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课堂讨论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ryholm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讨论是学生根据教师设置的问题,在课堂上通过相互讨论,交换意见,相互启发,探讨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新的大纲和课程标准中,课堂讨论已被视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转变教师思想观念和更新教学方法的一种重要手段。课堂讨论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种强有力的挑战,它强调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地学习,并通过自主能动的研究和探求去掌握知识;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中,变学生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为学生灵活主动地在质疑和询问中寻找知识,掌握知识。
  
  一、在历史教学中运用课堂讨论的优势
  
  课堂讨论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一)、有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课堂讨论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练习思维的良好机会——围绕讨论问题,听取他人意见,运用一定原理,通过本身思维,发表自己的观点。它的确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好手段。
  (二)、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历史知识
  讨论的过程,实际上是运用知识、独立思维、阐述己见、形成概念的过程。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亲自参加讨论形成的概念无疑要比其他呆板的方法所形成的概念要深刻得多、牢固得多。
  (三)、有助于学生交流思想,开阔思路
  讨论是相互交流思想的有效方法。由于学生的知识量和知识面、理解能力和思维方式等不尽相同,对同一事物、同一问题各有不尽相同的观点和看法,把这些观点和看法在课堂上发表出来,就能起到相互交流、开阔思路的作用。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充分运用课堂讨论,既能充分体现教学思想,又符合高中学生的心理和认知发展特点,较好地完成“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德”的教学目的,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还可以充分体现《历史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因此,它是高中历史教学中一种较好的课堂教学方式。
  
  二、如何组织好课堂讨论
  
  (一)、精心命题是关键
  精心设计讨论题,是一节讨论课成功的关键。一道好的讨论题,既要紧扣教材的重难点,又能引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能够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感。讨论题可以是分析题,也可以是综合题、评价题、比较题、归纳题、概括题。命题的原则是要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以贯彻教学大纲,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着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的内涵。命题的范围应是有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重要历史人物,以及与当前形势和社会发展联系密切的热点问题。
  1、注意命题的综合性
  如:“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初,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已走向反动,而东方国家的资产阶级却表现出极大的革命性,试结合史实分别指出这种反动性与革命性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此题涉及教材《世界近代现代史》和《中国近代现代史》中六章十节的相关内容,这就帮助学生打通了因教材章节排列所带来的知识割裂,使相关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2、加强命题知识的横向联系,即学科联系
  因为历史与政治、语文及地理联系密切,命题时充分利用这种联系,将知识的触角延伸到相关学科乃至现实生活中去,有助于推动学生思维的迁移、融合和借鉴,加大知识贮量,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更好地开展创造性思维。如:通过对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列宁新经济政策的讨论,联系到我国1958年的大跃进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使学生从历史和现实中借鉴经验,汲取教训,从而深刻地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学生正确看待当前出现的国企职工下岗和再就业等社会现象。使学生的认识源于教材,却又高于教材。
