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问学生:“你们喜欢写作文吗?”学生说:“我们很怕写作文,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不知道怎样才能摆脱顺序混乱、语句不通、平淡无奇等尴尬……”我问我自己:“我喜欢上作文课吗?”回答很干脆:“不喜欢!我想过千遍万遍‘怎么教’,但就是摆脱教不好的局面……”
作文难,已是众多学生和老师的共同感慨。正因为它难,难得无法放弃,所以必须去攻,杀出一条路才是硬道理。于是我想了以下招数。一、弄明白“写什么” 学生看到作文题目,无从下笔,是因为不知道写什么才好。这时我们可以告诉他们,就写自己,写朋友,写自己熟悉的人或物在平时的生活中发生的事。把自己平时把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想到的、所感受到的信息写下来。比如,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其中一个话题是:音响世界真是太丰富、太迷人了。雷声、风声、动物的叫声,人的说话声、笑声、脚步声,物体的撞击声、摩擦声……选取生活中的几种音响,或者仔细听一段音响的录音,展开想象,把想到的、感受到的写下来。看到这个要求,很多同学都无法把它和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这时老师可以引导:大自然的声音无处不在,清晨,小鸟在枝头欢快地叫着“叽叽喳喳、叽叽喳喳……”这清脆的叫声使我们在梦中醒来。起床后,我站在窗前凝望着小鸟,渐渐地……我们好像也进入了鸟的世界,我们似乎变成了一只小鸟,也同百鸟一起尽情地欢唱,尽情地飞翔……我们在树林中散步,脚踩在落叶上沙沙响,这声音十分脆耳,听起来让人心情舒畅……炎热的夏天,知了在树上不停地“知了、知了”,似乎是在叫着“热啊、热啊”,或许是受知了的感染,不由得多了几分闷热,这时如果再下一场清凉的雨那就好了。天,似乎听到了我们的期盼,跟着一阵阵湿润的清风,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经过这么一点拨,学生就会触类旁通,知道如何截取生活中的精彩画面了。
二、搞清楚“怎么写”
写作文需要一定的技巧,也就是要善于表达。有话说不出是作文难的一个原因,正如“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不会表达、不善于表达是学生写作路上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不会表达的学生写不出作文,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写的文章枯燥、单调、干巴巴。如何解决表达的问题呢?主要有两条途径。
一是自由表达,就是“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心里怎么想,嘴上怎么说,笔下就怎么写,然后自己读一读,改一改,使语句通顺。即“鼓励自由表达”。经常进行“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的练习,在语言实践中不断积累、感悟表达的方法,就会逐步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掌握正确的表达方法。福建仙游的陈文干老师倡导“小练笔”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正逐步被广大语文教师接纳、推崇。“小练笔”贵在“小”,贵在常练,贵在常指导。小学生完成“小练笔”之后,教师随机抽取一篇予以点拨、评价、纠偏,久而久之,日积月累,学生的语言表达必定自然流畅。 二是模仿迁移。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其中作文素养是重中之重。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总喜欢引导学生对课文的表达方法进行揣摩、学习,这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比如,《少年闰土》,学习作者一人多事的表达方法,一人多事,写的事例较多,虽可作详略处理,但一般是选最能反映人物特点的内容写,不必把每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按顺序一步步写下来。又如,《一面》,通过外貌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是其特色之一。人物外貌有很多共同特征,如果只是一般化的描写,那就会“千人一面”。因此,写外貌必须抓住人物的特征,即区别于其他人的最大不同点。如何抓住人物的特征呢?要学会找视角。即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人物外貌,要把人物放到具体的环境中去描写。如《一面》中,作者三次见鲁迅,是在不同的场合。