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实验活动要为幼儿的探究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因此,科学实验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应选择不同的语言策略进行引导,力求实现“幼儿积极主动地学,教师积极有效地教”这样一种互动与同构的教学过程。本文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反思,结合教学案例,针对教师各种语言策略在科学实验活动中的高效运用进行分析。
一、“趣化”建议性语言,引发探究
幼儿的探究源于问题。首先,要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科学内容开展活动。其次,探究问题用什么样的语言“抛出”,也是引发探究兴趣的关键。在引发探究这一环节中,教师的“抛球”要讲究艺术性及趣味性,要让幼儿自愿萌发探究愿望,而不是“牵”着幼儿走。此环节适宜运用恰当的建议性语言,并将语言“趣化”,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也利于幼儿大胆假设、推理。
以往教师在组织科学实验活动中,开始环节也用建议性语言,但往往带有指令性的口吻,感觉不容置疑。如科学活动《沉与浮》,教师提出问题:“我们把石头、橡皮泥、雪花片放到水里,它们会怎么样?”这样的语言会让幼儿感到无趣、生硬、有约束感、不易接受,甚至产生消极的态度。
如果将建议性语言“趣化”,将出现别样的效果。将提问调整为:“石头、橡皮泥、雪花片它们都好多天没洗澡了,今天我接了许多盆水,让它们痛痛快快地洗个澡吧!不知道把它们放进水里,它们会怎么样?”调整后的提问话音刚落,有的幼儿说:“石头会沉,雪花片会浮起来。”有的说:“橡皮泥会化了,沉下去……”就这样,在“趣化”建议性语言的引导下,幼儿兴趣倍增,纷纷开始猜想、假设,热烈地讨论了起来,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探究活动中。
“趣化”建议性语言,幼儿乐于接受,易于激发探究兴趣,使幼儿在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里更积极投入探究活动。
二、交互运用多种语言策略,支持过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不要轻易地去打扰幼儿探究的过程,要创设相应的物质条件,引导幼儿亲身经历和感受探究过程、体验探究方法、多种形式记录探究过程。那么,在探究这一环节中,教师要选择恰当的语言策略给予支持。需要介入的情况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情况:幼儿遇到困难,致使探究活动无法继续进行,教师应采用适宜的启发性语言及时介入。其目的是,启发幼儿针对探究的问题转换不同角度去思考,帮助幼儿解决困难再次投入游戏,延续探究活动。
如:科学实验活动《有趣的溶解》,实验过程中,有些幼儿把糖块放到水里后,感觉糖块化得太慢了,就自言自语地说:“怎么还不化?”有的说:“再等会儿,就化了。”有的说:“摇晃杯子化得快。”还有的说:“使劲搅拌,一会儿就化了。”就这样,幼儿自发对糖块溶解的速度产生了讨论。又过了一会儿,幼儿发现等待、摇晃杯子和使劲搅拌还是不能让糖块迅速溶解,
大家又一次陷入了困境。这时,我及时介入。
师运用启发性语言问:“咱们小朋友都吃过糖,怎样吃,糖块在嘴里化得快一点?”
幼答:“嚼碎了吃。”
师应:“好,要不咱们就把它弄碎了试试。”
就这样,在教师的启发下,幼儿茅塞顿开。结合日常生活现象,调整了原有的认知经验,重新思考问题,尝试改变糖块的状态(粒状、粉状)、改变水的温度,最终使糖块在很短时间里溶解了。
第二种情况:当幼儿获取成功时,哪怕点滴发现,教师都应及时地运用赏识激励性语言与情态性语言给予支持。其目的是,鼓励幼儿的发现行为,促进幼儿大胆地探究。
女口:小班《有趣的泡发食品》科学活动,当幼儿仔细观察木耳、银耳的变化时;当幼儿发现了木耳变大时;当幼儿发现了同样时间木耳膨胀速度快于银耳时,我的回应是多样的。运用情态性语言,热情地与他们拥抱、握手;用赏识激励性语言称赞他们:“你真了不起!经过自己的认真观察,发现了木聊艮耳的秘密。”这样亲近的接触,由衷的赞赏,使幼儿的兴致倍增。同时,幼儿点滴的成功得到了老师热烈的回应,便会产生积极与人交流的愿望,很自然地推动了交流互动环节的开展。在运用这类语言策略时,教师应避免空洞地向幼儿说“真聪明”“真棒”,而是应紧紧围绕幼儿的探究行为、品质进行鼓励,逐渐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三、巧用追问扩思与符号语言,提升经验
《纲要》中提出:“知识是在幼儿探究之后,在幼儿讨论中形成的。”在探究之后,有效的扩思性语言和符号语言会帮助幼儿梳理头脑中的信息,明晰所发现的事物特征和关系,以及自己的探究过程。
1.追问扩思性语言,顾名思义,就是要通过追问来扩展幼儿的思路,提升经验。幼儿探究后,教师在与幼儿交流时,不要满足于能尽快获得答案而急于小结,应在认真倾听幼儿的基础上,抓住其中有价值的问题或关键词进行追问,而追问的问题要与实验过程、结果、相关生活知识相联系,这样才能引发幼儿深度思考,提升探究经验。以下三种情况,需要采用追问扩思性语言:
第一种情况:当幼儿交流的经验有价值,但表达不够完整时,教师应追问帮助幼儿深入思考,获得有益经验。
如:中班《各种各样的纸船》科学活动中
师问:“纸船放入水中,你发现了什么?”
