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影符号学作为符号学的一门分支研究学科,其中的一些研究思路和方法亦具有其价值,值得我们对其进行研究并运用之,以研究电影中的各种符号现象。从电影符号学的视角看,《欢迎来到东莫村》不仅是一部成功的电影,更是一个成功的符号文本。它通过多种符号的恰当组合,极具艺术性地展现了符号所携带的意义,让我们在各种符号中思考战争与和平之间的人性。
关键词:电影符号学;《欢迎来到东莫村》
一、关于符号
(一)符号
符号学之父索绪尔将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定义为符号。符号是意义的载体,是精神外化的呈现,并且具有能被感知的客观形式。也就是说,它既具有精神意义,又具有感觉材料,二者统一且不可分割。正如国内著名符号学学者赵毅衡所言,符号是携带着意义的感知。符号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索绪尔的符号二分法将符号分为“能指”与“所指”,此处的“能指”可以理解为形式,而“所指”则可以理解为内容。不过,皮尔斯的符号三分法似乎更受今人青睐。即用“符号载体”来代替“能指”,而把“所指”再分解成“对象”与“解释项”二者。其中,“对象”是指符号指出的直接意义,“解释项”是指符号的引申意义。人们创造符号,符号构建文化,人们生活在符号的世界之中。
(二)电影与符号
“文本”是指符号成群出现所组成的“文化上有意义的符号组合”,而电影亦是一种由符号构成的文本。人们在观看电影时通过影像感知到意义,实际上正是在对影像符号进行解码。电影是人类符号活动的重要领域,形成了丰富而独特的符号景观。在符号学的理论框架中,电影是现象,符号是本质。
二、本片中的符号
电影艺术所涉及的符号系统是庞大而复杂的。符号的载体需要携带意义的媒介,而媒介携带的意义需要被主体的感知接收,因此一定的媒介总是与一定的感知方式存在对应关系。电影符号的类型则依此划分。
(一)视觉符号
人类收到的符号信息百分之八十来自视觉,而影像作为电影文本中的视觉符号,被认为是电影的最小意义单元。
1、人物影像
(1)疯丫头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疯丫头这一人物影像。本片的第一个镜头就是对疯丫头的脸部特写——服饰清素,面庞干净,目光澄澈,笑容纯真,头戴雏菊,发型随意而不乱。她一言不发,却已能让人感受到其心灵直击灵魂的穿透力。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片中军人对过去的炸桥行动进行回忆之时,在影片将炸桥这一行为背后体现的人性异化逐渐呈现之时,疯丫头清纯的面庞突然出现。二者瞬间形成强烈的对比,前者为军人带来黑暗痛苦的回忆,而后者则为之带来光明与温暖。毫无疑问,疯丫头这一人物是真善美的符号。
(2)史密斯先生
史密斯作为本片第二个出场的人物,与前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首次出场时,他身处正在坠落的战斗机中,全副武装,表情狰狞,叫声惨烈,全身上下布满军事符号的烙印。那座椅两侧紧绷的安全带仿佛是战争对人的束缚,五指紧握的操纵杆仿佛是人献给战争的生命把柄,挣扎的肉体下仿佛是同样躁动不安的灵魂。影片只是通过几个镜头,便让人在战争中的异化姿态一览无遗。这不禁让人思考:究竟是人类驾驶着战斗机,还是战斗机驾驶着人?
