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南春早。
虎年三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因为到上海专访负责再制造业务的卡特彼勒公司全球副总裁史蒂文,得以了解再制造业这个如“初春朝阳”般的新兴产业。
然而,戴上防护镜、穿上特制的防护鞋,进入卡特彼勒上海再制造公司车间后的第一印象竟是“冷清”:没有机器的轰鸣声,少见忙碌的工人,只见整齐划一的配件库以及流水线上分类明晰的待加工旧件。
“再制造生产与常规制造的生产差别其实不大。如果参观卡特彼勒的其他海外再制造工厂,感受到的同样是忙而不乱。相对于卡特彼勒全球每年200万件的旧件加工规模,上海厂的生产规模的确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史蒂文出语自信,就像看好全球再制造业的前景一样,卡特彼勒同样看好上海乃至中国再制造业的未来。
四十年的坚持
即使相对于80多年的企业成长史,卡特彼勒再制造业40年的发展历程也不能算短。
1905年,当查尔斯·克莱门茨首次看到新发明的履带式推土机时,就决定为其取一个像“摩天大楼”那样既形象又生动的名字。当庞大的机器轰隆隆地开过时,克莱门茨注意到履带如波浪般上下起伏,这让他突然想到一个场景:毛毛虫在爬动。于是卡特彼勒(“毛毛虫”英语音译)这个品牌便应运而生。
“稳健”是根植卡特彼勒生产、经营、管理的基因,也成就其成为全球最大的机械设备制造公司。
1973年,再制造业务在卡特彼勒系统内部开展。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卡特彼勒形成了独特的旧件回收系统和核心修复技术等先进的再制造能力,为本公司及第三方主机制造商提供再制造服务。
“卡特彼勒近40年的坚持,成就了今天再制造业的局面。”史蒂文坦言,前30年仅限于公司系统内部的探索、积累,为再制造业后10年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3年,史蒂文全面负责卡特彼勒再制造业务。经过一番论证调研后,史蒂文发现,再制造业属于降低客户成本、环境友好、公司本身有收益的“多赢”项目。由此形成的“责任竞争力”,完全具备走出卡特彼勒系统,在全球机械制造行业推广的商业价值。
卡特彼勒在技术与配套业务方面的“一小步”,推动全球再制造业迈出“坚实的一大步”。
卡特彼勒实力雄厚的技术储备为再制造业发展提供基础。经过三十多年积累,卡特彼勒的旧件修复率可以达到60-70%,而一般企业修复率只有40%左右;更为重要的是,经过卡特彼勒加工处理后的再制造产品,具有和新产品一样的性能、可靠性、寿命和质量保证承诺。
与再制造业相关的配套业务日趋成熟是再制造业发展的保障。在卡特彼勒,随着物流业务与融资租赁业务的发展,使得旧件、再制造件快速、便捷地在消费者与厂家之间传递成为现实;而利用反向物流促进消费者选择再生件,例如将旧件寄回厂家后,再制造件有可能享受相比于新件五折甚至更多优惠,则为再制造业提供了合理的保障。
全球化布局,是史蒂文“再制造新政”的又一关键之举。而作为“新兴经济体领军”的中国市场,则是其布局的重点。
卡特彼勒再制造工业(上海)有限公司于2006年落户上海,公司现有员工62名,厂房面积3400平方米。主营业务为汽车、采矿机械、建筑机械的发动机、变速器和相关零部件的翻新、再制造和循环使用。
公司建立初衷是为立足上海,服务中国及亚太市场的卡特彼勒用户,同时积极开发第三方再制造服务业务。公司租用卡特彼勒物流(上海)有限公司在上海市南汇区临港物流园区的部分厂房作为初期运营场地。今年6月,公司将迁入同样位于临港重装备区的新厂区,厂房面积翻了一番。
“翻番”是史蒂文介绍再制造市场规模时常用的一个词。据测算,全球再制造市场规模为100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约占100亿美元。相对于中国市场再制造业“近似零起步”,卡特彼勒在华制定的再制造业务“从今年起五年翻两番”的目标确实“稳健”。
事实的确如此。8年前,卡特彼勒只有3个再制造企业,800名员工;史蒂文担任总经理后,卡特彼勒再制造服务已经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英国、法国、波兰、中国、新加坡设有19家工厂,160多条生产线,全球员工4000多人。年处理旧件约220万件(约10亿公斤),并在循环利用方面接近“零填埋”。
推翻“三座大山”
“消费者认识不足、政策法规滞后以及企业缺乏规范化生产,是制约再制造业务全球发展的三大‘瓶颈’。”史蒂文笑言,卡特彼勒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推翻压在再制造业头顶的这“三座大山”。
再制造是循环利用的一种高级形式,它通过修复技术和完善的制造规范,将接近或超过使用年限的旧零件进行转换,使其可靠性和耐用性达到甚至超过新零件的状态,而成本仅为新零件的一小部分,同时还可减少浪费并尽量减少新零部件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的需求。
再制造业之所以在卡特彼勒得以坚持并最终推向市场,源于公司“不因产品质优而自满,却以协助用户取得成功而自豪”理念的贯彻执行。
然而,受信息不对称、普及面不广等因素制约,绝大多数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持怀疑甚至排斥态度。
