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子不高、微胖、白发苍苍,美联储副主席珍妮特·耶伦的体貌特征十分显眼。作为伯南克的副手,她一直是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的强力支持者和公开倡导者。
2013年10月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名耶伦为下任美联储主席。如果美国联邦参议院正式认可这项提名,耶伦将成为美联储自1913年成立百年以来的首位女主席,也将是美联储历史上第一个由副主席荣升为主席的人。
早期的记者实践,帮助耶伦锻炼了很好的沟通能力,而师承托宾的学养则使她深谙市场的力量及其局限性
1946年,耶伦出生在纽约市布鲁克林区一个工人聚居的小区,她父亲是一名家庭医生,母亲曾是小学教师。这个犹太裔家庭重视孩子学业。受管理家中财务的母亲熏陶,她从小对股票、经济学和报纸商业版颇感兴趣。
在布鲁克林汉密尔顿堡高中读书时,耶伦是校报的主编。进入布朗大学后,她成为《布朗每日论坛》的经济记者。不过,她似乎早已预见到,当一名记者或报纸出版商以后的日子会多么艰难。所以她没有继续自己的报纸生涯,而是选择了经济学。早期的记者实践,帮助她锻炼了很好的沟通能力,对她日后的职业生涯很有好处。
从布朗大学毕业后,耶伦赴耶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托宾。托宾曾高度评价耶伦:“她具有简单且清晰陈述复杂论点的天赋。”当时同在耶鲁任教的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后来回忆道,托宾关于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交互作用的观点对耶伦影响很大,她因此深谙市场的力量及其局限性。
博士毕业后,耶伦自1980年起开始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后成为该校经济学终身教授。她的丈夫乔治·阿克洛夫也是该校经济学教授,他曾于200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1977年,在美联储的餐厅里,耶伦认识了正在美联储研究部工作的阿克洛夫。当时,阿克洛夫离婚不久,他与耶伦很快坠入情网。次年6月,两人结婚。阿克洛夫后来在自传中写道,之所以决定匆忙结婚,是因为“我们彼此间几无怀疑”。
结婚几十年,夫妇两人一直互相支持。耶伦成为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后,阿克洛夫承担起照顾儿子的责任。他说,自己对耶伦的最大帮助是“在每日政治风暴中提供心理支持”。他们的儿子罗伯特现在已成为经济学界的新锐学者。
当年雇保姆引出的学术观点至今仍影响着美联储在刺激就业增长上的决策
在生活中,耶伦喜欢远足和烹饪。在工作上,她是一位“有条不紊而又认真细致的经济学家”。耶伦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失业的原因、机制和影响。而其夫阿克洛夫也是一位劳动力市场的专家,两人合作进行过许多经济学研究。同事说,二人彼此互补,阿克洛夫时常冒出疯狂的想法,耶伦则把它们变成严谨而富有逻辑的论证。2001年阿克洛夫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后,他在自我简介中写道:“我们不仅个性完美契合,而且在宏观经济学上有着共识。我们唯一的分歧是她比我更支持自由贸易。”
耶伦头脑敏锐、办事高效,比伯南克作风更为强硬。面对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动荡、经济衰退和失业率高企,伯南克领导下的美联储在2008年将基准利率降至接近于零,又先后推出了三轮资产购买计划,也就是量化宽松政策。许多观察家说,伯南克大胆、激进的举措重塑了美联储在美国经济中的角色。而耶伦对宽松政策的热衷,甚至在伯南克的前任格林斯潘时代就已显示出来。
1996年6月,时任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正致力于将年化通胀率推低至零附近,以实现物价稳定的目标。当时,在美联储资历尚浅的耶伦并不认同格林斯潘的做法。她找格林斯潘谈话,称如果保持一定的通胀,对经济反而是好事。随后,她发表了一篇论文,进一步阐述适度的通胀可以降低衰退的频率和力度。这一理论最终被证明是合理的。
