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走到今天,我们的音乐课堂早已回归了音乐的本位。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美好的音乐表达真实的情感扣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其情感的共鸣,这才是音乐课堂的重点之所在。笔者对音乐课堂中的歌唱环节进行了教学探究:怎样能使学生唱出最优美的声音?怎样引导学生从歌唱中品味“细致”,提高演唱能力呢?通过具体教学实施,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 以气当头,唱出最自然的声音
我国古代音乐论著中就有“善歌者必先调其气”之说。在歌唱技巧的训练中,呼吸技巧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正确地吸气、呼气,直接对歌唱的音准、音质、共鸣、艺术表现等产生很大的影响,而歌唱的音准、音质、共鸣、艺术表现又直接影响着歌唱的感染力。因此,小学生应适当地进行一些呼吸练习,尽快地在歌唱时掌握气息的技巧。我在指导学生练习呼吸的时候,尽量顺其自然,积极地引导。做到不过急、过严。先通过慢吸慢呼练习来帮助学生建立深吸气的习惯和培养歌唱时保持气息的能力。采取一些情境或想象促使他们正确呼吸。要求学生们从容地、象闻花香一样地适量地深吸一口气,稍保持一下,再缓慢均匀而流畅地呼出来。要求学生经常练习掌握。端正的座姿,注意表情和口型,几乎是每堂课必讲的,因为培养孩子的习惯并非一日之功。他们玩性大,忘性大,心较难静下来,老师只有不厌其烦地给他们纠正错误,久而久之学生才会具备良好的演唱姿势和习惯。有了这个基础自然学生对自己的声音也加以控制,将轻声流畅的歌唱方法变成一种自然的歌唱方法。
2 以趣引发,挖掘最真的情感
兴趣是学生进行歌唱表现里的动力,为此,发声训练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发声的技能,还应从单调、枯燥、无内容的练声中挖掘情感因素。我常跟学生玩穿小孔的游戏,老师手持一张有小圆孔的纸,问学生,我们全班的声音能不能整齐地从小孔中穿过?要穿过这个空我们的声音该怎么发?然后老师弹一个音让全体学生发“u”的长音。有时我会把一些简单的声乐作品用母音带进发声练习的辅助内容。在这过程中善于挖掘作品中的情感因素。如唱舒伯特的《摇篮曲》可让学生体会安静、温暖、柔和的情绪,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可让学生体会深情、优美、尊敬的情绪……通过实践,学生提高了音乐表现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情感。
3 合作互动,体验歌曲的动感
合唱是集体性的声乐艺术,是培养合作意识的最佳途径,统一的节奏、准确而和谐的音高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有一定的要求,少一份随意多一份约束,而出来的声音效果要比齐唱来得丰满。但这实属不易,现在的孩子个性中多的是“以我为中心”,就怕老师没发现自己天才般的声音,每次唱歌都会很大声以展示自己的“声音魅力”。因此老师要从合奏开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感到大家合作出来的作品不但效果好而且过程有趣。如:《小巴郎,童年的太阳》由于旋律简单易学,因此我加入了“声势”训练。出示的节奏有(1)0× 0× ︱0× 0×︱ (2)××× ××︱××× ×︱(3)× 0 ×0 ︱×0 ×0︱ , “0 ”为跺脚,“X”为拍手。通过a、教师唱学生加节奏;b、分组一边拍一边唱;c、个别唱全班拍节奏;d、自拍自唱等多种形式巩固歌曲强化合奏能力。其中第二种节奏是新疆特有的节奏型让学生自己长自己拍比较男,只要能配起来,那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的新疆味就十足了,增加了歌曲的动感。因此我先在钢琴上弹奏这一节奏,让学生试着跟着哼唱。没想到两遍后,学生也能自己拍自己演唱,且兴趣盎然。在体验过成功后学生们便更喜欢这样的形式。在执教《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课中的合唱部分: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凉爽的风。孩子们加节奏0 × ×× ︱0 × ×× ︱显然很自如,对于他们来说每次节奏的加入无疑是乐感的培养。在每次加上两声部演唱时,每个声部都很努力地想讲自己的声部显露出来,全然不顾效果,只想着老师能表扬自己的那一部分。唯一能解决的方法就是大家暂时放下刚加进的节奏用“轻唱”的方式互相聆听。
