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堂,深研课程,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素养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j9788799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新教材的使用,强调语文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积极开展语言文字教学,使教学目标和内容紧紧围绕“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个核心。面对课堂,面对学生,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做呢?简单地说,就是要立足课堂、深研课程,研究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在教中学,在学中教,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素养。这是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更是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必然要求,语文教师责无旁贷、势在必行。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立足课堂;深研课程;对语文教师的要求;语言文字运用素养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新课标强调课程的目标和内容须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突出“综合性”、“实践性”特点。语文课程的内容十分丰富,语文教学可以因教师风格差异而异彩纷呈,但是教学目标和内容都必须围绕“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个核心。
  但是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背离核心目标的做法。所以,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就必须要求学生在阅读、表达的实践上下功夫,应避免围绕知识条文、概念定义耗费精力。要培养这方面的实践能力,不能光靠反复做题,而是要立足课堂,深挖课程,设计各种学习活动,让学生把语言文字的运用和生活联系起来,和各种学科的学习联系起来,根据生活和学习的实际需要,在运用中真正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能力。
  作为语文教师应当认真对待这个问题。面对课堂,我们教师应该如何做呢?在中语文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主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想办法来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素养。
  一、珍视新课标,深研课程,善于挖掘课程中语言文字教学的内涵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加重了课程的文化比重,文学作品占60%以上,加强了文质兼美的古诗文及现当代的名家名篇,选编进一步提高了语文学科的文化品位与价值。课文内容将视角广泛地投向家庭、社会,关注亲情、友情等真情,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感悟种种人生哲理。面对不同学段的语文教材的多次改编,我们教师不要轻率地怀疑教材编写的科学性,而应主动去挖掘课文中语言文字教学内涵,由原来的“课堂指导者”变为“课堂促进者”,让语文课成为“大语文”的舞台,洋溢着文学的气息。
  以鲁迅先生为例,鲁迅的文章在各学段的语文教学中占的比率最重,是选文最多的作家。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旗手的鲁迅先生,对中国旧文化有着深邃的洞察力,过去我们只强调其“斗争性”而忽略了其文化上的意味。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主动的从课文中探寻出鲁迅作品的文化色彩,在丰富学生头脑中的鲁迅的形象的同时,积极开展一系列关于“鲁迅其人”、“鲁迅其文”、“鲁迅的民族精神”、“我眼中的鲁迅”等适合不同学段学生特点的研讨话题与研究主题,并循序渐进形成体系,既可以适时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思维方式上入手进行拓展训练,弥补学生认识水平等方面的不足,又可以实现在形式多样的探究性学习中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能力,为学生展现出一片新视野、新天地。
  二、认真分析单元编排,大胆重组教材,善于利用课程中语言文字的教学资源
  学生的认知存在着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单一到综合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单篇研读往往流于同一平面上的解读,为滋生各种形式主义提供了土壤,难以达到立体的、纵深的突破。如果能尝试着重组教材,进行专题式探究性学习,势必能将学生的解读能力提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准。
  阅读教学可以从具体语言文字运用现象入手,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品味、咀嚼,来探索文本的意蕴;也可以从整体阅读的感悟出发,到语言文字中找出依据。这里就以初中第六册语文新教材为例来谈“重组教材”。教学时我大胆把第六单元和第七单元的诗歌依内容和诗风特点重新组合,开设情诗专题、爱国诗专题、婉约词派、豪放词派等一系列诗歌版块式教学探究模式。以《诗经》为例,学习《关雎》健康明朗的诗风和《蒹葭》含蓄朦胧的诗风,通过比较阅读,领略诗歌源头的魅力导入第六单元和第七单元的诗歌学习;以苏轼的《江城子》和辛弃疾的《破阵子》为导线构成“诗人的爱国情怀与个人遭遇的美丽碰撞——浅析古代诗歌产生的根源专题”;以南唐诗人李煜的“亡国哀思”为核心,结合《虞美人》和《相见欢》为例作比较阅读,构成“探究李煜诗风的形成与人格魅力专题”等。
  三、学生自主搜集材料,师生合作,积极开展语言文字教学的研究性学习
  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必须要求学生在阅读、表达的实践上下工夫,精心设计各种学习活动,让学生把语言文字的运用和生活联系起来,和各种学科的学习联系起来,根据生活和学习的实际需要,在运用中真正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能力。
  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一个高明的老师,不在于讲得多么精彩,而是在于会不会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思考。因为在人的一生中,获取处理信息,提高自身素养,进行创造性劳动的能力至关重要。语文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开放、综合性的大语文学习。它是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和重新构建,从而增进其思考力和创造力。这是一种有利于终身学习、拓展知识的方式。
  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的素养,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努力将以上方法广泛地应用于每一篇课文的讲授中。学生的阅读量大了,自主研究的兴趣提高了,想问题的深度也拓展了,每一个学生都愿意积极地参与语文学习。在今后的教改实验中,我将一如既往地采用上述方法,并继续探寻更新的,更有效的方法,将新课程标准中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贯彻到教学中去。让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学生塑造优美、高尚的人格,使他们将来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骨干力量。
