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闻竞争当中,历来就有所谓“抓准问题写新闻”之说。大量的新闻实践表明,抓住重大问题进行报道,是产生影响社会、震撼人心的好新闻之源。因此,在新闻精品生产的过程中,问题性新闻的写作,自然就受到了新闻从业人员的高度重视。关于这一点,在历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根据“中国新闻奖”部分获奖作品提供的实例来看,有以下几点成功的经验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揭露问题,提出批评,写好批评性问题新闻。对某些突出的倾向和工作中存在的尖锐矛盾,以及群众不满意的问题,将它揭露出来,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严肃批评,对促使问题的解决是有重大作用的。以第19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二等奖作品《十四万考生名单被出卖之后》一文为例:
2008年高考过后不久,各地落榜考生便陆续收到很多陌生大学发来的录取通知书,上面有各种美好的承诺,同时收取高额费用。就在家长们疑惑之时,新华日报发表的通讯《十四万考生名单被出卖之后》,及时揭露了这些非正规学校招生背后的黑幕,轰动全国,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讯以“出国读书的小丽却同时被国内7所大学录取”的荒诞事实作为开头,在第一部分展现了网络上普遍公开售卖“全国各地落榜生信息”的现象,具体、细致地描述了这些个人信息涵盖的内容和真实的程度。第二部分深入了一层,通过几个非法购买个人信息者的直接引语,说明招收落榜生有利可图,甚至在购买者之间形成竞争,而有关部门对考生个人信息的管理存在漏洞。第三部分再挖深一步,完整地呈现了个人信息泄露背后的利益链条:各种民办非学历办学机构为获取利益违规招生,雇用招生代理、提供丰厚回扣;招生代理为了赚钱而不惜非法购买考生个人信息,形成“竞争”;有关部门对考生个人信息管理不善,使得个人信息购买成为可能。
通过揭露这类违法行为的利益链条,通讯展现了社会各类人的心态:贩卖考生个人信息者对利益的贪婪,对道德的无视,对法治的漠视,人际关系淹没在金钱关系之中;家长的狭隘和偏执,考生的茫然和被摆弄;职能部门的不作为和面对违法的“平和”心态等。通讯在展现事件本身的同时,努力挖掘出事件的背景,配合有关部门打击了这种不法行为,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群策群力,献技献计,写好建议性问题新闻。这类新闻报道,通常是根据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某个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以第19届“中国新闻奖”评论二等奖作品《以诽谤罪追究记者必须慎之又慎》一文为例:
《法人》杂志刊发通讯《辽宁西丰:一场官商较量》后,引来了西丰县公安局到北京拘传记者朱文娜的事件。自2006年重庆“彭水诗案”以来,引起全国关注的同类案例已经有十多起。如何在法治理论上提供新思维,是考察媒体时评的标准之一。在即时发表的几十篇关于这一事件的时评中,《检察日报》李国民的时评《以诽谤罪追究记者必须慎之又慎》,提出了一个在我国尚未被重视、而在国际法学界已经成为共识的观点。作者在文中直截了当地亮出观点:“动辄以刑事手段追究记者责任是危险的,这将让正常的舆论监督举步维艰”。并指出:在法制健全、法治意识比较成熟的国家,“诽谤”属于“民事行为”;而在我国,尽管法律行文上趋向这个目标,但尚未完全达到这一步。这正是我国法治化需要完善的一个方面。作者在下文中,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论点:首先是总的原则,即诽谤指控行为应该被非刑事化;退一步讲,对以官员为“诽谤”对象的案件,认定记者构成诽谤罪的条件应该更加严格;同时要求,公共权力机关不应参与发动或者提起刑事诽谤案诉讼。作者先破后立,在文章最后提出借鉴“实际恶意”原则、完善诽谤立法或司法解释的建议,具有建设性。
这篇获奖作品的成功告诉我们,给“问题”“把脉”和“开药方”是写好建议性问题新闻的关键。简单的披露,是不负责任的,提出问题,还要从法规、制度、人民群众的要求、官员的态度及作为、群众反应的主要效果等方面“把脉”和“开药方”,这样才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报道问题性新闻,目的不是为了单纯满足读者的好奇心理,也不是媒体自身图痛快,把问题摆出来就了事。报“问题”,受众知晓了“是什么”、“为什么”,更重要的还要让他们明白“怎么办”,要有明确的解决问题的路子。这不是说“新闻万能”,这是一个负责任的媒体舆论导向的基本需要。
切中时弊,发人深省,写好评述性问题新闻。这类新闻,从具体事实出发,提出问题,进行评述和议论,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并加以改进。以第16届“中国新闻奖”评论二等奖作品《农科院所制假坑农的多重恶劣性》一文为例:
