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网络传播甚嚣其上的时代,纸媒不得不面对网络强有力的竞争。但是,纸媒眼里如果仅仅有竞争,一定活得很吃力,甚至会疲惫不堪。除了竞争,纸媒还能与网络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平台互动。这些关系引导纸媒以朋友和合作者的眼光看待网络。借力网络,才能使自身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求适应时代的生存之道。本文以区域性主流都市报——《大河报》的一些采编实践为例,谈谈纸媒如何借力网络,服务新闻采编。
利用网络,搜集线索和资料
网络培养了大批的网民,也培养了大批的新闻线人。他们通过在网络的论坛发帖、写博客(包括微博)等形式,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新闻资源。网络无疑成为纸媒记者搜集线索的重要途径。
从网络上得到新闻线索,然后采写出好稿子的例子,在《大河报》屡见不鲜。比如该报2010年4月27日刊发的《新乡“6·13”地震是谣言 省地震局:请大家勿信》。
采写此稿之前,记者在网上发现,一则消息在网上疯传,传言“引用”了美国宇航局、美国国家地震台网的预测:中国河南新乡将于2010年6月13日发生地震。传言震中为河南省新乡市,震级为7~8级,位于华北平原地震带。此后还会有600多次余震,震级均不等。这条信息在河南省的手机、QQ、论坛上迅速扩散。记者随后赶紧采访河南省地震局,得知“目前,政府没有发布过任何关于新乡要发生强烈地震的预报信息。请大家切勿轻信谣言。”这篇报道既为报纸赢得了权威的影响力,也及时平息了谣言,消除了当地居民的恐慌心理。
网络元素,注血报纸版面
《大河报》文娱版曾刊登了一篇金鹰电影节的报道。标题是《今年金鹰有点囧》,刊登后引来读者无数电话的议论。有询问、有赞赏、有质疑。最后,报纸不得不以《一个“囧”字让人“囧”》为题专门做出回应。这篇报道之所以引发如此关注,是因为带有鲜明网络特征的“囧”字赫然用在主标题上,这个与报纸一贯用语迥然不同,还未被平面媒体读者所熟悉的网络语言,一出现便在版面上形成视觉焦点。其实,不仅是网络语言,版面风格、内容这些网络元素,如果能够被报纸编辑合理地吸收和运用,必定会为报纸的版面注入新鲜的血液,呈现清新之风。
首先,一些个性风趣、广为人知的网络语言可以成为活跃版面的因素。如“雷人”、“躲猫猫”、“俯卧撑”、“山寨版”、“被××”等,常常为编辑所用。网络语言具有强烈的直观性、通俗性、主观性,如果选用得当,会让新闻标题变得十分活泼生动。这同时顺应了读题时代对报纸标题简洁明快、实用通俗的风格要求。比如有个标题说飞人博尔特又破了世界纪录——《他真不是人,他真是飞人(主)哥破的不是记录,是寂寞(副)》,这个标题既十分生动,又充满了幽默感。其次,网络新闻中的分割式处理有助于读者阅读,并使得版面布局更加灵秀美观。要吸引读者完整阅读版面内容,版面上同一主题下各篇目之间也最好构成并列、补充、递进、说明等逻辑关系,使读者保持阅读兴趣。同时,突出处理动态稿件或使用总标题也能把分散的篇目集中起来,让版面重点突出,并具有整体感。再次,利用网络内容来丰富、补充报道内容,是传统媒体整合吸收网络内容的一种重要方式。传统媒体在报道某一热点事件或者话题时,整合来自网络上的有关报道和网民的议论,构成新闻报道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来自网民的议论,不但丰富了报道内容,提升了新闻价值,揭示了报道主题,而且语言生动鲜活。
与网互动,推动报道进程
在新闻报道中,如果能联手网民,与其产生良性互动,凭借其巨大的舆论影响力,定会为纸媒的舆论监督报道带来诸多便利。这一点,是纸媒在更深层面上借力网络。2007年12月26日,《大河报》刊发记者采写的长篇报道《洛阳烈士陵墓让位于商业墓地烈士遗骨叠压掩埋》,引起全国范围内的强烈反响。虽然来自各方的压力依然让记者感到极其不安,但是网民一次又一次的行动,给了记者和报纸很大的支持。
首先是网民参与的人数巨大。新浪网、搜狐网、新华网、人民网等,当天这一主题的回帖率高达60多万人次,洛阳BBS、大河网的“洛阳城事”论坛上,这一主题的回帖率也达到数万人次。其次,网民及时跟进调查让事实的真相不容置疑。报道一经发出,网友就将稿子原文贴出,数名网友为探究报道的真实性,立即结伴或者单独前往现场实地“考察”,并拍摄了大量的现场图片,证实了报道的真实性。随即,洛阳大量网友自发前往烈士陵园祭奠。网民的一系列活动,对记者是极大的支持和安慰。网民甚至千方百计查询到记者的手机号码及邮箱,不停地给记者打电话予以鼓励。此外,网民的爆料和分析入情入理,也增强了报道的说服力。许多网民并非只是发泄不满情绪,而是对事件的事实进行了令人赞赏的陈述及分析。这无形中给了那些被批评的强势部门和个人以巨大的舆论压力。
这些事实证明,网民的热情参与,对进一步挖掘事实真相,促成监督报道的最终成功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而且他们的强大声援,也在相当程度上减轻了报社和记者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结语
网络传播给纸媒的记者和编辑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手段和新闻业务技能的更新,更是新闻传播观念和理念的提升。只有让这些新鲜的观念和理念深入纸媒记者编辑的内心,才能在日常新闻的操作中形成习惯,自觉地与网为友,最大限度地借力网络,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作者为大河报社记者,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在读硕士)
