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地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
【关键词】课堂教学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师生互动
对于参加工作多年的教师来说能亲近学生、给学生上课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多年来却越来越为课堂上的一种现象而苦恼:当提出一个问题希望学生各抒己见时,参与的学生越来越少,一般情况下,愿意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就那么几个。经过动员,勉强会增加一部分学生举手回答,提出下一个问题,还是这几位学生回答。于是不得不用“按小组讨论,推选代表回答“的方式。久而久之,这种方式成了模式,学生课堂参与程度一直不高。
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地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课堂提问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得以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感情。专家的话给人以启迪,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形式,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则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长期以来,数学教学同其它学科一样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毫无疑问,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很难完成素质教育任务的。怎样才能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只有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了,才能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也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完成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学习目标。因而,激活课堂,增加教学中的生命意识,探索教学是现代教学的当务之急。
1.“润泽”的和谐课堂为什么会变成“干巴巴”的教室,教师一人唱独角戏。
1.1学生不会回答问题。对于问题,少部分学生不会是正常现象,但大多数学生不会就值得反思了,问题提的恰当吗?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人的认知领域分为识记、领会、应用、创造这几个层次,同理提问也可分为这几个层次。遇到大多数学生不会时,教师不妨问问自己:提出设计是否注意了层次性、针对性和启发性?这种提问是否有意义?语言表达是否清晰?坡度是否过大?难度是否过深?
1.2学生不敢回答问题。慢慢的,我发现课堂上总有那么几个学生不敢回答问题,他们要么不举手,要么似举非举,手举得低而弯。分析这些学生不难发现:这些学生的性格大都是内向的、胆小的、自卑的。对于这类学生,我认为要多给予一些爱心和“阳光”,创造和谐安全的课堂环境。教师期待的目光、同学鼓励的掌握……这些饱含爱心的“阳光”最能帮助他们走出心中人为设置的“黑暗”。这些孩子最怕教师的轻易否定和粗暴训斥,最怕同学的刺耳嬉笑和入骨讥讽,那样无异于推他们进万丈深渊。所以我尽量不苟求他们答案的标准、生动,注意评价的发展性和多元性,肯定他们答案中的新、奇、趣,尽量从他们的答案中沙里淘金,多找闪光点来表扬激励他们,也让他们尝尝成功的喜悦。久而久之,相信他们的“不敢”逐渐会变成“我要”。
1.3学生不愿回答问题。不可否认同一个班级的学生面对不同教师的提问表现是不尽相同的,甲教师提问,学生跃跃欲试抢着回答:乙教师提问,学生冷眼相待,即使点名被迫站起来也一言不发。究其因由,多半是师生关系紧张。许多事实和数据证明;学生最讨厌冲动、粗暴、专制的教师。这样的教师在学生心中没有一席之地,学生拒绝他、抵制他,自然而然地也消极对待他的课。假如果真如此,教师需要放下师道尊严,将心比心地与学生真诚地交流,用实际爱心和言语去感化学生,赢得教师亲切而正直形象的重塑。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学生回报给你的惊喜必将在不远处等你。
2.什么是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呢?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学生学习情绪饱满。学生的参与应该是积极的、活跃的、主动的,而不是被迫的参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这种积极的情绪状态主要表现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与高昂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联系旧知识,提出问题,引出新知识,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教师再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让学生先独立学习一定的时间,再小组交流、讨论,要求讨论时每位同学都要发言,最后在班级汇报。这个问题和要求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再次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学生在整个课堂上表现出的状态:认真思考、争先恐后地说、纷纷地发表意见、踊跃地说等等,教师每提出一个问题,学生都积极寻找答案,跃跃欲试发表想法,情绪始终处于饱满状态,体现出了学生的积极参与。
2.2学生之间交往频繁。积极参与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交往空间。这种交往应该是多向式、交互式的,既有师生的交往,又有生生的交往。这种师生与生生间的多向交往既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又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提高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
2.3学生创新能力得到培养。素质教育要以培养血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有效参与要求在每节课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都应得到训练。如在教学中,教师提出一个具体发散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许多学生谈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很有新意,训练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是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3.要想使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
