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官窑的精致、严谨、规范甚至胎釉的奢侈讲究造就了它在国内外拍场上引领风骚、居高不下的价位。加之崇洋的积习犹存,人云亦云的痼疾常在,各地古玩市场常见到酒气冲天、豪车鱼贯的主,进店便直问:有没有带款的官窑?有清三代的官窑最好!弄得我一位开古玩店的正派商人朋友哭笑不得地对我戏言,下次再有这样粗俗的“水鱼”,我就卖几个高仿的给他,让他招摇去。
其实从艺术本质的角度看,尤其是吸取了书画精髓的艺术样式,那么无论是在绢纸上,还是在陶瓷上,即使是在雕刻或摄影中,它都排斥千篇一律,它都蕴含百花齐放,正所谓,真正的大藏家说起收藏最精辟的心得是:喜欢才是最好。
我的直觉告诉自己,大名家早期的作品一定有青涩之作,真正沉淀下来让艺术与生命交融,不迎合世俗的当今尚未成大名的雅士们,百年、几百年之后才是那时拍场的“硬通货”!今天展示给读者的器物是两只乾隆青花水盂,和一个乾隆青花罐。
但凡文人雅士,文房四宝齐整,可除笔墨纸砚外,印章、印盒、镇纸、笔筒不可或缺,尤其是水盂,常被昵称为“第五宝”。虽说它的功能主要是给砚池添水,但更多是放置案头观赏陈设,因此从审美情趣而言,清奇古雅,品味较高,偶尔把玩,不亦乐乎。难怪现世不多,且屡拍出高价。
乾隆一朝,已达青花、粉彩等巅峰,皇家器物的引领,几乎各种艺术门类,除书画外都呈现出极致的尽头,其实国力、财力何尝不如此。御窑厂旁世代相传的民窑画师们没有依葫芦画瓢,而是于不经意之处,让田园风光与那些大红大紫的穿花牡丹、游龙舞风、仕女婴戏图相映成趣。
这两只青花山水水盂(图1,因为不是反向绘制,严格意义不称其为“对”,所以称之为两只)高8厘米,底足径6厘米,沿径3.9厘米。胎质坚密,修足规整,胎釉紧而莹润,白中闪青,上手轻重舒适,敲之无新品的清脆甚至刚脆之声。口沿酱釉清晰可见,年代之远加之时有把玩已呈深浅不一的感觉。底足施釉部分有些许缩釉点,侧光观察,糯米浆感十足。
水盂的画面(图2)若展开来看,是一幅写意味十足的山水画。在诗中常有的远山、近水、树枝婆娑隐约可见,河边斜坡旁虽没有“四王”笔下“清溪独钓”的意境那么深远,但笔触的顿撇,浓淡的少许晕散加之好似不经意的头部勾勒,垂钓者的恬静、会神、怡然之情,已让观者产生愉悦的共鸣。水盂反面(图3)一轮初升的太阳下两排大雁恰好掠过,平静的水中四叶小舟一字排开,渔米之乡的一天就这样在画境中开始了。为了点缀画面不至于“留白”太多,器物颈部席草纹也生发出一定的生命力和动感。可以想象画师在作这类山水时心境的放飞与悠然,相对于官窑一丝不苟的御窑师们而言,不是另一种难以言表的享受么?
更有意思的事情出现了。三年前买的两只水盂,把玩之中已然与当年景德镇的画师心灵多次呼应,深圳上月中旬东亚文玩展,忽闪出另一件行内称为乾隆青花“人头罐”(图4)。了然于心的山水画面居然出现了放大版,欣喜之余,手上细琢,头足审视,纹饰细品,胎釉对照,得到了毫不亚于官窑的喜悦。
此罐高18厘米,底足径10.8厘米,口沿径7厘米。垂钓者心无旁骛,长竿伸进微风吹皱的一汪湖水中。由于体积较之水盂大了许多,画面可以用笔的地方甚宽,于是斜坡在水面得以蜿蜒,柏松得以伸展挺拔,山石更显峻峭错落,房屋的规整与比邻一目了然(图5)。初升的太阳下两排大雁分道而去,带帆的大船尤为醒目(图6),倒是几叶小舟变幻成鱼排……
对照图中所示三件器物,无疑出自一人之手,或画师乃师出同门,从用笔之法看仍属勾勒平涂。由于这一题材画师烂熟于心,因此用笔的轻重回转,框架布局,远近的透视效果以及动静搭配无一不显现出民窑画师对中国写意山水画的精髓之领悟丝毫不输官窑。中国写意山水画的本质就是形神交融,天我合一,通过有限的取景寄托对国土家园的感情,重整体的把握而非拘泥于细枝末节,“开合起伏”中节奏有变化,动静隐含其中。欣赏那个时代瓷器中的写意山水,甚至把玩沉思,你说官窑、民窑中的价格贵贱又有多大区别?关键是你买它、拥有它作甚。
从图中所示我们不难发现,国产浙料在乾隆一朝的广泛使用,晕散不是其强项,青花发色浓艳而厚重、稳定、沉着,正是那个朝代最显著特征。
当然毕竟是民窑,毕竟没有督陶官不计工本的每道工序的苟刻要求。瓷石颗粒粉碎不够完全的顽疾在那件青花罐上就现出瑕疵,而两只水盂的精致程度称得上“小器大样”。假如某天搞资本运营的款爷们把几个民窑精品拍出天价,个别无良媒体紧跟着惑众鼓噪,又不知会“跟”出什么样的“风”来。
