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测性新闻容易失实
新闻的规律是什么?真实,用事实说话。我们常常把真实喻为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性。要求新闻报道的基本要素真实、准确,基本情节、人物、时间、地点、因果、背景等,都要符合事件的真实面目。
大千世界纷繁复杂。探究事物的真相、真实并不容易。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有些事物的真实性一目了然,表面现象与内在本质是一致的,探究它的真相就较为容易。有些事物的表面与本质不一致。甚至正好相反,是以扭曲、颠倒的方式反映本质。由于假象也是客观存在的,因而容易给人造成错觉,看不到事物的真实面目。唯物辩证法还告诉我们,事物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人们对事物的了解也在发展变化。有时事物的发展脚步与人们的认知程度是同步的,有时人们的认知程度落后于事物发展的脚步。总之,事物的真实是动态的、变化的,是一个过程。这就更增加了新闻真实性的难度。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而时效性是新闻价值的体现,二者缺一不可。新闻要尽最大可能地真实、准确。新闻时效性要求,不能等到事情的发展告一段落才报道,也不能等到事情的真相完全大白于天下才报道。既要时效。又要真实、准确,这就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受时代的局限,传统的新闻理论把“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看做是新闻。随着新闻手段的进步,新闻理论丰富发展,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成了新闻。将要发生或预计要发生的事件的报道也是新闻。对未来的报道是依据过去或现在的事实作出的预测。这种预测性报道越来越多,成为新闻报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中。如人所皆知的天气分析、经济形势走向、体育比赛预测等。预测性新闻毕竟是对未知世界真相的分析判断、是对未来趋势的分析判断,因而更容易失实。
专家之言的绝对与相对
在新闻实践中。一时真相难求引发失实的事例并不鲜见。2008年春节过后,某市主干道上的八棵大法桐被人为破坏。林业专家现场查看后表示,受害大法桐成活希望渺茫。专家之言刊登后,引起各界高度重视。市领导要求公安部门成立专案组,尽快侦破此案。公安部门悬赏两万元缉拿毁树凶手。随着时间的推移,细心的读者却发现了当初报道出现的“漏洞”。专家曾表示大法桐成活希望渺茫。而2008年的夏季,除一棵法桐枯萎死亡外,其余的皆成活下来。直至目前,这些受害法桐长势良好未见异常。
在这个事例中,引用专家之言,既是报道常规,也是新闻真实性的要求。但是,树木遭毁的后果并不能一概而论,如果这几棵树木被生生拔掉,那么它们肯定没有一点成活的希望。而报道中遇到的新闻事实是,这几棵树木受到剥皮、钻洞、抹油之类的伤害,它们是否会死掉,就需要用时间来检验。更何况,这几棵树受到的伤害也不一样,每一棵树的抵抗力也不一样,它们的命运当然也不会完全一样。如果专家能全面分析树木受害的情况,做出的结论也不会那么绝对。如果记者、编辑多一些科学的观点,恰当地引用专家之言,也不会造成这篇报道的部分失实。当初报道中若是用“这些树木受到很大伤害,部分树木成活希望渺茫”之类的表述,尽管不如“大法桐成活希望渺茫”渲染气氛,但是更符合后来的事实,符合新闻的真实。
2009年底,河南安阳西高穴村发现一座大墓,初步发掘后,有关方面就把墓主人断定为曹操。这一举动,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不少人认为这样做“证据稍显不足,有仓促判定之嫌”。直到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专家团经过实地考证后,共同断定墓主人是曹操,社会上的舆论才渐渐平息。几年前,我们也曾遇到过一个类似的事件。某地挖掘一古墓,出土了一批珍贵的文物。在考古现场,面对记者的提问,一位考古专家评定其中一件陶器为国家一级文物。对这样一个评定,记者当然不会放过,报道中将专家的原话照录,读者也觉得古墓有较高价值。岂料接下来事情有些变化,经过一段时间,有关方面又组织几位专家共同鉴定那件“国家一级文物”,却发现它只能达到国家二级文物标准。这也是一个难以收拾的残局。