“再制造业目前在北美等发达国家发展状况良好。再制造不是简单地刷刷油漆做‘翻新’,消费者认识水平的提高,对再制造行业的发展有决定性推动作用。”卡特彼勒再制造亚太区总经理李征宇介绍,以卡特彼勒再制造的缸盖产品为例,每利用一件旧件可以减少至少50%的温室气体排放,节省90%水资源、80%能源消耗、99%原材料,所产生的填埋物接近于零。相对于中国目前全球铁矿石最大进口国的现实,大规模推广再制造产品,将间接减少铁矿石进口和煤炭消耗。
与意识领域的“润物细无声”相比,卡特彼勒针对政府层面自上而下的“再制造意识更新”,则体现出很强的策略性。
“政府决策者的观念非常重要。例如在中国海关进出口条例中,只有对新品与废品的管理条款,对介于两者之间的‘旧件’,缺少对应条款。”李征宇同时建议,在税赋管理中,应该对再制造产品与新品采取不同的增值税率,以鼓励促进再制造行业的发展。
相对再制造业在意识与政策领域面临的困难,卡特彼勒在推行规范生产过程中则具有相当的主动权。
1987年,卡特彼勒正式与中国签订了技术转让合同。其中广西柳工集团、厦工机械公司等引进卡特彼勒公司装载机技术;由鞍工机械制造公司引进卡特彼勒推土机技术,此外,包含发动机技术、变矩器技术、动力换挡变速箱技术、密封履带技术等均实现技术引进。2006年,将再制造介绍到中国,是卡特彼勒对中国市场信心的新里程碑。
2009年12月12日,卡特彼勒与广西玉柴宣布将组建一家再制造企业,为玉柴柴油发动机和零部件以及部分卡特彼勒柴油发动机和零部件提供再制造服务。新公司将通过卡特彼勒再制造与可持续解决方案部门,利用再制造技术向全球客户提供最完善的再制造发动机和零部件。
牵手玉柴,只是卡特彼勒支持中国企业的一个案例。为改善供应商的质量管理和流程控制,卡特彼勒全球采购部每年都会举行供应商大会,为众多中国供应商企业提供有关质量和流程控制以及卡特彼勒生产体系方面的系统培训;致力发展金融租赁业,卡特彼勒以此推动施工设备行业的积极发展,并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打造“绿色引擎”
2010年的春天,对史蒂文和他的再制造团队而言,似乎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方面,曾经直接分管再制造业的奥伯·赫尔曼开始“掌舵”卡特彼勒。卡特彼勒董事会年初宣布:今年6月份,奥伯赫尔曼接替欧文斯出任卡特彼勒首席执行官;并于今年10月份,接替退休的欧文斯担任卡特彼勒董事长。
而另一方面,与卡特彼勒悄然进行的人事变动同时,一场规模巨大的“绿色风暴”席卷了整个华夏大地。
全国人大、政协“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参加政协分组、人大代表团审议时多次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出“总动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事关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事关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事关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问题。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也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国家战略,为绿色、低碳、节能为标志的再制造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把卡特彼勒推上了中国未来绿色经济发展模式“领跑者”的位置。
“产品复杂程度越高,对排放要求越高,消费者对再制造配件的需求就越大。在中国,随着欧Ⅲ、欧Ⅳ排放标准的普及,再制造业将迈上新台阶。因此,再制造在中国非常有潜力。”史蒂文预测,只要客户享受到再制造产品的好处,相关的法律、法规健全,中国的再制造行业将像15年前的中国汽车行业一样,迎来爆发性增长。
作为再制造业务的全球领先者,卡特彼勒是第一家在中国获得再制造许可的外国独资公司。2006年,卡特彼勒与国家发改委签订了共同推进中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的合作意向书,双方同意组建一个再制造项目联合工作组,以详细探讨与再制造合作计划相关事宜,协调和促进双方在可持续制造和其他领域的进一步合作。2009年11月,卡特彼勒因为在中国再制造行业所作的不懈努力,而获得工信部授予的“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企业”称号。
“再制造业是卡特彼勒责任竞争力的‘绿色引擎’。卡特彼勒所以在中国不遗余力地推介再制造产业,重要原因就是希望能利用我们40年再制造领域摸索积累的经验,助力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史蒂文坦言,卡特彼勒在再制造行业的“弯路”,中国的再制造“同行”没有必要重走。
