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谓武术中的“师”、“侠”、“痞”、“士”
吾自幼喜武,却习武甚少,至20年未有所成。偶端杯思,言其“师”、“侠”、“痞”、“士”,惶惶而立。
师:应为宗师,武功卓绝,德行并重,门徒弟子众多。在武术技击和技法上具有一定造诣,并能独树一帜,创新并发扬光大者为之。
侠:应为武艺高超,伸张正义,扶困济贫,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之人。
痞:词义为贬义词,武痞分为两种:一为武功高绝,但德行败坏、欺强凌弱之徒,亦可谓武林败类;二为武功平平,但各门各派知之甚多,且可凭口中之舌助自己武功和威望高人一等者。前者重武道,后者虚怀若谷,勤加修炼,皆可为师。
士:平生嗜武,持之不辍,却武功平平者为“士”。
武术教与学十二思(节选)
文/王燕洁 王锋朝
我们的祖先在认识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探索中,创造了许多科学的宝贵经验,先贤圣哲把它归纳记录了下来,至今对我们还有指导意义。在武术传承中,无论是从师傅和徒弟方面,还是从认识论、方法论方面,都值得我们借鉴思考,用于指导武术教与学的实践。我们将先人关于治学与有关武术的一些智慧结晶汇辑编译如下,献于武林同仁参考思索,不妥之处恭请斧正。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唐·韩愈《师说》
思考:在明师传授下,修炼到一定程度后,弟子可以超过师傅,不一定不如师傅,师傅也不一定永远比徒弟强。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业各有专门研究,不过是这样罢了。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礼记·学记》
思考:在师徒之间,教与学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学习才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通过教别人才知道自己知识的贫乏。徒弟知道自己不足然后能反求自己努力;师傅知道自己贪乏,然后能督促自己进步。所以教和学是互相推进的。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盖须切磋,相起明也。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微旨》
思考:一个人单独闭门学习武术而没有一起研究的朋友,就会见闻少、知识浅薄。所以必须和拳友一起商讨,才能相互取长补短,增加见闻,明白拳理。
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
——《孟子·尽心上》
思考:在武术教学中,对于倚恃权势、贤能、年长、功勋、旧交情发问,孟子认为君子对于这种有所倚恃而发问的人是不屑给予回答的。发问者谨记:向人请教,应抱恭敬,诚恳之心,不应倚仗地位、贤能、年长、功勋、交情发问,如此不是教师之道。
不遇明师莫枉参,不遇知音莫枉传。
不学空灵难为首,功夫不到总是迷。
道本自然一气游,空空静静最难求;
得来万法皆无用,身形应当似水流。
思考:修炼武功,由用内气强化筋劲骨力阶段,进一步提高到内气柔化形体柔弱无骨的阶段,再进一步升华到内劲、外形的虚实中和成一“虚灵妙境”的“奉道”艺境。上面后四句孙禄堂先生的“奉道”诗,说出了“拳道合一”境界。功夫是有层次的,功夫没炼到时总是不能真正理解,一层不到一层迷;一处不到一处迷;处处不到处处迷。妙境在习拳者自己追求而得,艺境高低自己为之,在明师指点下,君子求诸已。
踝关节经常扭伤怎么办?
有的习武者稍稍不慎,即扭伤踝关节。其原因主要是踝关节周围肌群力量不足,以致踝关节松弛,稳定度较差。采用下述方法进行锻炼,可提高踝部力量,有助于根除痼患。
1.提踵静立练习。静立时间由少至多,逐渐增加。
2.多做连续S形或双环形的行步练习。
3.在上凸和下凹的不同地面,分腿练习连续纵跳。
4.双脚跳起左转身或右转身落地,转身可自行掌握。
5.单脚或双脚向上、右侧交替横跳。
6.由台阶或板凳上跳下的落地缓冲练习。
拉架子、练架子和盘架子是不是一回事?
所谓“架子”,是武术运动中对拳式和由拳式组成的套路形式的泛称。拉架子、练架子、盘架子,都指练习式式相承的拳路。就这一点说,它们是一回事。不过,三种说法间也存在些精微差别,一般把按常规速度练套路,称为练架子。把边练套路边琢磨,称为盘架子。把以较常速稍慢的慢速演练,称为拉架子。在训练运用中,练架子多用于提高动作熟练程度,追求正确动力定型的形式,盘架子多用于体会动作的含义和节奏等,追求悟出最佳演练技巧,拉架子多用于锻炼动作规格,提高动作的规范性。
近视眼能练武术吗?
近视眼可以练武术。
戴着眼镜练习武术,可能会影响以眼传神,影响表现武术的神韵。但从健身的角度来看,患有近视眼的人练武术同样可以获得强健体魄的效益,并可从“手随步开,眼随手走”的武术动作中,使眼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从许多人习武的实践来看,经常练习武术对改善和保护视力,是有所裨益的。
饱肚子和饿肚子时能练武吗?
刚吃饱饭,切忌练武。此时练武不仅会影响消化吸收,而且活动不便,易使肠胃受损。饿肚子时,也最好不要练武。因此时由于血糖下降,运往肢体的能量不足,运动能力降低,容易引起运动损伤。也有人认为,饿肚子时采用一般动作(熟练掌握的非难度动作),坚持一定时间的耐力练习,由于体内脂肪供能增强,能有效地达到“减肥”的目的。
以习武练健美要注意什么?