幼答:“卡纸船、皱纹纸船都沉了。”师运用追问扩思性语言追问:“那蜡纸船沉了吗?”
幼答:“没沉。”
师直问:“蜡纸船为什么好好的,不沉呀?”
幼答:“它有蜡保护,不怕水。”师追问:“你说得很对!蜡纸是不怕水的。祝贺你发现了这个小秘密。”第二种情况:当幼儿不能流畅表达自己的发现时,教师要帮助理清思路,完善语言,从而完整清楚地表達。
幼答:“我看见皱纹纸船沉了,卡纸船没沉,又沉了。” 师追问:“皱纹纸船一下水,沉的速度怎样?”
幼答:“很快!”
师追问:“那皱纹纸船沉的时候卡纸船怎样?”
幼答“没沉,湿了,后来又沉了。”师追问:“小船一下水,什么船很快沉了,什么船过了一会儿又沉了?请完整地说一说。”
幼答:“小船一下水,皱纹纸船很快沉了,过了一会儿卡纸船又沉了。”师应答:“你观察得真仔细,说得也很清楚。真棒!”
第三种情况:当幼儿的回答比较完整时,教师要从中抓取有价值的内容,拓展幼儿的经验。
幼答:“我发现蜡纸船是不怕水的,能好好航行。”
师追问:“蜡纸是不怕水的。生活中,你還用过纸杯吗?它漏水吗?”给幼儿一个从科学经验到现实生活的支架。
幼答:“不漏水。”
师问:“你想过没有,它也是纸做的,为什么不怕水,还能装水?”进一步质疑,引导幼儿进行分析。幼答:“它里面也有一层蜡。”师问:“对!那除了纸杯,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纸类用品,能装水?”幼答:“一次性纸盘、方便面纸桶。”师应:“对!这些纸类用品就是因为有食用蜡的保护,所以能装水,也不漏。”
2.符号语言:就是运用各种形象、简单、易懂的符号表示活动内容、过程及结果。因为有的科学知识比较抽象,所以教师可以抓住有价值的内容在黑板或投影仪上展示,这种直观的效果,对分享科学经验起着举足轻重的辅助作用。
如:在大班科学实验活动《天平》的分享交流环节中,一名幼儿拿着自己的记录本与全班小朋友交流他的发现。这时,教师发现幼儿的记录中隐含着一个有价值的内容:一个橘子等于两个核桃,一个核桃等于四个花生——等量代换的知识点。于是,教师及时抓住,运用符号语言,在黑板上画出这位幼儿记录的结果,顺势向幼儿“拋球”:“一个橘子等于几个花生?”通过符号语言的辅助,幼儿能比较直观地了解经验并思考问题,寻找答案。
又如:一名幼儿记录表上记着“1核桃=4花生”,表述的时候却说,1个核桃轻,4个花生重。教师发现表述和表征不一样,直接抛出问题:“不一样重,你怎么用‘等号’连接它们呢?这样能看出谁轻谁重吗?”幼答:
“我不知道用什么符号表示?”教师追问:“符号有好多,可以自己编一个。谁来给他出主意?到黑板上来画。”
通过教师的追问,幼儿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有的在黑板上画出了上、下箭头来表示轻重;有的画出高、低天平表示轻重;而我则用“>”来表示,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有效的扩思性语言使幼儿在分享中梳理、提升探究后的经验;直观的符号语言帮助理解深层经验,相互学习表征方法,丰富了表征知识。两者相互补充、有效结合,提局了幼儿探究后分享交流的实效性。
四、高效运用各种语言策略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观察先行,解读幼儿适宜回应。
拥有正确的观察视角,努力做到善待、留意、关注、尊重。客观解读幼儿行为后,采取适宜的语言策略进行回应。
(1) 善待思维跳跃的幼儿。面对幼儿说出一些个性意见时,我们不应视而不见或“打压”,要耐心倾听他们的见解,做出适时回应。
(2) 留意思维缜密的幼儿。这些幼儿往往“潜伏”在我们错误判断“反应慢”的幼儿中,认为他们理解能力弱。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应该主动询问,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3) 关注有独到见解的幼儿。拥有独到见解的幼儿往往都是为自信、独立的幼儿,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多来源于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所以,当他们提出与成人不一样的见解时,我们应该尊重幼儿的观点,通过语言互动进行引导。