改革目前已经进入到了利益博弈时期。关注利益博弈时期的贫弱群体的利益表达,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毕竟,今天的贫弱群体,更多的是改革代价的主动承担者。高度关注他们的利益表达和诉求,而不是将他们遗忘在繁荣之地的阴暗角落,成为检验一家媒体是否具备社会责任感的试金石。
我国农民人数众多,居住分散,文化水平相对不高,组织化程度较低。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体制原因,农民在中国社会实际上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他们的权利最容易被忽视和被侵害。我们一直说我国存在“三农”问题。近年来,坑农害农事件不断发生,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为解决“三农”问题,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机关先后发出了一系列指示,并制定了相关法规。在全国反哺农业的大趋势下,仍有部分农科院所置国家的法令、法规于不顾,发生坑农害农事件。对此,该文作者根据新华社披露的惊人数字和事实,撰写了这篇评论。可见,评论的主题选择是重大的,文中揭示的问题和主题思想,对进一步落实党和政府关于“三农”的政策,建设和谐社会,有着强烈的针对性和解决问题的现实意义。因而稿件刊出后,在受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自然在“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得到了评委们的青睐。
针对问题,积极引导,写好疏导性问题新闻。对于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对于群众思想上存在的疑虑,报纸不应简单地批评,而应积极地引导,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第12届“中国新闻奖”评论一等奖作品《慎张“排行榜”》一文为例:
近几年来,在文艺界存在着某些不良现象,其中乱张“排行榜”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例。如文章在开头写的:“近来,文艺界出现了不少排行榜。有文学‘大师’排行榜,有‘优秀’作品排行榜,有‘百年’排行榜,有‘近期’排行榜……编辑们在版面上刊登排行榜,教授们在课堂上介绍排行榜。仿佛文艺界应当向水泊梁山学习,不排出个座次,大家都活得不自在。”文章对“排行榜”的泛滥、草率,提出质疑和商榷,写道:“有的单位发出几百张问卷,收回的很少,就堂而皇之地据此公布排行榜。”“有的连问卷调查也不搞,几个人凑在一起‘策划’一下,一份纵贯上百年横跨全中国的排行榜就出来了。有的单位公布问卷调查结果,被认定为最受读者喜爱的什么‘家’当中,本单位的人竟占好几个,名字还摆得很靠前。对于这样的排行榜,读者怀疑其中有自我炒作的成分”,通过这些质疑论辩,纠正错误,指明了错谬之所在,拨开了人们思想上的阴霾,澄清了模糊观念,拨正了舆论导向,使人们明辨是非,顿开茅塞。
要写好问题性新闻,关键在于要搞好调查研究,掌握群众的思想脉搏,知道群众在想什么,实际工作中有什么问题需要报纸来回答。目前问题性新闻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抓准问题。主要表现在所抓的问题不是一碰就响的问题,所抓的问题不具有普遍意义,指导性不强。“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提供的经验是:要抓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要抓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要抓“热点问题”、要抓人民群众中有“疑点”的问题、要抓人民群众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等。在抓准问题的基础上,要让问题性新闻有可读性和可感性,还应讲究表现形式。下述笔者归纳总结出的8种表现形式,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1.通讯型的——就是用近似通讯的手法表现,其特点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并用,记述事实与评析问题相结合,有高度概括,也有具体描写,感情真实,材料丰富,议论风生。
2.述评型的——就是常见的“有述有评,述评结合,以述为主、以评点睛的记者述评”。
3.讨论型的——即对那些重大而又较复杂的问题,特别是那些有争议而一时难以统一认识的又具有普遍教育意义的问题,开展讨论。通过讨论、争鸣,辨真伪善恶,明是非曲直,以统一思想,规范行为。
4.回答型的——有的是针对群众普遍反映而又感到困惑的问题由编辑部组织回答。
5.工作研究型的——许多报纸辟有“工作研究”专栏,其中有些报道的倾向是研究某项工作中的问题的,或针对工作中的问题发表改进意见的。当然也有研究成功经验的。
6.调查报告型的——“调查报告”也是许多报刊的一个固定栏目。其中有报告某项工作成就的,有报告某个新生事物的发展过程的。这后者就是“问题新闻”。
7.采访札记型的——这种写作形式也很自由,就是对所要评析的问题把采访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写进去,有述有感有评,亲切自然。
