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道即人道,产品如人品。作为全国食盐生产经营的专营主体,我们有义务也有决心承担起这样的责任,为建设我国安全的食品业作出表率,确保百姓吃上放心盐!”
3月26日,人民大会堂,中国盐业总公司成立60周年暨“双先”表彰大会现场。亲临会场的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为中盐总公司成立六十年题写“引领现代盐业,创造美好未来”。
当题词现场展示时,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李金华的寄语道出了中盐总公司二十万干部职工的心声:立足主业普及碘盐创造美好未来,开拓创新谋求中盐总公司引领现代盐业。
六十年沧桑巨变,六十年风雨兼程。
作为国家专营企业,中盐总公司不以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20世纪90年代起,中盐总公司协助国家有关部门落实食盐专营,积极组织推进普及碘盐供应,建立规范的食盐生产销售体系,为中国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年普及加碘盐,基本消除了碘缺乏及造成的危害。全国儿童平均智商提高了十几个百分点,被联合国誉为“世界消除碘缺乏病的典范”、“里程碑性的成就”,中盐总公司也因此被授予“全球儿童事业贡献奖”。
与共和国同龄的中盐总公司,经60年发展,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方面取得令人惊叹的成绩。特别是2004年实施“两步走”发展战略以来,公司资产规模从37亿元增长到310.1亿元,增长了7倍多;营业收入从29.2亿元增长到158.9亿元,增长了4.4倍;利润总额从8452万元增长到6亿元,增长了6.1倍;盐产量从2003年底的296万吨增长到1058万吨,增长了2.6倍。盐化工产品更是从无到有,总产量达到400多万吨。
责任为先
作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调味品,食盐关系到国计民生,食盐的生产和销售工作也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毛泽东主席曾经亲切接见全国盐业运销劳模并合影留念;邓小平同志曾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题词“防治地方病,为人民造福”;江泽民同志曾亲自视察盐场;胡锦涛同志也曾在有关材料上批示,要求“确保困难群众都能吃上碘盐,使碘缺乏病得到有效控制”。
在众多中央企业中,中盐总公司的规模似乎只能算中等,但提及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中盐总公司总经理茆庆国却当仁不让:“别看小小的盐粒不起眼,我们的贡献可大着呢!”
作为我国盐行业中唯一的中央企业,中盐总公司始终把“保障食盐安全、奉献营养健康食盐”作为对社会、对百姓最基本的责任和承诺。
2009年7月2日,“百家食品企业践行道德承诺网上行·中盐篇”在北京举行。活动现场,中盐总公司负责人介绍了保障食盐安全的三级食盐质量监控网络,承诺中盐品牌食盐一旦遇到包装不合标准、计量不够、添加剂不符合标准等5种情况,即可启动召回、追回程序。中盐总公司当场聘请了10名消费者代表担任“中盐食品安全监督员”,坦诚接受社会监督。
“我们认识到,深入开展践行道德承诺活动,是新形势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要求,也是中国盐业总公司加快自身发展、提升市场和消费者信心的现实需要。” 茆庆国坦言:“商道即人道,产品如人品。作为全国食盐生产经营的专营主体,我们有义务也有决心承担起这样的责任,为建设我国安全的食品业作出表率,确保百姓吃上放心盐!”
