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大附中以探索“友善用脑”校本化为核心,开展“主体性适脑教学”已经十年。回顾十年来的探索与实践,认识到,“主体性适脑教学”是有效的教学,是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教学,是有生命力的教学。
【关键词】“友善用脑”;校本化;成果
地大附中以探索“友善用脑”校本化为核心,开展“主体性适脑教学”已经十年。回顾十年来的探索与实践,从最初只有两三位教师尝试“友善用脑”教学方法,到现在全校开展“Z模式”教学实验;从2003届的高考本科上线不足17%,到2012屆达到64%(入学水平相当且略低);从过去无人关注这所学校,到今天年接待京内外数百名教师、校长访问交流,并送教他省市的学校。让我们认识到,“主体性适脑教学”是有效的教学,是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教学,是有生命力的教学。
一、地大附中“主体性适脑教学”十年探索概要
(一)学习和校本化“友善用脑”
1. 学习和尝试“友善用脑”
2003年夏,我校三位教师(王玉萍、赵东、顾小萍)首先读到《友善用脑——加速学习新方法》一书,并自觉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其方法和策略,开起了地大附中学习和尝试“友善用脑”之先河。
2003年秋,一场由《友善用脑》主要编译者之一、北京市学习科学学会秘书长李荐作的“友善用脑”策略与方法专题报告,成为我校正式引入“友善用脑”的坚实一步。
2004年初,我校申请承担的北京市哲学与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友善用脑”之子课题“‘友善用脑’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被批准立项。
2. 校本化“友善用脑”
2004年底,海淀区“‘友善用脑’促进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现场会在我校召开,并成为我校进入“友善用脑”校本化阶段的起点。
2006年夏,经过近三年的实践探索,我校干部教师对“友善用脑”达成了长期坚持实践探索共识,学校将“坚持‘友善用脑’理念”正式写入了“四个坚持”办学思想。
2006年9月,作为“十五”期间教育科研成果,我校编著的《“友善用脑”研究与实验文集》一书正式出版。
2006年9月,我校申请承担的教育部“十一五”规划项目和北京市“十一五”规划课题“友善用脑”之子课题“构建‘友善用脑’学校教育场的研究与实践” 被批准立项。
2009年7月,作为“十一五”期间教育科研成果和“海淀教育改革与发展(系列)从书”,我校编著的《全脑教学理论与实践》一书正式出版。
(二)“主体性适脑教学”实验
1. 适脑教育理念办学特色确立
2009年12月,由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北京市学习科学学会指导的“海淀区‘十一五’重点教科研成果推介会”在我校召开。会议向全区中小学推介了海淀区“十一五”重点教科研成果《全脑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0年4月,经北京市教育研究院专题项目组考察立项,北京市教委批准,我校以“应用‘适脑’教育理论,构建师生共同发展的学校教育场”为特色列入北京市特色高中建设项目学校目录。
2. 推进“主体性适脑教学”实验
2010年10月,在纪念建校五十周年之际,我们全面总结和回顾了半个世纪的办学历程和经验教训,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参加“中学JIP实验”和近几年进行适脑课堂教学研究的过程,坚定了我们走坚持主体教育思想和适脑教育理念,咬定课堂教学主渠道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不放松的奋进之路的信心和决心。
2010年11月,学校组织干部和教师骨干到学习和借鉴杜郎口中学教改经验效果显著的北大附中香山分校考察课堂教学改革。三次走进香山分校,引起了我校干部教师对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极大兴趣,再次激起了我们对“主体性适脑教学”深入研究的热情。
2011年1月,学校制订出台了《“主体性适脑教学”实验实施意见》。同年3月,该实验在当时的初一(2013届)年级正式启动。同年9月,该实验在2014届初中年级展开。
2012年3月,我校“主体性适脑教学”实验的思路、设计、实施和效果得到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来校指导教学的教研员们的一致肯定。同年4月,又得到中英海淀教育督导人员能力培训项目英方学校专家组的赞赏。
2012年9月,“主体性适脑教学实验”开始在除2013届高中年级以外的五个年级逐步推进。
二、“友善用脑”校本化成果择要
(一)“十六字基本原则”和“十五字基本策略”
2005年,我们在“友善用脑”校本化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为此有针对性的重提这些原则和策略,并一直在全校倡导贯彻至今。