(4) 尊重善于提问的幼儿。在实验活动即将结束时,对实验有疑问的幼儿会主动发问。此时,教师不能有顾虑,要鼓励幼儿发问并积极回应。事实证明,敢于接住幼儿拋过来的“球”,会更好地了解幼儿探究兴趣,从而有效地引导他们进一步地探究学习。
2. 融情于教,营造宽松探究氛围。缺少情感交流的互动是缺乏教育价值的。因此,建议教师经常采用赏识激励、情态性语言回应幼儿,这样的回应能为开展探究活动提供宽松的氛围,幼儿才敢做、敢说。
3. 灵活多变,增添活动神秘趣味。组织活动时,采用什么性质的语言要根据活动的真实情况灵活地选择,让幼儿在此过程中时而感到神秘,时而感到有趣,时而感到成功,享受探究的乐趣。
4及时反思,优化梳理语言策略。科学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效的语言策略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建议教师每次组织科学实验活动后,及时回顾、整理自己在活动中的语言策略,从而有效地反思、优化、调整语言策略,逐渐提高教学水平。
总之,教师应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各领域的学习,不断拓展、丰富知识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在师幼互动中游刃有余地的“接球”,才能更好地引导幼儿学习科学,感知科学。
一、“趣化”建议性语言,引发探究
幼儿的探究源于问题。首先,要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科学内容开展活动。其次,探究问题用什么样的语言“抛出”,也是引发探究兴趣的关键。在引发探究这一环节中,教师的“抛球”要讲究艺术性及趣味性,要让幼儿自愿萌发探究愿望,而不是“牵”着幼儿走。此环节适宜运用恰当的建议性语言,并将语言“趣化”,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也利于幼儿大胆假设、推理。
以往教师在组织科学实验活动中,开始环节也用建议性语言,但往往带有指令性的口吻,感觉不容置疑。如科学活动《沉与浮》,教师提出问题:“我们把石头、橡皮泥、雪花片放到水里,它们会怎么样?”这样的语言会让幼儿感到无趣、生硬、有约束感、不易接受,甚至产生消极的态度。
如果将建议性语言“趣化”,将出现别样的效果。将提问调整为:“石头、橡皮泥、雪花片它们都好多天没洗澡了,今天我接了许多盆水,让它们痛痛快快地洗个澡吧!不知道把它们放进水里,它们会怎么样?”调整后的提问话音刚落,有的幼儿说:“石头会沉,雪花片会浮起来。”有的说:“橡皮泥会化了,沉下去……”就这样,在“趣化”建议性语言的引导下,幼儿兴趣倍增,纷纷开始猜想、假设,热烈地讨论了起来,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探究活动中。
“趣化”建议性语言,幼儿乐于接受,易于激发探究兴趣,使幼儿在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里更积极投入探究活动。
二、交互运用多种语言策略,支持过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不要轻易地去打扰幼儿探究的过程,要创设相应的物质条件,引导幼儿亲身经历和感受探究过程、体验探究方法、多种形式记录探究过程。那么,在探究这一环节中,教师要选择恰当的语言策略给予支持。需要介入的情况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情况:幼儿遇到困难,致使探究活动无法继续进行,教师应采用适宜的启发性语言及时介入。其目的是,启发幼儿针对探究的问题转换不同角度去思考,帮助幼儿解决困难再次投入游戏,延续探究活动。
如:科学实验活动《有趣的溶解》,实验过程中,有些幼儿把糖块放到水里后,感觉糖块化得太慢了,就自言自语地说:“怎么还不化?”有的说:“再等会儿,就化了。”有的说:“摇晃杯子化得快。”还有的说:“使劲搅拌,一会儿就化了。”就这样,幼儿自发对糖块溶解的速度产生了讨论。又过了一会儿,幼儿发现等待、摇晃杯子和使劲搅拌还是不能让糖块迅速溶解,
大家又一次陷入了困境。这时,我及时介入。
师运用启发性语言问:“咱们小朋友都吃过糖,怎样吃,糖块在嘴里化得快一点?”
