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鉴赏教学探索与实践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H5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美术鉴赏可以提高人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可以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可以帮助人们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领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全部道德品质的塑造。总之,一个人的美术鉴赏力,是由他的艺术鉴赏、文化知识、生活经验和理论水平几个方面因素综合形成的。
  关键词: 初中美术鉴赏 艺术作品 美术作品 美术欣赏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在我国,教学是以知识的授受为基础的,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积极引导下,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全面发展。美术鉴赏这一学习领域,正是为了帮助学生成为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在学生的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过程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传统文化,尊重外国优秀文明成果的感情和态度。
  在美术鉴赏的过程中,鉴赏者是主体,没有学生的主体行为,仅靠教师的讲受,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美术鉴赏活动。美术鉴赏可以提高人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可以帮助人们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领域,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全部道德品质的塑造。
  马克思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的大众。”多鉴赏一些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就可以不断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对美术作品看得越多,就越能鉴赏和欣赏美术。同时在美术鉴赏这一感觉与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中,鉴赏者凭借美术作品的欣赏而潜移默化地提高认识,受到美的教育,陶冶思想情操,提高综合素质,而且可以形象地了解广阔而多彩的生活领域。
  一、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
  人类的一切认识都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但人们各种不同的对象所经历的心理活动过程却并不整齐划一。欣赏艺术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它所包含的心理活动就有一定的特殊性。艺术欣赏是由于接触作品而引起的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也是一种通过艺术家去了解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
  1.捕捉艺术初感。
  所谓的艺术初感,就是欣赏艺术品时,所得到的最初感觉。当人们的眼睛接触到一幅画或一件雕塑时,便产生对它的形式或艺术形象外在情况的感觉。这种初感对人的视觉感官是一种新鲜的刺激,所以感受最为敏锐、强烈和深刻,往往也是最重要的。在艺术欣赏中,要充分凭借作品所给予感官器官最初的感受,敏锐地抓住其中细微而深刻的内涵,加以玩味思考,得到启迪。艺术初感,可以成为一种强烈的心理触动而形成艺术直觉,对欣赏的展开起到促进作用。由于欣赏者的素质、经验、艺术修养不同,对艺术的初感也不同,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1)对作品外在形式敏感。如绘画作品的形、色、线的排列组合、明暗,笔墨结构布局所造成的画面的“力的图式”,最初对人产生刺激,诱发出对形式的美感。这种对外在形式的感受,往往是经过一定专业训练的人才能感受得强烈,这就是对绘画本体的感受。这种感受对欣赏现代绘画最为有利。(2)对再现性因素的敏感。欣赏再现性绘画、雕塑,初感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作品人物动作和表情而生发的。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总是最初就抓住欣赏者的眼睛。如希腊雕塑《拉奥孔》哀嚎着的表情和挣扎着的动作是如此。这些表情和动作正是这些作品的本质所在。(3)对作品气氛的敏感。在欣赏者还没有完全看清作品细节时,有时也能得到一种特殊的感受,那就是画面透露出的一种感情气氛,一种特殊的情绪。它能使你感受到画中的感情是宁静的沉思还是热烈的幻想,是令人敬佩的赞美还是严峻的谴责。如在观赏优秀的宗教画之初,总给人一种宗教的神圣感、神秘感和崇高感,像中国的《敦煌壁画》、欧洲中世纪的基督绘画等。虽然一幅美术作品所蕴含的感情常常是很复杂的,但欣赏者根据自己的感受来发现它,在很多情况下,初感往往是比较准确恰当。要特别重视、珍惜艺术欣赏的初感。
  2.理解美术作品的内涵。
  欣赏美术作品进入第二个阶段,须了解作品创作的背景,其中包括创作意图、思想、感情。欣赏美术作品还要了解美术家其人。欣赏美术作品时还要运用各种有关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艺术理论来加深对作品优美形式下隐含着的情感、思想、意念等深刻的内涵的理解。
  3.进行艺术再创造。
  美术欣赏中的联想和想象,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活动。没有联想和想象,就没有艺术的再创造;没有艺术的创造,就没有真正的欣赏。
  二、美术鉴赏的方法
  当代美国的沃尔夫、吉伊根认为艺术批评基本上有三种流派:第一种是日记式的通常也称为感情式的、印象式的或自专式的批评,这种艺术批评是批评家主观感受和个人印象的描述。第二种为形式主义的又称内心的,内在的或自发审美的艺术批评,它描述艺术作品的特征和品质。第三种是背景主义的也称艺术史的、心理分析的和思想艺术的批评,这一派强调影响作品形成特定形式或具有某种特别含义的因素或力量。
  总之,一个人的美术鉴赏力,由他的艺术鉴赏、文化知识、生活经验和理论水平几个方面因素综合形成。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刘锡山,谢宗昆,张福本主编.艺术概论与鉴赏教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7.
  [3]尹少淳主编.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3.
其他文献
一、引言  我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有幸听了几节某校初中科学公开课。课堂上,对于老师恰如其分的提问,在我看来,学生们一定会踊跃地回答并参与讨论,但只有二、三名同学回答了问题,绝大多数学生只是洗耳恭听。仔细想想,初中教学中此类现象比较普遍。究其原因是旧的“满堂灌”、保姆式的教学方法,使他们习惯于听信权威。新课改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教学过程不再被看做是一种纯粹的给予和接受的静态过程,而是教
摘要: 在倡导“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为核心理念下,合作学习正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重要途径;但课堂上的学习怎样才具有有效性,怎样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已成为困扰课堂效率的主要问题。本文从教学经验、反思,科学分组,制定方案,以及评价等方面阐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让“边缘人”去主动学习,主动参与,感受到学习科学的乐趣。  关键词: 小学科学教学 “边缘人”的现象
摘要: 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为学生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激发一种灵感,让学生更直观地掌握一定的技法,提高鉴赏能力,增强审美意识,领略艺术文化的生活性、社会性等。  关键词: 教师 美术教学 指导作用  中小学美术教育是通过美术教学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与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在美术教师心中,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形成技术意识是教学的最终
摘要: 小学美术教学因学生个体因素差异和教学结构的原因,在美术创作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就如何针对创作绘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开展小学美术创作绘画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绘画创作水平展开讨论,如何对不断推动创作绘画教学的发展进行了分析与建议。  关键词: 小学美术教学 创作绘画 教学方法  一、小学美术创作绘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是体现绘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然而,
课堂教学不仅要追求活跃的气氛、丰富的信息输出,更要追求高效,只有提高教学有效性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的。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要充分认识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以教科书为蓝本展开的教与学的活动,包括学生、教师、教材三个基本要素。只有在充分了解和运用这三个基本要素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地开展课堂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受众,了解学生应该从年龄
  本文旨在通过对胶原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arthritis,CIA)大鼠踝关节滑膜基因表达谱分析,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发病机制;通过痹肿消汤(bizhongxia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