1. 十六字基本原则(原自“JIP实验”):“主体参与,分层指导,及时反馈,激励评价”。
(1)主体参与。是适脑教学的关键所在,也是对“友善用脑”主张的概括。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只有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才会有学习的成功,教师的教学才会有效,乃至高效。适脑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就是为了促进和保障学习主体的有效参与。
(2)分层指导。为主体参与服务。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强调教学要顾及学生不同的学习潜质和不同的学习方法。
(3)及时反馈。为主体参与服务。体现了“学习”的即时性神经学原理。强调教师要帮助学生之间多进行交流和分享,促进学生左右半脑之间的信息交流。
(4)激励评价。为主体参与服务。体现了“学习”的多因素影响性神经学原理。强调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使学生在学习中充满积极的情绪,努力克服学习失败的恐惧,成为积极的学习参与者。
2. 十五字基本策略(原自“成功教育”,有改动):“低起点,小步走,常复现,快反馈,多活动”(可简记为“低、小、常、快、多”)。 是针对我校具体校情(主要是学情),用以指导运用适脑方法和策略进行教学的基本策略。
(1)低起点。“友善用脑”主张,学习者不要给大脑太大压力;要帮助学习者成为积极的学习参与者。因此,教师应当依据学情,选择最合适的教学起点。
(2)小步走。“友善用脑”主张,要让学习者在学习中充满积极的情绪;主动挖掘学习内容与学习者个体生活的相关性。因此,教师应当依据学情,设计好教学内容的难度和进度的步幅,帮助学生搭好学习内容与其生活经验之间、新内容与旧知识之间的台阶(即,适梯度)。
(3)常复现。“友善用脑”主张,尊重人脑的记忆规律;帮助学生努力克服学习失败的恐惧。因此,教师应当整体设计教学过程,帮助学生经常复现所学内容,尤其是重点和难点。
(4)快反馈。“友善用脑”主张,要创造条件鼓励学习者左右半脑之间的信息交流;帮助学生努力克服学习失败的恐惧。因此,教师应当尽可能在短时间内向学生反馈练习、作业和测试的信息等。
(5)多活动。“友善用脑”主张,让学习者之间多进行交流和分享,多感官参与知识的重现。因此,教师应当尽可能的充分设计好学生课堂上的“有效学习实践活动”;尽可能的增加学生学习活动的时间,丰富活动的形式。
(二)有效学习实践活动
这是“友善用脑”校本化过程中,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新短语。
“十五字基本策略”中的“多活动”,并不主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的追求学生活动的数量和形式,為了让学生活动多而拼凑、堆砌一些表面化的东西,使课堂仅仅是看上去的花里胡哨,而实质上既不适脑,也不能达成教学目标。
为此,我们提出了教师要用课堂教学时间的一倍,甚至还要多的时间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设计(备课、编写教案)和课前准备。重点是进行学生课堂上的“有效学习实践活动”的设计。写入了“主体性适脑教学设计模板”。“有效学习实践活动”的模型主要基于“友善用脑”提出的教学方法,我校教师也有创新,其内容很丰富(本文不予赘述)。
1. 强调学生在课堂上活动的“有效”性(深度)。课堂上教师设计安排的活动,必须是适脑的。即,学生参与活动可以促进左右半脑之间的信息交流,相互之间多进行交流和分享,进而达成学习目标。
2. 强调学生在课堂上活动的“学习”性。课堂上教师设计安排的活动,应当是学生学习过程某个部分的载体或呈现形式,与所学习的内容或环节密切相关。不应是游离于学习过程之外的游戏或玩耍。
3. 强调学生在课堂上活动的“实践”性。这主要是区别学生单纯的听教师讲课的学习活动。课堂上教师设计安排的活动,应当使学生能够多感官参与知识的重现,马上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练习、尝试解决问题等,进而达成学习目标。
(三)课堂多时段教学法
适脑教学的关键是落实学生课堂上的“有效学习实践活动”,这需要时间。“友善用脑”校本化过程中,如何有效利用一节课的45分钟,我们想起了“JIP实验”的研究成果“时段教学”,提出了“课堂多时段教学法”。
一节课(45分钟)教学过程分为3个以上时段。每个时段不超过15分钟;每个时段有明显的可头和结尾,但又相互关联,递进有序;每个时段安排不同形式的“有效学习实践活动”。
(四)适脑教学设计模板
“友善用脑”校本化让我们逐渐认识和体会到,教师做好课堂教学设计十分重要。如何引领教师做好适脑教学设计,我们借鉴了“JIP实验”的教案设计格式,推出了“地大附中适脑教学设计模板”,并使用至今(如下表所示)。
地大附中课堂教学设计
时段设计 时间预设 教学主要环节 学生实践活动与目的
该模板与过去意义上的教案比较,明显突出和强化了对“教学时段”和“学生实践活动”设计的要求。
(五)“三大纪律”和“八项注意”
“友善用脑”校本化过程中,为了避免一些非适脑的做法出现在课堂上,我们归纳出适脑课堂教学应注意的事项明确下来,老师们将其戏称“三大纪律”和“八项注意”,便于记忆。这不是应注意事项的全部。