2010年3月22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美国馆组织方宣布卡特彼勒公司成为其官方赞助商。在为期6个月的世博会上,卡特彼勒将有机会在美国馆内接待各界政府官员、客户和合作伙伴,并展示其在世界各地广为应用的先进的可持续性技术,以响应上海世博会的主题理念,创造“更美好的城市与生活”。
“上海世博会将成为独一无二的平台,彰显我们对社区所作的承诺,对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的追求以及在建立绿色工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中国政府和企业提供先进技术支持方面作出的努力。”卡特彼勒副总裁朱季明认为,开展业务并不仅仅意味着销售设备和发动机,卡特彼勒的愿景是通过多元化的业务,以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不仅满足人们基本的需求,更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从而对人类社会的绿色未来做出贡献。
附:【卡特彼勒再制造在华大事记】
1975年,卡特彼勒的设备首次销往中国;
1978年,在北京开设办事处;
1987年,与12家中国企业签署了5项技术转让协议;
1996年,成立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2006 年,卡特彼勒与国家发改委签订共同推进中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的合作意向书,随后促成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商检总局、海关总署等部委联合考察卡特彼勒美国再制造工厂及美国政府再制造产业政策;
2007年,在北京召开由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商检总局、海关总署等部委领导与卡特彼勒再制造高层领导共同参与的关于再制造产业政策的专题研讨会;
2007年9月,参加上海市发改委组织,地方外经贸委、商检、海关、临港集团等共同出席的再制造实施所需政策支持研讨会;
2008年9月,参与由国家商务部、检验检疫总局、海关总署、环保总局牵头,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政策研究室组织开展的关于“中国再制造机电产品贸易研究”商讨;
2009年11月,卡特彼勒再制造获得工信部授予“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企业”称号;
2010年1月,卡特彼勒再制造协调国家各机关部门赴美国对再制造业进行考察。
虎年三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因为到上海专访负责再制造业务的卡特彼勒公司全球副总裁史蒂文,得以了解再制造业这个如“初春朝阳”般的新兴产业。
然而,戴上防护镜、穿上特制的防护鞋,进入卡特彼勒上海再制造公司车间后的第一印象竟是“冷清”:没有机器的轰鸣声,少见忙碌的工人,只见整齐划一的配件库以及流水线上分类明晰的待加工旧件。
“再制造生产与常规制造的生产差别其实不大。如果参观卡特彼勒的其他海外再制造工厂,感受到的同样是忙而不乱。相对于卡特彼勒全球每年200万件的旧件加工规模,上海厂的生产规模的确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史蒂文出语自信,就像看好全球再制造业的前景一样,卡特彼勒同样看好上海乃至中国再制造业的未来。
四十年的坚持
即使相对于80多年的企业成长史,卡特彼勒再制造业40年的发展历程也不能算短。
1905年,当查尔斯·克莱门茨首次看到新发明的履带式推土机时,就决定为其取一个像“摩天大楼”那样既形象又生动的名字。当庞大的机器轰隆隆地开过时,克莱门茨注意到履带如波浪般上下起伏,这让他突然想到一个场景:毛毛虫在爬动。于是卡特彼勒(“毛毛虫”英语音译)这个品牌便应运而生。
“稳健”是根植卡特彼勒生产、经营、管理的基因,也成就其成为全球最大的机械设备制造公司。
1973年,再制造业务在卡特彼勒系统内部开展。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卡特彼勒形成了独特的旧件回收系统和核心修复技术等先进的再制造能力,为本公司及第三方主机制造商提供再制造服务。
“卡特彼勒近40年的坚持,成就了今天再制造业的局面。”史蒂文坦言,前30年仅限于公司系统内部的探索、积累,为再制造业后10年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3年,史蒂文全面负责卡特彼勒再制造业务。经过一番论证调研后,史蒂文发现,再制造业属于降低客户成本、环境友好、公司本身有收益的“多赢”项目。由此形成的“责任竞争力”,完全具备走出卡特彼勒系统,在全球机械制造行业推广的商业价值。
卡特彼勒在技术与配套业务方面的“一小步”,推动全球再制造业迈出“坚实的一大步”。
卡特彼勒实力雄厚的技术储备为再制造业发展提供基础。经过三十多年积累,卡特彼勒的旧件修复率可以达到60-70%,而一般企业修复率只有40%左右;更为重要的是,经过卡特彼勒加工处理后的再制造产品,具有和新产品一样的性能、可靠性、寿命和质量保证承诺。