4 轻声练唱,期待花儿般的声音
轻声练唱是合唱音色统一的最好途径。曾有一位老师用很好的方法将高低声部旋律练熟到合的时候一听却难以入耳,高声部的音色非常亮而且声音充满个性,一听低声部就像一阵阵鼓声很厚实,一旦合起来就有一种排斥感。我想告诉他:你让孩子轻声唱试试。不过轻声练唱也是有方法的,不是你说轻他们就轻下来的。首先大家必须“轻”在一个调上,声音“轻”了节奏还是很清晰。得不断的聆听不断地对比,多一点太满少一点不够。比如在教授二声部歌曲《红蜻蜓》是在两声部旋律比较稳定的情况下:①教师唱低声部歌谱,学生唱高声部旋律(钢琴弹高声部后轻唱合作一次) ,第二次合作教师和学生的声部换一下;②教师唱低声部歌词学生演唱高声部的歌词(钢琴弹高声部后轻唱合作一次),同样第二次合作声部互换。尤其在“轻唱”合作的时候教师要具备很好的聆听素养,找到阻碍和声效果的各种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在学生能与教师合作较好时才能将高低部的旋律放在一起,稍作指导音质便很清晰、悦耳。而在轻唱指导过程中教师的轻声优美的范唱能给学生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才会心服口服地去模仿。那花儿含苞欲放的声音重现在音乐课堂上。
教学实践告诉我:只有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才能在音乐上最大可能的表现出热情和天赋。在教师以自身知识魅力营造的有效教学活动中,孩子们既学得轻松,而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了良好的培养。音乐课堂是一道道色彩缤纷、绚丽多姿的风景。孩子的歌声就是领略这风景的窗户,如何地为学生开启这扇窗,是我们一直要思考和探索的。我们应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1 以气当头,唱出最自然的声音
我国古代音乐论著中就有“善歌者必先调其气”之说。在歌唱技巧的训练中,呼吸技巧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正确地吸气、呼气,直接对歌唱的音准、音质、共鸣、艺术表现等产生很大的影响,而歌唱的音准、音质、共鸣、艺术表现又直接影响着歌唱的感染力。因此,小学生应适当地进行一些呼吸练习,尽快地在歌唱时掌握气息的技巧。我在指导学生练习呼吸的时候,尽量顺其自然,积极地引导。做到不过急、过严。先通过慢吸慢呼练习来帮助学生建立深吸气的习惯和培养歌唱时保持气息的能力。采取一些情境或想象促使他们正确呼吸。要求学生们从容地、象闻花香一样地适量地深吸一口气,稍保持一下,再缓慢均匀而流畅地呼出来。要求学生经常练习掌握。端正的座姿,注意表情和口型,几乎是每堂课必讲的,因为培养孩子的习惯并非一日之功。他们玩性大,忘性大,心较难静下来,老师只有不厌其烦地给他们纠正错误,久而久之学生才会具备良好的演唱姿势和习惯。有了这个基础自然学生对自己的声音也加以控制,将轻声流畅的歌唱方法变成一种自然的歌唱方法。
2 以趣引发,挖掘最真的情感
兴趣是学生进行歌唱表现里的动力,为此,发声训练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发声的技能,还应从单调、枯燥、无内容的练声中挖掘情感因素。我常跟学生玩穿小孔的游戏,老师手持一张有小圆孔的纸,问学生,我们全班的声音能不能整齐地从小孔中穿过?要穿过这个空我们的声音该怎么发?然后老师弹一个音让全体学生发“u”的长音。有时我会把一些简单的声乐作品用母音带进发声练习的辅助内容。在这过程中善于挖掘作品中的情感因素。如唱舒伯特的《摇篮曲》可让学生体会安静、温暖、柔和的情绪,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可让学生体会深情、优美、尊敬的情绪……通过实践,学生提高了音乐表现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情感。