1. 三大纪律。学生在课上喝清水,教师不得阻止或批评;学生指出教师的错误时,教师不得否认或置之不理;学生提出没有听懂教师的讲述时,教师不得否定或置若罔闻。
2. 八项注意。教师在上课前2分钟进入教室;上课1分钟内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学生发言时要让全班处于倾听的状态;尽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评价;教师要平等的对待每个小组;及时转换不同时段的活动形式;学生的错误要期待由他们自己发现和纠正;注意及时进行课堂反思和总结。
(六)适脑课堂教学场
“友善用脑”校本化过程中,我们逐步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成败是影响学生大脑学习活动诸因素共同且相互作用的结果,符合“场”的特征。因此,我们试用“场”的理论建立这一作用过程的模型,提出了“适脑课堂教学场”的概念(如图1所示),是对我们所认知的“友善用脑”的概括和升华。
图1
综前所述,作用于“适脑课堂教学场”的主要因素有:心理情境因素,物质环境因素,“社会”关系因素,文化氛围因素,时间节律因素。
(七)“Y+Z” 教学实验
如果,把2011年3月之前,我校所进行的学习和校本化“友善用脑”的探索和实践过程视为我校“主体性适脑教学”实验的前期过程,那么,从2011年3月起开始的“Y+Z”教学实验就是我校“主体性适脑教学”实验的新阶段。
1. “主体性适脑教学”实验
“Y+Z”教学是新阶段我校“主体性适脑教学”实验的缩写或简称。
(1)“Y”课堂(“Y”,即汉语拼音yi)。以人们通常认为的一般教学方式为基础,运用了校本化的“友善用脑”方法和策略的课堂教学方式。 (2)“Z”课堂(“Z”,即汉语拼音zhi中的z)。以杜郎口的自主课堂为原型,在主体教育和适脑理论指导下,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有机结合的“主体性适脑教学”方式。
(3)“Y+Z”教学实验。允许教师每周可运用“Y”课堂和“Z”课堂两种方式进行教学的实验。
任何一种好的教学方式都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课型、所有的学科和所有的教学内容;人有程度不同的学习潜质,各自不同的学习方法。探索“主体性适脑教学”,是为了更好的落实“友善用脑”的十大主张,让教学更好的基于脑和支持脑。让教师在改进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有自己探索和创造的空间。
现阶段,我们要求教师每周中“Y”课与“Z”课的比例初中为2:3;高中为3:1。
2. “Z”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1)课前有预习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① 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完成教师编写好的学案对新的学习内容进行预习。教师要在上课前通过批阅学案,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发现学生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中确定课上学习的重点,进而确定课上各环节的内容和任务。
② 明确学习目标。“Z”课堂要求教师,在上课的开始1分钟内,用文字的形式帮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内容必须具体、可检测,表述要让学生一目了然。
③、④ 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1)与(2)是紧密联系的一个环节,本文为表述方便分成两个部分。
小组合作学习(1)。明确学习目标后,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讨论的形式),完善学案。并通过相互帮助,解决一些自己预习过程中的疑问。
教师选择适当时机和方式向各学习小组确定学习成果展示的任务。此任务,主要是由教师通过通过批阅学案发现的主要问题结合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来确定。
根据实际需要,教师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开始之前下达各小组任务。在此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不会分为明显的(1)与(2)两个部分。
小组合作学习(2)。一般是在各学习小组确定学习成果展示的任务后进行。在这一过程中,各学习小组主要进行备展。包括,明确出席展示的同学(2人,“主讲”和“助讲”),进行必要的准备(例如:材料、写板书、排练)。
⑤ 学习成果展示。这是“Z”课堂主要环节,一般用时20-30分钟,或再多一些。之以环节包括:学生展示和师生质补(质疑和补充)。
⑥ 验收与小结。
此模式用于初中的中考学科,或由高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使用。
(2)课前无预习模式(如图3所示)
图3