要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盐,不仅意味着生产、销售合格安全的盐产品,还意味着要保证所有人都能随时随地买到这些盐产品。
由于在西部农村贫困地区,交通极不方便、运输成本相当高,一袋500克的普通加碘盐的成本往往达到十几块钱。但中盐总公司及下属子公司一直保证每袋食盐一块到一块五左右的价格,很多地方的盐价甚至十几年都没有上涨过——而这些地方的盐价比很多其他地方的食盐运费还要低。
“我们的盐价定得很低且城乡同价。为了保证低收入群体特别是偏远地区的贫困人口吃得起、吃得上加碘盐,我们许多员工不辞劳苦,常年在大山中奔波,送盐下乡。宁愿自己亏,也绝不让老百姓吃不上盐!” 茆庆国表示,中盐总公司还利用自身的资源、渠道、管理优势,帮助落后地区建立碘盐销售网络。
2009年6月26日,由中盐总公司负责实施的全国盐业对口支援西藏培训项目在上海正式启动。项目将为西藏培训盐业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推动在这个碘缺乏地区建立覆盖全区的碘盐配送网络,让藏民结束吃土盐的历史。
由于西藏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碘盐运输成本高,碘盐配送网络建设不健全以及贫困人口众多、廉价土盐资源丰富,公众对碘缺乏病的认识不足等因素,西藏至今仍是我国受碘缺乏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2008年,《西藏自治区碘盐营销网络体系建设规划》被列入西藏“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国家投资4526万元,由中盐总公司负责牵头实施,以期建成覆盖全区城乡的碘盐配送网络。
按照中盐总公司的安排,来自西藏盐业公司的20名工作人员将在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重庆六省市接受企业管理、物流配送、质量化验、仓储管理、信息化以及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培训。
“保障供应合格碘盐是我们的必尽责任。作为中央企业,中盐总公司还尽可能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中盐总公司党委书记杜茂华介绍,在公益慈善、打造中国盐业国际品牌方面,中盐总公司的作为同样可圈可点。
2008年初,我国南方遭遇了百年难得一见的特大冰雪灾害,很多地区急需调盐化雪。在得到需求信息后,中盐总公司不谈价钱,立即调盐救急,甚至在尚未收到求助信息前,就已经主动把化雪盐送到了雪灾灾区。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为了保证灾区人民和救灾官兵的饮食需要,中盐总公司立即协调运送大量食盐前往地震灾区,并直接采取空投的方式向震中地区运送食盐。
在奥运期间,中盐总公司向各省市、自治区盐业公司发出《关于奥运期间全力保证食盐市场供应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盐业公司立即行动起来,做好奥运村及奥运场馆食盐特供工作,全力保证奥运期间全国食盐的高质、稳定供应。
2009年9月5日,第九届世界盐业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世界盐业大会,也是中盐总公司首次主办的世界性会议。
出席会议的联合国秘书长助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副总干事萨阿德·乌里在报告中指出,尽管世界各国努力推进,全球碘盐覆盖率从1990年的约为20%提高到70%以上,但消除碘缺乏病,在全球范围内仍面临严峻挑战。
而与此对应的是,曾位居世界13个“碘缺乏病重点国家”行列的中国,自1996年开始实行食盐国家专营政策以来,在提高碘盐普及率、消除碘缺乏病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据卫生部统计,2008年我国居民户碘盐覆盖率达到97.5%,超过全球碘盐覆盖率近30个百分点。
“我们将继续推广碘盐,彻底消除公共健康隐患。”作为东道国代表,茆庆国出语自信坦然,随着中国碘盐覆盖率的不断提高,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已由1995年的20.4%下降到5%以下,儿童平均智商也提高到103.5,平均提高了12个智商点,总体达到基本消除碘缺乏病目标。
与此同时,茆庆国还倡议成立一个全球性盐业组织,在适当的时候建立世界盐业组织,使之成为加强全球盐业合作与交流的平台。
被逼上市场
“是改革开放把中盐总公司逼向了市场,没有改革开放的推动,就没有今天市场化的中盐总公司。”从1977年参加工作起,茆庆国一直在盐业系统工作。30多年的盐业从业经验,使他成为中国盐业改革的亲历者。
2003年,中盐总公司划归国务院国资委监管。虽然进行了改制,但当时人们的观念仍停留在抓行业管理的思路上。如何经营,如何发展,依然是个问号。
2003年底,茆庆国担任中盐公司总经理。2004年,茆庆国为中盐总公司确定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用两个3-5年,把中盐总公司打造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盐业企业和重要化工企业。对于一个背负50多年行政运行包袱的老企业来说,这个目标似乎有些遥不可及。
于是,一场自上而下的企业化改革在中盐总公司拉开。2005年,从总部开始进行机构、薪酬制度改革,“全体起立再坐下”,所有岗位都重新评估,重新定位,“ 抽掉板凳,竞聘上岗。”经过一系列整顿、融合、统一,一支思想解放、业务过硬的管理队伍建立起来。
通过兼并重组和技改基建,中盐总公司基本形成了八大制盐基地和三大盐化工基地的产业布局。盐的年生产能力达到1200万吨,培育了6个产能达到100万吨以上的大型制盐骨干企业。