习武像任何一项运动一样,能使体格健壮,体型健美。但都必须注意遵循运动技术要求和锻炼规律。以习武练健美要注意:
一要注意按动作的正确规格去做,出现错误动作要及时纠正。动作规格错误,有可能导致体能畸型。二要注意练习的多样性,练习内容切忌单一,要动静结合,上下配合,左右对称,使身体全面发展。如站桩练腿,要与练上肢的臂功配合。蹲桩与活动性步法练习结合。一些基本功法和动作也应左势右势交替练。单一的练习,会因身体得不到全面锻炼,长得此壮彼弱,不合比例。三要注意每次练习后的放松活动和伸展练习。在发展力量的同时不要忽视柔韧性练习和速度性练习。这样练习可使你的肌肉富有弹性,它比僵硬的肌肉更美。
“同祖”为何不能“归宗”?
文/胡红权
随着有关功夫电影及其书籍的大量涌入,“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截拳道也已为国人所熟知,甚至还为有李小龙这样的功夫大师而引以自豪。但在武术圈内,一提李小龙及其截拳道,倒有不少人“不敢苟同”,确切说是“不屑一谈”,好像“一谈”马上就会“降格”似的。是对李小龙的功夫表示怀疑?不是!光凭李小龙在记录片中踢的连环腿法,武林中至今鲜有人望其项背;还是对他的演技不够看好?不是!李小龙在好莱坞首开功夫片之先河,他那几近真实的表演和酣畅淋漓的野性美感至今还无人逾越;抑或觉得截拳道的“下三滥招式”难登武术之“殿堂”?也不是!就技术而言,截拳道和散打大同小异,只不过现代散打技术侧重于赛场争雄,而截拳道技术则主要用于街头巷战。就拳理而言,截拳道“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的宗旨与散打“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的技击风格也有着惊人的相似。就连搏击思想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现代散打在“安全”前提下和规则范围内可以“自由发挥”,而截拳道为了“保存自我”可以“不择手段”……那么,既然截拳道和散打同属中国武术,又为何“同祖”不能“归宗”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崇洋媚外”心理作祟
综观截拳道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即原始截拳道阶段和概念截拳道阶段。原始截拳道,就其定义来讲,是一种土生土长的击技,由李小龙亲自传授,这种击技采用的是经过李小龙研究和改进的技术;而概念截拳道则是伊鲁山度在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击技的基础之上对原始截拳道进行专门研究的一个分支;这好比每个人都有大致相同的骨骼,但实质上却有区别:原始截拳道是骨骼,而概念截拳道则是往骨骼上填补的内容之一。换句话说,截拳道同树木一样,必须有根,若把根砍掉了,树也就毁了,这个“根”就在中国,这个“根”就是我们的“传统武术”。但令国人痛心的是,某些以“专家”自居的截拳道“传播者”居然扬言,研修截拳道不仅要彻底与“传统武术”决裂,从根本上接受西方“崇尚自我”的价值观念,而且还须不远万里到李小龙生前讲学的地方——美国去“寻根”。在这种“崇洋媚外”心理的驱使下,何谈引进“正宗”之有?况且李小龙业已仙逝多年,无人能听他“耳提面命”。“蝴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面对如此“数典忘祖”之人,谁愿与其“呼朋道友”呢?此其一。
二是“虚假广告”混淆视听
如果说大多数武术广告“令人心动”的话,那么有关截拳道方面的则显得“过而无不及”,让你“欲罢不能”。你不是想学拳学吗?那就教你“勾漏手”和“无敌寸拳”;你不是想学腿法吗?那就教你绝命连环“李三脚”;你不是想学器械吗?那就教你生死搏杀“二节棍”;你不是想速成吗?那就让你“三个月成为技击高手”;你不是想找一份工作吗?干脆“以武谋职”保证你“月薪上万元”;你不是想成为武打明星吗?经过培训“包装”一定会如你所愿而成为“武影双星李小龙第二”……等等,虽然内行人一眼就能瞧出“猫腻”,但对众多截拳道爱好者尤其青年朋友来说,确实极富“诱惑力”。一句话,你学什么他们就教什么,能“满足不同层次的不同需求”,至于“效果”如何,全仰仗习练者自己“苦心修行”了。更为可怕的是,灌输满脑子所谓的“截拳道精神”,动辄把套路和散打贬得“一无是处”,说什么套路纯属“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散打呢,目前虽被“装扮”得“还算可以”,但却显得急于求成而缺乏“后劲”,有悖于武术的健康发展。总之,在他们“惟我独具真理”的心目中,永远惟截拳道“马首是瞻”!面对如此“迷一鄙百”、“混淆视听”之徒,谁愿与共“同流合污”呢?