课前无预习模式“Z”课堂与课前有预习相比无本质上的差易。无预习模式是将全部学习过程在课内完成(学案在课上做);确定小组展示的任务后,③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个整体,一并完成完善学案、相互帮助解决疑问和备展等。
此模式一般用于初中的非中考学科,或由高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使用。
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学校规定,初中的非中考学科不安排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所有学习环节均在课堂上完成。
(3)“Z”课堂教学。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充分参与到學习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通过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编写学案和在学习过程中适时有效地评价来体现。“Z”课堂教学作为“友善用脑”的有效载体,充分体现了其十大主张和主体教育思想。
3. “主体性适脑教学”基本要求
脑科学告诉我们,“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因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习知识的人学习”。基于脑、支持脑的教学应当 “发展‘学生所有制’”,“给学生学习的空间”。
因此,我们对 “Y+Z”教学实验提出了“九字”基本要求。
(1)少讲授。要求教师在一节课中,讲授的时间累计少于15分钟。教师只有在不讲学生不能理解,或是学生需要必要的启发、点拨的时候才可以实施讲授。
(2)多活动。要求教师在一节课中,安排的学生“有效学习实践活动”(如: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学习成果展示等)的时间不少于30分钟。
(3)求具体。要求教师,每节课给学生的任务要具体;每个环节对学生的要求要具体;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指导和评价要具体。
两年来的探索和实践证明,“Z”课堂“九字”基本要求是必要和有效的。
我们坚信,只要坚持“主体性适脑教学”,地大附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学习,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学校也就一定能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友善用脑”;校本化;成果
地大附中以探索“友善用脑”校本化为核心,开展“主体性适脑教学”已经十年。回顾十年来的探索与实践,从最初只有两三位教师尝试“友善用脑”教学方法,到现在全校开展“Z模式”教学实验;从2003届的高考本科上线不足17%,到2012屆达到64%(入学水平相当且略低);从过去无人关注这所学校,到今天年接待京内外数百名教师、校长访问交流,并送教他省市的学校。让我们认识到,“主体性适脑教学”是有效的教学,是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教学,是有生命力的教学。
一、地大附中“主体性适脑教学”十年探索概要
(一)学习和校本化“友善用脑”
1. 学习和尝试“友善用脑”
2003年夏,我校三位教师(王玉萍、赵东、顾小萍)首先读到《友善用脑——加速学习新方法》一书,并自觉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其方法和策略,开起了地大附中学习和尝试“友善用脑”之先河。
2003年秋,一场由《友善用脑》主要编译者之一、北京市学习科学学会秘书长李荐作的“友善用脑”策略与方法专题报告,成为我校正式引入“友善用脑”的坚实一步。
2004年初,我校申请承担的北京市哲学与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友善用脑”之子课题“‘友善用脑’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被批准立项。
2. 校本化“友善用脑”
2004年底,海淀区“‘友善用脑’促进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现场会在我校召开,并成为我校进入“友善用脑”校本化阶段的起点。
2006年夏,经过近三年的实践探索,我校干部教师对“友善用脑”达成了长期坚持实践探索共识,学校将“坚持‘友善用脑’理念”正式写入了“四个坚持”办学思想。
2006年9月,作为“十五”期间教育科研成果,我校编著的《“友善用脑”研究与实验文集》一书正式出版。
2006年9月,我校申请承担的教育部“十一五”规划项目和北京市“十一五”规划课题“友善用脑”之子课题“构建‘友善用脑’学校教育场的研究与实践” 被批准立项。
2009年7月,作为“十一五”期间教育科研成果和“海淀教育改革与发展(系列)从书”,我校编著的《全脑教学理论与实践》一书正式出版。
(二)“主体性适脑教学”实验
1. 适脑教育理念办学特色确立