3 合作互动,体验歌曲的动感
合唱是集体性的声乐艺术,是培养合作意识的最佳途径,统一的节奏、准确而和谐的音高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有一定的要求,少一份随意多一份约束,而出来的声音效果要比齐唱来得丰满。但这实属不易,现在的孩子个性中多的是“以我为中心”,就怕老师没发现自己天才般的声音,每次唱歌都会很大声以展示自己的“声音魅力”。因此老师要从合奏开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感到大家合作出来的作品不但效果好而且过程有趣。如:《小巴郎,童年的太阳》由于旋律简单易学,因此我加入了“声势”训练。出示的节奏有(1)0× 0× ︱0× 0×︱ (2)××× ××︱××× ×︱(3)× 0 ×0 ︱×0 ×0︱ , “0 ”为跺脚,“X”为拍手。通过a、教师唱学生加节奏;b、分组一边拍一边唱;c、个别唱全班拍节奏;d、自拍自唱等多种形式巩固歌曲强化合奏能力。其中第二种节奏是新疆特有的节奏型让学生自己长自己拍比较男,只要能配起来,那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的新疆味就十足了,增加了歌曲的动感。因此我先在钢琴上弹奏这一节奏,让学生试着跟着哼唱。没想到两遍后,学生也能自己拍自己演唱,且兴趣盎然。在体验过成功后学生们便更喜欢这样的形式。在执教《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课中的合唱部分: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凉爽的风。孩子们加节奏0 × ×× ︱0 × ×× ︱显然很自如,对于他们来说每次节奏的加入无疑是乐感的培养。在每次加上两声部演唱时,每个声部都很努力地想讲自己的声部显露出来,全然不顾效果,只想着老师能表扬自己的那一部分。唯一能解决的方法就是大家暂时放下刚加进的节奏用“轻唱”的方式互相聆听。
4 轻声练唱,期待花儿般的声音
轻声练唱是合唱音色统一的最好途径。曾有一位老师用很好的方法将高低声部旋律练熟到合的时候一听却难以入耳,高声部的音色非常亮而且声音充满个性,一听低声部就像一阵阵鼓声很厚实,一旦合起来就有一种排斥感。我想告诉他:你让孩子轻声唱试试。不过轻声练唱也是有方法的,不是你说轻他们就轻下来的。首先大家必须“轻”在一个调上,声音“轻”了节奏还是很清晰。得不断的聆听不断地对比,多一点太满少一点不够。比如在教授二声部歌曲《红蜻蜓》是在两声部旋律比较稳定的情况下:①教师唱低声部歌谱,学生唱高声部旋律(钢琴弹高声部后轻唱合作一次) ,第二次合作教师和学生的声部换一下;②教师唱低声部歌词学生演唱高声部的歌词(钢琴弹高声部后轻唱合作一次),同样第二次合作声部互换。尤其在“轻唱”合作的时候教师要具备很好的聆听素养,找到阻碍和声效果的各种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在学生能与教师合作较好时才能将高低部的旋律放在一起,稍作指导音质便很清晰、悦耳。而在轻唱指导过程中教师的轻声优美的范唱能给学生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才会心服口服地去模仿。那花儿含苞欲放的声音重现在音乐课堂上。
教学实践告诉我:只有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才能在音乐上最大可能的表现出热情和天赋。在教师以自身知识魅力营造的有效教学活动中,孩子们既学得轻松,而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了良好的培养。音乐课堂是一道道色彩缤纷、绚丽多姿的风景。孩子的歌声就是领略这风景的窗户,如何地为学生开启这扇窗,是我们一直要思考和探索的。我们应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