总之,普罗大众,爱好收藏的工薪阶层拥有韵味十足、形神兼备的“开门”民窑,真是个不错的选择。(责编:雨岚)
其实从艺术本质的角度看,尤其是吸取了书画精髓的艺术样式,那么无论是在绢纸上,还是在陶瓷上,即使是在雕刻或摄影中,它都排斥千篇一律,它都蕴含百花齐放,正所谓,真正的大藏家说起收藏最精辟的心得是:喜欢才是最好。
我的直觉告诉自己,大名家早期的作品一定有青涩之作,真正沉淀下来让艺术与生命交融,不迎合世俗的当今尚未成大名的雅士们,百年、几百年之后才是那时拍场的“硬通货”!今天展示给读者的器物是两只乾隆青花水盂,和一个乾隆青花罐。
但凡文人雅士,文房四宝齐整,可除笔墨纸砚外,印章、印盒、镇纸、笔筒不可或缺,尤其是水盂,常被昵称为“第五宝”。虽说它的功能主要是给砚池添水,但更多是放置案头观赏陈设,因此从审美情趣而言,清奇古雅,品味较高,偶尔把玩,不亦乐乎。难怪现世不多,且屡拍出高价。
乾隆一朝,已达青花、粉彩等巅峰,皇家器物的引领,几乎各种艺术门类,除书画外都呈现出极致的尽头,其实国力、财力何尝不如此。御窑厂旁世代相传的民窑画师们没有依葫芦画瓢,而是于不经意之处,让田园风光与那些大红大紫的穿花牡丹、游龙舞风、仕女婴戏图相映成趣。
这两只青花山水水盂(图1,因为不是反向绘制,严格意义不称其为“对”,所以称之为两只)高8厘米,底足径6厘米,沿径3.9厘米。胎质坚密,修足规整,胎釉紧而莹润,白中闪青,上手轻重舒适,敲之无新品的清脆甚至刚脆之声。口沿酱釉清晰可见,年代之远加之时有把玩已呈深浅不一的感觉。底足施釉部分有些许缩釉点,侧光观察,糯米浆感十足。
水盂的画面(图2)若展开来看,是一幅写意味十足的山水画。在诗中常有的远山、近水、树枝婆娑隐约可见,河边斜坡旁虽没有“四王”笔下“清溪独钓”的意境那么深远,但笔触的顿撇,浓淡的少许晕散加之好似不经意的头部勾勒,垂钓者的恬静、会神、怡然之情,已让观者产生愉悦的共鸣。水盂反面(图3)一轮初升的太阳下两排大雁恰好掠过,平静的水中四叶小舟一字排开,渔米之乡的一天就这样在画境中开始了。为了点缀画面不至于“留白”太多,器物颈部席草纹也生发出一定的生命力和动感。可以想象画师在作这类山水时心境的放飞与悠然,相对于官窑一丝不苟的御窑师们而言,不是另一种难以言表的享受么?
更有意思的事情出现了。三年前买的两只水盂,把玩之中已然与当年景德镇的画师心灵多次呼应,深圳上月中旬东亚文玩展,忽闪出另一件行内称为乾隆青花“人头罐”(图4)。了然于心的山水画面居然出现了放大版,欣喜之余,手上细琢,头足审视,纹饰细品,胎釉对照,得到了毫不亚于官窑的喜悦。
此罐高18厘米,底足径10.8厘米,口沿径7厘米。垂钓者心无旁骛,长竿伸进微风吹皱的一汪湖水中。由于体积较之水盂大了许多,画面可以用笔的地方甚宽,于是斜坡在水面得以蜿蜒,柏松得以伸展挺拔,山石更显峻峭错落,房屋的规整与比邻一目了然(图5)。初升的太阳下两排大雁分道而去,带帆的大船尤为醒目(图6),倒是几叶小舟变幻成鱼排……
对照图中所示三件器物,无疑出自一人之手,或画师乃师出同门,从用笔之法看仍属勾勒平涂。由于这一题材画师烂熟于心,因此用笔的轻重回转,框架布局,远近的透视效果以及动静搭配无一不显现出民窑画师对中国写意山水画的精髓之领悟丝毫不输官窑。中国写意山水画的本质就是形神交融,天我合一,通过有限的取景寄托对国土家园的感情,重整体的把握而非拘泥于细枝末节,“开合起伏”中节奏有变化,动静隐含其中。欣赏那个时代瓷器中的写意山水,甚至把玩沉思,你说官窑、民窑中的价格贵贱又有多大区别?关键是你买它、拥有它作甚。
从图中所示我们不难发现,国产浙料在乾隆一朝的广泛使用,晕散不是其强项,青花发色浓艳而厚重、稳定、沉着,正是那个朝代最显著特征。
当然毕竟是民窑,毕竟没有督陶官不计工本的每道工序的苟刻要求。瓷石颗粒粉碎不够完全的顽疾在那件青花罐上就现出瑕疵,而两只水盂的精致程度称得上“小器大样”。假如某天搞资本运营的款爷们把几个民窑精品拍出天价,个别无良媒体紧跟着惑众鼓噪,又不知会“跟”出什么样的“风”来。
总之,普罗大众,爱好收藏的工薪阶层拥有韵味十足、形神兼备的“开门”民窑,真是个不错的选择。(责编:雨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