三是“盲目模仿”哗众取宠
有人曾经说过一句很有深意的俏皮话:耍把戏的猴子装人样,装得越像人,其实越表明是猴子。这就好比东施,原本相貌平平很正常,却偏要学西施作皱眉、捧心之举,结果更显见其丑。记得“功夫之王”李小龙英年早逝后不久,某电影公司就发掘出了一批诸如吴大维、何宗道等武打新秀,尽管他们外形酷似,而且模仿得惟妙惟肖,但总没有李小龙那一个来得更“真实”。当然这是从艺术欣赏的角度出发,“模仿真实”与否,无可厚非;倘若误把“艺术”当“技术”用于“教武育人”的话,岂不是“害人非浅”?因为“艺术”毕竟不等同于“技术”,“艺术”有时可以牺牲“技术”为代价,“为了观看需要,我会尽量把动作做得夸张一些”(李小龙语),“技术”却来不得半点儿“花架子”。所以祈望截拳道传播者,千万不要再热衷于李小龙留什么“发型”呀,穿什么“服装”呀,发出什么“尖声怪啸”呀,等等,要“为人师”,就应该拿出“为人师表”的风范来;要学,就学李小龙全新的实战理念和“替中国武术争一口气”的拼搏精神。“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试想一个盲目模仿或虚张声势之人,最后必将落个“害人害己”的下场!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以史为镜”。其实,传统武术不仅是镜子,它在某种意义上更规定着截拳道的方式、样式和进程。换句话说,截拳道正是以中国文化为底蕴,“师传统武术”但又不拘泥于“传统”,汲取多种流派技击之精华,才得以独树一帜的。当然,笔者反复提及,并非要评价李小龙曾经创造多少辉煌,但我们至少应该懂得:若不是李小龙抛弃“门户之见”,并在“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精神力量的感召下积极投身实战,他也不可能获得如此大的成功。再说上述三方面也均属“人为因素”,只要我们既不因人兴言,也不要因人废言,既不拔高前人,也不苛求前人,坚持实事求是和古为今用的原则,就一定能够克服,能够“熔融西岭千秋雪,灌溉东吴万倾田”!
“同祖”应该“归宗”!
“十八家”载于《纪效新书》说献疑 文/崔德玉
《精武》杂志1998年第4期,曾刊登过张植彬先生撰写的《螳螂拳手法总纲解义》(下称《解义》)一文。《解义》发表后,立即引起关心技击术的武术爱好者的关注和赞誉。因为,像这样毫无保留的披露武林秘笈的文章,实不多见。虽然《解义》发表至今已历三年有余,但是每当读起这篇文章,仍时时受到启迪和教益。不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解义》中尚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在此想与张植彬先生探讨一下。
《解义》中第12自然段全文如下:“第六句‘总是十八凑’”,即拳经所言:螳螂拳是合十八家短打精华融为一体的,故为十八凑。这“十八家”就是明朝戚继光所著兵法《纪效新书》中所载“太祖的长拳起首,韩通的通背为母,郑恩的缠封尤妙,温元的短拳更奇,马籍的短打最甚,孙恒的猴拳且盛,黄佑的靠身难进,绵盛的面掌飞疾,金相的磕手通拳,怀德的摔捋硬崩,刘兴的勾搂采手,谭方的滚漏贯耳,燕青的拈拿跌法,林冲的鸳鸯脚强,孟苏的七式连拳,崔连的窝里抛捶,杨滚的棍揉直入,王郎的螳螂总敌。”其实上面关于“十八家”的记述,任你翻遍《纪效新书》也找不到,并不是由《纪效新书》所载。不过《纪效新书》上确实有论述戚继光所处时代及以前的武术家的话语,文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发行的《钦定四库全书》影印本;《纪效新书》卷十四,《拳经捷要篇第十四》:“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又有六步拳、猴拳、囵拳。名势各有所称,而实大同小异。至今之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二十四弃探马,八闪番,十二短,此亦善之善也。吕红八下虽刚,未及绵张短打。山东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千跌张之跌,张伯敬之打;少林寺之棍与青田棍法相兼;杨氏枪法与巴子拳棍皆今之有名者。”(下略)
对比上面两段话很容易看出《解义》把“十八家”的出处弄错了。那么关于“十八家”的论述出自何处呢?我少年时代因体弱多病,曾拜原黑龙江省武术联合会第十四武术馆,馆主王连城老师为师学习武术。在恩师生前珍藏的武术秘籍中,有两本手抄本,皆名曰《少林拳论》。(以下简称《拳论》)这两本手抄本中均有与《解义》中关于“十八家”的论述大同小异的话,即使这两本手抄本,个别字句也不尽相同。这可能是传抄的过程中,一人念一人写,念的人与写的人口音不一样,出现音同但字不同的错讹;也可能是原书字迹过于潦草难辨,因而誉写时出现错讹所致;也可能是原谱破损,后来誉写的人不懂武术猜测揣摩填写而致;比如据先师讲“老谱被耗子嚼过。”;也可能是抄录过程脱露错讹所致。
下面将《拳论》与《解义》中,关于“十八家”的不同之处,摘抄对比以供武术爱好者研究。
《解义》“怀德的摔捋硬崩”
《拳论》“怀德的摔捋硬崩”
《解义》“燕青的拈拿跌法”
《拳论》“燕青的粘拿跌法”
《解义》“崔连的窝里剖捶”
《拳论》“崔连的窝里抛捶”
《解义》“杨滚的棍揉直入”
《拳论》“杨滚的掍揉直入”(注:“掍”读“KUN”)