2、实物影像
(1)蝴蝶与雏菊
全片多次出现蝴蝶与雏菊这两个影像。二者都具有洁白、灵巧的特征。这两个符号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并且可以說是基于视觉美感和诗性想象的结合。我认为蝴蝶这一符号所携带着的是关于生命的意义,它轻盈,它自由,这本该是人们灵魂该有的模样。而雏菊的花语是“天真、和平、希望、纯洁的美以及深藏在心底的爱”。这一符号在战火纷飞的时代背景下更是造成了一种意义张力,从而使意义表达更加丰盈,更加深刻,更富有诗意。
(2)军事武器
枪弹是一位军人的标配,是一种军事符号。在军人眼里,它们是具有强制性威慑力的武器,它们甚至具有支配生死的权利。而在村民眼中,符号载体所携带的意义几乎失效了,实物的实用价值远远大于其符号价值。因此也不会有与之相对应的恐惧与屈服之类的情绪产生。甚至在疯丫头眼中,手榴弹的扣环成了戒指,坠落的战斗机成了沉睡的巨物。种种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发生错位,体现出不同生活背景下人们不同的世界观。而这些人造的冰冷沉重的军事武器,与自然界中的蝴蝶与雏菊又构成了一组对比,使符号意义的体现更为鲜明而深刻。
3、纯虚拟影像
在片头字幕消失之后,画面中的水墨逐渐晕散,随着镜头的旋转,一幅山水水墨画映入眼帘。白鹤、蝴蝶、云雾、山林接连出现。这一影像符号所指向的对象,毫无疑问是一个纯净而美好的乌托邦般世界。然而,其本身具有虚拟性,使符号载体与对象在无形中构成了文本的意义张力,在观众心中触发一种难以言表的哀伤之感。此时,空灵的吟唱传入耳畔,视觉符号与听觉符号的搭配甚至让人产生即将从战场步入仙境的错觉。
(二)听觉符号
声音是电影文本中的听觉符号。电影作为视听文本,实现了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的一体化。而音乐更是成为一种构成电影文本符号系统的有机成分,与其他符号共同编织一个意义网络。本片中的背景音乐亦是各种符号中的一大亮点。日本著名作曲家久石让为本片谱写的配乐不仅本身质量及高,更与画面形成了绝佳的应和。同样的旋律,用纯净而富有韵味的女声吟唱,能给人一种神圣、美好而平静的感觉。而用沉郁低回的大提琴作为主奏,则给人带来一种幽深而沉静的哀思。影片中经常将背景音乐之外的声音统统剔除,而只留下音乐这一唯一的听觉符号,与简明干净、悠然缓慢的画面相结合,营造出整片清净明丽的氛围。
(三)语言符号
1、文字符号
许多文字符号以字幕形式出现在电影中,例如本片片头的说明性字幕。而这一文字符号又与视觉、听觉两种符号相交织:叙述战况的文字、逐渐晕散的水墨、枪林弹雨的背景音。这三个符号构成了一个奇妙的组合,平淡无味的语言符号、柔美而有韵味的视觉符号、刺耳而残酷的听觉符号,在交代故事背景的同时营造出一种强烈的反差感。将视听符号撕裂般的意义融为一体,于无形中给人造成巨大视听冲击,就仿佛平静水面下的汹涌暗流。此手法在本片中被大量使用。 2、话语符号
言为心声,通过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体现人物的思想情感,在文学中早就是常见的艺术手法,电影也沿用了这一传统,而本片中有两个十分值得揣摩的话语符号。
(1)脏话
本片中的军人常常在情况不得意甚至急迫之时,口吐粗鄙之语。这种话语符号既携带着不满的情绪,亦带有尖锐的冲突攻击意味,却是他们习以为常的用语。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村民的字典中,似无并无“脏话”一词。语言是为交流服务的,由于社群生活和睦,人际关系和谐,村民的话语体系中并不需要这类话语的出现。后来村中孩童一边奔跑嬉闹,一边用稚嫩的童音为了有趣而说着脏话,可见脏话这一话语符号本身所携带的负面意义在东莫村中亦是失效的。
(2)英语
正所谓“凝结在语言符号中的权力关系也是文化信息的一种”,英语作为一门世界通用的语言,亦是一种符号,其指示对象是强势文化。只要处于世界的文化体系当中,学习并使用这一语言则成为了一种公认的国际规则。从连东莫村中都有英语学习的书籍这一点,即可看出大国文化的影响力。但是,对于东莫村的村民而言,这种强势文化的符号似乎也失效了,就如同少年眼中沉睡的战斗机一般,英语只是英语,只存留于书面,并不是国际沟通交流所必须使用的规范语言,甚至被村民当作调侃的对象,十分具有讽刺意味。
三、本片中符号的组合方式
(一)长镜头
