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表演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它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适当地加入课堂表演,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表演;好处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内容是可以让学生表演的,把表演引入语文课程教学,不是简单的兴趣活动,而是要完成相应的语文教学任务,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把表演作为媒介与语文融为一体,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启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几十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让学生在语文课文学习中加入表演有以下几大好处: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使学生想学、乐学,就必须想方设法地调动其学习兴趣。因此,如果能在课文一开始就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可以产生一种先声夺人的良好教学效果。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把生活化的表演搬进课堂,从而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课文中狡猾的狐狸、凶猛的老虎、辛勤的蚂蚁、翩翩起舞的蝴蝶、美丽的白雪公主、聪明的司马光等等,都可以是学生的表演对象,他们用自己丰富的想象、诙谐的语言、夸张的动作掀起了课堂上一个又一个的高潮,课堂表演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学习《鹅》这首诗时,我先让学生在课堂上模仿鹅的动作,学生迈开步子,甩开胳膊,一摇三晃地走了起来,学生一下子明白了白鹅大模大样的走态,并很快能试着自己把课文背下来。这些课堂表演不仅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得更深、更透、更轻松,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对学习语文的热情。
二、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
表演可以使学生耳闻目睹课文中的情和景、人和事,让学生听其声,观其行,形声兼备,使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要达到这一目的,学生在表演前应先读懂、弄懂课文的字词句,理解课文中语气的轻重缓急,体会感情色彩的丰富变化,了解主角表情的喜怒哀乐表达了什么,说明了什么。对这些事项都要事先弄明白,才能在表演时言谈举止活起来。表演毕竟比读更高一个层次,所以要求语言精练、准确、生动,从而要求学生在读上下功夫,苦练语言,这样就加强了学生的语言训练。
三、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表演离不开书本,在表演的特定环境里,受情感的影响,语言想象空间大,要一边说一边做各种动作,有的动作会自然地想象出来。如我让学生表演《刻舟求剑》这个寓言故事时,原文中那个过江人掉剑后,旁边的人催他赶快捞宝剑。在催的过程中,有个学生用一只手轻轻地推掉剑人的肩膀,这个细微的动作就是合乎情理的大胆想象,这个动作有可能在事情发展中出现,但原文是没有的,学生表演时做出这个动作,使文章更切合实际,也更具体、更生动起来。如果不是表演的话,按原文去读永远也不会读出这个动作。表演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开想象的有利条件,表演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四、启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因为表演的需要,有时只需要两个或几个人,我会尽量安排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于是把表演的学生分成若干组,搭配好,有时也可以自由组织,轮流出来表演,学生充当了表演的主体。这次没有轮到的,下次把机会留给他们,一学期下来,全班学生都参与过课堂表演,每次表演过后大家又来参与评议,评议时学生可发表各人的见解,允许不同的意见,允许有争论,最后大家综合意见,评出哪组或哪个人表演得好,好在哪里。通过评议达到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这样,由表演到评议到综合的全过程都是由学生自己直接参与的,从而启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五、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表演的学生要离开座位走出来,面对全班同学,全班同学几十双眼睛盯着表演者,大家互相对视。表演者又要说台词又要做动作,开始时会有紧张心理。有的学生一走出座位就脸红,动作失态或呆滞;有的学生刚表演一半就忘词或不知所措;有的急的冒汗连看都不敢看人,只顾低着头等。面对这种情况,我开始时还是选大胆的学生进行表演,以后逐步扩大范围,胆子小的演短内容,哪怕几句话或几个动作,胆子越小的越要鼓励他们参与表演,直到全班学生都表演过为止。经过一系列的有计划的表演训练之后,胆子小的学生慢慢变大胆了,变得敢举手、敢回答问题、敢提问了,胆子大的学生提高了成绩。实践证明,经常让学生表演,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表演不失为增强学生自信心的一个有效途径。
