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钱”寻偶记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lhong197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寻偶记,是本文的标题,也是一则“征婚”广告。内容不外乎是以这种形式为身边的一枚古币寻找“白马王子”,完成对子钱的绝配。
  所谓对子钱,是指钱文相同而书体不同,可以配对的钱币。它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两枚钱币钱文相同;二是使用两种书体,其中篆书必居其一;三是除钱文书体不同外,两枚钱币的币值相同,形体对等,即钱形大小、钱身厚薄、穿孔大小、轮廓阔狭、钱文位置、字体大小、铜质优劣等各个方面都要求完全一致,方可成双配对。
  笔者身边的这枚古币,是三国时期蜀国铸造的“太平百钱”。此种钱币是蜀钱“直白”系列中的大系,品类繁多,大小不等,版别复杂。其中最有名的“世平百钱”,篆书钱文及背水波纹一种,极为罕见,世仅五枚;另一品篆书钱文“大平百钱”,其“大”字下有两点,“百”字上横篆法奇异,人称“羊角百”。此种钱背四周有水波纹,上下和四隅有星纹,类似龟之首尾和四足,也极为罕见,仅存数枚。而笔者身边的这枚隶书“太平百钱”,钱文“太、平、百”三字为隶书,仅“钱”字为篆书;锈色纯净,黑漆古包浆,润泽靓丽;钱眼穿孔,盛开着一朵八角形小花,凸显出它的特殊与奇异;钱背四周有水波纹兼上星纹饰,极为稀少珍贵。钱径2.5厘米,重3.3克(图1)。
  这种“太平百钱”,在“直白”大系中是可以找到对品的。有种背水波纹兼星纹的篆书“大平百钱”,因古时“大、太、世”是相通的。只要“大平百钱”的其他条件与“太平百钱”完全一致,两币便可成双配对。这些年来笔者为寻找这枚配对的钱,花费了不少精力,曾访遍蜀地钱币市场均未如愿以偿。今年初,笔者专程去拜访一位“钱协”副会长,请他利用出差东瀛的机会,代为寻访这枚古币。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五一”,会长终于从日本一位老藏家手中赎回了这枚古币。此币篆书“大平百钱”,钱文“大、平、钱”三字为篆书,仅“百”字为隶书;钱背四周水波纹兼上星纹饰,方形穿孔;钱币的形态、锈色、包浆、钱身、厚薄、钱文位置等方面,都与身边的这枚钱币完全一致(图2)。但唯一遗憾的是此币穿孔为方形,与笔者身边的花穿钱不相吻合。虽然配对基本成功,但只能算粗对,称不上精对,更谈不上绝对。
  因此,笔者写了这则广告。告知天下币友,谁能推荐一枚十全十美的“白马王子”,与笔者身边的“花穿公主”称心如意地相配,可能是泉界的一大幸事,也是对子钱中的世纪绝配。(责编:丁丑)
其他文献
图中所示是一对笔者收藏的民国时期的“帽筒”。  帽筒是个什么东西呢?列位看官,且听我细细道来。帽筒,又叫“官帽筒”,官员们上朝之前,一般会在一个朝房门内等候,因为皇帝可以晚来,大臣却万万不能来晚的,晚来要冒着打屁股的危险,就像现在,公司开会时,员工们可以等老板,但老板是万万不会容忍他到之后,员工们才稀稀拉拉到来的。等候的时候,官员之间相互之间说说闲话,取笑对方一番。这时候,需要心情很放松,他们往往
期刊
转眼又到了年终,距《收藏界》创刊,已近12年了,依传统,农历十二年为一轮;一轮,也代表着一个总结与另一个开始……  2002年1月,《收藏界》犹如一株幼苗破土而出。在百花园中,这并非惊人之举,但令人欣慰的是,经过园丁的精心培育浇灌,它终于成为中国收藏行业的一株奇葩。十二年来,《收藏界》发行量始终在全国收藏类刊物中名列前茅。  十二年栉风沐雨,十二年征途漫漫,《收藏界》的成长壮大,凝结着作者、读者的
期刊
舍利匣为佛教葬具,是存放佛教大德高僧骨灰的盒子。舍利,也称舍利子,原指释迦牟尼佛祖尸骨火化后的遗物,后来也指佛教高僧火化后的遗物。它包括骨舍利、肉舍利等。舍利形状多样,有圆形、椭圆形,有的呈莲花形。有的像珍珠,有的像玛瑙、水晶。据文献记载,白色舍利是骨骼的,黑色舍利是头发的。据传,公元前544年,释迦牟尼在库系那拉涅槃,当时佛陀的圣骸供十方众生瞻仰了六天后,在第七日火化。在火化他的遗体时从灰中得到