1980年少林寺行书法师,曾到哈尔滨市宏扬少林武术,我曾有幸拜见大法师,亲聆教诲。临别时法师曾题诗留念。诗曰“何事宋云葱岭见,少林风雨情西归。”我一直珍藏至今。行书法师当时为宏扬少林武术而印发的节目单上,恰好也有关于“十八家”的论述。据行书法师说:“《少林拳论》这本拳谱,少林寺藏有的也是手抄本。”现将行书法师所留的节目单上,有关“十八家”的内容,全文抄录于下:“太祖的长拳,韩通的通背拳,马藉的短打,孙恒的猴拳,黄佑的靠身难近,绵盛的迎面飞掌,金箱的磕手通拳,刘兴的拘搂探手,谭方的滚漏贯耳,燕青的拈拿盘跌,林冲的鸳鸯脚,孟苏的七势连拳,崔连的窝里炮捶,杨滚的捆掳直入,王郎的螳螂拳,高怀德的摔掠硬崩。”
《少林拳论》一书深受武术家们喜爱,各种武术刊物上都能看到它的踪影,前人如许禹生先生,以及少林寺的一些有道高僧——都曾引用过该书的话语。但他们都称该书为《短打拳谱》。先师珍藏的《少林拳论》作者自序题为《重订增补罗汉行功短打序》,这可能是人们称之为《短打拳谱》的原因吧。
《少林拳论》的内容非常丰富。该书所载的《十八罗汉行功图》,与王祖源编辑的《内功图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56年版)中的《易筋经》十二图相比,有很多相同或相近的地方。比如都有“韦驮献杵式”;有的是同一个动作,但势名稍不同,如《十八罗汉行功图》中的“虎奔引体势”,与《易筋经》中的“卧虎扑食势”。有的动作虽相同,但势名不相同的,如《十八罗汉行功图》中的“推窗亮阁势”与《易筋经》中的“出爪亮翅势”。也有一些两谱不但势名不相同,而且动作也不相同的,恕不一一详论。《少林拳论》的前序落款时间为“道光二十六年”,即公元1846年,而“内功图说叙”落款时间为“光绪七年”,即公元1881年,相距35年。因此研究《少林拳论》,对研究《易筋经》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很重要的资料。另外,近些年出现的一些气功,如:“形神桩”,“鹤翔庄”等等,也可以在“十八罗汉势”中找到踪影。因此,《少林拳论》也是研究气功发展的宝贵资料。
《少林拳论》作者在自序中称编撰该谱的目的是为了“护国而卫身”,又强调“强邻压境,干戈齐动,……”;不能“徒手相向”,“故兵刃在所不废”。《少林拳论》的前序所记时间,恰在鸦片战争爆发后的第六年。《少林拳论》作者认为这书“非余之所私”,选择这时“留赠后贤”,这决不是偶然之举。《少林拳论》作者升霄道人传书之日,距现在已俞150多年之久。每当开卷读之,仿佛听见升霄道人的爱国丹心仍在怦然跳动。我真诚地希望拥有这本秘笈的朋友们,都能将该谱公布于众,互相订正,以备有志于宏扬中华武术的朋友们共同研究。
西洋学剑记
文/傅浩
后来,我们逐步学习了初级花剑技击术。西洋剑分三种:花剑、佩剑和重剑。按规则,花剑只能刺,不可劈,击中躯干有效。佩剑源于阿拉伯人的马刀,故可劈可刺,击中上半身有效。重剑亦劈刺皆可,击中全身任何部位皆有效。技法不成套路,只有散招,故一开始捉对儿练习实战攻防。
西洋剑术,尤其是花剑,不以力胜,而以灵巧为尚,不像日本剑道那样费劲。故男女可以平等较技,且巾帼往往不让须眉。这跟剑器有一定关系。现代击剑运动比赛用剑是用特种钢材制造的,柔韧之极,可以任意弯曲而不变形。剑尖加塑胶钝头,故击刺在人身上一般不须戴长筒手套,以防对方剑刺入袖管而受伤。在古代,骑士用的手套是用钢铁制造,有的长及肩关节,有的甚至与剑铸为一体。中国剑术的截腕招法遇此则无用武之地了。西洋甲胄往往覆盖全身,坚固有余,灵活不足。破之需用重武器,如长矛、重斧、大槌之类,一旦将其撞倒,彼自然无能为力(呼延灼的连环甲马大概与此类似)。由于现代剑器轻柔,要想用大力磕碰,使之脱手或荡远,是很难办到的。故较技以轻灵快捷取胜。但这也并非绝对。它也讲究后发先至。如打防守反击,对手若直刺我左肩,我手腕微抖,以靠近护手处较厚实沉重的无刃剑身向左轻磕对方轻柔的剑尖,有如四两拨千斤,随即急迎回刺对方送上前来的身体右侧。动作小巧简捷,毫无多余的花着废着。此以静制动之法,屡试屡验。然而,西洋剑术以主动为尚。如对方刺来,我不加防守而反刺对方,双方互中时,在比赛中则判对方得分(令狐冲的不遮不架的拼命打法就不灵了)。而如果我主动出击,直臂做势欲刺,对方欲磕拨我剑,而我画圈绕开彼剑,仍从原处前刺,击中对方时,我得分。主动前刺时,要先伸直手臂,再整体上步进身。是尽量与对方保持距离,抢先手。而不像中国剑法往往先进身步,后出手,至多手脚齐到,也许是怕先露破绽,被对方截腕。
布兰登曾私下对我说,跟女孩子击剑最有意思,击中其胸部时会波波响。原来,女子击剑服胸部有两个暗袋,可放入两个碗形塑料护胸甲。胸甲遇剑头撞击时自然会发出钝响,无形中竟成了吸引对手注意的靶子了。俱乐部有许多女生,有初学者,也有校队的老队员。我的水平在初学者中间还算不错,可一旦遇到老手,哪怕是女生,也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了。有一天,俱乐部来了一位陌生的女孩,颀长而美貌。互相打招呼之后,我们聊了一会儿。她来自保加利亚,是历史系的交换研究生(欧洲各大学学生在校期间可在外国大学上一年课),名叫尤克,与英语“玩笑”一词写法相同,但发音不同。后来我们有机会比试了一番剑术,五分制,结果我输了。她告诉我,她习剑已四年。难怪!说实话,此前我与女生对剑时,内心不无轻视和戏弄的态度。自从败给了尤克之后,态度端正了许多,在场上再也不敢轻视任何对手,对西洋剑术的长处也有了新的认识:其实战术水平恐怕非现在一般中国剑术可比。
吾自幼喜武,却习武甚少,至20年未有所成。偶端杯思,言其“师”、“侠”、“痞”、“士”,惶惶而立。