2009年12月,由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北京市学习科学学会指导的“海淀区‘十一五’重点教科研成果推介会”在我校召开。会议向全区中小学推介了海淀区“十一五”重点教科研成果《全脑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0年4月,经北京市教育研究院专题项目组考察立项,北京市教委批准,我校以“应用‘适脑’教育理论,构建师生共同发展的学校教育场”为特色列入北京市特色高中建设项目学校目录。
2. 推进“主体性适脑教学”实验
2010年10月,在纪念建校五十周年之际,我们全面总结和回顾了半个世纪的办学历程和经验教训,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参加“中学JIP实验”和近几年进行适脑课堂教学研究的过程,坚定了我们走坚持主体教育思想和适脑教育理念,咬定课堂教学主渠道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不放松的奋进之路的信心和决心。
2010年11月,学校组织干部和教师骨干到学习和借鉴杜郎口中学教改经验效果显著的北大附中香山分校考察课堂教学改革。三次走进香山分校,引起了我校干部教师对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极大兴趣,再次激起了我们对“主体性适脑教学”深入研究的热情。
2011年1月,学校制订出台了《“主体性适脑教学”实验实施意见》。同年3月,该实验在当时的初一(2013届)年级正式启动。同年9月,该实验在2014届初中年级展开。
2012年3月,我校“主体性适脑教学”实验的思路、设计、实施和效果得到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来校指导教学的教研员们的一致肯定。同年4月,又得到中英海淀教育督导人员能力培训项目英方学校专家组的赞赏。
2012年9月,“主体性适脑教学实验”开始在除2013届高中年级以外的五个年级逐步推进。
二、“友善用脑”校本化成果择要
(一)“十六字基本原则”和“十五字基本策略”
2005年,我们在“友善用脑”校本化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为此有针对性的重提这些原则和策略,并一直在全校倡导贯彻至今。
1. 十六字基本原则(原自“JIP实验”):“主体参与,分层指导,及时反馈,激励评价”。
(1)主体参与。是适脑教学的关键所在,也是对“友善用脑”主张的概括。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只有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才会有学习的成功,教师的教学才会有效,乃至高效。适脑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就是为了促进和保障学习主体的有效参与。
(2)分层指导。为主体参与服务。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强调教学要顾及学生不同的学习潜质和不同的学习方法。
(3)及时反馈。为主体参与服务。体现了“学习”的即时性神经学原理。强调教师要帮助学生之间多进行交流和分享,促进学生左右半脑之间的信息交流。
(4)激励评价。为主体参与服务。体现了“学习”的多因素影响性神经学原理。强调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使学生在学习中充满积极的情绪,努力克服学习失败的恐惧,成为积极的学习参与者。
2. 十五字基本策略(原自“成功教育”,有改动):“低起点,小步走,常复现,快反馈,多活动”(可简记为“低、小、常、快、多”)。 是针对我校具体校情(主要是学情),用以指导运用适脑方法和策略进行教学的基本策略。
(1)低起点。“友善用脑”主张,学习者不要给大脑太大压力;要帮助学习者成为积极的学习参与者。因此,教师应当依据学情,选择最合适的教学起点。
(2)小步走。“友善用脑”主张,要让学习者在学习中充满积极的情绪;主动挖掘学习内容与学习者个体生活的相关性。因此,教师应当依据学情,设计好教学内容的难度和进度的步幅,帮助学生搭好学习内容与其生活经验之间、新内容与旧知识之间的台阶(即,适梯度)。
(3)常复现。“友善用脑”主张,尊重人脑的记忆规律;帮助学生努力克服学习失败的恐惧。因此,教师应当整体设计教学过程,帮助学生经常复现所学内容,尤其是重点和难点。
(4)快反馈。“友善用脑”主张,要创造条件鼓励学习者左右半脑之间的信息交流;帮助学生努力克服学习失败的恐惧。因此,教师应当尽可能在短时间内向学生反馈练习、作业和测试的信息等。
(5)多活动。“友善用脑”主张,让学习者之间多进行交流和分享,多感官参与知识的重现。因此,教师应当尽可能的充分设计好学生课堂上的“有效学习实践活动”;尽可能的增加学生学习活动的时间,丰富活动的形式。
(二)有效学习实践活动
这是“友善用脑”校本化过程中,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新短语。
“十五字基本策略”中的“多活动”,并不主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的追求学生活动的数量和形式,為了让学生活动多而拼凑、堆砌一些表面化的东西,使课堂仅仅是看上去的花里胡哨,而实质上既不适脑,也不能达成教学目标。