三次都写到“瘦”,但“瘦”的表达方式不同。第一次是在远处,在暗中,“我”是在无意中“望了一下”,因而人物形象“模糊”,从整体上勾勒出人物的身材、年龄。第二次是在近处,在明里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刻画比较具体、细致,重点描写人物的面容和精神,由形入神、形神兼备地写出了人物的气质。第三次更近了,作者面对面地“惊异”地望着鲁迅,观察更细致,连烟嘴是“黄色”的、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也看清了,使形象更加完整清晰。这三次外貌描写,都抓住了鲁迅“瘦”的特点,连同另外三处写“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一是培养语感;二是学习阅读方法;三是提高鉴赏能力(包括思想内容和表达方法)。基中表达方法的渗透对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很大的影响。
通过有意识的自由表达与模仿迁移的训练,学生在“怎么写”这个问题上应该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三、解决“平淡无奇”等尴尬问题
作文写出来了,是否吸引人还是个问题。对生活平铺直叙是吸引不了人们的眼球的。我们要教育学生人学会想象,乐于想象。想象是一种心理过程,对感受到的物、人、事、景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让学生尽情地想象同样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有的教师在每天学生课前一分钟感知汇报时,总喜欢用“就像……”来启发学生想象,或者用之前感受到的事物来打比方,把所观察到的东西描述得更加生动、形象,很有效果。如,有一回,一位学生说他上学路上看到水果店里的火龙果火红火红的,很好看。执教老师及时点拨:“就像……”学生恍然大悟,接下去说:“就像一个个大方的少女。”老师、同学疑惑不解:“如何大方?”那学生接着补充道:“那火龙果摆在桌面上,,被叶子半遮掩着,就像害羞的少女。那枇杷是碰不得的,一碰果子就会受伤,很娇气。”这样,水到渠成,学生经过想象,其表象就由原来的“枇杷”丰富为“枇杷” “娇羞的少女”,实现了表象再创造,表象自然就丰富、形象、有灵性。
想象是以词汇为基础的,因此我们还要教会学生积累词汇。词汇不单单指词语、短语,还包括句子、句群。学生如果词汇贫乏那是说不出漂亮话,也写不出好文章的。有了丰富的表象,加上丰富的词汇,写起文章就如同平日里说话,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一点都不会觉得难。现行的语文教材中安排的“日积月累”、“词语盘点”等内容,其编排意图就是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
丰富的词汇积累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课堂,二是课外阅读。课堂是小学生积累词汇的主阵地。摘录好词好句是语文教师引导学生积累词汇的主要措施。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课外阅读的时候多收集好词好句也是很有益处的。教师要鼓励学生把课外阅读时看到的好词好句摘录下来。积累的好词好句只有运用自如,用到恰如其分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彰显其价值,也就是说,好词要用好。小学生好词滥用是常见的毛病,所以,在引导小学生摘录好词时,教师通常可以运用两种方式以提高效益,一是汇报交流,一次汇报一、二个词,这个词要“有个性”,要尽可能“经典”,而且要做到“两会”,即会说出这个词的意思,会恰如其分地运用这个词说一句话;二是运用调查, 调查学生摘录积累的好词、好短语运用到日记、习作中有多少?让学生定期对自己积累的好词好句进行反思性调查,以促进对积累的语言的内化。积累词汇一定不要贪多,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兴趣和负担。负担重了,孩子们就没有了兴趣,得不偿失。试想,一节语文课真正积累、内化一至二个词或短语,一周下来就会有五至十个甚至更多,一个月、一个学期下来那会是多少个呢?等到孩子们六年小学毕业的时候,他们就会积累2000个左右的词汇。小学生如果能够熟练地、恰当地运用2000个“有个性”的词汇,作文水平是可想而知的。 积累词汇还有一个比较为小学生乐于接受的好主意,就是积累生活中幽默的、有趣的语言。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把生活中幽默的、有趣的语言要及时记录下来,运用到自己的文章里头,就会使文章趣味横生,文采飞扬,吸引读者的眼球。幽默的语言一般有歇后语、小笑话、典故等等。 好的厨师除了煮出一道道美食外,还懂得如何引起食客的食欲,让看到的人想要吃,吃到的人会满意。因此,厨师会花心思去处理食物的摆设,花心思让食物看起来色、香、味具全。写文章也是一样,我们要让学生知道写什么,怎么写,怎么样的作文生动、吸引人,就得花心思教会学生如何在作文上下功夫。