在探究耶伦支持宽松政策的学术源头时,人们常会提到这样一则典故:上世纪80年代,当耶伦和阿克洛夫准备雇一个保姆照顾他们的儿子时,他们决定支付超过市场价的工资。理由是,一个快乐的保姆将提供更好的照料服务。这个决定不只吸引了一批优秀的保姆前来应聘,也启发了这对夫妻教授,耶伦依据自己长期在失业问题上的研究,随即发展出一个有关劳动力市场的新想法——“效率工资”理论,它提供了看待失业的一个独特角度。
她是这样思考的:资本家应该稍稍将工资提高到均衡工资以上的水平。这就像一个礼物,传递友善,鼓励工人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是一个限制,让工人感到,真的不好随便跳槽。这样企业能够稳定。然而工资高于均衡水平,失业一定会产生,非自愿失业一定会出现。一旦经济不好,老板就会大幅度裁人,但确保剩下的人是聪明的,而且给他们足够好的工资,不至于降低生产率。这导致失业率会非常难看。
耶伦总结,失业率其实是很容易“过头”的。失业率才是真正的敌人。她在今年2月的华盛顿会议上提到:“长期失业率的存在已成为经济复苏的头号公敌。”作为美联储的“二当家”,耶伦坚决支持伯南克的宽松政策,她在很多场合都表示,长期的零利率有助于缓解高失业率,暂时较高的通货膨胀可换取更多的就业岗位。可见当年雇保姆引出的这一关于失业问题的学术观点至今仍影响着美联储在刺激就业增长上的决策。
摆在耶伦面前的除了高企的失业率问题外,美联储能否从她参与制定的超级宽松的政策中全身而退则是更为棘手的难题
奥巴马对耶伦的提名,经历一番波折。奥巴马原本中意的人选是克林顿政府时期的财长劳伦斯·萨默斯,但遭到外界较大反对。9月15日,萨默斯主动退出角逐,耶伦成为第一热门人选。由此外界担忧的美联储主席换届引发货币政策出现拐点的风险,随着耶伦被提名而消除,从短期看,这对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都是利好消息。
耶伦很少发表即兴演说,更倾向于提前研究、精心准备。在朋友眼中,拥有一头标志性银色短发的耶伦踏实、严谨、沉稳,但不失亲和力,是那种坚持要把问题想透的人。曾有人开玩笑地说,与她共进晚餐的客人得准备好跟她讨论经济大事。耶伦的同事则形容她为数据狂人,她会不断测试和质疑自己仔细勾勒出来的经济图景。
耶伦在旧金山市联邦储备银行工作时的前下属玛丽·戴利回忆道:“的确,她对我们要求很严,但她从不会表现出这种意思,‘因为我希望有人把这件事完成,所以你得做这件事’。她对我们的要求从不会比她对自己的要求更高,并且她总是有正当的理由,那就是——为了改进她的政策决策。”
耶伦上任之后将如何动作,也引发关注。她在接受提名后暗示,上任后将用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美联储的职责。她说,美联储能帮助确保所有人都有机会努力工作、改善生活。同时确保通货膨胀继续受控,不会侵蚀经济增长的效益。当然,还必须可以保卫金融系统。
美国舆论普遍认为,耶伦非常重视财政政策和房市在经济复苏中的作用。一旦她掌舵美联储,其主导的货币政策在提振房地产市场和对冲财政紧缩方面可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在分析人士看来,未来摆在耶伦面前的除了高企的失业率问题外,美联储能否从她参与制定的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全身而退则是更为棘手的难题。因为此后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需要更加兼顾经济稳定发展、减少举债成本,并保持美元的霸主地位。从这点看,耶伦面临的挑战比伯南克还要大。
耶伦是美联储沟通策略的先行者,她领导的美联储内部的沟通委员会对近年实施的前瞻性指引的影响和贡献都很大。除了实施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外,近年来美联储还不断加强对预期的前瞻性引导,未来耶伦领导的美联储有望在政策透明性上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预测终究是预测。美联储,这个对全球经济走向有着最显著影响的一国央行未来在耶伦这位“女当家”的带领下终究会走向何方,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