文物究竟属于哪一级,专家的意见不一致,在考古发现中,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有些文物的价值,在发现的第一瞬间,就能昭示于天下。而有些文物的重要价值,需要专家研究多年才能显现,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新闻报道如果不注重这个过程。就可能出现失实。在上述这个例子中。为了时效性,记者不可能一直等到几位专家共同鉴定结果出来,也不知道会不会有其他专家共同组织的鉴定。此处关于文物等级的报道“失实”。显然没有考虑到文物鉴定的科学性、复杂性。当然,专家也应该谨慎评价。但是,记者把结果绝对化,不留余地,看似加强了新闻效果,实则有违新闻规律,客观上造成新闻部分失实。如果当初报道中谨慎从事,用“初步断定文物价值较高”之类的模糊语言,来写进报道中,也不至于造成后来的被动。
模糊符合真实性原则
新闻报道要真实,要尽可能提供较多的信息。上述几例中,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记者并非主观臆想,较客观地引用了专家之言,程序上没有任何过错,但是新闻报道的结果恰恰部分失实,出乎意料。分析原因,专家之言过于绝对,记者报道没有选择,过于相信专家。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新闻的真实与事物的真实有一段距离。事物的发展有一个过程,有的事物发展过程一蹴而就,瞬间完成。如百米赛跑,十几秒内就能得知比赛结果。有的事物发展过程相对缓慢,发生、发展、高潮、衰落、结束的阶段不明显,时间相对长。对于这样的事件,从发生、发展的阶段预测结果。一般来说未必完全准确,而预测报道就有失实的可能,怎么办?在新闻实践中,结合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我们认为,首先要最大可能地听取多方意见和建议,也就是多问专家,多分析。其次,既要相信专家,也不能迷信专家。报道中要时刻把握辩证的观点,对专家观点也不能完全抄录,总之不说过头话、不说绝对话。最后,尽管新闻要求真实、准确,但是对于预测性的报道。完全可以相对模糊些。比如“受害树木的生命会受到极大威胁”、“这件陶器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可列为国家级文物”、“这场雪对小麦返青有很多好处”“今年小麦长势良好,亩产有望超过千斤”……此处的模糊,完全符合新闻的规律,符合真实性原则。因为此时事件发展的前景就是模糊的,此时的模糊,是为了后来更好地真实。真实、准确是新闻的生命,但是模糊也是现实世界的客观存在,是事物发展的一种规律。真实与模糊,难道就一定是截然对立的?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许多模糊事物,没有分明的数量界限,要使用一些模糊的词句来形容、描述。比如,比较年轻、高个、大胖子、好、漂亮、善、热、远……这些概念是不可以简单地用是、非或数字来表示的。在人们的工作经验中,往往也有许多模糊的东西。例如,要确定一炉钢水是否已经炼好,除了要知道钢水的温度、成分比例和冶炼时间等精确信息外,还需要参考钢水颜色、沸腾情况等模糊信息。模糊,是自然界的一个规律。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中,有模糊数学、模糊美学、模糊地理的运用,当我们在预测性报道中遇到不好把握的新闻要素时,妥当地运用模糊概念,未尝不是一条出路。
失实报道要积极补救
预测性报道中的新闻失实并不多见,但在新闻实践中却不可避免。没有百分之百的准确预测。也没有百分之百的专家。一旦新闻失实的事情发生后,媒体要抱着科学的态度,敢于承担责任。及时以妥当的方式更正。更正的过程既是对失实新闻的后续报道,也是普及科学知识的过程。做得好完全能弥补失实带来的缺憾,得到公众的谅解。对失实新闻,切不可捂着盖着,怕人提起。如前文提到的出土文物报道,我们后来又进行了追踪报道。大胆地表达了几位专家“不能定为一级”的观点,并请他们谈了文物鉴定的复杂性。同时还收集了他们在文物鉴定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真假难辨的事例,作为相关链接。那位曾经将出土文物鉴定为“一级文物”的专家,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如此一来,我们共发表了五篇追踪报道,不仅很好地“救了场”,也促使报道更加深化,把新闻的失实转化为新闻的真实。同样,那几棵受害的法桐报道,我们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从科学的角度,向读者介绍了影响树木生长的主要因素、城市行道树如何保护等知识。