作文难,已是众多学生和老师的共同感慨。正因为它难,难得无法放弃,所以必须去攻,杀出一条路才是硬道理。于是我想了以下招数。一、弄明白“写什么” 学生看到作文题目,无从下笔,是因为不知道写什么才好。这时我们可以告诉他们,就写自己,写朋友,写自己熟悉的人或物在平时的生活中发生的事。把自己平时把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想到的、所感受到的信息写下来。比如,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其中一个话题是:音响世界真是太丰富、太迷人了。雷声、风声、动物的叫声,人的说话声、笑声、脚步声,物体的撞击声、摩擦声……选取生活中的几种音响,或者仔细听一段音响的录音,展开想象,把想到的、感受到的写下来。看到这个要求,很多同学都无法把它和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这时老师可以引导:大自然的声音无处不在,清晨,小鸟在枝头欢快地叫着“叽叽喳喳、叽叽喳喳……”这清脆的叫声使我们在梦中醒来。起床后,我站在窗前凝望着小鸟,渐渐地……我们好像也进入了鸟的世界,我们似乎变成了一只小鸟,也同百鸟一起尽情地欢唱,尽情地飞翔……我们在树林中散步,脚踩在落叶上沙沙响,这声音十分脆耳,听起来让人心情舒畅……炎热的夏天,知了在树上不停地“知了、知了”,似乎是在叫着“热啊、热啊”,或许是受知了的感染,不由得多了几分闷热,这时如果再下一场清凉的雨那就好了。天,似乎听到了我们的期盼,跟着一阵阵湿润的清风,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经过这么一点拨,学生就会触类旁通,知道如何截取生活中的精彩画面了。
二、搞清楚“怎么写”
写作文需要一定的技巧,也就是要善于表达。有话说不出是作文难的一个原因,正如“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不会表达、不善于表达是学生写作路上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不会表达的学生写不出作文,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写的文章枯燥、单调、干巴巴。如何解决表达的问题呢?主要有两条途径。
一是自由表达,就是“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心里怎么想,嘴上怎么说,笔下就怎么写,然后自己读一读,改一改,使语句通顺。即“鼓励自由表达”。经常进行“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的练习,在语言实践中不断积累、感悟表达的方法,就会逐步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掌握正确的表达方法。福建仙游的陈文干老师倡导“小练笔”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正逐步被广大语文教师接纳、推崇。“小练笔”贵在“小”,贵在常练,贵在常指导。小学生完成“小练笔”之后,教师随机抽取一篇予以点拨、评价、纠偏,久而久之,日积月累,学生的语言表达必定自然流畅。 二是模仿迁移。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其中作文素养是重中之重。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总喜欢引导学生对课文的表达方法进行揣摩、学习,这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比如,《少年闰土》,学习作者一人多事的表达方法,一人多事,写的事例较多,虽可作详略处理,但一般是选最能反映人物特点的内容写,不必把每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按顺序一步步写下来。又如,《一面》,通过外貌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是其特色之一。人物外貌有很多共同特征,如果只是一般化的描写,那就会“千人一面”。因此,写外貌必须抓住人物的特征,即区别于其他人的最大不同点。如何抓住人物的特征呢?要学会找视角。即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人物外貌,要把人物放到具体的环境中去描写。如《一面》中,作者三次见鲁迅,是在不同的场合。三次都写到“瘦”,但“瘦”的表达方式不同。第一次是在远处,在暗中,“我”是在无意中“望了一下”,因而人物形象“模糊”,从整体上勾勒出人物的身材、年龄。