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学科中,数学属于非常重要的一门,但因为每个学生的逻辑思维、学习基础不同,所以在数学的学习方面也难免存在差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差异化教学课堂,有针对性的对数学知识进行传授,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总体效率。笔者分析了基于差异化的高中数学教学,具体如下。
关键词:差异化;高中数学;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5-362
前言
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展现出了巨大的差异化。要想促使所有学生都提高学习效果,针对性、差异化的教学方式必不可少,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教学质量。
一、为什么要采取差异化的教学策略
在进入高中阶段之后,数学知识越来越复杂,这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而且不同学生在接受能力、学习基础、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若是教师只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那么就容易忽视基础较差的学生,降低教学的整体效率。通过采用差异化的教学策略,能使得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促使所有学生都得到共同进步[1]。
二、基于差异化的高中数学教学思考
(一)设置差异化的数学教学目标
在课前,教师要设置差异化的数学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进行预习。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为学生布置各种不同的预习任务,在目标设置方面展现出差异性。
举个例子,在对几何里直线方程内容进行解析之前,可让学生先预习直线方程的不同表现形式。同时按照学生的各种自学能力设置层次性目标:基础性的预习目标是要了解不同直线方程的形式,比如斜截式是Y=KX+b,两点式是(Y-Y1)\(Y2-Y1)=(X-X1)\(x2-x1)[x1≠x2同时Y1≠Y2],而点斜式是Y-Y1=K(X-X1)。另外,截距式是Xa+Yb-1,一般式是Ax+By+C=0(A2+B2≠0)等等。高级的预习目标则是促使学生们对直线方程形式进行一定的学习,确定不同形式所适用的问题情境,即遇到具体问题时要采用哪些方式来进行解答。
(二)建立差异化的教学情境
在高中教学课堂中,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差异化的教学情境。为基础不好的学生带来一些自信,为学习成绩教学的学生设置拓展性教学情境,满足不同学生的各种学习需要。比如在学习“平面解析几何——圆的位置关系”时,可根据本章节的知识,设计差异性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循序渐进的进行学习。这些问题需要和圆的位置关系有关联:1.平面几何里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有哪些?2.怎样判断平面几何里圆和圆的位置关系?3.怎样利用两圆的相交弦判断圆和圆的位置关系?这几个问题逐渐深入,难度层层提升,让基础薄弱的学生思考两圆的位置关系,比如相交、相离、相切等等;让基础一般的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通过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然后引出第三个问题:通过两圆的相交弦来分析圆的位置关系,促使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分析相交弦,判定两圆的位置。从而建立差异化的教学情境,帮助各层次学生更好的学习[2]。
(三)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来开展教学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都有一定差别,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开展教学。促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教学中有所收获,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比如在学习“不等式关系和不等式”的内容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层次,来设计各种不同的教学对策。为了帮助基础一般的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可这样设计教学方案:正数2>0,负数﹣1小于0,体现了什么关系?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可让他们用符号来表示a和b的和<5、X的4倍不大于7的关系。对于优等生,则让他们思考这样的问题:公园门票每人20元,而30人以上(包括30人)团体票能享7折优惠,然而没有超过30人,如何购票能享受最大优惠(不求解)。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来开展教学,不但能覆盖各种基础的学生,同时也能提升整个数学教学的质量。
(四)开展有层次性的课后练习
在进行学习之后,教师还要为学生布置有层次的课后练习,使得所有的学生都对数学知识形成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从而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同时,其中也要体现出层次性、差异化的原则。举个例子,在立体几何里正方体的学习结束之后,教师设计了这样的课后练习:在图1中,有正方体ABCD-A1B1C1D1,棱长为2,同时棱 AB、CD、DD1的中点分别为M、N、P0,让基础薄弱的学生求证MB1⊥BP;让基础一般的学生在棱D1A1中找到一个点Q,从而满足DQ 和面MNB1平行的要求;让基础好的学生画出这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并且达到目标——“内部有4个正方形的表面连接成一个长方形”,同时求出点B和点P之间的距离。布置这样的层次性练习,促使所有学生都根据自己的能力来进行学习和巩固,提高了教学的总体效率[3]。
三、总结与体会
差异化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不同情況,有区别的进行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有层次的学习任务梯度。通过在数学教学中合理采用这样的方式,能增强学生的思维灵活度,避免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懈怠感、厌烦感,提高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秀芹.差异化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4):28.