编校:张红玲
新闻的规律是什么?真实,用事实说话。我们常常把真实喻为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性。要求新闻报道的基本要素真实、准确,基本情节、人物、时间、地点、因果、背景等,都要符合事件的真实面目。
大千世界纷繁复杂。探究事物的真相、真实并不容易。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有些事物的真实性一目了然,表面现象与内在本质是一致的,探究它的真相就较为容易。有些事物的表面与本质不一致。甚至正好相反,是以扭曲、颠倒的方式反映本质。由于假象也是客观存在的,因而容易给人造成错觉,看不到事物的真实面目。唯物辩证法还告诉我们,事物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人们对事物的了解也在发展变化。有时事物的发展脚步与人们的认知程度是同步的,有时人们的认知程度落后于事物发展的脚步。总之,事物的真实是动态的、变化的,是一个过程。这就更增加了新闻真实性的难度。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而时效性是新闻价值的体现,二者缺一不可。新闻要尽最大可能地真实、准确。新闻时效性要求,不能等到事情的发展告一段落才报道,也不能等到事情的真相完全大白于天下才报道。既要时效。又要真实、准确,这就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受时代的局限,传统的新闻理论把“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看做是新闻。随着新闻手段的进步,新闻理论丰富发展,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成了新闻。将要发生或预计要发生的事件的报道也是新闻。对未来的报道是依据过去或现在的事实作出的预测。这种预测性报道越来越多,成为新闻报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中。如人所皆知的天气分析、经济形势走向、体育比赛预测等。预测性新闻毕竟是对未知世界真相的分析判断、是对未来趋势的分析判断,因而更容易失实。
专家之言的绝对与相对
在新闻实践中。一时真相难求引发失实的事例并不鲜见。2008年春节过后,某市主干道上的八棵大法桐被人为破坏。林业专家现场查看后表示,受害大法桐成活希望渺茫。专家之言刊登后,引起各界高度重视。市领导要求公安部门成立专案组,尽快侦破此案。公安部门悬赏两万元缉拿毁树凶手。随着时间的推移,细心的读者却发现了当初报道出现的“漏洞”。专家曾表示大法桐成活希望渺茫。而2008年的夏季,除一棵法桐枯萎死亡外,其余的皆成活下来。直至目前,这些受害法桐长势良好未见异常。
在这个事例中,引用专家之言,既是报道常规,也是新闻真实性的要求。但是,树木遭毁的后果并不能一概而论,如果这几棵树木被生生拔掉,那么它们肯定没有一点成活的希望。而报道中遇到的新闻事实是,这几棵树木受到剥皮、钻洞、抹油之类的伤害,它们是否会死掉,就需要用时间来检验。更何况,这几棵树受到的伤害也不一样,每一棵树的抵抗力也不一样,它们的命运当然也不会完全一样。如果专家能全面分析树木受害的情况,做出的结论也不会那么绝对。如果记者、编辑多一些科学的观点,恰当地引用专家之言,也不会造成这篇报道的部分失实。当初报道中若是用“这些树木受到很大伤害,部分树木成活希望渺茫”之类的表述,尽管不如“大法桐成活希望渺茫”渲染气氛,但是更符合后来的事实,符合新闻的真实。
2009年底,河南安阳西高穴村发现一座大墓,初步发掘后,有关方面就把墓主人断定为曹操。这一举动,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不少人认为这样做“证据稍显不足,有仓促判定之嫌”。直到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专家团经过实地考证后,共同断定墓主人是曹操,社会上的舆论才渐渐平息。几年前,我们也曾遇到过一个类似的事件。某地挖掘一古墓,出土了一批珍贵的文物。在考古现场,面对记者的提问,一位考古专家评定其中一件陶器为国家一级文物。对这样一个评定,记者当然不会放过,报道中将专家的原话照录,读者也觉得古墓有较高价值。岂料接下来事情有些变化,经过一段时间,有关方面又组织几位专家共同鉴定那件“国家一级文物”,却发现它只能达到国家二级文物标准。这也是一个难以收拾的残局。
