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全民族素质,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任务。寓德育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这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是教书育人,全面实施数学教学目标的需要。我们的培养目标是要使学生成为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社会主义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责任感的一代新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那么,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应该怎样渗透德育教育呢?笔者认为有下面一些方法。
一、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
德育教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又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处于成长期的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能在无形中给学生以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教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轻松、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教师身上感受到一种责任感——对工作、对他人的责任,这样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巨大的影响。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素材,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在教学 “圆周长”一课时,可以使学生了解约2000年前,中国的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就有“周三径一”的说法,意思是说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约1500年前,中国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他计算出圆周率应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圆周率值的计算精确到6位小数的历史伟人。他的这项伟大成就比国外数学家得出这样的精确数值的时间,至少要早一千年,同时还可以讲述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科学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再如,教学中通过数和计量的产生发展,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领悟到数学知识源于实践。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设计如下游戏导入新课:“用掌声表示得数”。教师口述: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个苹果?同学们击掌两下。教师板书“每个小朋友分得2个苹果;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个苹果?同学们击掌一下。教师板书:每个小朋友分得1个苹果;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个苹果?没有掌声。教师问:为什么没有掌声呢?同学们回答:“半个苹果不能用掌声表示”。教师夸奖:“你们真聪明!”从而揭示课题,使同学们真实地感受到,分数的产生,是生活、实践的需要,而不是数学家们硬性规定的,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丰富的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理如果光先靠教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理想的效果的,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采取这种学习方法要使学生体会到大家在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这样可以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意识。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意识到只有大家同心协力、合作互助才能更快、更好的取得成功;体会到自己在付出的同时,也同时在收获着别人的付出,进而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和在合作中要互相尊重。我们知道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必须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21世纪是充分合作的世纪,要帮助学生学会合作。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自我中心的倾向较为明显,缺乏合作意识,缺乏集体主义观念。有必要强化对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的教育,要让他们认识到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除了竞争,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要团结合作,竞争可以提高每个人的实力,而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现代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科技的辉煌等,都是合作共享的结果,也就是说,合作可以大大提高我们事业成功的可能性。
四、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以数学为主题的活动,例如,四年级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级所有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爱护环境的教育,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另外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知识竞赛等,相信这样一定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作用。
总之,在数学教育中进行德育的渗透时要注意把握分寸,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注意渗透的自然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笔者相信在数学教育过程中若是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思想情况和知识的接受能力情况来进行灵活渗透,这样就可以达到德育和智育的双重教育教学目的。
(作者单位:425700湖南省新田县十字中心小学)
一、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
德育教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又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处于成长期的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能在无形中给学生以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教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轻松、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教师身上感受到一种责任感——对工作、对他人的责任,这样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巨大的影响。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素材,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在教学 “圆周长”一课时,可以使学生了解约2000年前,中国的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就有“周三径一”的说法,意思是说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约1500年前,中国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他计算出圆周率应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圆周率值的计算精确到6位小数的历史伟人。他的这项伟大成就比国外数学家得出这样的精确数值的时间,至少要早一千年,同时还可以讲述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科学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再如,教学中通过数和计量的产生发展,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领悟到数学知识源于实践。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设计如下游戏导入新课:“用掌声表示得数”。教师口述: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个苹果?同学们击掌两下。教师板书“每个小朋友分得2个苹果;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个苹果?同学们击掌一下。教师板书:每个小朋友分得1个苹果;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个苹果?没有掌声。教师问:为什么没有掌声呢?同学们回答:“半个苹果不能用掌声表示”。教师夸奖:“你们真聪明!”从而揭示课题,使同学们真实地感受到,分数的产生,是生活、实践的需要,而不是数学家们硬性规定的,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丰富的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理如果光先靠教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理想的效果的,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采取这种学习方法要使学生体会到大家在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这样可以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意识。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意识到只有大家同心协力、合作互助才能更快、更好的取得成功;体会到自己在付出的同时,也同时在收获着别人的付出,进而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和在合作中要互相尊重。我们知道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必须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21世纪是充分合作的世纪,要帮助学生学会合作。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自我中心的倾向较为明显,缺乏合作意识,缺乏集体主义观念。有必要强化对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的教育,要让他们认识到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除了竞争,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要团结合作,竞争可以提高每个人的实力,而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现代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科技的辉煌等,都是合作共享的结果,也就是说,合作可以大大提高我们事业成功的可能性。
四、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以数学为主题的活动,例如,四年级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级所有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爱护环境的教育,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另外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知识竞赛等,相信这样一定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作用。
总之,在数学教育中进行德育的渗透时要注意把握分寸,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注意渗透的自然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笔者相信在数学教育过程中若是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思想情况和知识的接受能力情况来进行灵活渗透,这样就可以达到德育和智育的双重教育教学目的。
(作者单位:425700湖南省新田县十字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