第二次是在近处,在明里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刻画比较具体、细致,重点描写人物的面容和精神,由形入神、形神兼备地写出了人物的气质。第三次更近了,作者面对面地“惊异”地望着鲁迅,观察更细致,连烟嘴是“黄色”的、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也看清了,使形象更加完整清晰。这三次外貌描写,都抓住了鲁迅“瘦”的特点,连同另外三处写“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一是培养语感;二是学习阅读方法;三是提高鉴赏能力(包括思想内容和表达方法)。基中表达方法的渗透对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很大的影响。
通过有意识的自由表达与模仿迁移的训练,学生在“怎么写”这个问题上应该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三、解决“平淡无奇”等尴尬问题
作文写出来了,是否吸引人还是个问题。对生活平铺直叙是吸引不了人们的眼球的。我们要教育学生人学会想象,乐于想象。想象是一种心理过程,对感受到的物、人、事、景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让学生尽情地想象同样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有的教师在每天学生课前一分钟感知汇报时,总喜欢用“就像……”来启发学生想象,或者用之前感受到的事物来打比方,把所观察到的东西描述得更加生动、形象,很有效果。如,有一回,一位学生说他上学路上看到水果店里的火龙果火红火红的,很好看。执教老师及时点拨:“就像……”学生恍然大悟,接下去说:“就像一个个大方的少女。”老师、同学疑惑不解:“如何大方?”那学生接着补充道:“那火龙果摆在桌面上,,被叶子半遮掩着,就像害羞的少女。那枇杷是碰不得的,一碰果子就会受伤,很娇气。”这样,水到渠成,学生经过想象,其表象就由原来的“枇杷”丰富为“枇杷” “娇羞的少女”,实现了表象再创造,表象自然就丰富、形象、有灵性。
想象是以词汇为基础的,因此我们还要教会学生积累词汇。词汇不单单指词语、短语,还包括句子、句群。学生如果词汇贫乏那是说不出漂亮话,也写不出好文章的。有了丰富的表象,加上丰富的词汇,写起文章就如同平日里说话,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一点都不会觉得难。现行的语文教材中安排的“日积月累”、“词语盘点”等内容,其编排意图就是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
丰富的词汇积累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课堂,二是课外阅读。课堂是小学生积累词汇的主阵地。摘录好词好句是语文教师引导学生积累词汇的主要措施。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课外阅读的时候多收集好词好句也是很有益处的。教师要鼓励学生把课外阅读时看到的好词好句摘录下来。积累的好词好句只有运用自如,用到恰如其分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彰显其价值,也就是说,好词要用好。小学生好词滥用是常见的毛病,所以,在引导小学生摘录好词时,教师通常可以运用两种方式以提高效益,一是汇报交流,一次汇报一、二个词,这个词要“有个性”,要尽可能“经典”,而且要做到“两会”,即会说出这个词的意思,会恰如其分地运用这个词说一句话;二是运用调查, 调查学生摘录积累的好词、好短语运用到日记、习作中有多少?让学生定期对自己积累的好词好句进行反思性调查,以促进对积累的语言的内化。积累词汇一定不要贪多,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兴趣和负担。负担重了,孩子们就没有了兴趣,得不偿失。试想,一节语文课真正积累、内化一至二个词或短语,一周下来就会有五至十个甚至更多,一个月、一个学期下来那会是多少个呢?等到孩子们六年小学毕业的时候,他们就会积累2000个左右的词汇。小学生如果能够熟练地、恰当地运用2000个“有个性”的词汇,作文水平是可想而知的。 积累词汇还有一个比较为小学生乐于接受的好主意,就是积累生活中幽默的、有趣的语言。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把生活中幽默的、有趣的语言要及时记录下来,运用到自己的文章里头,就会使文章趣味横生,文采飞扬,吸引读者的眼球。幽默的语言一般有歇后语、小笑话、典故等等。 好的厨师除了煮出一道道美食外,还懂得如何引起食客的食欲,让看到的人想要吃,吃到的人会满意。因此,厨师会花心思去处理食物的摆设,花心思让食物看起来色、香、味具全。写文章也是一样,我们要让学生知道写什么,怎么写,怎么样的作文生动、吸引人,就得花心思教会学生如何在作文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