  参考文献:
  [1]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年 12 月 28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
  [2]《语文建设》(2012年3月,总第279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现在的有关讨论,多集中在课堂教学,而化学活动课却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及心理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一切事物都具有很高的兴趣,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化学课外活动,切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方法,从而实施化学素质教育。  关键词:活动课;兴趣;实践;创造性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
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能使数学更易于理解和更利于记忆,领会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是通向迁移大道的“光明之路”。在人的一生中,最有用的不仅是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数学的思想方法和数学的意识,因此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和精髓。掌握科学的数学思想方法对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对数学学科的后继学习,对其它学科的学习,乃至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有计划、有意识地渗透一些数学思
摘 要:欣赏激励教育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对学生的学习语言及学习行为从正面进行肯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科学合理的运用欣赏激励教育,结合正确的教学方法,使之成为一种科学有效地教学方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欣赏激励;教育策略  数学往往因其枯燥而不被学生喜欢,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心理和心理素质还不够健全,让他们去学一种他们并不感兴趣的东西,必然会引起他们的反感。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厌
摘 要:万事开头难,学英语也一样,开始学英语最难的一关就是记忆单词。如何使学生准确而又牢固地掌握单词这是关键,一味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单词,效果欠佳,而且容易遗忘。教师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还要拓宽知识面。在课堂上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讲授知识点时,主要采用讨论、答疑、表演、实践等精炼形式,不断拓宽知识面。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方法;探讨  当今英语教学的重点已从以往的教师如何教转移
按时足额支付是法定职责与其他地区一样,江西省异地领取养老金的人越来越多,目前,省内外异地居住人员有近十万人。经办机构在发放养老金的时候,也面临发放银行要向离退休人员
无数的课改实验都说明了,知识不是由教师灌输而得到的,它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由学生通过与周围环境进行交互、主动思考、主动探索而得到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已日益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课堂教学的参与性。《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 》也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已由教师唱“独角戏”转向“师生共唱一台戏”,再转向在教师“导演”下,由学生自主“排练演出”。如今,学生是否主动
摘 要:现代教学过程中,重视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培养,并且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具体目的。在开展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于自身理念进行更新,并且深入的探索新教学方式。“三步教学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本文对于“三步教学法”在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中运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三步教学法;语文教学;运用  一、引言  在小学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如
阅读能力是对书面语言的感知与理解能力,是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能力,传统的阅读教学承在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学生围着老师转,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从根本上提高不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阅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语文学科的知识内容最常用的手段,也是重要的途径之一,所以作为教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的
小学作文教学总是老师们的心病,往往是功夫下了,但效果未见。学生作文多是两种表现:一种是四处抄袭,语句倒是漂亮,但却没有自己的东西;一种是语句破碎,病句连篇,完全表达不清自己的思想情感。就此现状,笔者曾多有思考,并在实践中参考了一些理论,现有点看法,认为作文教学还是要借鉴古人的传统,多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去积累,这是走出劳而无功怪圈的不二法宝。随着教育机制的全面转轨,我们开始从应试教育的泥潭里跋涉出来。
摘 要:初一学生数学学习的严重分化问题是我国推行素质教育进程中长期困扰初中数学教师的一个问题,消除这一分化的有效途径是做好中小学数学衔接教学。本研究通过对初一学生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及反应出的问题的分析:对中小学数学知识的变化特点和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难点等方面的分析:遵循中小学转换阶段学生思维发展规律和数学认知过程规律;既要从小学角度考虑与中学的衔接,也要从中学角度考虑与小学的衔接。  关键词: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