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提成了新的要求,特别强调合作学习。于是我开始了相关的教学实践,学生们开始了合作学习的尝试,同时也出现了这样的一些反应。
比如,“有人不配合,组内成员起内讧”“分工不能明确,打分有时会不太公平”“教师交给的任务太简单或很无聊,没有合作价值,学生无聊无所事事”。课堂上有学生举手报告:“老师,我不想和他一起合作,他笨死了,什么都不会”“老师,他懒死了,还不如我一个人做”。也有人悄悄议论:“我才不做呢,反正还有其他人,等他们做好了我好拿分数,集体合作嘛,老师又不知道我做了多少?”之后老师的烦恼便也随之而来了。
教育名著《学记》中就有“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记载,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合作的重要性。现在,合作学习认为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学会交往的有效方式,也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合作学习已经被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之中。可是在实行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中,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误区和一些不正确的认识。比如,当学生进行集体创作一幅完整的美术作品时,有些小组的学生很难将各自的思维状态统一起来。当教师宣布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创作一幅作品时,常会听到小组成员各抒己见,甚至还有自顾自画的,全然不理其他组员,忽视他人存在。在教学的组织上,有时学生的积极性没调动起来,合作就出现冷场;或者学生非常兴奋,抢着发表观点,弄得教室里乱糟糟,甚至失控。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推动性,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小组合作学习是同伴间的互助合作活动,以小组活动为主体,其目的就是在于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合作,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并作为教学活动的动力,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
可是在运用合作方式时出现不少误区,如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合作学习方式。教师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而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和全面的设计,只是按照规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把学生往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框架里赶。教学缺乏对合作方式的价值认识,缺乏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使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缺乏平等的沟通与交流,也是造成合作学习效果不佳的一个原因,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成了陪衬。他们更多的时候只能做听从,即使他们发表了意见也不会受到重视,学生的发展很不均衡。另外还有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转换等问题,都是导致合作学习不能真正发挥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优势的问题所在。
一、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
学生通过合作这种特殊的方式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成为学会合作、体验作、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之所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学习,是为了让学生在合作、交往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和能力发展。所以,合作学习作为新课改所提倡的学习方式,其本质是对人的关注而非是对知识的关注。
二、设计好合作学习方法,改变学习氛围
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应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设计符合学生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容易为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以学生的心态看待他们在合作学习中的种种表现,同时给他们充分的自主权,如自己选择学习方法、方式以及合作伙伴。让学生带着兴趣进行合作学习,能使学生学习轻松愉快,学习效果自可预见。
三、合理编组,有效合作
在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合理的编组也很重要。成功的合作小组分组并非“强强联合”,即并不是最优秀人员的组合,而应该是“互补”的。让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就能够有效学习合作。如每个合作小组的内部成员在性别、性格、学习成绩、能力等方面要具有差别。这样在学习中,小组活动中能有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输入和输出,并可以激发出更多的观点,各个学生也能各尽所能、互相帮助,并且得到不同的锻炼,使每个组员得到全面发展。每个小组的总体实力也应该尽量保持一致,这样才能得到有效合作。
四、重视和学生的沟通交流
导致学生不合作的原因往往不是学生缺乏合作的愿望,而是学生缺乏合作的方法——社交技能。所以,教师最好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教学生掌握必要的社交技能。教师可充分课堂,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小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小活动中学习学科内容的同时也练习使用特定的社交技能。如“如何表达感谢—对感谢的应答”“注意听他人讲话”“鼓励他人参与”“用幽默的方式帮助小组继续活动”
“怎样对别人的建议作应答”“如何有礼貌地表示不赞同”“如何说服他人”等。好的社交技能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到更多的东西,与学生与家人和朋友和睦相处,以及在未来事业上的成功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教学中,我们可以用照相机和摄像机记录下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表现,不断地激励学生大胆创新,勇敢展示自我,让学生能始终以饱满的精神、充足的激情和高昂的斗志学习。学生们愉快地接受了合作学习,在实践中对合作学习也会有更深的感受认识。合作不仅仅是一种学习的方式,还是一种成功的品质。合作学习正是有了学习者的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才使得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成为一个比较和审美的过程。它让教师和学习都轻松了,也使学习美术的过程变得愉快起来。教学过程就应该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上课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应包含师生间对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的分享,对彼此情感、体验的交流,是一种共识、共享、共进的过程。