除了做强主业,中盐总公司积极培育高盈利、高回报的新型业务。新型业务板块属于非盐经济,但与盐业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盈利能力强。在第二步中,这一业务板块正在不断地成长壮大,并最终将占到中盐总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资产总额、实现利润的20%以上。
中盐控股企业“中盐银港人造板公司”就是该板块的杰出代表。它生产的中高密度纤维板已经得到国家的优惠税收政策扶持,产量高、质量好、盈利能力强,是中盐总公司接下来的又一新经济增长点。目前,该公司已经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中高密度人造板供应商。
2006年,中盐总公司提前实现“两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一步发展目标,成为亚洲最大的盐业企业,进入中国企业500强。
2007年初,茆庆国不失时机地提出构建三大板块——食盐专营、盐与盐化工以及有发展前景的新型业务——的设想。通过三大板块的构建,中盐总公司的产品实现“一元化到多样化”的转变,积极向下游延伸产业链,打破了中盐总公司“世代唯盐”的单一格局。形成了食盐专营板块持续发展、盐与盐化工板块奋力崛起、人造板板块异军突起三大业务板块竞相发展的新局面。中盐总公司在中央企业资产规模排名不断提高。
2008年10月,中盐总公司与合肥市政府签订相关协议,中盐总公司出资重组合肥市属化工企业组建中盐红四方公司,并负责化工企业环保搬迁和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项目的建设。该园是国家巢湖综合治理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安徽省“861”行动计划重点项目,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园区规划总面积20平方公里,启动区10平方公里。
“中盐红四方环保搬迁项目是将原本分散的污染集中起来加以治理,是巢湖污染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会加重对巢湖的污染,反而有利于巢湖水体环境的综合治理改善,并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提及中盐总公司的治污及投资,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管委会主任王华波非常高兴, 中盐红四方项目总投资114亿元,分两期建设,达产后年销售收入140亿元、利税24亿元。
2009年8月,中盐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揭牌暨环保搬迁项目开工仪式隆重举行,一期项目建成投产指日可待。
茆庆国的锐意改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2008年,茆庆国当选为第五届“十大中华经济英才”。 其获奖理由:“敢于挑战,推动企业战略转型;敢于创新,力促资产合理扩张;大力推进碘盐普及,为13亿中国人消除碘缺乏病贡献卓著。茆庆国是新时期科学发展、和谐建设的时代英才。”
逐浪敢向潮头立。
在基本实现第一轮“两步走”战略的基础上,茆庆国又制定了第二轮“两步走”战略:以第一轮发展目标为基数,力争再通过两个五年的努力,实现主要经济规模指标销售收入、利润总额、资产总额再翻两番,初步实现建设世界一流盐化企业目标。即:第一步发展目标,以第一轮发展目标为基数,销售收入、利润总额、资产总额翻一番。第二步,再用3-5年时间,销售收入、利润总额、资产总额再翻一番。
3月26日,人民大会堂,中国盐业总公司成立60周年暨“双先”表彰大会现场。亲临会场的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为中盐总公司成立六十年题写“引领现代盐业,创造美好未来”。
当题词现场展示时,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李金华的寄语道出了中盐总公司二十万干部职工的心声:立足主业普及碘盐创造美好未来,开拓创新谋求中盐总公司引领现代盐业。
六十年沧桑巨变,六十年风雨兼程。
作为国家专营企业,中盐总公司不以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20世纪90年代起,中盐总公司协助国家有关部门落实食盐专营,积极组织推进普及碘盐供应,建立规范的食盐生产销售体系,为中国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年普及加碘盐,基本消除了碘缺乏及造成的危害。全国儿童平均智商提高了十几个百分点,被联合国誉为“世界消除碘缺乏病的典范”、“里程碑性的成就”,中盐总公司也因此被授予“全球儿童事业贡献奖”。
与共和国同龄的中盐总公司,经60年发展,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方面取得令人惊叹的成绩。特别是2004年实施“两步走”发展战略以来,公司资产规模从37亿元增长到310.1亿元,增长了7倍多;营业收入从29.2亿元增长到158.9亿元,增长了4.4倍;利润总额从8452万元增长到6亿元,增长了6.1倍;盐产量从2003年底的296万吨增长到1058万吨,增长了2.6倍。盐化工产品更是从无到有,总产量达到400多万吨。
责任为先
作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调味品,食盐关系到国计民生,食盐的生产和销售工作也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毛泽东主席曾经亲切接见全国盐业运销劳模并合影留念;邓小平同志曾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题词“防治地方病,为人民造福”;江泽民同志曾亲自视察盐场;胡锦涛同志也曾在有关材料上批示,要求“确保困难群众都能吃上碘盐,使碘缺乏病得到有效控制”。
在众多中央企业中,中盐总公司的规模似乎只能算中等,但提及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中盐总公司总经理茆庆国却当仁不让:“别看小小的盐粒不起眼,我们的贡献可大着呢!”
