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法的运行”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uiyo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的法的历史进程中,法的生命在于运行。关于法的运行,它应该是一个从创制一直到实施的整个过程。当代法学家沈宗灵和张文显曾在《法理学》一书中说到:“法的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任何一个国家的统治者,为了实现自己的意志和利益,不仅制定法律,更重要的还是要使制定的法律能够得到切实和贯彻执行,成为人们普遍遵守和执行的行为准则,确立和维护有利于自己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如果制定了法律而不能付诸于运行实施,即使法律制定得再多再好也毫无意义。”所以,讨论关于我国法的运行,就应该研究法在运行到各阶段的具体含义和内涵,其对于治理我国各方面情况都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法理;监督;运行
  一、立法的含义和立法的基本原则
  (一)立法的含义
  对于立法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两种之分。狭义的立法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法律(特定的规范性文件)的专门活动。而广义的立法是指一定国家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并通过法定程序创制法律规范的活动,在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项条例的制定、修改和废纸,适用本法。”该项的规定,正说明《立法法》是在广义上使用“立法”概念。
  (二)立法的基本原则
  立法原则是立法主体在立法是所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它是立法的指导思想在立法过程中的体现和具体化,其主要表现为在立法活动中所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和方法。现代法学家沈宗灵在《法理学》书中提到:从立法的适用范围上来看,立法原则是贯穿于所有立法主体的所有立法活动的总体原则,它不仅仅是某项具体的法律、法规制定的原则。关于立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宪政原则。坚持宪法这一基本原则,是关于我国在立法工作之上的,保持其正确的政治方向,努力做到合法性、科学性、先进性和国际性的最根本的保证。
  2.法治原则。我国的立法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点开始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维护法制统一和尊严,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的基本要求。
  3.民主原则。我国的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我们应该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尽最大力量保障人民群众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可以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4.科学原则。我国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义务,划分和规定国家机关的相应职权和相应职责。我国著名法学家张文显在《法的概念》书中说到,“法的核心内容是有关公民、法人、国家机关之间的权利(职权)与义务(职责),立法科学性要求权利(职权)与义务(职责)及其界限的确定必须合理,权利(职权)与义务(职责)必须对等一致;各种义务的设定和强制必须是公民、法人、国家机关能够承受和履行的。”
  二、法的遵守的含义
  法的遵守,即为守法,是指遵守法律,符合法律,依法办事。其具体含义为公民个人、法人组织和其他组织以及国家机关依照法律正确行使法定权利,忠实履行法定义务,做法律所要求之事,不做法律所禁止之事。沈宗灵教授曾对法的遵守即守法进行了解释归纳:“当代中国实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要求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个人,都应遵守宪法和法律,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三、法的执行的含义和法的执行原则
  (一)法的执行的含义
  法的执行也称为执法,对于执法的含义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对于广义的执法,是指包括国家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军事机关等在内的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实施法律的活动,包括一切执行法律和适用法律的活动;而对于狭义的执法,则特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法的执行原则
  (二)合法性原则,法的执行的合法性原则也即依法行政原则,是法治原则在执法中的具体体现。2.合理性原则,法的执行的合理性原则是指执法主体在执法活动中,必须做到适当、合理、公正,即符合法律的基本精神和目的,具有客观、充分的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3.效率原则,法的执行的效率原则是指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行政机关对社会实行组织和管理过程中,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取得尽可能大的收益,取得最大的执法效益。4.正当程序原则,法的执行的正当程序是指执法机关在实施行政执法行为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法, 目的是使执法行为公平、公开、民主,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四、法的适用的含义和法的适用原则
  (一)法的适用的含义
  法的的适用也称为司法,是指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适用法律处理各种案件的专门活动。张文显教授解释所谓的“专门活动”:是以国家名义实现其司法权的活动,因而属于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在国家全部活动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
  (二)法的适用原则
  我国法的适用原则即司法原则主要有以下四个部分:
  1.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司法机关处理一切案件,只能以国家法律为标准、为尺度。2.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我国,任何公民,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年龄、文化程度、居住期限的不同,都依法享有同等的权利,依法承担平等的义务。3.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有两层含义:一是法律规定,国家的司法权只能由国家司法机关统一行使,其他任何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无权行使;二是法律规定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时,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4.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对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是社会主义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
  五、法律责任的概念