[2]林建森.差异化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高中数学教与学,2019(04):30-32.
[3]金星.探讨高中数学差异化教学的路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8(12):138-139.
关键词:差异化;高中数学;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5-362
前言
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展现出了巨大的差异化。要想促使所有学生都提高学习效果,针对性、差异化的教学方式必不可少,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教学质量。
一、为什么要采取差异化的教学策略
在进入高中阶段之后,数学知识越来越复杂,这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而且不同学生在接受能力、学习基础、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若是教师只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那么就容易忽视基础较差的学生,降低教学的整体效率。通过采用差异化的教学策略,能使得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促使所有学生都得到共同进步[1]。
二、基于差异化的高中数学教学思考
(一)设置差异化的数学教学目标
在课前,教师要设置差异化的数学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进行预习。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为学生布置各种不同的预习任务,在目标设置方面展现出差异性。
举个例子,在对几何里直线方程内容进行解析之前,可让学生先预习直线方程的不同表现形式。同时按照学生的各种自学能力设置层次性目标:基础性的预习目标是要了解不同直线方程的形式,比如斜截式是Y=KX+b,两点式是(Y-Y1)\(Y2-Y1)=(X-X1)\(x2-x1)[x1≠x2同时Y1≠Y2],而点斜式是Y-Y1=K(X-X1)。另外,截距式是Xa+Yb-1,一般式是Ax+By+C=0(A2+B2≠0)等等。高级的预习目标则是促使学生们对直线方程形式进行一定的学习,确定不同形式所适用的问题情境,即遇到具体问题时要采用哪些方式来进行解答。
(二)建立差异化的教学情境
在高中教学课堂中,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差异化的教学情境。为基础不好的学生带来一些自信,为学习成绩教学的学生设置拓展性教学情境,满足不同学生的各种学习需要。比如在学习“平面解析几何——圆的位置关系”时,可根据本章节的知识,设计差异性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循序渐进的进行学习。这些问题需要和圆的位置关系有关联:1.平面几何里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有哪些?2.怎样判断平面几何里圆和圆的位置关系?3.怎样利用两圆的相交弦判断圆和圆的位置关系?这几个问题逐渐深入,难度层层提升,让基础薄弱的学生思考两圆的位置关系,比如相交、相离、相切等等;让基础一般的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通过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然后引出第三个问题:通过两圆的相交弦来分析圆的位置关系,促使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分析相交弦,判定两圆的位置。从而建立差异化的教学情境,帮助各层次学生更好的学习[2]。
(三)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来开展教学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都有一定差别,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开展教学。促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教学中有所收获,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比如在学习“不等式关系和不等式”的内容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层次,来设计各种不同的教学对策。为了帮助基础一般的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可这样设计教学方案:正数2>0,负数﹣1小于0,体现了什么关系?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可让他们用符号来表示a和b的和<5、X的4倍不大于7的关系。对于优等生,则让他们思考这样的问题:公园门票每人20元,而30人以上(包括30人)团体票能享7折优惠,然而没有超过30人,如何购票能享受最大优惠(不求解)。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来开展教学,不但能覆盖各种基础的学生,同时也能提升整个数学教学的质量。
(四)开展有层次性的课后练习
在进行学习之后,教师还要为学生布置有层次的课后练习,使得所有的学生都对数学知识形成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从而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同时,其中也要体现出层次性、差异化的原则。举个例子,在立体几何里正方体的学习结束之后,教师设计了这样的课后练习:在图1中,有正方体ABCD-A1B1C1D1,棱长为2,同时棱 AB、CD、DD1的中点分别为M、N、P0,让基础薄弱的学生求证MB1⊥BP;让基础一般的学生在棱D1A1中找到一个点Q,从而满足DQ 和面MNB1平行的要求;让基础好的学生画出这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并且达到目标——“内部有4个正方形的表面连接成一个长方形”,同时求出点B和点P之间的距离。布置这样的层次性练习,促使所有学生都根据自己的能力来进行学习和巩固,提高了教学的总体效率[3]。
三、总结与体会
差异化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不同情況,有区别的进行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有层次的学习任务梯度。通过在数学教学中合理采用这样的方式,能增强学生的思维灵活度,避免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懈怠感、厌烦感,提高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秀芹.差异化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4):28.
[2]林建森.差异化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高中数学教与学,2019(04):30-32.
[3]金星.探讨高中数学差异化教学的路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8(12):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