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问》的思想政治教育观研究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ao78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王阳明在反思朱学过程中,确立起了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观点,即《大学问》所集中表达出来的“致良知”。其思想政治教育观以“大人”为培养目标,涵盖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并确定了“知行合一”的教育方法。本文的目的在于对《大学问》的思想政治教育观进行全面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大学问》;思想政治;教育观
  一、理论基础
  性善论。王阳明认为心的本体就是性,性天生来都是善的,因此心的本体本来没有不正的。这里的心即良知,它不仅能使人知善知恶,还能让人好善好恶。但王阳明也认为自从有意念产生之后,心中才有了不正的成分,所以凡是希望正心的人,必须在意念产生时去加以校正,而这又需要致知和格物。
  二、培养目标
  大人一内圣外王,其重心在内圣,内圣是外王的基础,以内心的道德修养为基础实现外王。
  内圣即通过正心、诚意、致知、格物等修养,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其标准是能够明明德,去除私欲的蒙蔽,做到亲民,止于至善,内省克己。与朱熹的“格物致知”通过穷尽物之理、不断积累知识而增进道德修养不同,王阳明强调“明明德”、止于至善,知行合一使其行为符合自然法则和社会伦理法则,而成为圣人,不强调知识积累。外王则是能够将“亲民”扩展到天地万物,能够由亲亲之情推至万物、实现家齐、国治、平天下政治主张的人。
  三、思想政治教育观的内容
  1、世界观
  (一)唯心主义一良知是与生俱来的
  与自身的“心即理”思想承继,在《大学问》中,王阳明关于本体的确立就在于对与万物一体之仁之心之本体的确立。阳明认识到本体作为心为一理的实在性,并进一步看到,心本身就是一个先天与后天的统一体。因此,《大学问》中首先澄明的是心之一体之仁即明德,此为人心之先天机能。阳明认为“大人”,还是“小人”,其心都是“一体之仁”,此“一体仁”是“根于天命之性”,是“自然灵昭不昧者”,所以谓之“明德”。此处的“天命之性”是自然而然的人之为人的本性,即孟子的不忍仁之心,其心之仁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并且其心之能与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本若是”,“非意之”,是先天具有的,先验的,非后天的。
  (二)宇宙的内在统一性—万物一体
  “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猶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在王阳明看来,天地万物都是与我同体的,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大我,这个大我相当于整个宇宙,而躯壳的我则是小我,无论大我、小我都是与天地万物是一体的,这为亲民奠定基础。
  2、政治观
  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为封建统治阶级寻找到治世良策提供理论依据,为被统治者设定行为之依据。
  (一)亲民
  阳明在此之前说过大人是以天下万物为一体的,而亲民是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那么这个亲民它即是达到“大人”的一个手段、途径。亲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明其明德。然而人又如何做到亲民以达到明明德呢?阳明说“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把自己的仁扩展到自己的朋友、亲人、以至万物,从而就达到了和天地万物一体,就实现了家齐、国治、平天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阳明所说的“亲民”与我们常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实质上有着某些相通之处。如此者,在亲民中展开的“明德”本体不再是抽象原则,其已具有现实的内容,有利于社会和谐,有利于维护统治者的统治,而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亲民的具体环节。
  (二)止于至善
  阳明认为至善即良知,是人的规矩和物的法度的最高形式,不允许有些微的设计筹划、增减损益,不容许出于私心的意念和薄弱的智慧。“止于至善”有两层含义:一是不知所止,即不知道所止于至善,佛道二氏,骛其私心于过高,是以失之虚妄空寂;二是不知止于何处,即虽知止于至善,然不知至善止于何處,五伯之徒,本有欲亲其民者,而不知至善止于何处,任由权谋智术泛滥而不止。因而阳明得出止至善于明德亲民,就像“规矩之于方圆,尺度之于长短,权衡之于轻重”。这样当所有人都能做到止于至善时,被统治者行为有了规矩,统治者去除了过多的私欲,社会才更易于稳定。
  3、人生观
  有人问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其说何也?”阳明认为,至善实际上是在吾心之上的,因而就要求我们求至善于吾心之中,从而“志有定向”,心不妄动而能静、能安,能安然后吾心之良知则能对善恶进行详审精察,而后能虑。能虑则处理任何问题都能够合乎天理,处理恰当,而后就达到了儒家“至善”的境界“能得”。其人生观,总的观点便是立志与安于现状。
  4、道德观
  阳明认为大人之学就是“去蔽”——去私欲。一如阳明所言:“及其动于欲,蔽于私,而利害相攻,忿怒相激,则将戕物圮类,无所不为其甚,至有骨肉相残者,而一体之仁亡矣。是故苟无私欲之蔽,则虽小人之心,而其一体之仁犹大人也;一有私欲之蔽,则虽大人之心,而其分隔隘陋犹小人矣。故夫为大人之学者,亦惟去其私欲之蔽,以明其明德,复其天地万物一体之本然而已耳。”同时,王阳明从万物为一体出发,得出人应当有同情、恻隐、仁爱之心,应当止于至善,有是非标准。
其他文献