首先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3.1教师要少讲、精讲。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可以理解的教师不讲。比如有些内容,学生通过自学就能学会,教师就可以不讲,或者只做些启发、引导就可以了。
3.2教师的讲应是引导、启发、指出思考的方向,而不是直接告诉答案。
3.3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学习、探索。没有独立思考就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将流于形式,质量不高。如果都有准备的讨论交流,才是高质量的交流。如我给学生提出问题,在汇报之前,我都给学生几分钟独立思考时间,然后在给学生讨论、合作学习时间,然后交流,最后在全班汇报,效果非常好。
3.4创设情景,激励学生主动去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常根据教材内容及特点努力创设一个富有情趣的课堂氛围,在一节课刚刚开始的时候,就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弦,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进入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为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打下基础。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例如:我在教学《相遇问题》时,为了扫清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障碍,我让学生两人一组,自由结合,通过演示“相遇、相距、相向、同时”使学生对这四个词的意思加深了理解,轻松地接受了本节课的有关内容。再如,我在讲《分数的初步认识》时,为了很自然地引出分数的意义,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先出示四个“饼”图片,然后开始讲故事:熊妈妈烧好了四个饼,平均分给两只小熊,问每只小熊分到几个饼?(学生用手指表示2个)。又来了2只小熊,把四个饼平均分给4只小熊,每只小熊分到几个饼?(学生用手指表示1个)。今天熊妈妈只烧了一个饼,要平均分给在家干活的2只小熊,每只小熊分到几个饼?(半个)不能用手指表示了,也不能用学过的数字表示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数——分数,分数是在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不是整数的数。通过这个实例,学生很自然了解了分数,既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又学到了新知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只有做到以上几个方面,才是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了,也只有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也才能使学生获得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教学过程是一项浩繁而细腻的系统工程,需要大批量的能工巧匠,晨耕暮耘,切磋琢磨,付出一生的心血。以上所谈到的不过是我的一点体会,但愿以此投石问路,引起广大同行的共鸣,共同探索课堂教学的技巧,使我们的教育事业日新月异。
参考文献
[1]《课程改革与发展纲要》
[2]《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3]《教育心理学》
【关键词】课堂教学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师生互动
对于参加工作多年的教师来说能亲近学生、给学生上课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多年来却越来越为课堂上的一种现象而苦恼:当提出一个问题希望学生各抒己见时,参与的学生越来越少,一般情况下,愿意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就那么几个。经过动员,勉强会增加一部分学生举手回答,提出下一个问题,还是这几位学生回答。于是不得不用“按小组讨论,推选代表回答“的方式。久而久之,这种方式成了模式,学生课堂参与程度一直不高。
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地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课堂提问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得以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感情。专家的话给人以启迪,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形式,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则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长期以来,数学教学同其它学科一样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毫无疑问,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很难完成素质教育任务的。怎样才能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只有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了,才能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也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完成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学习目标。因而,激活课堂,增加教学中的生命意识,探索教学是现代教学的当务之急。
1.“润泽”的和谐课堂为什么会变成“干巴巴”的教室,教师一人唱独角戏。
1.1学生不会回答问题。对于问题,少部分学生不会是正常现象,但大多数学生不会就值得反思了,问题提的恰当吗?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人的认知领域分为识记、领会、应用、创造这几个层次,同理提问也可分为这几个层次。遇到大多数学生不会时,教师不妨问问自己:提出设计是否注意了层次性、针对性和启发性?这种提问是否有意义?语言表达是否清晰?坡度是否过大?难度是否过深?