作为我国盐行业中唯一的中央企业,中盐总公司始终把“保障食盐安全、奉献营养健康食盐”作为对社会、对百姓最基本的责任和承诺。
2009年7月2日,“百家食品企业践行道德承诺网上行·中盐篇”在北京举行。活动现场,中盐总公司负责人介绍了保障食盐安全的三级食盐质量监控网络,承诺中盐品牌食盐一旦遇到包装不合标准、计量不够、添加剂不符合标准等5种情况,即可启动召回、追回程序。中盐总公司当场聘请了10名消费者代表担任“中盐食品安全监督员”,坦诚接受社会监督。
“我们认识到,深入开展践行道德承诺活动,是新形势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要求,也是中国盐业总公司加快自身发展、提升市场和消费者信心的现实需要。” 茆庆国坦言:“商道即人道,产品如人品。作为全国食盐生产经营的专营主体,我们有义务也有决心承担起这样的责任,为建设我国安全的食品业作出表率,确保百姓吃上放心盐!”
要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盐,不仅意味着生产、销售合格安全的盐产品,还意味着要保证所有人都能随时随地买到这些盐产品。
由于在西部农村贫困地区,交通极不方便、运输成本相当高,一袋500克的普通加碘盐的成本往往达到十几块钱。但中盐总公司及下属子公司一直保证每袋食盐一块到一块五左右的价格,很多地方的盐价甚至十几年都没有上涨过——而这些地方的盐价比很多其他地方的食盐运费还要低。
“我们的盐价定得很低且城乡同价。为了保证低收入群体特别是偏远地区的贫困人口吃得起、吃得上加碘盐,我们许多员工不辞劳苦,常年在大山中奔波,送盐下乡。宁愿自己亏,也绝不让老百姓吃不上盐!” 茆庆国表示,中盐总公司还利用自身的资源、渠道、管理优势,帮助落后地区建立碘盐销售网络。
2009年6月26日,由中盐总公司负责实施的全国盐业对口支援西藏培训项目在上海正式启动。项目将为西藏培训盐业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推动在这个碘缺乏地区建立覆盖全区的碘盐配送网络,让藏民结束吃土盐的历史。
由于西藏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碘盐运输成本高,碘盐配送网络建设不健全以及贫困人口众多、廉价土盐资源丰富,公众对碘缺乏病的认识不足等因素,西藏至今仍是我国受碘缺乏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2008年,《西藏自治区碘盐营销网络体系建设规划》被列入西藏“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国家投资4526万元,由中盐总公司负责牵头实施,以期建成覆盖全区城乡的碘盐配送网络。
按照中盐总公司的安排,来自西藏盐业公司的20名工作人员将在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重庆六省市接受企业管理、物流配送、质量化验、仓储管理、信息化以及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培训。
“保障供应合格碘盐是我们的必尽责任。作为中央企业,中盐总公司还尽可能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中盐总公司党委书记杜茂华介绍,在公益慈善、打造中国盐业国际品牌方面,中盐总公司的作为同样可圈可点。
2008年初,我国南方遭遇了百年难得一见的特大冰雪灾害,很多地区急需调盐化雪。在得到需求信息后,中盐总公司不谈价钱,立即调盐救急,甚至在尚未收到求助信息前,就已经主动把化雪盐送到了雪灾灾区。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为了保证灾区人民和救灾官兵的饮食需要,中盐总公司立即协调运送大量食盐前往地震灾区,并直接采取空投的方式向震中地区运送食盐。
在奥运期间,中盐总公司向各省市、自治区盐业公司发出《关于奥运期间全力保证食盐市场供应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盐业公司立即行动起来,做好奥运村及奥运场馆食盐特供工作,全力保证奥运期间全国食盐的高质、稳定供应。
2009年9月5日,第九届世界盐业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世界盐业大会,也是中盐总公司首次主办的世界性会议。
出席会议的联合国秘书长助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副总干事萨阿德·乌里在报告中指出,尽管世界各国努力推进,全球碘盐覆盖率从1990年的约为20%提高到70%以上,但消除碘缺乏病,在全球范围内仍面临严峻挑战。
而与此对应的是,曾位居世界13个“碘缺乏病重点国家”行列的中国,自1996年开始实行食盐国家专营政策以来,在提高碘盐普及率、消除碘缺乏病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据卫生部统计,2008年我国居民户碘盐覆盖率达到97.5%,超过全球碘盐覆盖率近30个百分点。
“我们将继续推广碘盐,彻底消除公共健康隐患。”作为东道国代表,茆庆国出语自信坦然,随着中国碘盐覆盖率的不断提高,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已由1995年的20.4%下降到5%以下,儿童平均智商也提高到103.5,平均提高了12个智商点,总体达到基本消除碘缺乏病目标。