长镜头是本片中符号组合的主要方式之一,其最突出的特征是动静结合。例如在手榴弹炸玉米这一长镜头中,并未连续呈现爆炸的火光四射和震耳声响,而是一帧帧几乎静止的画面,配之以女声的清灵吟唱。由村民的面部特写,我们看不出恐惧,反倒是能看出几丝惊异,甚至欢喜。在这里,一个有限的时空段落被截取出来,被凝固下来,如同被放到显微镜下,呈现出在日常经验中被忽略的丰富细节。通过视听符号的结合,影片呈现出一场别样的爆米花雨。又如猎杀野猪的长镜头,影片截取最具动作感的关键画面,又以几乎静止的慢动作的方式呈现,而配以急促的鼓点,呈现出一次刺激的捕猎行动。这两段长镜头并没有完整而连续的动作,亦没有除了背景音乐之外的声音,却能够通过其他视听符号的选用构成极具艺术张力的文本。而最后几位军人在爆炸火光中献身的长镜头,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二)蒙太奇
影片将军人们融入东莫村的生活片段用蒙太奇的手法表现出来,滑草坡、劈柴秀、和村长聊天……截取日常生活中的几个重要片段加以组合,以此达成对军人们思想和心理转变过程的叙述,并尽量消除转变可能引起的突兀感。而在炸桥回忆的片段,影片运用长镜头和蒙太奇相结合的手法,通过回忆与现实两个时空的来回切换,并且运用黑白与彩色画面在色彩上的对比,对影像進行浓墨重彩的渲染,使这些影像符号的意义更深刻,也使观众的注意力长久地停留在电影文本的重要符号上。络绎不绝的人流,紧张的官兵通话,惊恐绝望的表情……这些密集的视听符号,通过交叉蒙太奇给观众带来视觉和心理两方面的冲击,从而达到强化主题的表意效果。这一长镜头中,令人难以忍受的残酷画面展现出了战争的罪恶,同时也折射出了战争状态下军官的冷酷无情,体现出了人性的异化。
参考文献:
[1]齐隆壬著.电影符号学[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3.
[2]马睿,吴迎君著.电影符号学教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
关键词:电影符号学;《欢迎来到东莫村》
一、关于符号
(一)符号
符号学之父索绪尔将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定义为符号。符号是意义的载体,是精神外化的呈现,并且具有能被感知的客观形式。也就是说,它既具有精神意义,又具有感觉材料,二者统一且不可分割。正如国内著名符号学学者赵毅衡所言,符号是携带着意义的感知。符号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索绪尔的符号二分法将符号分为“能指”与“所指”,此处的“能指”可以理解为形式,而“所指”则可以理解为内容。不过,皮尔斯的符号三分法似乎更受今人青睐。即用“符号载体”来代替“能指”,而把“所指”再分解成“对象”与“解释项”二者。其中,“对象”是指符号指出的直接意义,“解释项”是指符号的引申意义。人们创造符号,符号构建文化,人们生活在符号的世界之中。
(二)电影与符号
“文本”是指符号成群出现所组成的“文化上有意义的符号组合”,而电影亦是一种由符号构成的文本。人们在观看电影时通过影像感知到意义,实际上正是在对影像符号进行解码。电影是人类符号活动的重要领域,形成了丰富而独特的符号景观。在符号学的理论框架中,电影是现象,符号是本质。
二、本片中的符号
电影艺术所涉及的符号系统是庞大而复杂的。符号的载体需要携带意义的媒介,而媒介携带的意义需要被主体的感知接收,因此一定的媒介总是与一定的感知方式存在对应关系。电影符号的类型则依此划分。
(一)视觉符号
人类收到的符号信息百分之八十来自视觉,而影像作为电影文本中的视觉符号,被认为是电影的最小意义单元。
1、人物影像
(1)疯丫头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疯丫头这一人物影像。本片的第一个镜头就是对疯丫头的脸部特写——服饰清素,面庞干净,目光澄澈,笑容纯真,头戴雏菊,发型随意而不乱。她一言不发,却已能让人感受到其心灵直击灵魂的穿透力。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片中军人对过去的炸桥行动进行回忆之时,在影片将炸桥这一行为背后体现的人性异化逐渐呈现之时,疯丫头清纯的面庞突然出现。二者瞬间形成强烈的对比,前者为军人带来黑暗痛苦的回忆,而后者则为之带来光明与温暖。毫无疑问,疯丫头这一人物是真善美的符号。
(2)史密斯先生
史密斯作为本片第二个出场的人物,与前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首次出场时,他身处正在坠落的战斗机中,全副武装,表情狰狞,叫声惨烈,全身上下布满军事符号的烙印。那座椅两侧紧绷的安全带仿佛是战争对人的束缚,五指紧握的操纵杆仿佛是人献给战争的生命把柄,挣扎的肉体下仿佛是同样躁动不安的灵魂。影片只是通过几个镜头,便让人在战争中的异化姿态一览无遗。这不禁让人思考:究竟是人类驾驶着战斗机,还是战斗机驾驶着人?
