实现外王。
内圣即通过正心、诚意、致知、格物等修养,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其标准是能够明明德,去除私欲的蒙蔽,做到亲民,止于至善,内省克己。与朱熹的“格物致知”通过穷尽物之理、不断积累知识而增进道德修养不同,王阳明强调“明明德”、止于至善,知行合一使其行为符合自然法则和社会伦理法则,而成为圣人,不强调知识积累。外王则是能够将“亲民”扩展到天地万物,能够由亲亲之情推至万物、实现家齐、国治、平天下政治主张的人。
三、思想政治教育观的内容
1、世界观
(一)唯心主义一良知是与生俱来的
与自身的“心即理”思想承继,在《大学问》中,王阳明关于本体的确立就在于对与万物一体之仁之心之本体的确立。阳明认识到本体作为心为一理的实在性,并进一步看到,心本身就是一个先天与后天的统一体。因此,《大学问》中首先澄明的是心之一体之仁即明德,此为人心之先天机能。阳明认为“大人”,还是“小人”,其心都是“一体之仁”,此“一体仁”是“根于天命之性”,是“自然灵昭不昧者”,所以谓之“明德”。此处的“天命之性”是自然而然的人之为人的本性,即孟子的不忍仁之心,其心之仁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并且其心之能与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本若是”,“非意之”,是先天具有的,先验的,非后天的。
(二)宇宙的内在统一性—万物一体
“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猶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在王阳明看来,天地万物都是与我同体的,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大我,这个大我相当于整个宇宙,而躯壳的我则是小我,无论大我、小我都是与天地万物是一体的,这为亲民奠定基础。
2、政治观
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为封建统治阶级寻找到治世良策提供理论依据,为被统治者设定行为之依据。
(一)亲民
阳明在此之前说过大人是以天下万物为一体的,而亲民是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那么这个亲民它即是达到“大人”的一个手段、途径。亲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明其明德。然而人又如何做到亲民以达到明明德呢?阳明说“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把自己的仁扩展到自己的朋友、亲人、以至万物,从而就达到了和天地万物一体,就实现了家齐、国治、平天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阳明所说的“亲民”与我们常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实质上有着某些相通之处。如此者,在亲民中展开的“明德”本体不再是抽象原则,其已具有现实的内容,有利于社会和谐,有利于维护统治者的统治,而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亲民的具体环节。
(二)止于至善
阳明认为至善即良知,是人的规矩和物的法度的最高形式,不允许有些微的设计筹划、增减损益,不容许出于私心的意念和薄弱的智慧。“止于至善”有两层含义:一是不知所止,即不知道所止于至善,佛道二氏,骛其私心于过高,是以失之虚妄空寂;二是不知止于何处,即虽知止于至善,然不知至善止于何處,五伯之徒,本有欲亲其民者,而不知至善止于何处,任由权谋智术泛滥而不止。因而阳明得出止至善于明德亲民,就像“规矩之于方圆,尺度之于长短,权衡之于轻重”。这样当所有人都能做到止于至善时,被统治者行为有了规矩,统治者去除了过多的私欲,社会才更易于稳定。
3、人生观
有人问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其说何也?”阳明认为,至善实际上是在吾心之上的,因而就要求我们求至善于吾心之中,从而“志有定向”,心不妄动而能静、能安,能安然后吾心之良知则能对善恶进行详审精察,而后能虑。能虑则处理任何问题都能够合乎天理,处理恰当,而后就达到了儒家“至善”的境界“能得”。其人生观,总的观点便是立志与安于现状。
4、道德观
阳明认为大人之学就是“去蔽”——去私欲。一如阳明所言:“及其动于欲,蔽于私,而利害相攻,忿怒相激,则将戕物圮类,无所不为其甚,至有骨肉相残者,而一体之仁亡矣。是故苟无私欲之蔽,则虽小人之心,而其一体之仁犹大人也;一有私欲之蔽,则虽大人之心,而其分隔隘陋犹小人矣。故夫为大人之学者,亦惟去其私欲之蔽,以明其明德,复其天地万物一体之本然而已耳。”同时,王阳明从万物为一体出发,得出人应当有同情、恻隐、仁爱之心,应当止于至善,有是非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