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浇灌育曲为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x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曾經阅读过这样一句话:“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真理;有了爱,也不等于有了教育,这也是真理。”为这句话我一度迷茫过。但当我接了现在这个班级以后,我对这句话便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虽然面对部分成绩好表现好的学生,但更多的是面对一些成线差表现差的问题学生,前者就像笔直粗壮的树木,后者犹如弯曲纤细的小树,不扶直不增加养料就会枯槁。尽管这类学生是少数,如果放弃他们就有碍他们自身的健全成长,又会影响到班级和学校的正常活动,甚至长大后会危及到社会安定因。因此,四年来我在做问题生工作上认真琢磨,有了一点点成效。
  一、改变称谓,融入爱心,微笑面对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一个学生如果失去爱和尊重,那么他将很难健康地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在理解、尊重、爱护学生的情感基础上,为他们创设一个信任、接纳、理解、尊重的情感氛围,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实施。
  由于他们学习懒散,言谈粗野,行为乖张,因此被人斥为“瘟神”。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长期遭到“白眼”, 而在心理上,他们都特别渴求尊重和平等。如果老师不重视他们,则会使他们本来自卑的心理更加自卑,甚至“破罐子破摔。造成一种恶性循环,这样极不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我们不妨来个换位思考,揣摩他们的心理,理解他们的处境,宽容他们的缺点,俯下身来听听他们怎么说,这样做能最大限度给他们以尊重,让他们的从心底里接纳了你,把你当作了朋友,让一个微笑,成为融化“问题学生”心灵坚冰的暖流。“问题学生”由于长期受到斥责,遭到伤害,因而心中笼罩着浓浓的阴影,久而久之,这些阴影便凝结成厚厚的坚冰。而老师的一个小小的微笑,便是一剂爱的“良方”。她是老师关爱的传递,尊重的表达;是一种信任、一种鞭策。因此,作为教师,对“问题学生”请千万不要“吝啬”你的微笑。这微笑对你来说,虽是轻而易举,但可以使教育收到神奇的效果。
  二、找出“问题” 查明“病”因思想上帮助他们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有向上向善的愿望和热情”。但由于小学生缺乏社会生活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容易沾染一些不良习气,也许一些人行为上已出现偏差但还不知晓,这时如果及时指出问题及其后果的严重性,就能避免事态扩大,起到警醒作用,因而,面对每一个“问题学生”必须查明各自“病”因,对症“下药”,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更好地激发他们向上向善的心理。这时一句表扬,很可能是拂过“问题学生”心灵创伤的春风。许多学生都是鼓励出来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学生,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都有自身的长处和短处,那些优秀学生之所以优秀,除了他们自身的因素外,更多的是因为他们受到的鼓励多,这就激励他们好上加好。“问题学生”虽然存在着较多的行为障碍,但他们同样也有不少闪光的地方:有的尊敬师长,特别懂礼貌;有的关心集体,热心公益事务;有的荣誉感强,运动会上拼搏顽强……老师只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往往就能激活潜伏在他们身上“真、善、美”的元素。因此,作为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表扬,这表扬对你来说,虽轻而易举,但可以使他们从此振作起来,奋发向上。
  三、当好“导演”形成工作合力
  一些老师总觉得势单力薄,力不从心,以致于无法将教育转化工作坚持下去。这种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唱独角戏的尴尬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教育转化问题学生不但是班主任的责任,也是学科教师、学校领导的责任,不但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庭、社会的责任。学校方面要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优化老师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环境;老师要当好导演,充分了解掌握第一手材料,加强与各方的信息沟通,对问题学生实行动态管理、跟踪教育转化,这样既形成了工作合力,以提高了工作实效,事半功倍,势必增强老师做好问题学生工作的信心,使老师坚持而不懈,乐此而不疲,如此下去实乃学生之幸事,教育之幸事。
  四、将爱心和耐心继续下去 学会倾听
  每一个学生,心中都有许多喜怒哀乐,都需要向他人倾诉,尤其是问题学生在内心深处更是需要倾诉,通过倾诉以释放内心的苦闷,而一般的老师常常忽视了这一点,认为问题学生无忧无虑,心中有什么苦闷,因此便忽视了倾听.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要注重倾听,倾听他们的苦恼,走进他们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关心、爱心,那么他们就会喜欢你、亲近你。这样,你便可以因势利导,施之以教,从而达到转化的目的。因此,作为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倾听,这倾听对你来说,虽轻而易举,但可能是他们变好的开端。
  虽然转化“问题学生”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整个社会的主要力量还是表彰道德行为,谴责不道德行为,因此在这种压力下,大多数“问题学生”最终还是可以改变的,只要工作做细,方法得当,持之以恒,只要做到精心浇灌,就一定能育曲为直,育直为壮。也就是说,要转化问题学生,仅仅靠爱是不行的,还要靠我们的智慧。所以擎出一双温暖的手,等待鸟儿在我们的掌上搭建一座温暖的窠……
其他文献
一、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思想  (一)利用“学生渴求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恰如其分的出示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问题要做到难易适度,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的问题才会吸引学生,才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愿望,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才能引导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的质疑,自觉的去解决、去创新。  (
