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媒如何借力网络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t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网络传播甚嚣其上的时代,纸媒不得不面对网络强有力的竞争。但是,纸媒眼里如果仅仅有竞争,一定活得很吃力,甚至会疲惫不堪。除了竞争,纸媒还能与网络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平台互动。这些关系引导纸媒以朋友和合作者的眼光看待网络。借力网络,才能使自身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求适应时代的生存之道。本文以区域性主流都市报——《大河报》的一些采编实践为例,谈谈纸媒如何借力网络,服务新闻采编。
  利用网络,搜集线索和资料
  网络培养了大批的网民,也培养了大批的新闻线人。他们通过在网络的论坛发帖、写博客(包括微博)等形式,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新闻资源。网络无疑成为纸媒记者搜集线索的重要途径。
  从网络上得到新闻线索,然后采写出好稿子的例子,在《大河报》屡见不鲜。比如该报2010年4月27日刊发的《新乡“6·13”地震是谣言 省地震局:请大家勿信》。
  采写此稿之前,记者在网上发现,一则消息在网上疯传,传言“引用”了美国宇航局、美国国家地震台网的预测:中国河南新乡将于2010年6月13日发生地震。传言震中为河南省新乡市,震级为7~8级,位于华北平原地震带。此后还会有600多次余震,震级均不等。这条信息在河南省的手机、QQ、论坛上迅速扩散。记者随后赶紧采访河南省地震局,得知“目前,政府没有发布过任何关于新乡要发生强烈地震的预报信息。请大家切勿轻信谣言。”这篇报道既为报纸赢得了权威的影响力,也及时平息了谣言,消除了当地居民的恐慌心理。
  网络元素,注血报纸版面
  《大河报》文娱版曾刊登了一篇金鹰电影节的报道。标题是《今年金鹰有点囧》,刊登后引来读者无数电话的议论。有询问、有赞赏、有质疑。最后,报纸不得不以《一个“囧”字让人“囧”》为题专门做出回应。这篇报道之所以引发如此关注,是因为带有鲜明网络特征的“囧”字赫然用在主标题上,这个与报纸一贯用语迥然不同,还未被平面媒体读者所熟悉的网络语言,一出现便在版面上形成视觉焦点。其实,不仅是网络语言,版面风格、内容这些网络元素,如果能够被报纸编辑合理地吸收和运用,必定会为报纸的版面注入新鲜的血液,呈现清新之风。
  首先,一些个性风趣、广为人知的网络语言可以成为活跃版面的因素。如“雷人”、“躲猫猫”、“俯卧撑”、“山寨版”、“被××”等,常常为编辑所用。网络语言具有强烈的直观性、通俗性、主观性,如果选用得当,会让新闻标题变得十分活泼生动。这同时顺应了读题时代对报纸标题简洁明快、实用通俗的风格要求。比如有个标题说飞人博尔特又破了世界纪录——《他真不是人,他真是飞人(主)哥破的不是记录,是寂寞(副)》,这个标题既十分生动,又充满了幽默感。其次,网络新闻中的分割式处理有助于读者阅读,并使得版面布局更加灵秀美观。要吸引读者完整阅读版面内容,版面上同一主题下各篇目之间也最好构成并列、补充、递进、说明等逻辑关系,使读者保持阅读兴趣。同时,突出处理动态稿件或使用总标题也能把分散的篇目集中起来,让版面重点突出,并具有整体感。再次,利用网络内容来丰富、补充报道内容,是传统媒体整合吸收网络内容的一种重要方式。传统媒体在报道某一热点事件或者话题时,整合来自网络上的有关报道和网民的议论,构成新闻报道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来自网民的议论,不但丰富了报道内容,提升了新闻价值,揭示了报道主题,而且语言生动鲜活。
  与网互动,推动报道进程
  在新闻报道中,如果能联手网民,与其产生良性互动,凭借其巨大的舆论影响力,定会为纸媒的舆论监督报道带来诸多便利。这一点,是纸媒在更深层面上借力网络。2007年12月26日,《大河报》刊发记者采写的长篇报道《洛阳烈士陵墓让位于商业墓地烈士遗骨叠压掩埋》,引起全国范围内的强烈反响。虽然来自各方的压力依然让记者感到极其不安,但是网民一次又一次的行动,给了记者和报纸很大的支持。
  首先是网民参与的人数巨大。新浪网、搜狐网、新华网、人民网等,当天这一主题的回帖率高达60多万人次,洛阳BBS、大河网的“洛阳城事”论坛上,这一主题的回帖率也达到数万人次。其次,网民及时跟进调查让事实的真相不容置疑。报道一经发出,网友就将稿子原文贴出,数名网友为探究报道的真实性,立即结伴或者单独前往现场实地“考察”,并拍摄了大量的现场图片,证实了报道的真实性。随即,洛阳大量网友自发前往烈士陵园祭奠。网民的一系列活动,对记者是极大的支持和安慰。网民甚至千方百计查询到记者的手机号码及邮箱,不停地给记者打电话予以鼓励。此外,网民的爆料和分析入情入理,也增强了报道的说服力。许多网民并非只是发泄不满情绪,而是对事件的事实进行了令人赞赏的陈述及分析。这无形中给了那些被批评的强势部门和个人以巨大的舆论压力。
  这些事实证明,网民的热情参与,对进一步挖掘事实真相,促成监督报道的最终成功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而且他们的强大声援,也在相当程度上减轻了报社和记者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结语
  网络传播给纸媒的记者和编辑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手段和新闻业务技能的更新,更是新闻传播观念和理念的提升。只有让这些新鲜的观念和理念深入纸媒记者编辑的内心,才能在日常新闻的操作中形成习惯,自觉地与网为友,最大限度地借力网络,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作者为大河报社记者,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在读硕士)
  编校:董方晓
其他文献
