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研究历史总是避免不了一个词“历史语境”,陶行知先生作为我国近现代的教育家,他提出的生活教育,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而且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从提出之始到后面历经多次变化。本文拟就简单梳理三次变化,从抗战社会背景对生活教育思想的作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生活教育;陶行知;抗日战争
1921年,陶行知在南京金陵大学第一次讲到“生活教育”,实质而言,其属于为生活的进步与提高的教育。
1927年,陶行知根据“个人为社会而生、社会为个人而立”的社会生活准则和“就事实生理想、凭理想正事实”的思维方法,再次论及生活教育。在《从野人生活出发》里面重新对其进行界定:人民的教育;人民为实现发展而追求的教育。其中系统论及: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在立脚点要平等,于出头处求自由以及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等生活教育基本理论。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受当时社会影响,陶行知先生开始调整生活教育的内容,1936年3月,陶行知发起组织国难教育社,制定国难教育方案,反对奴化教育和买办教育。出版《大众教育》,提出教育目标的大众化,教育理论的现实化。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难教育社组织战时普及教育团,开始战时教育运动。在这个时候,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新的生活教育的内涵:
1.教育是工具,在那个年代其实质上属于我国进行抗战的工具。教育者的活动,能够推动抗战工作,这样才可以看作是生活教育。按照他的观点,生活教育者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应当对这一点形成共识,而存在分歧认识的属于纯粹为教育而办教育的人,这些人与抗战严重脱节。非常明显,他对前者的素养和信念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当时的大形势之下,毋庸置疑,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我们国家的利益。
2.教育要进步。随着生活的不断改变,教育同样一定要随之而改变,可以通过这场战争考验的才称得上地地道道地生活教育。其主要变成了以下4个不同的教育阶段:也就是乡村、普及、国难、战时。上述改变同样是由于生活的改变引起的。
3.处处有教育,这一场战争属于我们全国所有人们的抗战。对此,结合当时的社会情况,社会即教育。生活教育不仅仅要在学校之中开展,另一方面也应当在抗战环境之中开展。
4.人人都受教育。关于受教育者这个方面,按照他的观点,应当开展最为广泛的普及教育。他早在进行教育事业的开始便非常注重所有的人们,在他看来,如果成人教育没有办好,那么根本无法为顺利开展儿童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必须到处都有教育,一定要面对全国所有的民众,唯有如此,才可以推动个体不断成长。
5.贯彻“工学团和战时集体主义的自我教育”。按照他的观点,相对比来说,集体的教育力量明显比个人大得多。他大力倡导广大学生应当团结一致,只有在集体中教育才能使他们不断发展、不断成长,推动国家不断发展,从而保卫民生民族。
6.生活教育社具有无穷无尽的资源。按照他的观点,每一个人都当学生、老师,从而我们的全体民众均可以在抗战中迸发力量。该观点在中国共产党的各个根据地深受欢迎。在那个年代,我国的教师严重缺乏,他提出自己的小先生构思,小孩教大孩,这样一方面可以掌握技能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学会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自治,从而能够使全国民族团结起来。
7.关于“教学做合一”这一个问题,他进行了非常精辟的阐述。按照他的观点,教育必须以行动为中国心,唯有如此,才能够摆脱虚空之困境。抗战必须真正干出来。要是教育的开展并未将运用当作其主旨,并未将现实生活当作其前提条件,则根本不具备其存在的价值。鉴于这一个方面的原因,一定要通过生活的变化来指导当前的生活,从而能够打造出一个崭新的生活。
8.人是教育的前提与主体。炸弹能够将学校销毁,然而,如果有人在,就能够集合在一起开展教育活动,这样就可以重新构建起一个学校。无论是谁,都一定要有信仰,生活教育恰恰是由于其使我们从生活中接受到教育,所以可以使我们养成基于实践的信仰。广大师生形成该信仰以后,所有的破坏力量均对其无计可施。
陶行知关于以抗战的需要组织教育的思想和行动,充分体现出其崇高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要是发展教育事业却不服务于国家与人民的生死,则根本谈不上教育效果。因此,生活教育具有非常强大的力量,是为生活的发展与进步而形成的。从更深的层次进行分析,按照他的观点,学习一定要深深根植于生活之中才可以得到真正的知识,而此时的生活就是抗战,鉴于这一个方面的原因,所以生活教育一定要与抗战相结合,为了取得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而开展;人民的生活始终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变化的生活和当前的生活相互冲突,于是便形成了教育;生活教育在人民的生话中开展,人民就是它的基础与参与主体,因此,生活教育依存于丰厚的沃土,可以不断更新、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晓风,金成林,张行可,吴琴南.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2]陶行知: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蔡元培教育论集[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3]张人杰,王卫东.20世纪教育学名家名著[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陶行知全集[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王一心.劳谦君子陶行知[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湖北省荆门市教育局)