期刊
德国一位学者对情境作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如果让你咽下15克盐,无论如何你都难以下咽。但如果把15克盐放入一碗鲜美可口的汤中,你会在享用佳肴的同时,不知不觉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借助一定的情境,对提高教学实效有很大的助推作用。好的情境,让学生学习时如沐春风,如饮清泉;好的情境,无不闪耀着智慧的光华。情境教学通过教师调动学生,创造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课堂在情境中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
期刊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收益,还要靠老师的善于运用。新课标也指出: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的执行者,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教材(主要指教科书)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灵活的运用教材,不能死教书、教书死。到底如何运用好教材,这需要我们平时的经验积累与认真钻研。下面就我近几年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与
期刊
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必须积极的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纠正教学模式,开启启发式教学的篇章,从锻炼学生的思维层面的进行教学活动,在课堂上老师不再是主体而是主导地位,学生才是我们教学的中心,他们是主角,老师应该做好导演的应尽职责,同时教师必须意识到课堂更应该是属于学生的。因此,本人在长期的反思中总结了些新课改理念下学生该怎样来学的一些见解,让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效能达到最大化。  一、学会预习 
期刊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深刻的改革。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培养具有多种能力的人材。数学课程目标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新课改倡导建设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关注体验性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学校教育要成为“活的教育”,成为真正培养人的教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对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教育。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我们如何更好地做好
期刊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中指出: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加快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城乡教师交流。当前约束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不是教学楼不够,也不是课桌椅不足,而是缺少一支教学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的优秀教师队伍。  现在,每年教育部门都安排部分教师参加“国培计划”和“区培计划”的培训,但效果不太理想。一是培训
期刊
教育应先育人,再成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2017年11月12日,湖南省益阳沅江市第三中学16岁的高三学生罗某杰,在办公室将自己的班主任鲍某刺死。没有人想象得到,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会残忍的一刀一刀的捅死关爱和器重自己的老师。校园暴力事件在逐年在攀升,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我们的孩子怎么了?无法无天!残暴无比!毫无人性
期刊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自古以来,人民就已经深知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最早、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教育。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现如今,孩子的教育问题不仅仅是让老师头疼的事情,也是家长们最头疼的。该如何爱孩子?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会说,好孩子和坏孩子是天生的吗?如何把坏孩子教育成好孩子?如何激发孩子学校的动力?等,最重要的还是
期刊
初中班级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而又充满灵动性的过程,它不仅需要班主任严谨务实的常规教育,更需要具有策略艺术的情感渗透。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充满人性人情,充满爱心的老师,才会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所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班主任,必须“以人为本”,把握新时代教育的新趋势,在自身影响、活动开展、学生沟通以及家校联系等方面巧妙地渗透好情感教育,利用好情感的隐性力量,更好地服务于班级建
期刊
“亲子社会体验活动”一直是我园的特色课程,所谓亲子社会体验活动,是指幼儿在家长的陪伴下走进大自然、大社会,直接与自然、社会环境中的人、事、物进行互动,获得最直接的经验和感受。在我园社会体验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家长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起到的推波助澜的作用。社会体验主题活动中有许多资料的收集离不开家长这一重要的资源,家长的配合,是活动开展中重要的环节。围绕我班《相约甜点屋》这一社会体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