编校:董方晓
利用网络,搜集线索和资料
网络培养了大批的网民,也培养了大批的新闻线人。他们通过在网络的论坛发帖、写博客(包括微博)等形式,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新闻资源。网络无疑成为纸媒记者搜集线索的重要途径。
从网络上得到新闻线索,然后采写出好稿子的例子,在《大河报》屡见不鲜。比如该报2010年4月27日刊发的《新乡“6·13”地震是谣言 省地震局:请大家勿信》。
采写此稿之前,记者在网上发现,一则消息在网上疯传,传言“引用”了美国宇航局、美国国家地震台网的预测:中国河南新乡将于2010年6月13日发生地震。传言震中为河南省新乡市,震级为7~8级,位于华北平原地震带。此后还会有600多次余震,震级均不等。这条信息在河南省的手机、QQ、论坛上迅速扩散。记者随后赶紧采访河南省地震局,得知“目前,政府没有发布过任何关于新乡要发生强烈地震的预报信息。请大家切勿轻信谣言。”这篇报道既为报纸赢得了权威的影响力,也及时平息了谣言,消除了当地居民的恐慌心理。
网络元素,注血报纸版面
《大河报》文娱版曾刊登了一篇金鹰电影节的报道。标题是《今年金鹰有点囧》,刊登后引来读者无数电话的议论。有询问、有赞赏、有质疑。最后,报纸不得不以《一个“囧”字让人“囧”》为题专门做出回应。这篇报道之所以引发如此关注,是因为带有鲜明网络特征的“囧”字赫然用在主标题上,这个与报纸一贯用语迥然不同,还未被平面媒体读者所熟悉的网络语言,一出现便在版面上形成视觉焦点。其实,不仅是网络语言,版面风格、内容这些网络元素,如果能够被报纸编辑合理地吸收和运用,必定会为报纸的版面注入新鲜的血液,呈现清新之风。
首先,一些个性风趣、广为人知的网络语言可以成为活跃版面的因素。如“雷人”、“躲猫猫”、“俯卧撑”、“山寨版”、“被××”等,常常为编辑所用。网络语言具有强烈的直观性、通俗性、主观性,如果选用得当,会让新闻标题变得十分活泼生动。这同时顺应了读题时代对报纸标题简洁明快、实用通俗的风格要求。比如有个标题说飞人博尔特又破了世界纪录——《他真不是人,他真是飞人(主)哥破的不是记录,是寂寞(副)》,这个标题既十分生动,又充满了幽默感。其次,网络新闻中的分割式处理有助于读者阅读,并使得版面布局更加灵秀美观。要吸引读者完整阅读版面内容,版面上同一主题下各篇目之间也最好构成并列、补充、递进、说明等逻辑关系,使读者保持阅读兴趣。同时,突出处理动态稿件或使用总标题也能把分散的篇目集中起来,让版面重点突出,并具有整体感。再次,利用网络内容来丰富、补充报道内容,是传统媒体整合吸收网络内容的一种重要方式。传统媒体在报道某一热点事件或者话题时,整合来自网络上的有关报道和网民的议论,构成新闻报道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来自网民的议论,不但丰富了报道内容,提升了新闻价值,揭示了报道主题,而且语言生动鲜活。
与网互动,推动报道进程
在新闻报道中,如果能联手网民,与其产生良性互动,凭借其巨大的舆论影响力,定会为纸媒的舆论监督报道带来诸多便利。这一点,是纸媒在更深层面上借力网络。2007年12月26日,《大河报》刊发记者采写的长篇报道《洛阳烈士陵墓让位于商业墓地烈士遗骨叠压掩埋》,引起全国范围内的强烈反响。虽然来自各方的压力依然让记者感到极其不安,但是网民一次又一次的行动,给了记者和报纸很大的支持。
首先是网民参与的人数巨大。新浪网、搜狐网、新华网、人民网等,当天这一主题的回帖率高达60多万人次,洛阳BBS、大河网的“洛阳城事”论坛上,这一主题的回帖率也达到数万人次。其次,网民及时跟进调查让事实的真相不容置疑。报道一经发出,网友就将稿子原文贴出,数名网友为探究报道的真实性,立即结伴或者单独前往现场实地“考察”,并拍摄了大量的现场图片,证实了报道的真实性。随即,洛阳大量网友自发前往烈士陵园祭奠。网民的一系列活动,对记者是极大的支持和安慰。网民甚至千方百计查询到记者的手机号码及邮箱,不停地给记者打电话予以鼓励。此外,网民的爆料和分析入情入理,也增强了报道的说服力。许多网民并非只是发泄不满情绪,而是对事件的事实进行了令人赞赏的陈述及分析。这无形中给了那些被批评的强势部门和个人以巨大的舆论压力。
这些事实证明,网民的热情参与,对进一步挖掘事实真相,促成监督报道的最终成功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而且他们的强大声援,也在相当程度上减轻了报社和记者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结语
网络传播给纸媒的记者和编辑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手段和新闻业务技能的更新,更是新闻传播观念和理念的提升。只有让这些新鲜的观念和理念深入纸媒记者编辑的内心,才能在日常新闻的操作中形成习惯,自觉地与网为友,最大限度地借力网络,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作者为大河报社记者,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在读硕士)
编校:董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