与此同时,茆庆国还倡议成立一个全球性盐业组织,在适当的时候建立世界盐业组织,使之成为加强全球盐业合作与交流的平台。
被逼上市场
“是改革开放把中盐总公司逼向了市场,没有改革开放的推动,就没有今天市场化的中盐总公司。”从1977年参加工作起,茆庆国一直在盐业系统工作。30多年的盐业从业经验,使他成为中国盐业改革的亲历者。
2003年,中盐总公司划归国务院国资委监管。虽然进行了改制,但当时人们的观念仍停留在抓行业管理的思路上。如何经营,如何发展,依然是个问号。
2003年底,茆庆国担任中盐公司总经理。2004年,茆庆国为中盐总公司确定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用两个3-5年,把中盐总公司打造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盐业企业和重要化工企业。对于一个背负50多年行政运行包袱的老企业来说,这个目标似乎有些遥不可及。
于是,一场自上而下的企业化改革在中盐总公司拉开。2005年,从总部开始进行机构、薪酬制度改革,“全体起立再坐下”,所有岗位都重新评估,重新定位,“ 抽掉板凳,竞聘上岗。”经过一系列整顿、融合、统一,一支思想解放、业务过硬的管理队伍建立起来。
通过兼并重组和技改基建,中盐总公司基本形成了八大制盐基地和三大盐化工基地的产业布局。盐的年生产能力达到1200万吨,培育了6个产能达到100万吨以上的大型制盐骨干企业。
除了做强主业,中盐总公司积极培育高盈利、高回报的新型业务。新型业务板块属于非盐经济,但与盐业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盈利能力强。在第二步中,这一业务板块正在不断地成长壮大,并最终将占到中盐总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资产总额、实现利润的20%以上。
中盐控股企业“中盐银港人造板公司”就是该板块的杰出代表。它生产的中高密度纤维板已经得到国家的优惠税收政策扶持,产量高、质量好、盈利能力强,是中盐总公司接下来的又一新经济增长点。目前,该公司已经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中高密度人造板供应商。
2006年,中盐总公司提前实现“两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一步发展目标,成为亚洲最大的盐业企业,进入中国企业500强。
2007年初,茆庆国不失时机地提出构建三大板块——食盐专营、盐与盐化工以及有发展前景的新型业务——的设想。通过三大板块的构建,中盐总公司的产品实现“一元化到多样化”的转变,积极向下游延伸产业链,打破了中盐总公司“世代唯盐”的单一格局。形成了食盐专营板块持续发展、盐与盐化工板块奋力崛起、人造板板块异军突起三大业务板块竞相发展的新局面。中盐总公司在中央企业资产规模排名不断提高。
2008年10月,中盐总公司与合肥市政府签订相关协议,中盐总公司出资重组合肥市属化工企业组建中盐红四方公司,并负责化工企业环保搬迁和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项目的建设。该园是国家巢湖综合治理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安徽省“861”行动计划重点项目,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园区规划总面积20平方公里,启动区10平方公里。
“中盐红四方环保搬迁项目是将原本分散的污染集中起来加以治理,是巢湖污染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会加重对巢湖的污染,反而有利于巢湖水体环境的综合治理改善,并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提及中盐总公司的治污及投资,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管委会主任王华波非常高兴, 中盐红四方项目总投资114亿元,分两期建设,达产后年销售收入140亿元、利税24亿元。
2009年8月,中盐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揭牌暨环保搬迁项目开工仪式隆重举行,一期项目建成投产指日可待。
茆庆国的锐意改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2008年,茆庆国当选为第五届“十大中华经济英才”。 其获奖理由:“敢于挑战,推动企业战略转型;敢于创新,力促资产合理扩张;大力推进碘盐普及,为13亿中国人消除碘缺乏病贡献卓著。茆庆国是新时期科学发展、和谐建设的时代英才。”
逐浪敢向潮头立。
在基本实现第一轮“两步走”战略的基础上,茆庆国又制定了第二轮“两步走”战略:以第一轮发展目标为基数,力争再通过两个五年的努力,实现主要经济规模指标销售收入、利润总额、资产总额再翻两番,初步实现建设世界一流盐化企业目标。即:第一步发展目标,以第一轮发展目标为基数,销售收入、利润总额、资产总额翻一番。第二步,再用3-5年时间,销售收入、利润总额、资产总额再翻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