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是教育阶段的关键成性转折时期,其中“后进生”教育更加是一个让我们一线教师困惑并迫切以探讨的问题。由于从小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惰性、自卑、逆反和戒备心理是他们具有的共同特征。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般施予的策略就是:教师要深入了解“后进生”的突出心理特征;以诚相待筑桥梁,维护其尊严;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尊重、鼓励他们绽放美好青春。主要以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发扬自己的闪光点,渴望被尊重的想法要大胆表达出来。
【关键词】初中; 后进生; 转化
初中阶段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并且有着明显矛盾交错的特征:幼稚与成熟参半、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自觉与冲动无法平衡等,从而导致其容易情绪不稳定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自我评价态度与方式偏差较大,从小的家庭与学习环境因素的影响,可能直接导致其学习兴趣缺失,成绩落后就是必然了。但是他们的智力除少数智力缺陷以外,多数是正常的甚至高过同龄人,所以我们将他们暂定为“后进生”。
我们一般都会将“后进生”简单地归纳为品行不良、成绩差的学生,在以成绩论的当今,“后进生”慢慢发展为被歧视的群体,遭到家长的嫌弃甚至放弃、受到有些老师有意的冷落、打击、孤立。如果学校和家庭没有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会直接影响他们自我评价的正确性,降低学习积极性,从而丧失对学习的期望与目标,严重缺乏自信心,要么表现为抑郁自我闭锁,要么会以极端方式表现来引起别人的注意。所以,我们在接触“后进生”时,要了解清楚其心理特征,深入交流,正向引导,帮助其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从而得到有效的较正。以下是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些心得,将对“后进生”的形成原因与解决措施进行阐述。
1.“后进生”表现类型与成因。
(1)散漫自由型。这类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不愿意遵守规则与纪律,喜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考虑他人感受与所产生不良后果。这样的学生一般都是从小缺乏正常的家教,放任自由惯性,从而养成喜欢自由不愿被拘束的个性,此类型多出现在单亲或留守家庭。
(2)逆反心理型。有些家长自身文化水平不高,或将未实现的愿望强加给孩子,典型的“望子成龙”心切,不愿意承认孩子的差异,以超出孩子能力的要求来一厢情愿地塑造孩子,孩子在高压威胁下无法实现家长目标时,会不自觉地产生逆反心理。也有少数教师不能做到因材施教,眉毛胡子一把抓,以优秀学生的标准来要求成绩一般的学生,从而直接导致学生厌学、疑惧心理,甚至产生对立情绪。
(3)自卑心理型。自卑心理的形成是比较被家长和老师忽略的,主要表现为对自己正确认知的缺乏,总拿他人的优势与自己的劣势相比,暗示自己有许多不如人的地方,从而缺乏与他人交往的勇气与信心,这种心理障碍也是导致其学习困难的主要因素。这种情况一般是家长或老师喜欢拿孩子与比他优秀的同龄人比较,导致他无法正确认知自己的能力水平,逐渐丧失了表达自己的欲望而闭锁、自卑。
2.点塔七层,不如暗处一灯
学生都是有自尊心、上进心的,鉴于以上原因,“后进生”的形成并非其主观意愿所产生的结果,他们也是非常渴望别人关心自己,也想找机会表现自己,尤其是家长和老师面前。所以我们在转化“后进生”的时候关键要以恒以诚相待,鼓励为主,关心他们的学习与生活,使他们的心理能够健康成长。
2.1以诚相待,以爱感化
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才会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要以坚持不懈的精神来感化“后进生”,从小事做起,要明白这是一项长期又艰苦的工作,我们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态度,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事业心,尽管“后进生”存在诸多问题,甚至有极端对立情绪。但他们依然是祖国未来的继承者,我们家长或教师也要找自己的主观问题,要用真诚的爱予以感化,不能以厌恶、粗暴的态度对待他们,更加不能歧视他们,细致地关心与引导,并想方设法转化他们。可能经过三年的努力工作也是收效甚微,但只要有一分的收获,我们也要付诸百分的努力,正所谓:“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我们绝对不能抱着:“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三年后他们将离开这里,我们何苦费心呢?这样的思想是危险的,不负责任的。只有爱才是转化“后进生”的情感基础,他们的心扉需要“爱”这把钥匙才能打开,并且需要我们持之以恒。