总之,课文里表演的内容很多,只要教师留心体会,善于挖掘。运用表演这一艺术手段会对语文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会有许许多多的意想不到的收获。
关键词:语文教学;表演;好处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内容是可以让学生表演的,把表演引入语文课程教学,不是简单的兴趣活动,而是要完成相应的语文教学任务,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把表演作为媒介与语文融为一体,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启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几十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让学生在语文课文学习中加入表演有以下几大好处: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使学生想学、乐学,就必须想方设法地调动其学习兴趣。因此,如果能在课文一开始就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可以产生一种先声夺人的良好教学效果。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把生活化的表演搬进课堂,从而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课文中狡猾的狐狸、凶猛的老虎、辛勤的蚂蚁、翩翩起舞的蝴蝶、美丽的白雪公主、聪明的司马光等等,都可以是学生的表演对象,他们用自己丰富的想象、诙谐的语言、夸张的动作掀起了课堂上一个又一个的高潮,课堂表演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学习《鹅》这首诗时,我先让学生在课堂上模仿鹅的动作,学生迈开步子,甩开胳膊,一摇三晃地走了起来,学生一下子明白了白鹅大模大样的走态,并很快能试着自己把课文背下来。这些课堂表演不仅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得更深、更透、更轻松,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对学习语文的热情。
二、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
表演可以使学生耳闻目睹课文中的情和景、人和事,让学生听其声,观其行,形声兼备,使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要达到这一目的,学生在表演前应先读懂、弄懂课文的字词句,理解课文中语气的轻重缓急,体会感情色彩的丰富变化,了解主角表情的喜怒哀乐表达了什么,说明了什么。对这些事项都要事先弄明白,才能在表演时言谈举止活起来。表演毕竟比读更高一个层次,所以要求语言精练、准确、生动,从而要求学生在读上下功夫,苦练语言,这样就加强了学生的语言训练。
三、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表演离不开书本,在表演的特定环境里,受情感的影响,语言想象空间大,要一边说一边做各种动作,有的动作会自然地想象出来。如我让学生表演《刻舟求剑》这个寓言故事时,原文中那个过江人掉剑后,旁边的人催他赶快捞宝剑。在催的过程中,有个学生用一只手轻轻地推掉剑人的肩膀,这个细微的动作就是合乎情理的大胆想象,这个动作有可能在事情发展中出现,但原文是没有的,学生表演时做出这个动作,使文章更切合实际,也更具体、更生动起来。如果不是表演的话,按原文去读永远也不会读出这个动作。表演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开想象的有利条件,表演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四、启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因为表演的需要,有时只需要两个或几个人,我会尽量安排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于是把表演的学生分成若干组,搭配好,有时也可以自由组织,轮流出来表演,学生充当了表演的主体。这次没有轮到的,下次把机会留给他们,一学期下来,全班学生都参与过课堂表演,每次表演过后大家又来参与评议,评议时学生可发表各人的见解,允许不同的意见,允许有争论,最后大家综合意见,评出哪组或哪个人表演得好,好在哪里。通过评议达到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这样,由表演到评议到综合的全过程都是由学生自己直接参与的,从而启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五、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表演的学生要离开座位走出来,面对全班同学,全班同学几十双眼睛盯着表演者,大家互相对视。表演者又要说台词又要做动作,开始时会有紧张心理。有的学生一走出座位就脸红,动作失态或呆滞;有的学生刚表演一半就忘词或不知所措;有的急的冒汗连看都不敢看人,只顾低着头等。面对这种情况,我开始时还是选大胆的学生进行表演,以后逐步扩大范围,胆子小的演短内容,哪怕几句话或几个动作,胆子越小的越要鼓励他们参与表演,直到全班学生都表演过为止。经过一系列的有计划的表演训练之后,胆子小的学生慢慢变大胆了,变得敢举手、敢回答问题、敢提问了,胆子大的学生提高了成绩。实践证明,经常让学生表演,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表演不失为增强学生自信心的一个有效途径。
总之,课文里表演的内容很多,只要教师留心体会,善于挖掘。运用表演这一艺术手段会对语文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会有许许多多的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