摘要:央视关于去年夏天高温天气的报道集中反映了主流媒体突发事件报道理念和议程设置的改进,体现了作为大国强势媒体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对社会和其他媒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突发事件报道理念 议程设置 央视 高温天气    2010年进入夏季以来,南北热浪同时夹击,我国大部饱受高温之苦,局地气温达38℃~40℃。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南方地区持续出现高温天气,北方的气温也明显上升,热浪再次袭来。作
期刊
2010年4月,韩寒登上《时代》全球影响力候选人榜事件再次引发了网络热议。遥想10年前辍学在家卖文度日的高中生韩寒最初被公众知晓,还主要是围绕天才与叛逆、教育与成才,甚至被当做“反面教材”开始的。彼时在央视《对话》中的韩寒还是一个在聚光灯下手足无措的青涩少年,被现场观众苦口婆心地教诲。而10年后韩寒则被亿万网民奉为“民意代表”、“公共知识分子”、“道义的化身”被捧上神坛。  事实上,在2001年之
期刊
摘要:如今的选秀节目竞争激烈,生存艰难,品牌发展之路举步维艰。湖南卫视2009年的选秀节目《快乐女声》在广电总局的多重限制下,顽强自救,大胆创新,对电视选秀节目的品牌发展之路进行了成功的探索。本文从湖南卫视对内部资源的整合、对外部资源的利用、对自身节目质量的提高三个大的方面,论述了湖南卫视成功延续品牌的全新策略。  关键词:湖南卫视 快乐女声 电视选秀 品牌战略    如今,电视选秀节目的发展环境
期刊
邵丽在小说《木兰的城》中,展开了一幅众生驻足“城”之相。他们围绕“城”呓语着对“城”的迷恋。木兰即是迷恋者之一,她不仅是一群农民的代表,表征着传统,同时又作为女性,展现在女作者的女性视野聚焦之下,这使其更具透视转型时期女性意识的价值。在这群游走于“城”的农民中,有两个焦点人物:木兰和她的母亲姚水芹。她们面临“城”,铺陈开追寻幸福中的迷失和自我救赎之路。  途中的迷失  木兰进城打工并“爱上了”这个
期刊
李昂被台湾文坛称为“叛逆的女性”,她在上世纪80年代初发表的小说《杀夫》,震惊了当时的文坛,尖锐地揭示了封建家族势力和男权主义对妇女的压迫和妇女本能的反抗,其批判的锋芒直指男权社会。“新写实”的代表作家池莉在90年代也构建了一个现代社会的“杀夫”故事——《云破处》。《杀夫》和《云破处》在“杀夫”的故事框架下,都有对人性恶的书写,都有“杀夫”的故事框架,但文本的内涵和文化思考却大异其趣。  人性恶的
期刊
摘要:随着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名著改编使得经典作品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由于《红楼梦》文本的复杂性,本文第一部分内容为“原著”辨析;第二部分分析改编是否契合原著的思想内涵,即尊重原著的精神价值的度的问题;第三部分分析改编是否符合原著的人物形象及情节;第四部分分析改编是否诠释了原著的艺术风格。本文从这四个方面分析,努力为影视剧改编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新《红楼梦》 原著改编 《红
期刊
摘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传播技术发展迅猛,层出不穷的新技术点亮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成为维系社会文明的特殊载体。本文以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两个必然趋向——媒介融合与物联网的实现为出发点,试图对传播学大师马歇尔·麦克卢汉的经典著作《理解媒介》一书中的相关媒介理论进行全新的解读。  关键词:媒介融合 物联网 媒介 延伸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的生活环境、生存方式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
期刊
2009年“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在新华社总结的年度官员“雷人语录”中位居榜首。网络上有好事者搜索编辑了年度官员“雷人语录”,如2008年的“对我的抹黑,就是对西丰的抹黑”、“以前没有网络的时候多好啊,想让他们怎么说就怎么说”等。2010年“不要老报冷冷冷,要注意和谐”、“如果我们不拆迁,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吃什么”等继往开来。我们不禁思考:为什么群众这么关注官员“雷人语录”?官员“雷人语录”频
期刊
著名报人赵超构曾经说过:“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看副刊。”另一个著名报人金庸,也是小说界的泰斗,他曾说:“对于报纸而言,新闻为攻,副刊为守。”副刊正是一种文化的积淀、一种文化的展示,副刊之所以有他的存在价值,是因为副刊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内容和文化载体,能够反映社会时代进步的声音,传递人民对社会的呼唤和需求,同时也是广大读者对报纸阅读的一种审美需求。  自1949年1
期刊
2010年10月16日,“官二代”李启铭驾车在河北大学校区内撞到两名女学生,造成一死一伤的惨剧,其“我爸是李刚”的言论及撞人逃逸的行为在网上引起网友的广泛声讨。下面,以“‘官二代’撞人事件”为例分别探讨网络舆论产生的原因、功能及现状思考。  网络舆论的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的前提条件  网络技术的提高是网络舆论产生的土壤。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一种全新的交流互动环境。新媒体把人类社会极其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