8.来信型的——是记者、读者用给编辑部写信的形式,叙述见闻,反映问题,评析问题,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
编校:赵 亮
揭露问题,提出批评,写好批评性问题新闻。对某些突出的倾向和工作中存在的尖锐矛盾,以及群众不满意的问题,将它揭露出来,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严肃批评,对促使问题的解决是有重大作用的。以第19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二等奖作品《十四万考生名单被出卖之后》一文为例:
2008年高考过后不久,各地落榜考生便陆续收到很多陌生大学发来的录取通知书,上面有各种美好的承诺,同时收取高额费用。就在家长们疑惑之时,新华日报发表的通讯《十四万考生名单被出卖之后》,及时揭露了这些非正规学校招生背后的黑幕,轰动全国,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讯以“出国读书的小丽却同时被国内7所大学录取”的荒诞事实作为开头,在第一部分展现了网络上普遍公开售卖“全国各地落榜生信息”的现象,具体、细致地描述了这些个人信息涵盖的内容和真实的程度。第二部分深入了一层,通过几个非法购买个人信息者的直接引语,说明招收落榜生有利可图,甚至在购买者之间形成竞争,而有关部门对考生个人信息的管理存在漏洞。第三部分再挖深一步,完整地呈现了个人信息泄露背后的利益链条:各种民办非学历办学机构为获取利益违规招生,雇用招生代理、提供丰厚回扣;招生代理为了赚钱而不惜非法购买考生个人信息,形成“竞争”;有关部门对考生个人信息管理不善,使得个人信息购买成为可能。
通过揭露这类违法行为的利益链条,通讯展现了社会各类人的心态:贩卖考生个人信息者对利益的贪婪,对道德的无视,对法治的漠视,人际关系淹没在金钱关系之中;家长的狭隘和偏执,考生的茫然和被摆弄;职能部门的不作为和面对违法的“平和”心态等。通讯在展现事件本身的同时,努力挖掘出事件的背景,配合有关部门打击了这种不法行为,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群策群力,献技献计,写好建议性问题新闻。这类新闻报道,通常是根据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某个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以第19届“中国新闻奖”评论二等奖作品《以诽谤罪追究记者必须慎之又慎》一文为例:
《法人》杂志刊发通讯《辽宁西丰:一场官商较量》后,引来了西丰县公安局到北京拘传记者朱文娜的事件。自2006年重庆“彭水诗案”以来,引起全国关注的同类案例已经有十多起。如何在法治理论上提供新思维,是考察媒体时评的标准之一。在即时发表的几十篇关于这一事件的时评中,《检察日报》李国民的时评《以诽谤罪追究记者必须慎之又慎》,提出了一个在我国尚未被重视、而在国际法学界已经成为共识的观点。作者在文中直截了当地亮出观点:“动辄以刑事手段追究记者责任是危险的,这将让正常的舆论监督举步维艰”。并指出:在法制健全、法治意识比较成熟的国家,“诽谤”属于“民事行为”;而在我国,尽管法律行文上趋向这个目标,但尚未完全达到这一步。这正是我国法治化需要完善的一个方面。作者在下文中,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论点:首先是总的原则,即诽谤指控行为应该被非刑事化;退一步讲,对以官员为“诽谤”对象的案件,认定记者构成诽谤罪的条件应该更加严格;同时要求,公共权力机关不应参与发动或者提起刑事诽谤案诉讼。作者先破后立,在文章最后提出借鉴“实际恶意”原则、完善诽谤立法或司法解释的建议,具有建设性。
这篇获奖作品的成功告诉我们,给“问题”“把脉”和“开药方”是写好建议性问题新闻的关键。简单的披露,是不负责任的,提出问题,还要从法规、制度、人民群众的要求、官员的态度及作为、群众反应的主要效果等方面“把脉”和“开药方”,这样才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报道问题性新闻,目的不是为了单纯满足读者的好奇心理,也不是媒体自身图痛快,把问题摆出来就了事。报“问题”,受众知晓了“是什么”、“为什么”,更重要的还要让他们明白“怎么办”,要有明确的解决问题的路子。这不是说“新闻万能”,这是一个负责任的媒体舆论导向的基本需要。
切中时弊,发人深省,写好评述性问题新闻。这类新闻,从具体事实出发,提出问题,进行评述和议论,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并加以改进。以第16届“中国新闻奖”评论二等奖作品《农科院所制假坑农的多重恶劣性》一文为例:
改革目前已经进入到了利益博弈时期。关注利益博弈时期的贫弱群体的利益表达,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毕竟,今天的贫弱群体,更多的是改革代价的主动承担者。高度关注他们的利益表达和诉求,而不是将他们遗忘在繁荣之地的阴暗角落,成为检验一家媒体是否具备社会责任感的试金石。