1.2学生不敢回答问题。慢慢的,我发现课堂上总有那么几个学生不敢回答问题,他们要么不举手,要么似举非举,手举得低而弯。分析这些学生不难发现:这些学生的性格大都是内向的、胆小的、自卑的。对于这类学生,我认为要多给予一些爱心和“阳光”,创造和谐安全的课堂环境。教师期待的目光、同学鼓励的掌握……这些饱含爱心的“阳光”最能帮助他们走出心中人为设置的“黑暗”。这些孩子最怕教师的轻易否定和粗暴训斥,最怕同学的刺耳嬉笑和入骨讥讽,那样无异于推他们进万丈深渊。所以我尽量不苟求他们答案的标准、生动,注意评价的发展性和多元性,肯定他们答案中的新、奇、趣,尽量从他们的答案中沙里淘金,多找闪光点来表扬激励他们,也让他们尝尝成功的喜悦。久而久之,相信他们的“不敢”逐渐会变成“我要”。
1.3学生不愿回答问题。不可否认同一个班级的学生面对不同教师的提问表现是不尽相同的,甲教师提问,学生跃跃欲试抢着回答:乙教师提问,学生冷眼相待,即使点名被迫站起来也一言不发。究其因由,多半是师生关系紧张。许多事实和数据证明;学生最讨厌冲动、粗暴、专制的教师。这样的教师在学生心中没有一席之地,学生拒绝他、抵制他,自然而然地也消极对待他的课。假如果真如此,教师需要放下师道尊严,将心比心地与学生真诚地交流,用实际爱心和言语去感化学生,赢得教师亲切而正直形象的重塑。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学生回报给你的惊喜必将在不远处等你。
2.什么是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呢?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学生学习情绪饱满。学生的参与应该是积极的、活跃的、主动的,而不是被迫的参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这种积极的情绪状态主要表现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与高昂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联系旧知识,提出问题,引出新知识,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教师再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让学生先独立学习一定的时间,再小组交流、讨论,要求讨论时每位同学都要发言,最后在班级汇报。这个问题和要求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再次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学生在整个课堂上表现出的状态:认真思考、争先恐后地说、纷纷地发表意见、踊跃地说等等,教师每提出一个问题,学生都积极寻找答案,跃跃欲试发表想法,情绪始终处于饱满状态,体现出了学生的积极参与。
2.2学生之间交往频繁。积极参与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交往空间。这种交往应该是多向式、交互式的,既有师生的交往,又有生生的交往。这种师生与生生间的多向交往既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又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提高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
2.3学生创新能力得到培养。素质教育要以培养血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有效参与要求在每节课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都应得到训练。如在教学中,教师提出一个具体发散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许多学生谈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很有新意,训练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是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3.要想使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
首先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3.1教师要少讲、精讲。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可以理解的教师不讲。比如有些内容,学生通过自学就能学会,教师就可以不讲,或者只做些启发、引导就可以了。
3.2教师的讲应是引导、启发、指出思考的方向,而不是直接告诉答案。
3.3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学习、探索。没有独立思考就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将流于形式,质量不高。如果都有准备的讨论交流,才是高质量的交流。如我给学生提出问题,在汇报之前,我都给学生几分钟独立思考时间,然后在给学生讨论、合作学习时间,然后交流,最后在全班汇报,效果非常好。
3.4创设情景,激励学生主动去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常根据教材内容及特点努力创设一个富有情趣的课堂氛围,在一节课刚刚开始的时候,就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弦,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进入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为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打下基础。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例如:我在教学《相遇问题》时,为了扫清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障碍,我让学生两人一组,自由结合,通过演示“相遇、相距、相向、同时”使学生对这四个词的意思加深了理解,轻松地接受了本节课的有关内容。再如,我在讲《分数的初步认识》时,为了很自然地引出分数的意义,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先出示四个“饼”图片,然后开始讲故事:熊妈妈烧好了四个饼,平均分给两只小熊,问每只小熊分到几个饼?(学生用手指表示2个)。又来了2只小熊,把四个饼平均分给4只小熊,每只小熊分到几个饼?(学生用手指表示1个)。今天熊妈妈只烧了一个饼,要平均分给在家干活的2只小熊,每只小熊分到几个饼?(半个)不能用手指表示了,也不能用学过的数字表示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数——分数,分数是在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不是整数的数。通过这个实例,学生很自然了解了分数,既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又学到了新知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只有做到以上几个方面,才是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了,也只有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也才能使学生获得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教学过程是一项浩繁而细腻的系统工程,需要大批量的能工巧匠,晨耕暮耘,切磋琢磨,付出一生的心血。以上所谈到的不过是我的一点体会,但愿以此投石问路,引起广大同行的共鸣,共同探索课堂教学的技巧,使我们的教育事业日新月异。
参考文献
[1]《课程改革与发展纲要》
[2]《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3]《教育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