(摘编自《环球人物》2013年第28期、《证券市场周刊》2013年第55期、《21世纪商业评论》2013年第12期、《亚太日报》2013年10月10日、《上海证券报》2013年10月11日、《OV海外文摘》2013年第20期)
2013年10月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名耶伦为下任美联储主席。如果美国联邦参议院正式认可这项提名,耶伦将成为美联储自1913年成立百年以来的首位女主席,也将是美联储历史上第一个由副主席荣升为主席的人。
早期的记者实践,帮助耶伦锻炼了很好的沟通能力,而师承托宾的学养则使她深谙市场的力量及其局限性
1946年,耶伦出生在纽约市布鲁克林区一个工人聚居的小区,她父亲是一名家庭医生,母亲曾是小学教师。这个犹太裔家庭重视孩子学业。受管理家中财务的母亲熏陶,她从小对股票、经济学和报纸商业版颇感兴趣。
在布鲁克林汉密尔顿堡高中读书时,耶伦是校报的主编。进入布朗大学后,她成为《布朗每日论坛》的经济记者。不过,她似乎早已预见到,当一名记者或报纸出版商以后的日子会多么艰难。所以她没有继续自己的报纸生涯,而是选择了经济学。早期的记者实践,帮助她锻炼了很好的沟通能力,对她日后的职业生涯很有好处。
从布朗大学毕业后,耶伦赴耶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托宾。托宾曾高度评价耶伦:“她具有简单且清晰陈述复杂论点的天赋。”当时同在耶鲁任教的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后来回忆道,托宾关于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交互作用的观点对耶伦影响很大,她因此深谙市场的力量及其局限性。
博士毕业后,耶伦自1980年起开始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后成为该校经济学终身教授。她的丈夫乔治·阿克洛夫也是该校经济学教授,他曾于200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1977年,在美联储的餐厅里,耶伦认识了正在美联储研究部工作的阿克洛夫。当时,阿克洛夫离婚不久,他与耶伦很快坠入情网。次年6月,两人结婚。阿克洛夫后来在自传中写道,之所以决定匆忙结婚,是因为“我们彼此间几无怀疑”。
结婚几十年,夫妇两人一直互相支持。耶伦成为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后,阿克洛夫承担起照顾儿子的责任。他说,自己对耶伦的最大帮助是“在每日政治风暴中提供心理支持”。他们的儿子罗伯特现在已成为经济学界的新锐学者。
当年雇保姆引出的学术观点至今仍影响着美联储在刺激就业增长上的决策
在生活中,耶伦喜欢远足和烹饪。在工作上,她是一位“有条不紊而又认真细致的经济学家”。耶伦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失业的原因、机制和影响。而其夫阿克洛夫也是一位劳动力市场的专家,两人合作进行过许多经济学研究。同事说,二人彼此互补,阿克洛夫时常冒出疯狂的想法,耶伦则把它们变成严谨而富有逻辑的论证。2001年阿克洛夫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后,他在自我简介中写道:“我们不仅个性完美契合,而且在宏观经济学上有着共识。我们唯一的分歧是她比我更支持自由贸易。”
耶伦头脑敏锐、办事高效,比伯南克作风更为强硬。面对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动荡、经济衰退和失业率高企,伯南克领导下的美联储在2008年将基准利率降至接近于零,又先后推出了三轮资产购买计划,也就是量化宽松政策。许多观察家说,伯南克大胆、激进的举措重塑了美联储在美国经济中的角色。而耶伦对宽松政策的热衷,甚至在伯南克的前任格林斯潘时代就已显示出来。
1996年6月,时任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正致力于将年化通胀率推低至零附近,以实现物价稳定的目标。当时,在美联储资历尚浅的耶伦并不认同格林斯潘的做法。她找格林斯潘谈话,称如果保持一定的通胀,对经济反而是好事。随后,她发表了一篇论文,进一步阐述适度的通胀可以降低衰退的频率和力度。这一理论最终被证明是合理的。
