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教育承前启后,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帮助学生形成德育素养和健康心理,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在高中教育中,教师要积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和心理素质,让学生自信面对学习和生活,保持高洁的品格,这样才能使学校教育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高中德育;心理健康;融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和区别
(一)联系
第一,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群体都是高中生;第二,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让学生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第三,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都需要教师努力探寻合适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性格,重视学生的情感诉求。
(二)区别
首先,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理论有很大区别,其属于不同的知识领域。心理健康教育以教育心理学为主要指导理论,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青春期存在的心理问题等进行关注和研究;高中德育则是以马克思主义等先进理论思想为指导,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且大幅提高。其次,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也有非常大的区别。心理健康教育侧重对学生个体心理状态的评估和分析,而德育教育注重的是社会大众共同认可的道德和行为方式。最后,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方式也有诸多不同。德育教育主要采用的是教师课堂教授和学生自主感知相结合的方式,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注重帮助学生宣泄负面情绪。
二、将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的原因
在高中教育中,教师要想实现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要将二者融合起来。第一,二者之间有诸多联系,都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二者融合起来能够形成教育合力,有效提升教育效果。第二,二者的融合是社会层面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从单纯考量学生的文化素养转向综合考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心理素质等方面,二者巧妙融合能够更好地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最后,从德育教育的现实情况看,二者巧妙融合便于教师对学生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三、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融合方法
(一)提升教師队伍的专业素养
教师是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推动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担负起培养一批素质高、道德水平高的复合型人才的社会责任,学校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提升高中教师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素养,打造一支工作认真努力、教学能力出彩的教师队伍。教师应重视每一次教学培训,决不能应付了事,要积极和其他教师进行交流,通过对其他教师优秀教学方式的学习和借鉴,提升自身教学能力。作为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教师要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和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以身作则,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其形成正确的三观和性格,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在教授文化学科时,教师也应加强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心态和道德品质,面对困难时可以自我调节,找到解决困难的最优方法。这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使学生保持乐观的心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学校、家庭、社会联动,形成教育合力
对高中生的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单一的学校教育很难将二者充分融合,充分发挥其作用。所以,在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应多与学生家长沟通,学校也应与相关的政府部门、社会机构团体合作,共同努力,做好对高中生的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创设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情境
在教育融合的大背景下,学校应积极创设实践情境,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层面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检验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自己的道德品质是否符合时代的主旋律,结合在德育课堂和心理教育课堂中学到的知识,改善自身想法和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把社会推崇的道德标准作为自己品质养成的目标,从而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使学生的心理保持健康。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对教师讲授的知识产生情感共鸣,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同时,加深学生对德育教育的体悟。教师可创设实践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铺平道路。
(四)将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双向整合
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整合是相辅相成的。首先,心理健康教育给德育教育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有效教育方法。在实际的德育教育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还要利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对学生的心理机制进行细致的剖析,分析学生的不足和问题,从而让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日常行为变得更加优良,以此取得更好的德育教育效果。其次,如果教师能有效实施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也会更加顺利。心理健康教育也要吸纳德育教育的先进思想和手段,正确的三观和高尚的德行是学生抵御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保持健康心理的重要保障。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双向融合的最大优势在于能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提供保障。教师要想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就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能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人格特质,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将自己接受到的德育知识内化为自身的品质。
结语
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诸多积极作用。高中时期是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和实现人生目标的重要时期,教师不仅要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高效完成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要积极和学生家长沟通,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和诉求,让学生快乐学习和生活。教师应把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双向融合,使二者优势互补,更加科学合理,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使学生的人格更加健全,综合素质也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兆娟.心理健康教育对高中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167.
[2]王小琴.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基本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146.
关键词:高中德育;心理健康;融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和区别
(一)联系
第一,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群体都是高中生;第二,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让学生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第三,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都需要教师努力探寻合适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性格,重视学生的情感诉求。
(二)区别
首先,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理论有很大区别,其属于不同的知识领域。心理健康教育以教育心理学为主要指导理论,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青春期存在的心理问题等进行关注和研究;高中德育则是以马克思主义等先进理论思想为指导,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且大幅提高。其次,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也有非常大的区别。心理健康教育侧重对学生个体心理状态的评估和分析,而德育教育注重的是社会大众共同认可的道德和行为方式。最后,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方式也有诸多不同。德育教育主要采用的是教师课堂教授和学生自主感知相结合的方式,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注重帮助学生宣泄负面情绪。
二、将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的原因
在高中教育中,教师要想实现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要将二者融合起来。第一,二者之间有诸多联系,都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二者融合起来能够形成教育合力,有效提升教育效果。第二,二者的融合是社会层面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从单纯考量学生的文化素养转向综合考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心理素质等方面,二者巧妙融合能够更好地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最后,从德育教育的现实情况看,二者巧妙融合便于教师对学生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三、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融合方法
(一)提升教師队伍的专业素养
教师是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推动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担负起培养一批素质高、道德水平高的复合型人才的社会责任,学校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提升高中教师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素养,打造一支工作认真努力、教学能力出彩的教师队伍。教师应重视每一次教学培训,决不能应付了事,要积极和其他教师进行交流,通过对其他教师优秀教学方式的学习和借鉴,提升自身教学能力。作为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教师要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和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以身作则,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其形成正确的三观和性格,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在教授文化学科时,教师也应加强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心态和道德品质,面对困难时可以自我调节,找到解决困难的最优方法。这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使学生保持乐观的心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学校、家庭、社会联动,形成教育合力
对高中生的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单一的学校教育很难将二者充分融合,充分发挥其作用。所以,在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应多与学生家长沟通,学校也应与相关的政府部门、社会机构团体合作,共同努力,做好对高中生的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创设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情境
在教育融合的大背景下,学校应积极创设实践情境,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层面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检验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自己的道德品质是否符合时代的主旋律,结合在德育课堂和心理教育课堂中学到的知识,改善自身想法和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把社会推崇的道德标准作为自己品质养成的目标,从而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使学生的心理保持健康。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对教师讲授的知识产生情感共鸣,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同时,加深学生对德育教育的体悟。教师可创设实践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铺平道路。
(四)将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双向整合
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整合是相辅相成的。首先,心理健康教育给德育教育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有效教育方法。在实际的德育教育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还要利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对学生的心理机制进行细致的剖析,分析学生的不足和问题,从而让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日常行为变得更加优良,以此取得更好的德育教育效果。其次,如果教师能有效实施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也会更加顺利。心理健康教育也要吸纳德育教育的先进思想和手段,正确的三观和高尚的德行是学生抵御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保持健康心理的重要保障。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双向融合的最大优势在于能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提供保障。教师要想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就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能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人格特质,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将自己接受到的德育知识内化为自身的品质。
结语
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诸多积极作用。高中时期是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和实现人生目标的重要时期,教师不仅要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高效完成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要积极和学生家长沟通,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和诉求,让学生快乐学习和生活。教师应把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双向融合,使二者优势互补,更加科学合理,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使学生的人格更加健全,综合素质也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兆娟.心理健康教育对高中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167.
[2]王小琴.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基本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