2.2家、校、社会一体,塑造高尚人格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校是塑造灵魂的殿堂,社会是包容他们的温床。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孕育良好教育环境的共同体,她们必须要有共同的目标与标准严格要求学生,尤其是在“后进生”的转化问题上,更需要三方面在观念上形成共识,尊重客观事实是基础,充分认识到“后进生”形成的原因,观察理顺其变化的过程并且共同商讨找到转化他们的策略,然后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严格的教育与社会的包容,最终达到转化的目的,切不能急于求成。有些家长认为将孩子送到学校就能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自己从来不过问也不向老师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这种现象在我们农村学校非常普遍,所以农村学校“后进生”的形成原因是比较单一也是难以解决的,那就是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这直接给学校教育带来巨大压力,也给社会的不安定种下了恶因,长此以往,进入死循环,最终将由这个学生与他的家庭承受恶果,同时也给学校与社会带来一定的伤害与损失。
自卑心理是“后进生”的典型表现,他们不管在家、在学校还是在亲朋好友圈子里,总感觉自己处处不如他人,家长眼里永远都是别人家的孩子聪明,老师的眼里成绩才是硬道理,这是对他们的人格培养的缺失,使得他们自卑感都很强,对别人的的言行非常敏感,甚至常常怀有敌意。其实,这个时候他们更需要自尊,需要关心与呵护,如果反之去当众嘲讽、挖苦、孤立他们,那就是雪上加霜了。不能因为是“后进生”就动不动当众批评,准确找到他的优点与缺点才能正确地进行引导教育,当他们犯错误时,首先要与其单独谈话,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说服教育,要让他们认识到危害。有些老师上课发现学生问题时当着全班同学面批评他们,并可能情绪化地嘲讽、挖苦他们,这样只会导致他们产生对立情绪并破罐子破摔,使得转化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反其道行之,一发不可收拾。我在给学生上课之前都会适当地对他们进行了解分析,尤其是成绩较差的学生,然后制定转化方案,一般不跟他们说“后进生”,在不动声色的情况下去转化他们。曾就有一个女生,初二升上初三时单科成绩十八分,但她语文科是优秀水平的,所以能够确定她的学习能力没有问题,我上课一直观察她,她从来没有抬过头,极度自卑。四周后考试成绩出来后,她十六分,我就找她谈话,先以语文科成绩来肯定她的学习能力,引导她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增强自信心,再聊一些近年来的学习生活与习惯,没有谈到我这科的内容,发现她稍放松了些,我给她提了个目标,下次考试十七分或更高,她顿时抬头并惊讶地看着我,连连点头就回教室了,之后她就是抬着头上课的,她应该是重新找到了自信,因为要求不高,她能做到。中考单科成绩六十八分,并考上重点高中。我们对“后进生”的要求不能过高,让其无法触及时他们自然会选择放弃,尊重他们的人格,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正确地按个体差异进行引导,是转化“后进生”的一个重要原则。
这项工作更像是一门艺术与科学。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愛满天下”,这是我们每位教师需要树立的教育目标与思想指引。
【关键词】初中; 后进生; 转化
初中阶段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并且有着明显矛盾交错的特征:幼稚与成熟参半、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自觉与冲动无法平衡等,从而导致其容易情绪不稳定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自我评价态度与方式偏差较大,从小的家庭与学习环境因素的影响,可能直接导致其学习兴趣缺失,成绩落后就是必然了。但是他们的智力除少数智力缺陷以外,多数是正常的甚至高过同龄人,所以我们将他们暂定为“后进生”。
我们一般都会将“后进生”简单地归纳为品行不良、成绩差的学生,在以成绩论的当今,“后进生”慢慢发展为被歧视的群体,遭到家长的嫌弃甚至放弃、受到有些老师有意的冷落、打击、孤立。如果学校和家庭没有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会直接影响他们自我评价的正确性,降低学习积极性,从而丧失对学习的期望与目标,严重缺乏自信心,要么表现为抑郁自我闭锁,要么会以极端方式表现来引起别人的注意。所以,我们在接触“后进生”时,要了解清楚其心理特征,深入交流,正向引导,帮助其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从而得到有效的较正。以下是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些心得,将对“后进生”的形成原因与解决措施进行阐述。
1.“后进生”表现类型与成因。
(1)散漫自由型。这类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不愿意遵守规则与纪律,喜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考虑他人感受与所产生不良后果。这样的学生一般都是从小缺乏正常的家教,放任自由惯性,从而养成喜欢自由不愿被拘束的个性,此类型多出现在单亲或留守家庭。
(2)逆反心理型。有些家长自身文化水平不高,或将未实现的愿望强加给孩子,典型的“望子成龙”心切,不愿意承认孩子的差异,以超出孩子能力的要求来一厢情愿地塑造孩子,孩子在高压威胁下无法实现家长目标时,会不自觉地产生逆反心理。也有少数教师不能做到因材施教,眉毛胡子一把抓,以优秀学生的标准来要求成绩一般的学生,从而直接导致学生厌学、疑惧心理,甚至产生对立情绪。