在探究耶伦支持宽松政策的学术源头时,人们常会提到这样一则典故:上世纪80年代,当耶伦和阿克洛夫准备雇一个保姆照顾他们的儿子时,他们决定支付超过市场价的工资。理由是,一个快乐的保姆将提供更好的照料服务。这个决定不只吸引了一批优秀的保姆前来应聘,也启发了这对夫妻教授,耶伦依据自己长期在失业问题上的研究,随即发展出一个有关劳动力市场的新想法——“效率工资”理论,它提供了看待失业的一个独特角度。
她是这样思考的:资本家应该稍稍将工资提高到均衡工资以上的水平。这就像一个礼物,传递友善,鼓励工人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是一个限制,让工人感到,真的不好随便跳槽。这样企业能够稳定。然而工资高于均衡水平,失业一定会产生,非自愿失业一定会出现。一旦经济不好,老板就会大幅度裁人,但确保剩下的人是聪明的,而且给他们足够好的工资,不至于降低生产率。这导致失业率会非常难看。
耶伦总结,失业率其实是很容易“过头”的。失业率才是真正的敌人。她在今年2月的华盛顿会议上提到:“长期失业率的存在已成为经济复苏的头号公敌。”作为美联储的“二当家”,耶伦坚决支持伯南克的宽松政策,她在很多场合都表示,长期的零利率有助于缓解高失业率,暂时较高的通货膨胀可换取更多的就业岗位。可见当年雇保姆引出的这一关于失业问题的学术观点至今仍影响着美联储在刺激就业增长上的决策。
摆在耶伦面前的除了高企的失业率问题外,美联储能否从她参与制定的超级宽松的政策中全身而退则是更为棘手的难题
奥巴马对耶伦的提名,经历一番波折。奥巴马原本中意的人选是克林顿政府时期的财长劳伦斯·萨默斯,但遭到外界较大反对。9月15日,萨默斯主动退出角逐,耶伦成为第一热门人选。由此外界担忧的美联储主席换届引发货币政策出现拐点的风险,随着耶伦被提名而消除,从短期看,这对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都是利好消息。
耶伦很少发表即兴演说,更倾向于提前研究、精心准备。在朋友眼中,拥有一头标志性银色短发的耶伦踏实、严谨、沉稳,但不失亲和力,是那种坚持要把问题想透的人。曾有人开玩笑地说,与她共进晚餐的客人得准备好跟她讨论经济大事。耶伦的同事则形容她为数据狂人,她会不断测试和质疑自己仔细勾勒出来的经济图景。
耶伦在旧金山市联邦储备银行工作时的前下属玛丽·戴利回忆道:“的确,她对我们要求很严,但她从不会表现出这种意思,‘因为我希望有人把这件事完成,所以你得做这件事’。她对我们的要求从不会比她对自己的要求更高,并且她总是有正当的理由,那就是——为了改进她的政策决策。”
耶伦上任之后将如何动作,也引发关注。她在接受提名后暗示,上任后将用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美联储的职责。她说,美联储能帮助确保所有人都有机会努力工作、改善生活。同时确保通货膨胀继续受控,不会侵蚀经济增长的效益。当然,还必须可以保卫金融系统。
美国舆论普遍认为,耶伦非常重视财政政策和房市在经济复苏中的作用。一旦她掌舵美联储,其主导的货币政策在提振房地产市场和对冲财政紧缩方面可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在分析人士看来,未来摆在耶伦面前的除了高企的失业率问题外,美联储能否从她参与制定的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全身而退则是更为棘手的难题。因为此后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需要更加兼顾经济稳定发展、减少举债成本,并保持美元的霸主地位。从这点看,耶伦面临的挑战比伯南克还要大。
耶伦是美联储沟通策略的先行者,她领导的美联储内部的沟通委员会对近年实施的前瞻性指引的影响和贡献都很大。除了实施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外,近年来美联储还不断加强对预期的前瞻性引导,未来耶伦领导的美联储有望在政策透明性上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预测终究是预测。美联储,这个对全球经济走向有着最显著影响的一国央行未来在耶伦这位“女当家”的带领下终究会走向何方,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
(摘编自《环球人物》2013年第28期、《证券市场周刊》2013年第55期、《21世纪商业评论》2013年第12期、《亚太日报》2013年10月10日、《上海证券报》2013年10月11日、《OV海外文摘》2013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