  3、注意命题的多角度和新颖性
  多角度和新颖化的命题,可以引导学生对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从各个角度、种种联系中进行分析、比较和辨别,捕捉其规律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获得有生命力的知识。如:在“试分析匈牙利事件和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的性质,若苏联不出兵,则你认为捷克斯洛伐克将向何处去?”的讨论中,学生们对苏联若不出兵,捷克斯洛伐克的前途提出了三种设想:一是改革取得较大成效,但被苏联开除出社会主义阵营,就象南斯拉夫那样,成为不结盟国家;二是随着改革的深化,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捷共领导人把握不住社会主义方向而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三是捷共出现邓小平式的领袖人物,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改革获得极大成功,给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进而可能避免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那么整个世界历史将可能重新改写。“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就这样被点燃了。
  (二)、充分准备是前提
  教师和学生都要提前做好充分准备。教师要事先公布讨论题目,提出目的和要求,布置必读的参考资料,提供某些带启发性的思考点,并事先确定3至5个主要发言人,其余为补充发言人,或按座位每5至8人为一组,选出代表汇集小组意见作中心发言。学生则要根据讨论题认真钻研教材,查阅有关资料,写好发言提纲,人人都做发言的打算,发言要力求做到不脱离命题 ,不超过时间,措词得当,态度大方。准备工作做得好,课堂讨论的气氛可能就积极、活跃、热烈,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课堂讨论就可能冷场,达不到预期效果。
  (三)、学生主体是核心
  在课堂讨论中,一定要正确把握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教师,在讨论时要善于启发和诱思,高屋建瓴,掌握好火候。当讨论出现沉默时,教师要拨开话题,打破僵局,启发学生发言;当讨论进入高潮,特别是出现争论时,教师要因势利导,紧扣主题,将讨论引向纵深。
  学生是讨论课的主体,教师必须创设良好的课堂讨论情境,让学生以较佳的状态进入讨论角色,或思或辨,以辨促思,以思成辨,渐入佳境,形成高潮。对讨论中发言积极性高、质量较好的学生要及时表扬,特别要鼓励学生对书中或前人的一些传统观念提出大胆质疑,或对前人尚未揭示的规律进行有益探索的讨论,即使有不妥之处,得出的某些结论不尽成熟,甚至走入“误区”,教师也要满腔热情地肯定其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找出不足,分析原因,走出“误区”,使学生的认识产生质的飞跃。如:在讨论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时,有学生将我国目前的经济困难与美国当年的经济危机等同起来,认为要照搬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对此,首先,要引导学生回忆资本主义的发展史,着力揭露美国无法解决的内在矛盾,认清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其次,要实事求是地介绍我国目前面临的经济困难,引导、启发学生畅谈改革开放2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目前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目前的经济困难只不过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过程中的阵痛,是局部的、暂时的,与美国当时的经济危机呈现的“大萧条”、“大恐慌”是根本不同的。虽然在某些现象上有相似之处,但在程度上却轻微得多。如:我国目前下岗待业人员约为1100万人,这对一个拥有12 亿人口的大国来说算不了什么,与美国当时约有占劳动人口1/4的1500万人失业更是不可比拟的。从而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党中央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倡导有中国特色的“罗斯福”措施,不失为借鉴国际经济发展历史经验的明智之举,这对克服当前我国暂时出现的经济困难和问题,确保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总结评价的必要性
  课堂讨论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拓展知识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它重在讨论的过程,不在学生是否讨论出什么结果。因此,教师的总结、评价是课堂讨论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教师对讨论进行总结评价时,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表扬讨论中表现较为突出的学生;②梳理、归纳讨论中形成的几种不同观点,并对不同意见进行评述;③肯定讨论的收获,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所在;④指导学生开展讨论应注意的一些主要问题和辩论的技巧;⑤对今后课堂讨论提出若干要求,等等。
  