(3)自卑心理型。自卑心理的形成是比较被家长和老师忽略的,主要表现为对自己正确认知的缺乏,总拿他人的优势与自己的劣势相比,暗示自己有许多不如人的地方,从而缺乏与他人交往的勇气与信心,这种心理障碍也是导致其学习困难的主要因素。这种情况一般是家长或老师喜欢拿孩子与比他优秀的同龄人比较,导致他无法正确认知自己的能力水平,逐渐丧失了表达自己的欲望而闭锁、自卑。
2.点塔七层,不如暗处一灯
学生都是有自尊心、上进心的,鉴于以上原因,“后进生”的形成并非其主观意愿所产生的结果,他们也是非常渴望别人关心自己,也想找机会表现自己,尤其是家长和老师面前。所以我们在转化“后进生”的时候关键要以恒以诚相待,鼓励为主,关心他们的学习与生活,使他们的心理能够健康成长。
2.1以诚相待,以爱感化
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才会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要以坚持不懈的精神来感化“后进生”,从小事做起,要明白这是一项长期又艰苦的工作,我们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态度,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事业心,尽管“后进生”存在诸多问题,甚至有极端对立情绪。但他们依然是祖国未来的继承者,我们家长或教师也要找自己的主观问题,要用真诚的爱予以感化,不能以厌恶、粗暴的态度对待他们,更加不能歧视他们,细致地关心与引导,并想方设法转化他们。可能经过三年的努力工作也是收效甚微,但只要有一分的收获,我们也要付诸百分的努力,正所谓:“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我们绝对不能抱着:“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三年后他们将离开这里,我们何苦费心呢?这样的思想是危险的,不负责任的。只有爱才是转化“后进生”的情感基础,他们的心扉需要“爱”这把钥匙才能打开,并且需要我们持之以恒。
2.2家、校、社会一体,塑造高尚人格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校是塑造灵魂的殿堂,社会是包容他们的温床。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孕育良好教育环境的共同体,她们必须要有共同的目标与标准严格要求学生,尤其是在“后进生”的转化问题上,更需要三方面在观念上形成共识,尊重客观事实是基础,充分认识到“后进生”形成的原因,观察理顺其变化的过程并且共同商讨找到转化他们的策略,然后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严格的教育与社会的包容,最终达到转化的目的,切不能急于求成。有些家长认为将孩子送到学校就能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自己从来不过问也不向老师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这种现象在我们农村学校非常普遍,所以农村学校“后进生”的形成原因是比较单一也是难以解决的,那就是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这直接给学校教育带来巨大压力,也给社会的不安定种下了恶因,长此以往,进入死循环,最终将由这个学生与他的家庭承受恶果,同时也给学校与社会带来一定的伤害与损失。
自卑心理是“后进生”的典型表现,他们不管在家、在学校还是在亲朋好友圈子里,总感觉自己处处不如他人,家长眼里永远都是别人家的孩子聪明,老师的眼里成绩才是硬道理,这是对他们的人格培养的缺失,使得他们自卑感都很强,对别人的的言行非常敏感,甚至常常怀有敌意。其实,这个时候他们更需要自尊,需要关心与呵护,如果反之去当众嘲讽、挖苦、孤立他们,那就是雪上加霜了。不能因为是“后进生”就动不动当众批评,准确找到他的优点与缺点才能正确地进行引导教育,当他们犯错误时,首先要与其单独谈话,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说服教育,要让他们认识到危害。有些老师上课发现学生问题时当着全班同学面批评他们,并可能情绪化地嘲讽、挖苦他们,这样只会导致他们产生对立情绪并破罐子破摔,使得转化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反其道行之,一发不可收拾。我在给学生上课之前都会适当地对他们进行了解分析,尤其是成绩较差的学生,然后制定转化方案,一般不跟他们说“后进生”,在不动声色的情况下去转化他们。曾就有一个女生,初二升上初三时单科成绩十八分,但她语文科是优秀水平的,所以能够确定她的学习能力没有问题,我上课一直观察她,她从来没有抬过头,极度自卑。四周后考试成绩出来后,她十六分,我就找她谈话,先以语文科成绩来肯定她的学习能力,引导她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增强自信心,再聊一些近年来的学习生活与习惯,没有谈到我这科的内容,发现她稍放松了些,我给她提了个目标,下次考试十七分或更高,她顿时抬头并惊讶地看着我,连连点头就回教室了,之后她就是抬着头上课的,她应该是重新找到了自信,因为要求不高,她能做到。中考单科成绩六十八分,并考上重点高中。我们对“后进生”的要求不能过高,让其无法触及时他们自然会选择放弃,尊重他们的人格,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正确地按个体差异进行引导,是转化“后进生”的一个重要原则。
这项工作更像是一门艺术与科学。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愛满天下”,这是我们每位教师需要树立的教育目标与思想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