摘要: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同时推动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加速融合。在传统纸质阅读向移动化、碎片化、分屏化阅读转型的时代,各类型新闻客户端大量涌现于市场。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市场上已有新闻客户端界面设计特征,发掘当今新闻客户端界面设计发展趋势。  关键词:新闻客户端;界面设计;扁平化  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多越多样化,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部2003年制定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大了高中英语词汇量,并提倡从理解和运用角度进行词汇教学,增加学生灵活运用词汇的能力。甚至,有些专家认为现在的高考是“得词汇者得天下”,虽然有点夸大,但这足以说明词汇量在英语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没有足够的词汇量,就不能快速阅读并理解文章含义。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只要根据新课标的理念,遵循
期刊
司法实践中,诈骗罪与民事纠纷的区分是常见的一类争议,通说认为二者区分的关键是“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非法占有目的”属于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司法实践中不易准确把握,这一点在民间“借贷型”诈骗体现的尤其明显。这也使得此类案件中“非法占有的目的”的认识成为罪与非罪的争执焦点。本文通过梳理分析民间“借贷型”诈骗的司法认定难点,同时结合司法实践对此类问题提出认定思路。  一、民间“借贷型”诈骗司法认
期刊
摘要:我们认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要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现实价值,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构建服务群众长效机制的意义。文章提出了进一步领悟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完善机制体制,提高服务大众的水平的措施:一是承载机制要革新,基层党员联系和服务大众要注重及时有效;二是完善动力机制,使基层党员联系与大众服务更加普及;三是以更高程度上理解讲话中体现的群众精神,将服务大众作为宗旨;四是实施激励政
期刊
曾几何时,学生耐挫能力非常差,动辄大叫“受不了”,或者扬言“自杀”,甚至直接跳楼轻身,意志品质比较薄弱,经受不了挫折,或者抵抗不了打击。这里的意志力,也叫毅力,就是人们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而自觉克服困难、努力实现的一种意志品质。意志力薄弱的学生,很容易向现实妥协,放弃既定的追求目标,这样的学生长大后,就像温室里的花朵,很难适应社会上的“风雨”。2011版体育课程标准把“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作为学习目标
期刊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下面谈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力度的进一步加大,素质教育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育工作者没有把情感发展列入教育目标系列之中,导致一些中专生的道德水准、审美情趣和情感水平有所下降。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具有铸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文中的情感,发挥情感教育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不断完
期刊
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体育课都是在不断地重复“跑”、“跳”、“走”,学生对于田径运动教学的理解就是会跑会跳,就是掌握了田径。因此让本来该生机勃勃的体育教学课堂变得枯燥无味,甚至有好多学生根本就不参加体育课,对田径教学没有一点兴趣。田径运动教学负荷较大,部分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不根据学生的实际身体素质安排任务,而只是随机的安排教学任务,使得部分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对于大负荷的教学任务产生抵触心理,而
期刊
摘要:正视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梳理反思影响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原因,不断探求有效推进公安执法规范化的基本路径,是当前公安执法民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公安民警在执法的过程中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基本路径  一、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现状  (一)立案不实、不破不立  一些基层公安机关,为了减少发案
期刊
摘要:函數作为高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学习成绩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此,本人依据自身的美术爱好与学习经验,结合數学例题,对函数进行了数学美的融合与探讨,希望通过本文能加深大家对函数的理解,提高我们对函数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高中;数学;函数;简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