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学强调以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居于这点,我在建立初步的面积概念教学中,结合教材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体验,从以下几方面来开展教学活动。
1.取材生活,在实境中丰富对面积概念的理解
环节一:教师先引导学生摸一摸自己的手背、脸,然后再摸一摸数学课本的封面,文具盒的表面以及课桌的桌面,让学生通过表面的感知拉开对面积概念认识的序幕,巧妙地引出“面积”。
环节二:教师出示教具,要求学生拿出不同的学具(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纸片)分别看一看,摸一摸它们各自的表面,通过物体的平面接触,再次加深对面积概念的认识。
环节三:让学生将文具盒的盖面与课本的封面重叠在一起比较,再将课本的封面扣在桌面上比较,观察哪个面积大?哪个面积小?
环节四:利用多媒体,把两个大小不等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划分成许多同样大小的方格,用数方格的方法加以比较,使学生更进一步明白面积有大小区分。
环节五:教师把用来做教具的圆规两边随意叉开,借助多媒体把呈现的图形凸现出来,让学生讨论能不能度量它的大小?为什么?从而突出“物体表面的大小是指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
环节六:教师启发学生讨论、归纳面积的含义,从而得出“物体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环节七:反馈所学知识。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认识那些平面图形。
以上几个环节,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尊重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整个学习新知的过程中,不是教师所为,而是学生在生活经验中的“发现”,这个发现使面积的初步概念在学生的脑海里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2.观察思考,在合作学习中进一步巩固面积概念
环节一: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面积相等的对称图形。
环节二:把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拼摆在一起,让学生分别从上面、前面、右面进行观察,说出看到的面都是些什么图形组成的。
环节三:拿出一个或两个正方形,提问学生分别可以摆放成几种形状?拿出数个正方形拼在一起,摆放出的形状还是只有一种吗?每种形状的面积大小会不会改变?
环节四:要求学生在 中的 A、 B两点间任意画一条线段或曲线,然后判断分割出来的左右两边每个面积的大小。
以上教学活动,教师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挑战性问题进行合作学习、研究,它不仅促进了学生对平面意识、空间观念思维的发展,也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表达,得到体验,为进一步巩固面积概念打下扎实的基础。
3.测量比较,加深每个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
环节一:教师用多媒体显示两个大小不等的长方形,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得出图一比图二大。再用大小一样的方格分别进行测量,使学生从比较中看出图一比图二大多少。
环节二:教师再出示跟图二完全相似的图三,按图一的分法把它同样平均分成 10个小方格,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分的份数一样,为什么图一和图三的面积不相等?从而突出“比较面积的大小要用相同单位才能进行比较”。
两个环节的比较,既突出了矛盾,又让学生明白“方格大小不统一,就不能用来比较面积的大小”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认识面积单位的求知欲。
环节三:让学生在学具盒中找出 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方块,使学生用平方厘米去量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真切感知平方厘米这个面积单位的大小,从而产生“有没有大一点的面积单位”的疑问。
环节四:带着问题进行猜想、验证,通过逻辑推理,自然得出“平方分米和平方米”两个面积单位。
环节五:增加感性认识,让学生在漫际音乐的熏陶下闭着眼睛想象 1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和 1平方米的边长是多少?面积有多大?然后再根据想象,用手势在空中比划它各自的大小。
环节六:利用计算机投影小正方形徽章,教室地面以及篮球场面,让学生选择适合的面积单位来进行估算,分别说出面积的大小。
以上环节紧紧抓住学生心态来解决疑惑问题,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把平方厘米的意义迁移到平方分米、平方米的学习中,不仅主动获取了新知,而且还学会了研究数学问题的科学方法,对学生深刻理解面积单位的含义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收稿日期:2012-05-17
1.取材生活,在实境中丰富对面积概念的理解
环节一:教师先引导学生摸一摸自己的手背、脸,然后再摸一摸数学课本的封面,文具盒的表面以及课桌的桌面,让学生通过表面的感知拉开对面积概念认识的序幕,巧妙地引出“面积”。
环节二:教师出示教具,要求学生拿出不同的学具(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纸片)分别看一看,摸一摸它们各自的表面,通过物体的平面接触,再次加深对面积概念的认识。
环节三:让学生将文具盒的盖面与课本的封面重叠在一起比较,再将课本的封面扣在桌面上比较,观察哪个面积大?哪个面积小?
环节四:利用多媒体,把两个大小不等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划分成许多同样大小的方格,用数方格的方法加以比较,使学生更进一步明白面积有大小区分。
环节五:教师把用来做教具的圆规两边随意叉开,借助多媒体把呈现的图形凸现出来,让学生讨论能不能度量它的大小?为什么?从而突出“物体表面的大小是指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
环节六:教师启发学生讨论、归纳面积的含义,从而得出“物体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环节七:反馈所学知识。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认识那些平面图形。
以上几个环节,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尊重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整个学习新知的过程中,不是教师所为,而是学生在生活经验中的“发现”,这个发现使面积的初步概念在学生的脑海里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2.观察思考,在合作学习中进一步巩固面积概念
环节一: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面积相等的对称图形。
环节二:把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拼摆在一起,让学生分别从上面、前面、右面进行观察,说出看到的面都是些什么图形组成的。
环节三:拿出一个或两个正方形,提问学生分别可以摆放成几种形状?拿出数个正方形拼在一起,摆放出的形状还是只有一种吗?每种形状的面积大小会不会改变?
环节四:要求学生在 中的 A、 B两点间任意画一条线段或曲线,然后判断分割出来的左右两边每个面积的大小。
以上教学活动,教师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挑战性问题进行合作学习、研究,它不仅促进了学生对平面意识、空间观念思维的发展,也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表达,得到体验,为进一步巩固面积概念打下扎实的基础。
3.测量比较,加深每个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
环节一:教师用多媒体显示两个大小不等的长方形,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得出图一比图二大。再用大小一样的方格分别进行测量,使学生从比较中看出图一比图二大多少。
环节二:教师再出示跟图二完全相似的图三,按图一的分法把它同样平均分成 10个小方格,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分的份数一样,为什么图一和图三的面积不相等?从而突出“比较面积的大小要用相同单位才能进行比较”。
两个环节的比较,既突出了矛盾,又让学生明白“方格大小不统一,就不能用来比较面积的大小”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认识面积单位的求知欲。
环节三:让学生在学具盒中找出 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方块,使学生用平方厘米去量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真切感知平方厘米这个面积单位的大小,从而产生“有没有大一点的面积单位”的疑问。
环节四:带着问题进行猜想、验证,通过逻辑推理,自然得出“平方分米和平方米”两个面积单位。
环节五:增加感性认识,让学生在漫际音乐的熏陶下闭着眼睛想象 1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和 1平方米的边长是多少?面积有多大?然后再根据想象,用手势在空中比划它各自的大小。
环节六:利用计算机投影小正方形徽章,教室地面以及篮球场面,让学生选择适合的面积单位来进行估算,分别说出面积的大小。
以上环节紧紧抓住学生心态来解决疑惑问题,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把平方厘米的意义迁移到平方分米、平方米的学习中,不仅主动获取了新知,而且还学会了研究数学问题的科学方法,对学生深刻理解面积单位的含义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收稿日期:2012-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