我国农民人数众多,居住分散,文化水平相对不高,组织化程度较低。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体制原因,农民在中国社会实际上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他们的权利最容易被忽视和被侵害。我们一直说我国存在“三农”问题。近年来,坑农害农事件不断发生,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为解决“三农”问题,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机关先后发出了一系列指示,并制定了相关法规。在全国反哺农业的大趋势下,仍有部分农科院所置国家的法令、法规于不顾,发生坑农害农事件。对此,该文作者根据新华社披露的惊人数字和事实,撰写了这篇评论。可见,评论的主题选择是重大的,文中揭示的问题和主题思想,对进一步落实党和政府关于“三农”的政策,建设和谐社会,有着强烈的针对性和解决问题的现实意义。因而稿件刊出后,在受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自然在“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得到了评委们的青睐。
针对问题,积极引导,写好疏导性问题新闻。对于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对于群众思想上存在的疑虑,报纸不应简单地批评,而应积极地引导,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第12届“中国新闻奖”评论一等奖作品《慎张“排行榜”》一文为例:
近几年来,在文艺界存在着某些不良现象,其中乱张“排行榜”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例。如文章在开头写的:“近来,文艺界出现了不少排行榜。有文学‘大师’排行榜,有‘优秀’作品排行榜,有‘百年’排行榜,有‘近期’排行榜……编辑们在版面上刊登排行榜,教授们在课堂上介绍排行榜。仿佛文艺界应当向水泊梁山学习,不排出个座次,大家都活得不自在。”文章对“排行榜”的泛滥、草率,提出质疑和商榷,写道:“有的单位发出几百张问卷,收回的很少,就堂而皇之地据此公布排行榜。”“有的连问卷调查也不搞,几个人凑在一起‘策划’一下,一份纵贯上百年横跨全中国的排行榜就出来了。有的单位公布问卷调查结果,被认定为最受读者喜爱的什么‘家’当中,本单位的人竟占好几个,名字还摆得很靠前。对于这样的排行榜,读者怀疑其中有自我炒作的成分”,通过这些质疑论辩,纠正错误,指明了错谬之所在,拨开了人们思想上的阴霾,澄清了模糊观念,拨正了舆论导向,使人们明辨是非,顿开茅塞。
要写好问题性新闻,关键在于要搞好调查研究,掌握群众的思想脉搏,知道群众在想什么,实际工作中有什么问题需要报纸来回答。目前问题性新闻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抓准问题。主要表现在所抓的问题不是一碰就响的问题,所抓的问题不具有普遍意义,指导性不强。“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提供的经验是:要抓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要抓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要抓“热点问题”、要抓人民群众中有“疑点”的问题、要抓人民群众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等。在抓准问题的基础上,要让问题性新闻有可读性和可感性,还应讲究表现形式。下述笔者归纳总结出的8种表现形式,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1.通讯型的——就是用近似通讯的手法表现,其特点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并用,记述事实与评析问题相结合,有高度概括,也有具体描写,感情真实,材料丰富,议论风生。
2.述评型的——就是常见的“有述有评,述评结合,以述为主、以评点睛的记者述评”。
3.讨论型的——即对那些重大而又较复杂的问题,特别是那些有争议而一时难以统一认识的又具有普遍教育意义的问题,开展讨论。通过讨论、争鸣,辨真伪善恶,明是非曲直,以统一思想,规范行为。
4.回答型的——有的是针对群众普遍反映而又感到困惑的问题由编辑部组织回答。
5.工作研究型的——许多报纸辟有“工作研究”专栏,其中有些报道的倾向是研究某项工作中的问题的,或针对工作中的问题发表改进意见的。当然也有研究成功经验的。
6.调查报告型的——“调查报告”也是许多报刊的一个固定栏目。其中有报告某项工作成就的,有报告某个新生事物的发展过程的。这后者就是“问题新闻”。
7.采访札记型的——这种写作形式也很自由,就是对所要评析的问题把采访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写进去,有述有感有评,亲切自然。
8.来信型的——是记者、读者用给编辑部写信的形式,叙述见闻,反映问题,评析问题,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
编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