期刊
宁夏,一片广袤富饶的原野—咆哮的黄河从此缓缓地流过;一块充满神奇地的大地—历史上有两个民族在这里建立与中原王朝鼎立的政权。岁月的流逝,并没有湮灭夏国的历史遗痕,一件件诉说着宁夏历史的文物艺术品陈列在自治区的博物馆里。  历史上的宁夏  宁夏自古就是华夏诸民族生息、繁衍、聚集、交融之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灵武市水洞沟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掘出来的石器、骨器和用火痕迹表明,距今3万年以前
期刊
生活在唐代武后年间的孙过庭传世《书谱》,不仅是书法史上重要的理论著作,而且是历来书家临摹草书的范本。从斌权自书的草体《书谱》看,运笔凝重圆劲,风骨内敛,而又酣畅淋漓,使转自如,无施不可。不是对孙过庭原书的刻意摹仿,亦步亦趋,而是得鱼忘筌、撮其神髓。在当代名书家的诸多《书谱》临摹和自书作品中,斌权写出了他自己的独特风格。  1月4日,我又在北京剧院参加了由李斌权与奥地利雷哈尔交响乐团联袂演出的“20
期刊
几年前,我在古钱市场淘到一枚“唐国通宝”,此钱直径约2.5厘米,重约4.5克,钱面篆书“唐国通宝”四字,体正势圆,字迹工整,笔法秀丽。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历史确如春水一般无情,如实地映现着历朝历代的兴衰。而李氏南唐的那些脍炙人口词篇和当年发行的“唐国通宝”,却作为文化瑰宝为人们所珍爱。  “唐国通宝”铸造于李璟交泰元年七月。李璟继承了父亲李 打下的江山,但荒于治理。尽管他发
期刊
范绍武先生原任西安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秘书(图1),负责委员会的一切工作,所以大家都称他范秘书。解放前曾在北京华北文法学院历史系读书,后转入国立西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1951年毕业,后在西安市文教局工作,在此期间参加过中央文化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联合举办的全国第一届考古工作人员训练学习班。1953年西安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成立任秘书,他精通中国历史又受考古专业培训,属业务干部。我1965年9
期刊
清咸丰三年至十一年(1853-1861年),浙江平阳县发生七次灾荒,加上官府、豪绅地主的盘剥,民不聊生。咸丰八年(1858年)夏,石达开率领太平军攻克处州,温州震动。在太平天国运动的鼓舞下,平阳县钱仓镇的赵起,与缪元、谢公达、朱秀仙、陈十一、周雄、孟州、王秀金等八人,“结为兄弟,分作八卦”,发起成立了“金钱会”,随之举行起义,并铸“义记金钱”作为会员入会凭证。按金钱会会规,每入会者,授“义记金钱”
期刊
一日闲暇之余逛滕王阁古玩市场,转了一大圈几无所获,忽见一老者手提一串铜钱在寻买家,我出于习惯,走上前去,从这位老者手中要过那串铜钱,漫不经心地翻看起来。那串铜钱说是一串,其实真正只有四枚铜钱,初看以为全是古铜钱—“花钱”,在我用放大镜每枚细看时,突然其中一枚古铜钱的钱文映入眼帘—“壹伯当钱”,心想:难道这就是《中国古钱大集》中所指的那枚唐朝所铸“壹伯当钱”?此时,我不动声色地与该老者开始谈价:“你
期刊
这枚正面带有网状纹饰的行书“元祐通宝”折二钱(见图),直径30.1毫米,穿径7毫米,厚1.5毫米,重6克,锈色艳美,开门见山,系笔者在二十年前所得。  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宋神宗赵顼病逝。在太皇太后高氏的主持下,年仅10岁的赵煦最终登上帝位,是为宋哲宗。宋哲宗的第一个年号“元祐”,本取意于哲宗和祖母高太后一起“权同听政”,而实际上,朝政却由高太后一人把持,年幼的哲宗只不过是一个摆设而已。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