为此,我们提出了教师要用课堂教学时间的一倍,甚至还要多的时间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设计(备课、编写教案)和课前准备。重点是进行学生课堂上的“有效学习实践活动”的设计。写入了“主体性适脑教学设计模板”。“有效学习实践活动”的模型主要基于“友善用脑”提出的教学方法,我校教师也有创新,其内容很丰富(本文不予赘述)。
1. 强调学生在课堂上活动的“有效”性(深度)。课堂上教师设计安排的活动,必须是适脑的。即,学生参与活动可以促进左右半脑之间的信息交流,相互之间多进行交流和分享,进而达成学习目标。
2. 强调学生在课堂上活动的“学习”性。课堂上教师设计安排的活动,应当是学生学习过程某个部分的载体或呈现形式,与所学习的内容或环节密切相关。不应是游离于学习过程之外的游戏或玩耍。
3. 强调学生在课堂上活动的“实践”性。这主要是区别学生单纯的听教师讲课的学习活动。课堂上教师设计安排的活动,应当使学生能够多感官参与知识的重现,马上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练习、尝试解决问题等,进而达成学习目标。
(三)课堂多时段教学法
适脑教学的关键是落实学生课堂上的“有效学习实践活动”,这需要时间。“友善用脑”校本化过程中,如何有效利用一节课的45分钟,我们想起了“JIP实验”的研究成果“时段教学”,提出了“课堂多时段教学法”。
一节课(45分钟)教学过程分为3个以上时段。每个时段不超过15分钟;每个时段有明显的可头和结尾,但又相互关联,递进有序;每个时段安排不同形式的“有效学习实践活动”。
(四)适脑教学设计模板
“友善用脑”校本化让我们逐渐认识和体会到,教师做好课堂教学设计十分重要。如何引领教师做好适脑教学设计,我们借鉴了“JIP实验”的教案设计格式,推出了“地大附中适脑教学设计模板”,并使用至今(如下表所示)。
地大附中课堂教学设计
时段设计 时间预设 教学主要环节 学生实践活动与目的
该模板与过去意义上的教案比较,明显突出和强化了对“教学时段”和“学生实践活动”设计的要求。
(五)“三大纪律”和“八项注意”
“友善用脑”校本化过程中,为了避免一些非适脑的做法出现在课堂上,我们归纳出适脑课堂教学应注意的事项明确下来,老师们将其戏称“三大纪律”和“八项注意”,便于记忆。这不是应注意事项的全部。
1. 三大纪律。学生在课上喝清水,教师不得阻止或批评;学生指出教师的错误时,教师不得否认或置之不理;学生提出没有听懂教师的讲述时,教师不得否定或置若罔闻。
2. 八项注意。教师在上课前2分钟进入教室;上课1分钟内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学生发言时要让全班处于倾听的状态;尽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评价;教师要平等的对待每个小组;及时转换不同时段的活动形式;学生的错误要期待由他们自己发现和纠正;注意及时进行课堂反思和总结。
(六)适脑课堂教学场
“友善用脑”校本化过程中,我们逐步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成败是影响学生大脑学习活动诸因素共同且相互作用的结果,符合“场”的特征。因此,我们试用“场”的理论建立这一作用过程的模型,提出了“适脑课堂教学场”的概念(如图1所示),是对我们所认知的“友善用脑”的概括和升华。
图1
综前所述,作用于“适脑课堂教学场”的主要因素有:心理情境因素,物质环境因素,“社会”关系因素,文化氛围因素,时间节律因素。
(七)“Y+Z” 教学实验
如果,把2011年3月之前,我校所进行的学习和校本化“友善用脑”的探索和实践过程视为我校“主体性适脑教学”实验的前期过程,那么,从2011年3月起开始的“Y+Z”教学实验就是我校“主体性适脑教学”实验的新阶段。
1. “主体性适脑教学”实验
“Y+Z”教学是新阶段我校“主体性适脑教学”实验的缩写或简称。
(1)“Y”课堂(“Y”,即汉语拼音yi)。以人们通常认为的一般教学方式为基础,运用了校本化的“友善用脑”方法和策略的课堂教学方式。 (2)“Z”课堂(“Z”,即汉语拼音zhi中的z)。以杜郎口的自主课堂为原型,在主体教育和适脑理论指导下,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有机结合的“主体性适脑教学”方式。
(3)“Y+Z”教学实验。允许教师每周可运用“Y”课堂和“Z”课堂两种方式进行教学的实验。
任何一种好的教学方式都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课型、所有的学科和所有的教学内容;人有程度不同的学习潜质,各自不同的学习方法。探索“主体性适脑教学”,是为了更好的落实“友善用脑”的十大主张,让教学更好的基于脑和支持脑。让教师在改进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有自己探索和创造的空间。
现阶段,我们要求教师每周中“Y”课与“Z”课的比例初中为2:3;高中为3:1。