幼答:“嚼碎了吃。”
师应:“好,要不咱们就把它弄碎了试试。”
就这样,在教师的启发下,幼儿茅塞顿开。结合日常生活现象,调整了原有的认知经验,重新思考问题,尝试改变糖块的状态(粒状、粉状)、改变水的温度,最终使糖块在很短时间里溶解了。
第二种情况:当幼儿获取成功时,哪怕点滴发现,教师都应及时地运用赏识激励性语言与情态性语言给予支持。其目的是,鼓励幼儿的发现行为,促进幼儿大胆地探究。
女口:小班《有趣的泡发食品》科学活动,当幼儿仔细观察木耳、银耳的变化时;当幼儿发现了木耳变大时;当幼儿发现了同样时间木耳膨胀速度快于银耳时,我的回应是多样的。运用情态性语言,热情地与他们拥抱、握手;用赏识激励性语言称赞他们:“你真了不起!经过自己的认真观察,发现了木聊艮耳的秘密。”这样亲近的接触,由衷的赞赏,使幼儿的兴致倍增。同时,幼儿点滴的成功得到了老师热烈的回应,便会产生积极与人交流的愿望,很自然地推动了交流互动环节的开展。在运用这类语言策略时,教师应避免空洞地向幼儿说“真聪明”“真棒”,而是应紧紧围绕幼儿的探究行为、品质进行鼓励,逐渐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三、巧用追问扩思与符号语言,提升经验
《纲要》中提出:“知识是在幼儿探究之后,在幼儿讨论中形成的。”在探究之后,有效的扩思性语言和符号语言会帮助幼儿梳理头脑中的信息,明晰所发现的事物特征和关系,以及自己的探究过程。
1.追问扩思性语言,顾名思义,就是要通过追问来扩展幼儿的思路,提升经验。幼儿探究后,教师在与幼儿交流时,不要满足于能尽快获得答案而急于小结,应在认真倾听幼儿的基础上,抓住其中有价值的问题或关键词进行追问,而追问的问题要与实验过程、结果、相关生活知识相联系,这样才能引发幼儿深度思考,提升探究经验。以下三种情况,需要采用追问扩思性语言:
第一种情况:当幼儿交流的经验有价值,但表达不够完整时,教师应追问帮助幼儿深入思考,获得有益经验。
如:中班《各种各样的纸船》科学活动中
师问:“纸船放入水中,你发现了什么?”
幼答:“卡纸船、皱纹纸船都沉了。”师运用追问扩思性语言追问:“那蜡纸船沉了吗?”
幼答:“没沉。”
师直问:“蜡纸船为什么好好的,不沉呀?”
幼答:“它有蜡保护,不怕水。”师追问:“你说得很对!蜡纸是不怕水的。祝贺你发现了这个小秘密。”第二种情况:当幼儿不能流畅表达自己的发现时,教师要帮助理清思路,完善语言,从而完整清楚地表達。
幼答:“我看见皱纹纸船沉了,卡纸船没沉,又沉了。” 师追问:“皱纹纸船一下水,沉的速度怎样?”
幼答:“很快!”
师追问:“那皱纹纸船沉的时候卡纸船怎样?”
幼答“没沉,湿了,后来又沉了。”师追问:“小船一下水,什么船很快沉了,什么船过了一会儿又沉了?请完整地说一说。”
幼答:“小船一下水,皱纹纸船很快沉了,过了一会儿卡纸船又沉了。”师应答:“你观察得真仔细,说得也很清楚。真棒!”