与再制造业相关的配套业务日趋成熟是再制造业发展的保障。在卡特彼勒,随着物流业务与融资租赁业务的发展,使得旧件、再制造件快速、便捷地在消费者与厂家之间传递成为现实;而利用反向物流促进消费者选择再生件,例如将旧件寄回厂家后,再制造件有可能享受相比于新件五折甚至更多优惠,则为再制造业提供了合理的保障。
全球化布局,是史蒂文“再制造新政”的又一关键之举。而作为“新兴经济体领军”的中国市场,则是其布局的重点。
卡特彼勒再制造工业(上海)有限公司于2006年落户上海,公司现有员工62名,厂房面积3400平方米。主营业务为汽车、采矿机械、建筑机械的发动机、变速器和相关零部件的翻新、再制造和循环使用。
公司建立初衷是为立足上海,服务中国及亚太市场的卡特彼勒用户,同时积极开发第三方再制造服务业务。公司租用卡特彼勒物流(上海)有限公司在上海市南汇区临港物流园区的部分厂房作为初期运营场地。今年6月,公司将迁入同样位于临港重装备区的新厂区,厂房面积翻了一番。
“翻番”是史蒂文介绍再制造市场规模时常用的一个词。据测算,全球再制造市场规模为100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约占100亿美元。相对于中国市场再制造业“近似零起步”,卡特彼勒在华制定的再制造业务“从今年起五年翻两番”的目标确实“稳健”。
事实的确如此。8年前,卡特彼勒只有3个再制造企业,800名员工;史蒂文担任总经理后,卡特彼勒再制造服务已经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英国、法国、波兰、中国、新加坡设有19家工厂,160多条生产线,全球员工4000多人。年处理旧件约220万件(约10亿公斤),并在循环利用方面接近“零填埋”。
推翻“三座大山”
“消费者认识不足、政策法规滞后以及企业缺乏规范化生产,是制约再制造业务全球发展的三大‘瓶颈’。”史蒂文笑言,卡特彼勒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推翻压在再制造业头顶的这“三座大山”。
再制造是循环利用的一种高级形式,它通过修复技术和完善的制造规范,将接近或超过使用年限的旧零件进行转换,使其可靠性和耐用性达到甚至超过新零件的状态,而成本仅为新零件的一小部分,同时还可减少浪费并尽量减少新零部件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的需求。
再制造业之所以在卡特彼勒得以坚持并最终推向市场,源于公司“不因产品质优而自满,却以协助用户取得成功而自豪”理念的贯彻执行。
然而,受信息不对称、普及面不广等因素制约,绝大多数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持怀疑甚至排斥态度。
“再制造业目前在北美等发达国家发展状况良好。再制造不是简单地刷刷油漆做‘翻新’,消费者认识水平的提高,对再制造行业的发展有决定性推动作用。”卡特彼勒再制造亚太区总经理李征宇介绍,以卡特彼勒再制造的缸盖产品为例,每利用一件旧件可以减少至少50%的温室气体排放,节省90%水资源、80%能源消耗、99%原材料,所产生的填埋物接近于零。相对于中国目前全球铁矿石最大进口国的现实,大规模推广再制造产品,将间接减少铁矿石进口和煤炭消耗。
与意识领域的“润物细无声”相比,卡特彼勒针对政府层面自上而下的“再制造意识更新”,则体现出很强的策略性。
“政府决策者的观念非常重要。例如在中国海关进出口条例中,只有对新品与废品的管理条款,对介于两者之间的‘旧件’,缺少对应条款。”李征宇同时建议,在税赋管理中,应该对再制造产品与新品采取不同的增值税率,以鼓励促进再制造行业的发展。
相对再制造业在意识与政策领域面临的困难,卡特彼勒在推行规范生产过程中则具有相当的主动权。
1987年,卡特彼勒正式与中国签订了技术转让合同。其中广西柳工集团、厦工机械公司等引进卡特彼勒公司装载机技术;由鞍工机械制造公司引进卡特彼勒推土机技术,此外,包含发动机技术、变矩器技术、动力换挡变速箱技术、密封履带技术等均实现技术引进。2006年,将再制造介绍到中国,是卡特彼勒对中国市场信心的新里程碑。
2009年12月12日,卡特彼勒与广西玉柴宣布将组建一家再制造企业,为玉柴柴油发动机和零部件以及部分卡特彼勒柴油发动机和零部件提供再制造服务。新公司将通过卡特彼勒再制造与可持续解决方案部门,利用再制造技术向全球客户提供最完善的再制造发动机和零部件。
牵手玉柴,只是卡特彼勒支持中国企业的一个案例。为改善供应商的质量管理和流程控制,卡特彼勒全球采购部每年都会举行供应商大会,为众多中国供应商企业提供有关质量和流程控制以及卡特彼勒生产体系方面的系统培训;致力发展金融租赁业,卡特彼勒以此推动施工设备行业的积极发展,并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打造“绿色引擎”
2010年的春天,对史蒂文和他的再制造团队而言,似乎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方面,曾经直接分管再制造业的奥伯·赫尔曼开始“掌舵”卡特彼勒。卡特彼勒董事会年初宣布:今年6月份,奥伯赫尔曼接替欧文斯出任卡特彼勒首席执行官;并于今年10月份,接替退休的欧文斯担任卡特彼勒董事长。
而另一方面,与卡特彼勒悄然进行的人事变动同时,一场规模巨大的“绿色风暴”席卷了整个华夏大地。