  法律责任这一词语的含义是非常复杂的。各法学家对此定义不一。纯粹法学派创始人凯尔森认为,“法律责任的概念是与法律义务相关联的概念,一个人在法律上对一定行为负责,或者他在此承担法律责任。意思就是,如果作相反行为,他应受制裁”。中国当代法理学学科与西方法律思想史学奠基人之一的章若龙教授和李积桓教授均认为,“法律责任,也称法律后果。它是使人们对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那种带有强制性的法律上的责任”。
  六、法制监督的含义以及原则
  法制监督,又称法律监督,其含义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法律监督是指有关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立法、执法和司法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的监察和督促。而对于广义的法律监督是指由所有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对各种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察和督促。
  法律监督的原则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首先,合法原则。法律监督的合法原则首先要求法律监督的目的必须合乎法律的目的,与法律的价值和目的保持一致;其次要求监督活动本身必须具有合法性;其次,民主原则。张文显教授认为,法律监督的民主原则要求法律监督应以保证人民真正当家做主、实现民主政治为其价值取向;最后,程序原则。法律监督的程序原则要求法律监督不仅指向活动内容的合法性,而且指向活动程序的合法性,因为,我们通过程序来控制权力的话比我们仅仅凭借相关的实体内容和相关的权限来控制权力的话,其更能适应现代社会权力运作的某些特点,也就更有助于实现我们对权力的监控。
  总之,法的运行在本质上有着追求和实现正义目标的取向,而“法”的特殊品格也使它能够成为法的运行最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付子堂.法理学进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
  [2]沈宗灵.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摘要】:市场经济基础上,金融机构不同类型具备同样信用风险,但是在形成机理和信用风险上具备一定差距。在一般信用风险管理模式下的各种类型金融机构,应该不断结合信用风险特殊性,自身特征,运作过程来进行评估、识别、控制风险,合理选择预警方法、评估方法、风险评估指标,以便于完全展现小额贷款公司信用风险管理模式的基本目标。  【关键词】:小额贷款;公司信用;风险管理;模式  地方政府影响下,首批小额贷款公司
期刊
【摘要】:家庭作业是帮助小学生理解、巩固和运用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工具,是教师反思教学活动得失的重要途径。布置家庭作业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使家庭作业发挥更大的价值,教师在设计家庭作业时,可以从家庭作业数量要适当、家庭作业的难度要适宜、家庭作业的设计要合理、家庭作业的形式要多样等方面考虑,使小学生的家庭作业发挥最大的价值。  【关键词】:教师;小学生;家庭作
期刊
【Abstract】:In terms of the direct impact, ancient Greek mythology and Christian Bible have become the main factors to influence the western literature. William Shakespeare is the most outstanding huma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行政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我国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分析了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发展的合理路径,从而能积极促进我国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  【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挑战;政府  前言: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主要有两个阶段,主要以1978年为标志。在197
期刊
【摘要】:当今时代呼唤新的管理理念、管理理论、管理实践和创新。从企业管理角度看,有三个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生产方式从大规模生产向大规模定制转变;二是组织形态发生了变革;三是管理方法、手段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涌现带来新的变革。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对整个工业管理体系变革和创新的充分体现,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发展方向。两化融合“移动电子商务普及工程”对传统产业进行信息改造,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利用信息化
期刊
【摘要】:互联网时代风潮涌起,席卷大陆。各种“互联网+”商业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冉冉升起。阿里、腾讯、百度三足鼎立,小米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厚积薄发。“互联网+”传统行业相结合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商业奇迹,给传统行业输入的新鲜血液,焕发新的春天。与此同时,人们渐渐把目光了艺术品市场。希望“互联网+艺术品”能在市场上分上一杯羹,在只有少数行业没有被垄断的艺术品市场上掀起一场商业上的“腥风血雨”。“互联网
期刊
【摘要】:科学研究者通过对各地特色文物标本进行科学研究,然后在博物馆举办形象生动的文物陈列展览,以达到传播各地历史文化知识。作为历史文化传播的载体,但现代很多博物馆的展览都有抄袭的疑点,存在雷同之处。要使博物馆发挥其最大效果,必须要有创新性以及个性化的陈列设计。本文对博物馆展览的陈列设计的作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陈列设计;创新性;博物馆展览;科学研究;展区空间设计;时代精神;人体工
期刊
【摘要】:中国的杂技艺术可谓源远流长,这种艺术在中华灿烂的民族文化艺术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中国外交中,作为一张中华文明的名片展示于世人面前。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人们审美观念的不断变化,对杂技艺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促使了杂技需要向更高、更新的领域发展,走一条创新之路。  【关键词】:时代;发展;杂技;创新  杂技是我国经典的艺术门类之一,中国杂技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大约萌芽于新石器时代。经
期刊
【摘要】:互联网在中国虽然只有将近二十年的发展历史,但是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的速度可以称得上日新月异,从最开始的为少数专业人士所知,到现在互联网已经和每个人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为我们获取信息、促进人际交往以及工作学习等生活各个方面都提大的方便,我们现在已经很难想象没有互联网的生活将是怎样的。视频网站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也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而视频网站的独特盈利模式也引起了许多专业人士的关注,
期刊
【摘要】:“五四”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价值和现代意义。而“五四”一重大历史特征就是对传统的批判。因此,正确认识五四对中国传统的批判对我们更加准确、深刻地认识“五四”精神的实质和内涵,以及对处于当下的我们如何继承并发展地看待“五四”的现代意义具有指导性作用。我个人对五四反传统的态度是肯定的。并且认为五四反传统是必然发生的。客观地对待五四反传统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分析。下面我将从五四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