比如,“有人不配合,组内成员起内讧”“分工不能明确,打分有时会不太公平”“教师交给的任务太简单或很无聊,没有合作价值,学生无聊无所事事”。课堂上有学生举手报告:“老师,我不想和他一起合作,他笨死了,什么都不会”“老师,他懒死了,还不如我一个人做”。也有人悄悄议论:“我才不做呢,反正还有其他人,等他们做好了我好拿分数,集体合作嘛,老师又不知道我做了多少?”之后老师的烦恼便也随之而来了。
教育名著《学记》中就有“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记载,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合作的重要性。现在,合作学习认为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学会交往的有效方式,也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合作学习已经被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之中。可是在实行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中,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误区和一些不正确的认识。比如,当学生进行集体创作一幅完整的美术作品时,有些小组的学生很难将各自的思维状态统一起来。当教师宣布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创作一幅作品时,常会听到小组成员各抒己见,甚至还有自顾自画的,全然不理其他组员,忽视他人存在。在教学的组织上,有时学生的积极性没调动起来,合作就出现冷场;或者学生非常兴奋,抢着发表观点,弄得教室里乱糟糟,甚至失控。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推动性,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小组合作学习是同伴间的互助合作活动,以小组活动为主体,其目的就是在于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合作,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并作为教学活动的动力,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
可是在运用合作方式时出现不少误区,如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合作学习方式。教师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而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和全面的设计,只是按照规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把学生往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框架里赶。教学缺乏对合作方式的价值认识,缺乏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使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缺乏平等的沟通与交流,也是造成合作学习效果不佳的一个原因,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成了陪衬。他们更多的时候只能做听从,即使他们发表了意见也不会受到重视,学生的发展很不均衡。另外还有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转换等问题,都是导致合作学习不能真正发挥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优势的问题所在。
一、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
学生通过合作这种特殊的方式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成为学会合作、体验作、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之所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学习,是为了让学生在合作、交往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和能力发展。所以,合作学习作为新课改所提倡的学习方式,其本质是对人的关注而非是对知识的关注。
二、设计好合作学习方法,改变学习氛围
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应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设计符合学生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容易为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以学生的心态看待他们在合作学习中的种种表现,同时给他们充分的自主权,如自己选择学习方法、方式以及合作伙伴。让学生带着兴趣进行合作学习,能使学生学习轻松愉快,学习效果自可预见。
三、合理编组,有效合作
在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合理的编组也很重要。成功的合作小组分组并非“强强联合”,即并不是最优秀人员的组合,而应该是“互补”的。让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就能够有效学习合作。如每个合作小组的内部成员在性别、性格、学习成绩、能力等方面要具有差别。这样在学习中,小组活动中能有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输入和输出,并可以激发出更多的观点,各个学生也能各尽所能、互相帮助,并且得到不同的锻炼,使每个组员得到全面发展。每个小组的总体实力也应该尽量保持一致,这样才能得到有效合作。
四、重视和学生的沟通交流
导致学生不合作的原因往往不是学生缺乏合作的愿望,而是学生缺乏合作的方法——社交技能。所以,教师最好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教学生掌握必要的社交技能。教师可充分课堂,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小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小活动中学习学科内容的同时也练习使用特定的社交技能。如“如何表达感谢—对感谢的应答”“注意听他人讲话”“鼓励他人参与”“用幽默的方式帮助小组继续活动”
“怎样对别人的建议作应答”“如何有礼貌地表示不赞同”“如何说服他人”等。好的社交技能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到更多的东西,与学生与家人和朋友和睦相处,以及在未来事业上的成功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教学中,我们可以用照相机和摄像机记录下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表现,不断地激励学生大胆创新,勇敢展示自我,让学生能始终以饱满的精神、充足的激情和高昂的斗志学习。学生们愉快地接受了合作学习,在实践中对合作学习也会有更深的感受认识。合作不仅仅是一种学习的方式,还是一种成功的品质。合作学习正是有了学习者的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才使得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成为一个比较和审美的过程。它让教师和学习都轻松了,也使学习美术的过程变得愉快起来。教学过程就应该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上课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应包含师生间对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的分享,对彼此情感、体验的交流,是一种共识、共享、共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