关键词:生活教育;陶行知;抗日战争
1921年,陶行知在南京金陵大学第一次讲到“生活教育”,实质而言,其属于为生活的进步与提高的教育。
1927年,陶行知根据“个人为社会而生、社会为个人而立”的社会生活准则和“就事实生理想、凭理想正事实”的思维方法,再次论及生活教育。在《从野人生活出发》里面重新对其进行界定:人民的教育;人民为实现发展而追求的教育。其中系统论及: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在立脚点要平等,于出头处求自由以及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等生活教育基本理论。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受当时社会影响,陶行知先生开始调整生活教育的内容,1936年3月,陶行知发起组织国难教育社,制定国难教育方案,反对奴化教育和买办教育。出版《大众教育》,提出教育目标的大众化,教育理论的现实化。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难教育社组织战时普及教育团,开始战时教育运动。在这个时候,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新的生活教育的内涵:
1.教育是工具,在那个年代其实质上属于我国进行抗战的工具。教育者的活动,能够推动抗战工作,这样才可以看作是生活教育。按照他的观点,生活教育者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应当对这一点形成共识,而存在分歧认识的属于纯粹为教育而办教育的人,这些人与抗战严重脱节。非常明显,他对前者的素养和信念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当时的大形势之下,毋庸置疑,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我们国家的利益。
2.教育要进步。随着生活的不断改变,教育同样一定要随之而改变,可以通过这场战争考验的才称得上地地道道地生活教育。其主要变成了以下4个不同的教育阶段:也就是乡村、普及、国难、战时。上述改变同样是由于生活的改变引起的。
3.处处有教育,这一场战争属于我们全国所有人们的抗战。对此,结合当时的社会情况,社会即教育。生活教育不仅仅要在学校之中开展,另一方面也应当在抗战环境之中开展。
4.人人都受教育。关于受教育者这个方面,按照他的观点,应当开展最为广泛的普及教育。他早在进行教育事业的开始便非常注重所有的人们,在他看来,如果成人教育没有办好,那么根本无法为顺利开展儿童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必须到处都有教育,一定要面对全国所有的民众,唯有如此,才可以推动个体不断成长。
5.贯彻“工学团和战时集体主义的自我教育”。按照他的观点,相对比来说,集体的教育力量明显比个人大得多。他大力倡导广大学生应当团结一致,只有在集体中教育才能使他们不断发展、不断成长,推动国家不断发展,从而保卫民生民族。
6.生活教育社具有无穷无尽的资源。按照他的观点,每一个人都当学生、老师,从而我们的全体民众均可以在抗战中迸发力量。该观点在中国共产党的各个根据地深受欢迎。在那个年代,我国的教师严重缺乏,他提出自己的小先生构思,小孩教大孩,这样一方面可以掌握技能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学会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自治,从而能够使全国民族团结起来。
7.关于“教学做合一”这一个问题,他进行了非常精辟的阐述。按照他的观点,教育必须以行动为中国心,唯有如此,才能够摆脱虚空之困境。抗战必须真正干出来。要是教育的开展并未将运用当作其主旨,并未将现实生活当作其前提条件,则根本不具备其存在的价值。鉴于这一个方面的原因,一定要通过生活的变化来指导当前的生活,从而能够打造出一个崭新的生活。
8.人是教育的前提与主体。炸弹能够将学校销毁,然而,如果有人在,就能够集合在一起开展教育活动,这样就可以重新构建起一个学校。无论是谁,都一定要有信仰,生活教育恰恰是由于其使我们从生活中接受到教育,所以可以使我们养成基于实践的信仰。广大师生形成该信仰以后,所有的破坏力量均对其无计可施。
陶行知关于以抗战的需要组织教育的思想和行动,充分体现出其崇高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要是发展教育事业却不服务于国家与人民的生死,则根本谈不上教育效果。因此,生活教育具有非常强大的力量,是为生活的发展与进步而形成的。从更深的层次进行分析,按照他的观点,学习一定要深深根植于生活之中才可以得到真正的知识,而此时的生活就是抗战,鉴于这一个方面的原因,所以生活教育一定要与抗战相结合,为了取得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而开展;人民的生活始终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变化的生活和当前的生活相互冲突,于是便形成了教育;生活教育在人民的生话中开展,人民就是它的基础与参与主体,因此,生活教育依存于丰厚的沃土,可以不断更新、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晓风,金成林,张行可,吴琴南.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2]陶行知: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蔡元培教育论集[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3]张人杰,王卫东.20世纪教育学名家名著[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陶行知全集[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王一心.劳谦君子陶行知[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湖北省荆门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