  三、开展课堂讨论应注意的问题
  
  (一)、不宜过多用
  虽然课堂讨论有许多优点,但由于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不深、史学理论肤浅、历史概念淡薄、提炼、应用史料能力较低及思维方法、讨论技巧等的局限,这就大大制约着他们对许多历史问题的深层次认识、讨论和研究。同时,课堂讨论往往要占用较多的教学时间,过多开展会影响教学进度。当然,我们强调课堂讨论不宜多用并不等于不要用,而是要用精、用好。
  (二)、方法要灵活
  课堂讨论教学可操作性很强,但在具体组织过程中,如果总以一成不变的形式出现,久而久之,则也会影响其效果,因此,课堂讨论应注意具体组织形式的多样化。比如:可以按学生座位分成几个讨论小组,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每组推荐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也可根据学生观点的不同,分成不同派别,各派别之间进行辩论;还可以按班级原有的学习小组,根据教师课前分发的预习提纲分头进行准备,课堂讨论时推荐代表发言,等等。形式上的多样化,使学生有一种新鲜感,既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可避免讨论时出现冷场现象,还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相协作精神的培养。
  (三)、引导要及时
  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讨论的发展情况,及时启发引导学生讨论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并保持课堂讨论的良好气氛。
  (四)、应多问“为什么”,少问“是什么”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善于提出问题,并逐渐增加答案的复杂性和难度,这是最主要和极其必要的教学技巧之一。”课堂讨论要多问为什么,问题要有启发性,要有利于学生展开思维和想象,简单的是非问题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但设问的难度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作者单位: 711700陕西省富平县教师进修学校)
其他文献
[摘要]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鼓励他们延续美丽的花期。  [关键词] 了解 分析 善待 鼓励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作为有园丁之誉的教师,应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优等生固然可爱,但后进生更不容忽视。  后进生问题在老师与学生,教与学之间始终都是一个难以破解的问题。而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转化后进生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后进生转化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整个班风建设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   
期刊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当今,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发展面临机遇,同时又面临挑战。面对的施教对象,是一群基础较差、知识面狭窄、反应能力较慢、厌学情绪严重的初中生。如何做好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呢?这是数学教师多年的困惑。针对教学现状,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三点见解。    一、激发学生兴趣,让学有动力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子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愉快有效的学习,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
期刊
英国教育家尼尔说:“教育要让学生感觉幸福。”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让每一名学生快乐地学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层推进,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牢固树立“快乐育人,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积极创建“快乐校园”、“快乐班级”,全面推行“愉快教育”,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目前,“快乐成长”已成为媒体和校园话语中一个炙手可热的关键词。“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
期刊
寓言像一面镜子,能照出我们的错误,同时也能给我们许多智慧,课余信手翻看寓言故事,联想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感悟到许多道理,摘取几则寓言故事,谈谈从中受到的启发。    第一则:狐狸与葡萄    饥饿的狐狸看见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成熟的葡萄,馋涎欲滴,它很想摘葡萄,可是摘不到,无可奈何,只好走开,嘴里自言自语地说道:“葡萄是酸的”。这就是著名的吃不了葡萄说葡萄酸。  这则预言的寓意大家都懂,但作为教师能
期刊
[摘要] 《朝发白帝城》诗意地表述了长江一日千里的水流速度和山岚叠障的两岸美景,它不仅给人高速前进的愉悦感受,而且让这种愉悦在青山绿水和猿声中得到升华。  [关键词] 李白 《朝发白帝城》 速度美感    《朝发白帝城》这首诗具有永久的生命力,一直为人们所喜爱,我们今天吟诵这首诗,仍然会被带进三峡那险要奇异的幻觉世界,仿佛经验到飞驰前进的速度感而达到一种难以名状的满足。产生对速度美的膜拜的晕眩。 
期刊
我是长期从事农村山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年轻时任过初中教学,后来一直在山区小学任教,从事农村山区教育教学工作已经三十多年了,已年近六旬。说起素质教育,像我这样接近退休年龄的教师,早都有所感触,只不过那个时候没有这个提法,知道素质特性,不知道素质教育,一昧追求应试教育,拼命抓学生考试成绩,累得筋疲力尽,反而费力不讨好。如今,素质教育的倡导、研究、评价,让我们这些一生耕耘杏坛的老教师也茅塞顿开,几
期刊
作为镇中心教研员,要经常带动教师开展一些常规的教学活动,可一线的教师对如何评价一节课却很棘手,他们要么说不在“点”上、要么随便说说应付、要么干脆不说,此现象很普遍,针对以上情况,谈谈我积累的一些评课粗浅看法;  评课的前提是听课,只有认真听、仔细记录,才有话可说。如何做听课笔记呢?简单的做法:记教学顺序;记教学活动中的师生用语;记师生双边活动的情况和效果;当时的感受、问题和简短的评价;记时间比例。
期刊
新一轮课程改革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立足于促进人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提出的改革目标以全新的理念勾画了新时期教育发展的宏伟蓝图,在提供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对基础教育也提出了重大挑战,特别是农村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的复式教学,无论过去的教学经验多么丰富,面对新课程,新教材,面对困难与挑战,如何实施课改?复式教学中有哪些新途径、新方法?怎样提高复式教学质量?为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把复式
期刊
创造力是民族的灵魂。目前中小学全面启动新的课程标准,以提高中小学生的创造力为目标的重要任务,摆在全体教育工作者的面前。幼儿园的孩子们也要逐步引导他们初具创新思维的能力,为今后的成才、成人打下坚实的基础。由此看来,幼儿教育的任务也是不轻的。  记得在一堂幼儿数学课外活动课上,我出过一道这样的题:“树上有9只小鸟,猎人用枪打死一只,这时树上还有几只小鸟?”“还有8只小鸟!”一个小朋友脱口而出。“错了,
期刊
[摘要] 信息视野下写字教学要注重实效。践行信息,不丢本真:注重实效,不赶时髦,以生为本,提高质效:紧扣课标,因生用件,因人而异,输写有度;遵循规律,有的放矢,规范书写,贵在持恒。  [关键词] 信息视野 写字教学 注重实效     课改歌声嘹亮,信息技术以“你未唱吧我登场”的风姿走进课堂,转瞬间又被一些地方“专家”穿上花衣供上“神坛”,自主合作、探究交流课改舞台言必有神,神主沉浮浅规淡出。否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