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按照党中央和地方教育发展战略要求,以及构建学校劳动教育体系的现实诉求,文章以党中央和上海市关于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战略要求和教育精神为指导,针对学校劳动教育体系的现状,开展新时代对劳动教育认知的重塑研究、大中小学一体化教育机制研究和劳动教育的无缝衔接教育举措研究,从而探索为大中小学一体化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提出对策和建议。
【机 构】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工作部(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研究生工作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武装部
【基金项目】
:
2017年度“阳光计划”项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类)“‘一带一路’倡议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生涯教育路径研究”(课题编号17YG16)的阶段性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党中央和地方教育发展战略要求,以及构建学校劳动教育体系的现实诉求,文章以党中央和上海市关于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战略要求和教育精神为指导,针对学校劳动教育体系的现状,开展新时代对劳动教育认知的重塑研究、大中小学一体化教育机制研究和劳动教育的无缝衔接教育举措研究,从而探索为大中小学一体化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提出对策和建议。
其他文献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一方面要加强理论创新研究,明确一体化建设的要素构成、衔接机理和内容体系等;另一方面要优化实施策略,从构建课程体系、创新教学设计、探索教学模式等方面推动实践创新。
互联网时代,传播媒介的改变引起人类社会的变革和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变迁,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话具有建构性、合作性、创造性等特点,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中,它不仅是一种教育方法,更是观察教育的一个视角或基础,是解读问题的一个切入点。根据对话主体的不同,高校可以依靠与文本对话、与他者对话、与自我对话等途径,实现意识形态教育的主体自觉和超越,进而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和发展。
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与大学生价值观的涵育密切相关。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发展态势呈现出生成主体多元化、传播速度瞬时化、发展走向干预化的特征,面对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正向提升与负面牵制的双重影响。应从几个方面着力应对:健全高校网络舆情工作队伍,打造网络舆情引导矩阵;搭建网络舆情交流平台,构筑网络舆情疏导载体;构建网络舆情工作机制,激发网络舆情管控效能。
近些年来,大学生自虐、自残、自杀现象时有发生,反映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不足。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发展的内在要求。大学生生命教育是一个持续性的系统工程,需要教育工作者从多个维度探讨对策,帮助大学生处理好自我认知和人际关系问题,提升大学生的生命质量和生命素养。
按照构建形成必修课加选修课课程体系的要求,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改革,应着力建设校本思政选修课。从理论上明晰其定位,将直接影响这些课程的学科归属、实践取向及未来发展。区别于一般的人文通识选修课,校本思政选修课的根本属性是政治课,政治性是其灵魂所在;区别于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课程思政,校本思政选修课的核心内容是理论课,学理性是其根基所在;区别于思政必修课,校本思政选修课的表现形式是校本性,校本文化特色是其生命力的源泉所在。
新时代大学生的个体特质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烙印,个性需求也向多层次、立体化方向转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思政课如何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求,成为广大高校亟须研究的新课题。习近平对思政课建设提出的“八个相统一”要求中蕴含了丰富的供给侧改革理念,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根本方法论。高校可以吸纳其中的理论元素,充分运用新思维盘活思想政治教育战术,在优化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创新教学供给方式、转换教学话语、构建教学场域等方面攻坚克难,以实现“供”“需”平衡。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生态系统理论有一定的契合性,从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分析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现其存在着结构失衡、机制失调和功能缺失的现实问题.对此,应借鉴国外高校
“抖音”作为一款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凭借其知识获取的便捷性、时间利用的有效性、跨文化传播的新颖性,吸引了大学生群体的广泛关注和参与。当然,它也对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带来了双重影响:一方面,“泛在式参与”“娱乐性平台”“个性化机制”为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有利的平台;另一方面,“信息茧房”“碎片化阅读”“娱乐狂欢”“网络炫富”等不良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抖音文化”现象,需要顺势而上,注重价值引导,坚持“内容为王”;优化传播机制,实现“价值共创”;创新教育载体,入驻“抖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重要拓展延伸。深入探究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理论依据,特别是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意义,是建构过程优化、科学有效、管理创新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必要前提。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之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对实践教学模式建构的具体路径、基本要素、主要形式等探索具有重要的启示。
推进高校党组织思想建设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本质要求,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党组织思想建设与立德树人融通发展既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命题,也是推进“四个服务”的实践要求。应从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立德树人协同机制欠缺、党建工作与立德树人工作相脱节现象入手,把党的思想建设作为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的唯一主线,构建“五融五抓”融通发展格局,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工作载体、保障监督四个方面建设融通发展体系,不断凸显党的绝对领导地位,着力培养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奋斗终身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