师:应为宗师,武功卓绝,德行并重,门徒弟子众多。在武术技击和技法上具有一定造诣,并能独树一帜,创新并发扬光大者为之。
侠:应为武艺高超,伸张正义,扶困济贫,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之人。
痞:词义为贬义词,武痞分为两种:一为武功高绝,但德行败坏、欺强凌弱之徒,亦可谓武林败类;二为武功平平,但各门各派知之甚多,且可凭口中之舌助自己武功和威望高人一等者。前者重武道,后者虚怀若谷,勤加修炼,皆可为师。
士:平生嗜武,持之不辍,却武功平平者为“士”。
武术教与学十二思(节选)
文/王燕洁 王锋朝
我们的祖先在认识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探索中,创造了许多科学的宝贵经验,先贤圣哲把它归纳记录了下来,至今对我们还有指导意义。在武术传承中,无论是从师傅和徒弟方面,还是从认识论、方法论方面,都值得我们借鉴思考,用于指导武术教与学的实践。我们将先人关于治学与有关武术的一些智慧结晶汇辑编译如下,献于武林同仁参考思索,不妥之处恭请斧正。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唐·韩愈《师说》
思考:在明师传授下,修炼到一定程度后,弟子可以超过师傅,不一定不如师傅,师傅也不一定永远比徒弟强。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业各有专门研究,不过是这样罢了。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礼记·学记》
思考:在师徒之间,教与学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学习才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通过教别人才知道自己知识的贫乏。徒弟知道自己不足然后能反求自己努力;师傅知道自己贪乏,然后能督促自己进步。所以教和学是互相推进的。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盖须切磋,相起明也。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微旨》
思考:一个人单独闭门学习武术而没有一起研究的朋友,就会见闻少、知识浅薄。所以必须和拳友一起商讨,才能相互取长补短,增加见闻,明白拳理。
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
——《孟子·尽心上》
思考:在武术教学中,对于倚恃权势、贤能、年长、功勋、旧交情发问,孟子认为君子对于这种有所倚恃而发问的人是不屑给予回答的。发问者谨记:向人请教,应抱恭敬,诚恳之心,不应倚仗地位、贤能、年长、功勋、交情发问,如此不是教师之道。
不遇明师莫枉参,不遇知音莫枉传。
不学空灵难为首,功夫不到总是迷。
道本自然一气游,空空静静最难求;
得来万法皆无用,身形应当似水流。
思考:修炼武功,由用内气强化筋劲骨力阶段,进一步提高到内气柔化形体柔弱无骨的阶段,再进一步升华到内劲、外形的虚实中和成一“虚灵妙境”的“奉道”艺境。上面后四句孙禄堂先生的“奉道”诗,说出了“拳道合一”境界。功夫是有层次的,功夫没炼到时总是不能真正理解,一层不到一层迷;一处不到一处迷;处处不到处处迷。妙境在习拳者自己追求而得,艺境高低自己为之,在明师指点下,君子求诸已。
踝关节经常扭伤怎么办?
有的习武者稍稍不慎,即扭伤踝关节。其原因主要是踝关节周围肌群力量不足,以致踝关节松弛,稳定度较差。采用下述方法进行锻炼,可提高踝部力量,有助于根除痼患。
1.提踵静立练习。静立时间由少至多,逐渐增加。
2.多做连续S形或双环形的行步练习。
3.在上凸和下凹的不同地面,分腿练习连续纵跳。
4.双脚跳起左转身或右转身落地,转身可自行掌握。
5.单脚或双脚向上、右侧交替横跳。
6.由台阶或板凳上跳下的落地缓冲练习。
拉架子、练架子和盘架子是不是一回事?
所谓“架子”,是武术运动中对拳式和由拳式组成的套路形式的泛称。拉架子、练架子、盘架子,都指练习式式相承的拳路。就这一点说,它们是一回事。不过,三种说法间也存在些精微差别,一般把按常规速度练套路,称为练架子。把边练套路边琢磨,称为盘架子。把以较常速稍慢的慢速演练,称为拉架子。在训练运用中,练架子多用于提高动作熟练程度,追求正确动力定型的形式,盘架子多用于体会动作的含义和节奏等,追求悟出最佳演练技巧,拉架子多用于锻炼动作规格,提高动作的规范性。
近视眼能练武术吗?
近视眼可以练武术。
戴着眼镜练习武术,可能会影响以眼传神,影响表现武术的神韵。但从健身的角度来看,患有近视眼的人练武术同样可以获得强健体魄的效益,并可从“手随步开,眼随手走”的武术动作中,使眼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从许多人习武的实践来看,经常练习武术对改善和保护视力,是有所裨益的。
饱肚子和饿肚子时能练武吗?
刚吃饱饭,切忌练武。此时练武不仅会影响消化吸收,而且活动不便,易使肠胃受损。饿肚子时,也最好不要练武。因此时由于血糖下降,运往肢体的能量不足,运动能力降低,容易引起运动损伤。也有人认为,饿肚子时采用一般动作(熟练掌握的非难度动作),坚持一定时间的耐力练习,由于体内脂肪供能增强,能有效地达到“减肥”的目的。
以习武练健美要注意什么?