第三种情况:当幼儿的回答比较完整时,教师要从中抓取有价值的内容,拓展幼儿的经验。
幼答:“我发现蜡纸船是不怕水的,能好好航行。”
师追问:“蜡纸是不怕水的。生活中,你還用过纸杯吗?它漏水吗?”给幼儿一个从科学经验到现实生活的支架。
幼答:“不漏水。”
师问:“你想过没有,它也是纸做的,为什么不怕水,还能装水?”进一步质疑,引导幼儿进行分析。幼答:“它里面也有一层蜡。”师问:“对!那除了纸杯,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纸类用品,能装水?”幼答:“一次性纸盘、方便面纸桶。”师应:“对!这些纸类用品就是因为有食用蜡的保护,所以能装水,也不漏。”
2.符号语言:就是运用各种形象、简单、易懂的符号表示活动内容、过程及结果。因为有的科学知识比较抽象,所以教师可以抓住有价值的内容在黑板或投影仪上展示,这种直观的效果,对分享科学经验起着举足轻重的辅助作用。
如:在大班科学实验活动《天平》的分享交流环节中,一名幼儿拿着自己的记录本与全班小朋友交流他的发现。这时,教师发现幼儿的记录中隐含着一个有价值的内容:一个橘子等于两个核桃,一个核桃等于四个花生——等量代换的知识点。于是,教师及时抓住,运用符号语言,在黑板上画出这位幼儿记录的结果,顺势向幼儿“拋球”:“一个橘子等于几个花生?”通过符号语言的辅助,幼儿能比较直观地了解经验并思考问题,寻找答案。
又如:一名幼儿记录表上记着“1核桃=4花生”,表述的时候却说,1个核桃轻,4个花生重。教师发现表述和表征不一样,直接抛出问题:“不一样重,你怎么用‘等号’连接它们呢?这样能看出谁轻谁重吗?”幼答:
“我不知道用什么符号表示?”教师追问:“符号有好多,可以自己编一个。谁来给他出主意?到黑板上来画。”
通过教师的追问,幼儿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有的在黑板上画出了上、下箭头来表示轻重;有的画出高、低天平表示轻重;而我则用“>”来表示,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有效的扩思性语言使幼儿在分享中梳理、提升探究后的经验;直观的符号语言帮助理解深层经验,相互学习表征方法,丰富了表征知识。两者相互补充、有效结合,提局了幼儿探究后分享交流的实效性。
四、高效运用各种语言策略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观察先行,解读幼儿适宜回应。
拥有正确的观察视角,努力做到善待、留意、关注、尊重。客观解读幼儿行为后,采取适宜的语言策略进行回应。
(1) 善待思维跳跃的幼儿。面对幼儿说出一些个性意见时,我们不应视而不见或“打压”,要耐心倾听他们的见解,做出适时回应。
(2) 留意思维缜密的幼儿。这些幼儿往往“潜伏”在我们错误判断“反应慢”的幼儿中,认为他们理解能力弱。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应该主动询问,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3) 关注有独到见解的幼儿。拥有独到见解的幼儿往往都是为自信、独立的幼儿,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多来源于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所以,当他们提出与成人不一样的见解时,我们应该尊重幼儿的观点,通过语言互动进行引导。
(4) 尊重善于提问的幼儿。在实验活动即将结束时,对实验有疑问的幼儿会主动发问。此时,教师不能有顾虑,要鼓励幼儿发问并积极回应。事实证明,敢于接住幼儿拋过来的“球”,会更好地了解幼儿探究兴趣,从而有效地引导他们进一步地探究学习。
2. 融情于教,营造宽松探究氛围。缺少情感交流的互动是缺乏教育价值的。因此,建议教师经常采用赏识激励、情态性语言回应幼儿,这样的回应能为开展探究活动提供宽松的氛围,幼儿才敢做、敢说。
3. 灵活多变,增添活动神秘趣味。组织活动时,采用什么性质的语言要根据活动的真实情况灵活地选择,让幼儿在此过程中时而感到神秘,时而感到有趣,时而感到成功,享受探究的乐趣。
4及时反思,优化梳理语言策略。科学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效的语言策略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建议教师每次组织科学实验活动后,及时回顾、整理自己在活动中的语言策略,从而有效地反思、优化、调整语言策略,逐渐提高教学水平。
总之,教师应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各领域的学习,不断拓展、丰富知识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在师幼互动中游刃有余地的“接球”,才能更好地引导幼儿学习科学,感知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