2. “Z”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1)课前有预习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① 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完成教师编写好的学案对新的学习内容进行预习。教师要在上课前通过批阅学案,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发现学生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中确定课上学习的重点,进而确定课上各环节的内容和任务。
② 明确学习目标。“Z”课堂要求教师,在上课的开始1分钟内,用文字的形式帮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内容必须具体、可检测,表述要让学生一目了然。
③、④ 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1)与(2)是紧密联系的一个环节,本文为表述方便分成两个部分。
小组合作学习(1)。明确学习目标后,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讨论的形式),完善学案。并通过相互帮助,解决一些自己预习过程中的疑问。
教师选择适当时机和方式向各学习小组确定学习成果展示的任务。此任务,主要是由教师通过通过批阅学案发现的主要问题结合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来确定。
根据实际需要,教师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开始之前下达各小组任务。在此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不会分为明显的(1)与(2)两个部分。
小组合作学习(2)。一般是在各学习小组确定学习成果展示的任务后进行。在这一过程中,各学习小组主要进行备展。包括,明确出席展示的同学(2人,“主讲”和“助讲”),进行必要的准备(例如:材料、写板书、排练)。
⑤ 学习成果展示。这是“Z”课堂主要环节,一般用时20-30分钟,或再多一些。之以环节包括:学生展示和师生质补(质疑和补充)。
⑥ 验收与小结。
此模式用于初中的中考学科,或由高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使用。
(2)课前无预习模式(如图3所示)
图3
课前无预习模式“Z”课堂与课前有预习相比无本质上的差易。无预习模式是将全部学习过程在课内完成(学案在课上做);确定小组展示的任务后,③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个整体,一并完成完善学案、相互帮助解决疑问和备展等。
此模式一般用于初中的非中考学科,或由高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使用。
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学校规定,初中的非中考学科不安排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所有学习环节均在课堂上完成。
(3)“Z”课堂教学。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充分参与到學习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通过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编写学案和在学习过程中适时有效地评价来体现。“Z”课堂教学作为“友善用脑”的有效载体,充分体现了其十大主张和主体教育思想。
3. “主体性适脑教学”基本要求
脑科学告诉我们,“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因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习知识的人学习”。基于脑、支持脑的教学应当 “发展‘学生所有制’”,“给学生学习的空间”。
因此,我们对 “Y+Z”教学实验提出了“九字”基本要求。
(1)少讲授。要求教师在一节课中,讲授的时间累计少于15分钟。教师只有在不讲学生不能理解,或是学生需要必要的启发、点拨的时候才可以实施讲授。
(2)多活动。要求教师在一节课中,安排的学生“有效学习实践活动”(如: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学习成果展示等)的时间不少于30分钟。
(3)求具体。要求教师,每节课给学生的任务要具体;每个环节对学生的要求要具体;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指导和评价要具体。
两年来的探索和实践证明,“Z”课堂“九字”基本要求是必要和有效的。
我们坚信,只要坚持“主体性适脑教学”,地大附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学习,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学校也就一定能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