习武像任何一项运动一样,能使体格健壮,体型健美。但都必须注意遵循运动技术要求和锻炼规律。以习武练健美要注意:
一要注意按动作的正确规格去做,出现错误动作要及时纠正。动作规格错误,有可能导致体能畸型。二要注意练习的多样性,练习内容切忌单一,要动静结合,上下配合,左右对称,使身体全面发展。如站桩练腿,要与练上肢的臂功配合。蹲桩与活动性步法练习结合。一些基本功法和动作也应左势右势交替练。单一的练习,会因身体得不到全面锻炼,长得此壮彼弱,不合比例。三要注意每次练习后的放松活动和伸展练习。在发展力量的同时不要忽视柔韧性练习和速度性练习。这样练习可使你的肌肉富有弹性,它比僵硬的肌肉更美。
“同祖”为何不能“归宗”?
文/胡红权
随着有关功夫电影及其书籍的大量涌入,“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截拳道也已为国人所熟知,甚至还为有李小龙这样的功夫大师而引以自豪。但在武术圈内,一提李小龙及其截拳道,倒有不少人“不敢苟同”,确切说是“不屑一谈”,好像“一谈”马上就会“降格”似的。是对李小龙的功夫表示怀疑?不是!光凭李小龙在记录片中踢的连环腿法,武林中至今鲜有人望其项背;还是对他的演技不够看好?不是!李小龙在好莱坞首开功夫片之先河,他那几近真实的表演和酣畅淋漓的野性美感至今还无人逾越;抑或觉得截拳道的“下三滥招式”难登武术之“殿堂”?也不是!就技术而言,截拳道和散打大同小异,只不过现代散打技术侧重于赛场争雄,而截拳道技术则主要用于街头巷战。就拳理而言,截拳道“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的宗旨与散打“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的技击风格也有着惊人的相似。就连搏击思想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现代散打在“安全”前提下和规则范围内可以“自由发挥”,而截拳道为了“保存自我”可以“不择手段”……那么,既然截拳道和散打同属中国武术,又为何“同祖”不能“归宗”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崇洋媚外”心理作祟
综观截拳道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即原始截拳道阶段和概念截拳道阶段。原始截拳道,就其定义来讲,是一种土生土长的击技,由李小龙亲自传授,这种击技采用的是经过李小龙研究和改进的技术;而概念截拳道则是伊鲁山度在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击技的基础之上对原始截拳道进行专门研究的一个分支;这好比每个人都有大致相同的骨骼,但实质上却有区别:原始截拳道是骨骼,而概念截拳道则是往骨骼上填补的内容之一。换句话说,截拳道同树木一样,必须有根,若把根砍掉了,树也就毁了,这个“根”就在中国,这个“根”就是我们的“传统武术”。但令国人痛心的是,某些以“专家”自居的截拳道“传播者”居然扬言,研修截拳道不仅要彻底与“传统武术”决裂,从根本上接受西方“崇尚自我”的价值观念,而且还须不远万里到李小龙生前讲学的地方——美国去“寻根”。在这种“崇洋媚外”心理的驱使下,何谈引进“正宗”之有?况且李小龙业已仙逝多年,无人能听他“耳提面命”。“蝴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面对如此“数典忘祖”之人,谁愿与其“呼朋道友”呢?此其一。
二是“虚假广告”混淆视听
如果说大多数武术广告“令人心动”的话,那么有关截拳道方面的则显得“过而无不及”,让你“欲罢不能”。你不是想学拳学吗?那就教你“勾漏手”和“无敌寸拳”;你不是想学腿法吗?那就教你绝命连环“李三脚”;你不是想学器械吗?那就教你生死搏杀“二节棍”;你不是想速成吗?那就让你“三个月成为技击高手”;你不是想找一份工作吗?干脆“以武谋职”保证你“月薪上万元”;你不是想成为武打明星吗?经过培训“包装”一定会如你所愿而成为“武影双星李小龙第二”……等等,虽然内行人一眼就能瞧出“猫腻”,但对众多截拳道爱好者尤其青年朋友来说,确实极富“诱惑力”。一句话,你学什么他们就教什么,能“满足不同层次的不同需求”,至于“效果”如何,全仰仗习练者自己“苦心修行”了。更为可怕的是,灌输满脑子所谓的“截拳道精神”,动辄把套路和散打贬得“一无是处”,说什么套路纯属“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散打呢,目前虽被“装扮”得“还算可以”,但却显得急于求成而缺乏“后劲”,有悖于武术的健康发展。总之,在他们“惟我独具真理”的心目中,永远惟截拳道“马首是瞻”!面对如此“迷一鄙百”、“混淆视听”之徒,谁愿与共“同流合污”呢?