全国人大、政协“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参加政协分组、人大代表团审议时多次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出“总动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事关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事关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事关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问题。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也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国家战略,为绿色、低碳、节能为标志的再制造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把卡特彼勒推上了中国未来绿色经济发展模式“领跑者”的位置。
“产品复杂程度越高,对排放要求越高,消费者对再制造配件的需求就越大。在中国,随着欧Ⅲ、欧Ⅳ排放标准的普及,再制造业将迈上新台阶。因此,再制造在中国非常有潜力。”史蒂文预测,只要客户享受到再制造产品的好处,相关的法律、法规健全,中国的再制造行业将像15年前的中国汽车行业一样,迎来爆发性增长。
作为再制造业务的全球领先者,卡特彼勒是第一家在中国获得再制造许可的外国独资公司。2006年,卡特彼勒与国家发改委签订了共同推进中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的合作意向书,双方同意组建一个再制造项目联合工作组,以详细探讨与再制造合作计划相关事宜,协调和促进双方在可持续制造和其他领域的进一步合作。2009年11月,卡特彼勒因为在中国再制造行业所作的不懈努力,而获得工信部授予的“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企业”称号。
“再制造业是卡特彼勒责任竞争力的‘绿色引擎’。卡特彼勒所以在中国不遗余力地推介再制造产业,重要原因就是希望能利用我们40年再制造领域摸索积累的经验,助力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史蒂文坦言,卡特彼勒在再制造行业的“弯路”,中国的再制造“同行”没有必要重走。
2010年3月22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美国馆组织方宣布卡特彼勒公司成为其官方赞助商。在为期6个月的世博会上,卡特彼勒将有机会在美国馆内接待各界政府官员、客户和合作伙伴,并展示其在世界各地广为应用的先进的可持续性技术,以响应上海世博会的主题理念,创造“更美好的城市与生活”。
“上海世博会将成为独一无二的平台,彰显我们对社区所作的承诺,对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的追求以及在建立绿色工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中国政府和企业提供先进技术支持方面作出的努力。”卡特彼勒副总裁朱季明认为,开展业务并不仅仅意味着销售设备和发动机,卡特彼勒的愿景是通过多元化的业务,以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不仅满足人们基本的需求,更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从而对人类社会的绿色未来做出贡献。
附:【卡特彼勒再制造在华大事记】
1975年,卡特彼勒的设备首次销往中国;
1978年,在北京开设办事处;
1987年,与12家中国企业签署了5项技术转让协议;
1996年,成立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2006 年,卡特彼勒与国家发改委签订共同推进中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的合作意向书,随后促成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商检总局、海关总署等部委联合考察卡特彼勒美国再制造工厂及美国政府再制造产业政策;
2007年,在北京召开由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商检总局、海关总署等部委领导与卡特彼勒再制造高层领导共同参与的关于再制造产业政策的专题研讨会;
2007年9月,参加上海市发改委组织,地方外经贸委、商检、海关、临港集团等共同出席的再制造实施所需政策支持研讨会;
2008年9月,参与由国家商务部、检验检疫总局、海关总署、环保总局牵头,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政策研究室组织开展的关于“中国再制造机电产品贸易研究”商讨;
2009年11月,卡特彼勒再制造获得工信部授予“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企业”称号;
2010年1月,卡特彼勒再制造协调国家各机关部门赴美国对再制造业进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