文物究竟属于哪一级,专家的意见不一致,在考古发现中,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有些文物的价值,在发现的第一瞬间,就能昭示于天下。而有些文物的重要价值,需要专家研究多年才能显现,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新闻报道如果不注重这个过程。就可能出现失实。在上述这个例子中。为了时效性,记者不可能一直等到几位专家共同鉴定结果出来,也不知道会不会有其他专家共同组织的鉴定。此处关于文物等级的报道“失实”。显然没有考虑到文物鉴定的科学性、复杂性。当然,专家也应该谨慎评价。但是,记者把结果绝对化,不留余地,看似加强了新闻效果,实则有违新闻规律,客观上造成新闻部分失实。如果当初报道中谨慎从事,用“初步断定文物价值较高”之类的模糊语言,来写进报道中,也不至于造成后来的被动。
模糊符合真实性原则
新闻报道要真实,要尽可能提供较多的信息。上述几例中,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记者并非主观臆想,较客观地引用了专家之言,程序上没有任何过错,但是新闻报道的结果恰恰部分失实,出乎意料。分析原因,专家之言过于绝对,记者报道没有选择,过于相信专家。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新闻的真实与事物的真实有一段距离。事物的发展有一个过程,有的事物发展过程一蹴而就,瞬间完成。如百米赛跑,十几秒内就能得知比赛结果。有的事物发展过程相对缓慢,发生、发展、高潮、衰落、结束的阶段不明显,时间相对长。对于这样的事件,从发生、发展的阶段预测结果。一般来说未必完全准确,而预测报道就有失实的可能,怎么办?在新闻实践中,结合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我们认为,首先要最大可能地听取多方意见和建议,也就是多问专家,多分析。其次,既要相信专家,也不能迷信专家。报道中要时刻把握辩证的观点,对专家观点也不能完全抄录,总之不说过头话、不说绝对话。最后,尽管新闻要求真实、准确,但是对于预测性的报道。完全可以相对模糊些。比如“受害树木的生命会受到极大威胁”、“这件陶器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可列为国家级文物”、“这场雪对小麦返青有很多好处”“今年小麦长势良好,亩产有望超过千斤”……此处的模糊,完全符合新闻的规律,符合真实性原则。因为此时事件发展的前景就是模糊的,此时的模糊,是为了后来更好地真实。真实、准确是新闻的生命,但是模糊也是现实世界的客观存在,是事物发展的一种规律。真实与模糊,难道就一定是截然对立的?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许多模糊事物,没有分明的数量界限,要使用一些模糊的词句来形容、描述。比如,比较年轻、高个、大胖子、好、漂亮、善、热、远……这些概念是不可以简单地用是、非或数字来表示的。在人们的工作经验中,往往也有许多模糊的东西。例如,要确定一炉钢水是否已经炼好,除了要知道钢水的温度、成分比例和冶炼时间等精确信息外,还需要参考钢水颜色、沸腾情况等模糊信息。模糊,是自然界的一个规律。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中,有模糊数学、模糊美学、模糊地理的运用,当我们在预测性报道中遇到不好把握的新闻要素时,妥当地运用模糊概念,未尝不是一条出路。
失实报道要积极补救
预测性报道中的新闻失实并不多见,但在新闻实践中却不可避免。没有百分之百的准确预测。也没有百分之百的专家。一旦新闻失实的事情发生后,媒体要抱着科学的态度,敢于承担责任。及时以妥当的方式更正。更正的过程既是对失实新闻的后续报道,也是普及科学知识的过程。做得好完全能弥补失实带来的缺憾,得到公众的谅解。对失实新闻,切不可捂着盖着,怕人提起。如前文提到的出土文物报道,我们后来又进行了追踪报道。大胆地表达了几位专家“不能定为一级”的观点,并请他们谈了文物鉴定的复杂性。同时还收集了他们在文物鉴定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真假难辨的事例,作为相关链接。那位曾经将出土文物鉴定为“一级文物”的专家,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如此一来,我们共发表了五篇追踪报道,不仅很好地“救了场”,也促使报道更加深化,把新闻的失实转化为新闻的真实。同样,那几棵受害的法桐报道,我们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从科学的角度,向读者介绍了影响树木生长的主要因素、城市行道树如何保护等知识。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