三是“盲目模仿”哗众取宠
有人曾经说过一句很有深意的俏皮话:耍把戏的猴子装人样,装得越像人,其实越表明是猴子。这就好比东施,原本相貌平平很正常,却偏要学西施作皱眉、捧心之举,结果更显见其丑。记得“功夫之王”李小龙英年早逝后不久,某电影公司就发掘出了一批诸如吴大维、何宗道等武打新秀,尽管他们外形酷似,而且模仿得惟妙惟肖,但总没有李小龙那一个来得更“真实”。当然这是从艺术欣赏的角度出发,“模仿真实”与否,无可厚非;倘若误把“艺术”当“技术”用于“教武育人”的话,岂不是“害人非浅”?因为“艺术”毕竟不等同于“技术”,“艺术”有时可以牺牲“技术”为代价,“为了观看需要,我会尽量把动作做得夸张一些”(李小龙语),“技术”却来不得半点儿“花架子”。所以祈望截拳道传播者,千万不要再热衷于李小龙留什么“发型”呀,穿什么“服装”呀,发出什么“尖声怪啸”呀,等等,要“为人师”,就应该拿出“为人师表”的风范来;要学,就学李小龙全新的实战理念和“替中国武术争一口气”的拼搏精神。“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试想一个盲目模仿或虚张声势之人,最后必将落个“害人害己”的下场!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以史为镜”。其实,传统武术不仅是镜子,它在某种意义上更规定着截拳道的方式、样式和进程。换句话说,截拳道正是以中国文化为底蕴,“师传统武术”但又不拘泥于“传统”,汲取多种流派技击之精华,才得以独树一帜的。当然,笔者反复提及,并非要评价李小龙曾经创造多少辉煌,但我们至少应该懂得:若不是李小龙抛弃“门户之见”,并在“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精神力量的感召下积极投身实战,他也不可能获得如此大的成功。再说上述三方面也均属“人为因素”,只要我们既不因人兴言,也不要因人废言,既不拔高前人,也不苛求前人,坚持实事求是和古为今用的原则,就一定能够克服,能够“熔融西岭千秋雪,灌溉东吴万倾田”!
“同祖”应该“归宗”!
“十八家”载于《纪效新书》说献疑 文/崔德玉
《精武》杂志1998年第4期,曾刊登过张植彬先生撰写的《螳螂拳手法总纲解义》(下称《解义》)一文。《解义》发表后,立即引起关心技击术的武术爱好者的关注和赞誉。因为,像这样毫无保留的披露武林秘笈的文章,实不多见。虽然《解义》发表至今已历三年有余,但是每当读起这篇文章,仍时时受到启迪和教益。不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解义》中尚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在此想与张植彬先生探讨一下。
《解义》中第12自然段全文如下:“第六句‘总是十八凑’”,即拳经所言:螳螂拳是合十八家短打精华融为一体的,故为十八凑。这“十八家”就是明朝戚继光所著兵法《纪效新书》中所载“太祖的长拳起首,韩通的通背为母,郑恩的缠封尤妙,温元的短拳更奇,马籍的短打最甚,孙恒的猴拳且盛,黄佑的靠身难进,绵盛的面掌飞疾,金相的磕手通拳,怀德的摔捋硬崩,刘兴的勾搂采手,谭方的滚漏贯耳,燕青的拈拿跌法,林冲的鸳鸯脚强,孟苏的七式连拳,崔连的窝里抛捶,杨滚的棍揉直入,王郎的螳螂总敌。”其实上面关于“十八家”的记述,任你翻遍《纪效新书》也找不到,并不是由《纪效新书》所载。不过《纪效新书》上确实有论述戚继光所处时代及以前的武术家的话语,文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发行的《钦定四库全书》影印本;《纪效新书》卷十四,《拳经捷要篇第十四》:“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又有六步拳、猴拳、囵拳。名势各有所称,而实大同小异。至今之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二十四弃探马,八闪番,十二短,此亦善之善也。吕红八下虽刚,未及绵张短打。山东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千跌张之跌,张伯敬之打;少林寺之棍与青田棍法相兼;杨氏枪法与巴子拳棍皆今之有名者。”(下略)
对比上面两段话很容易看出《解义》把“十八家”的出处弄错了。那么关于“十八家”的论述出自何处呢?我少年时代因体弱多病,曾拜原黑龙江省武术联合会第十四武术馆,馆主王连城老师为师学习武术。在恩师生前珍藏的武术秘籍中,有两本手抄本,皆名曰《少林拳论》。(以下简称《拳论》)这两本手抄本中均有与《解义》中关于“十八家”的论述大同小异的话,即使这两本手抄本,个别字句也不尽相同。这可能是传抄的过程中,一人念一人写,念的人与写的人口音不一样,出现音同但字不同的错讹;也可能是原书字迹过于潦草难辨,因而誉写时出现错讹所致;也可能是原谱破损,后来誉写的人不懂武术猜测揣摩填写而致;比如据先师讲“老谱被耗子嚼过。”;也可能是抄录过程脱露错讹所致。
下面将《拳论》与《解义》中,关于“十八家”的不同之处,摘抄对比以供武术爱好者研究。
《解义》“怀德的摔捋硬崩”
《拳论》“怀德的摔捋硬崩”
《解义》“燕青的拈拿跌法”
《拳论》“燕青的粘拿跌法”
《解义》“崔连的窝里剖捶”
《拳论》“崔连的窝里抛捶”
《解义》“杨滚的棍揉直入”
《拳论》“杨滚的掍揉直入”(注:“掍”读“KUN”)
1980年少林寺行书法师,曾到哈尔滨市宏扬少林武术,我曾有幸拜见大法师,亲聆教诲。临别时法师曾题诗留念。诗曰“何事宋云葱岭见,少林风雨情西归。”我一直珍藏至今。行书法师当时为宏扬少林武术而印发的节目单上,恰好也有关于“十八家”的论述。据行书法师说:“《少林拳论》这本拳谱,少林寺藏有的也是手抄本。”现将行书法师所留的节目单上,有关“十八家”的内容,全文抄录于下:“太祖的长拳,韩通的通背拳,马藉的短打,孙恒的猴拳,黄佑的靠身难近,绵盛的迎面飞掌,金箱的磕手通拳,刘兴的拘搂探手,谭方的滚漏贯耳,燕青的拈拿盘跌,林冲的鸳鸯脚,孟苏的七势连拳,崔连的窝里炮捶,杨滚的捆掳直入,王郎的螳螂拳,高怀德的摔掠硬崩。”
《少林拳论》一书深受武术家们喜爱,各种武术刊物上都能看到它的踪影,前人如许禹生先生,以及少林寺的一些有道高僧——都曾引用过该书的话语。但他们都称该书为《短打拳谱》。先师珍藏的《少林拳论》作者自序题为《重订增补罗汉行功短打序》,这可能是人们称之为《短打拳谱》的原因吧。
《少林拳论》的内容非常丰富。该书所载的《十八罗汉行功图》,与王祖源编辑的《内功图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56年版)中的《易筋经》十二图相比,有很多相同或相近的地方。比如都有“韦驮献杵式”;有的是同一个动作,但势名稍不同,如《十八罗汉行功图》中的“虎奔引体势”,与《易筋经》中的“卧虎扑食势”。有的动作虽相同,但势名不相同的,如《十八罗汉行功图》中的“推窗亮阁势”与《易筋经》中的“出爪亮翅势”。也有一些两谱不但势名不相同,而且动作也不相同的,恕不一一详论。《少林拳论》的前序落款时间为“道光二十六年”,即公元1846年,而“内功图说叙”落款时间为“光绪七年”,即公元1881年,相距35年。因此研究《少林拳论》,对研究《易筋经》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很重要的资料。另外,近些年出现的一些气功,如:“形神桩”,“鹤翔庄”等等,也可以在“十八罗汉势”中找到踪影。因此,《少林拳论》也是研究气功发展的宝贵资料。
《少林拳论》作者在自序中称编撰该谱的目的是为了“护国而卫身”,又强调“强邻压境,干戈齐动,……”;不能“徒手相向”,“故兵刃在所不废”。《少林拳论》的前序所记时间,恰在鸦片战争爆发后的第六年。《少林拳论》作者认为这书“非余之所私”,选择这时“留赠后贤”,这决不是偶然之举。《少林拳论》作者升霄道人传书之日,距现在已俞150多年之久。每当开卷读之,仿佛听见升霄道人的爱国丹心仍在怦然跳动。我真诚地希望拥有这本秘笈的朋友们,都能将该谱公布于众,互相订正,以备有志于宏扬中华武术的朋友们共同研究。
西洋学剑记
文/傅浩
后来,我们逐步学习了初级花剑技击术。西洋剑分三种:花剑、佩剑和重剑。按规则,花剑只能刺,不可劈,击中躯干有效。佩剑源于阿拉伯人的马刀,故可劈可刺,击中上半身有效。重剑亦劈刺皆可,击中全身任何部位皆有效。技法不成套路,只有散招,故一开始捉对儿练习实战攻防。
西洋剑术,尤其是花剑,不以力胜,而以灵巧为尚,不像日本剑道那样费劲。故男女可以平等较技,且巾帼往往不让须眉。这跟剑器有一定关系。现代击剑运动比赛用剑是用特种钢材制造的,柔韧之极,可以任意弯曲而不变形。剑尖加塑胶钝头,故击刺在人身上一般不须戴长筒手套,以防对方剑刺入袖管而受伤。在古代,骑士用的手套是用钢铁制造,有的长及肩关节,有的甚至与剑铸为一体。中国剑术的截腕招法遇此则无用武之地了。西洋甲胄往往覆盖全身,坚固有余,灵活不足。破之需用重武器,如长矛、重斧、大槌之类,一旦将其撞倒,彼自然无能为力(呼延灼的连环甲马大概与此类似)。由于现代剑器轻柔,要想用大力磕碰,使之脱手或荡远,是很难办到的。故较技以轻灵快捷取胜。但这也并非绝对。它也讲究后发先至。如打防守反击,对手若直刺我左肩,我手腕微抖,以靠近护手处较厚实沉重的无刃剑身向左轻磕对方轻柔的剑尖,有如四两拨千斤,随即急迎回刺对方送上前来的身体右侧。动作小巧简捷,毫无多余的花着废着。此以静制动之法,屡试屡验。然而,西洋剑术以主动为尚。如对方刺来,我不加防守而反刺对方,双方互中时,在比赛中则判对方得分(令狐冲的不遮不架的拼命打法就不灵了)。而如果我主动出击,直臂做势欲刺,对方欲磕拨我剑,而我画圈绕开彼剑,仍从原处前刺,击中对方时,我得分。主动前刺时,要先伸直手臂,再整体上步进身。是尽量与对方保持距离,抢先手。而不像中国剑法往往先进身步,后出手,至多手脚齐到,也许是怕先露破绽,被对方截腕。
布兰登曾私下对我说,跟女孩子击剑最有意思,击中其胸部时会波波响。原来,女子击剑服胸部有两个暗袋,可放入两个碗形塑料护胸甲。胸甲遇剑头撞击时自然会发出钝响,无形中竟成了吸引对手注意的靶子了。俱乐部有许多女生,有初学者,也有校队的老队员。我的水平在初学者中间还算不错,可一旦遇到老手,哪怕是女生,也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了。有一天,俱乐部来了一位陌生的女孩,颀长而美貌。互相打招呼之后,我们聊了一会儿。她来自保加利亚,是历史系的交换研究生(欧洲各大学学生在校期间可在外国大学上一年课),名叫尤克,与英语“玩笑”一词写法相同,但发音不同。后来我们有机会比试了一番剑术,五分制,结果我输了。她告诉我,她习剑已四年。难怪!说实话,此前我与女生对剑时,内心不无轻视和戏弄的态度。自从败给了尤克之后,态度端正了许多,在场上再也不敢轻视任何对手,对西洋剑术的长处也有了新的认识:其实战术水平恐怕非现在一般中国剑术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