2、实物影像
(1)蝴蝶与雏菊
全片多次出现蝴蝶与雏菊这两个影像。二者都具有洁白、灵巧的特征。这两个符号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并且可以說是基于视觉美感和诗性想象的结合。我认为蝴蝶这一符号所携带着的是关于生命的意义,它轻盈,它自由,这本该是人们灵魂该有的模样。而雏菊的花语是“天真、和平、希望、纯洁的美以及深藏在心底的爱”。这一符号在战火纷飞的时代背景下更是造成了一种意义张力,从而使意义表达更加丰盈,更加深刻,更富有诗意。
(2)军事武器
枪弹是一位军人的标配,是一种军事符号。在军人眼里,它们是具有强制性威慑力的武器,它们甚至具有支配生死的权利。而在村民眼中,符号载体所携带的意义几乎失效了,实物的实用价值远远大于其符号价值。因此也不会有与之相对应的恐惧与屈服之类的情绪产生。甚至在疯丫头眼中,手榴弹的扣环成了戒指,坠落的战斗机成了沉睡的巨物。种种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发生错位,体现出不同生活背景下人们不同的世界观。而这些人造的冰冷沉重的军事武器,与自然界中的蝴蝶与雏菊又构成了一组对比,使符号意义的体现更为鲜明而深刻。
3、纯虚拟影像
在片头字幕消失之后,画面中的水墨逐渐晕散,随着镜头的旋转,一幅山水水墨画映入眼帘。白鹤、蝴蝶、云雾、山林接连出现。这一影像符号所指向的对象,毫无疑问是一个纯净而美好的乌托邦般世界。然而,其本身具有虚拟性,使符号载体与对象在无形中构成了文本的意义张力,在观众心中触发一种难以言表的哀伤之感。此时,空灵的吟唱传入耳畔,视觉符号与听觉符号的搭配甚至让人产生即将从战场步入仙境的错觉。
(二)听觉符号
声音是电影文本中的听觉符号。电影作为视听文本,实现了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的一体化。而音乐更是成为一种构成电影文本符号系统的有机成分,与其他符号共同编织一个意义网络。本片中的背景音乐亦是各种符号中的一大亮点。日本著名作曲家久石让为本片谱写的配乐不仅本身质量及高,更与画面形成了绝佳的应和。同样的旋律,用纯净而富有韵味的女声吟唱,能给人一种神圣、美好而平静的感觉。而用沉郁低回的大提琴作为主奏,则给人带来一种幽深而沉静的哀思。影片中经常将背景音乐之外的声音统统剔除,而只留下音乐这一唯一的听觉符号,与简明干净、悠然缓慢的画面相结合,营造出整片清净明丽的氛围。
(三)语言符号
1、文字符号
许多文字符号以字幕形式出现在电影中,例如本片片头的说明性字幕。而这一文字符号又与视觉、听觉两种符号相交织:叙述战况的文字、逐渐晕散的水墨、枪林弹雨的背景音。这三个符号构成了一个奇妙的组合,平淡无味的语言符号、柔美而有韵味的视觉符号、刺耳而残酷的听觉符号,在交代故事背景的同时营造出一种强烈的反差感。将视听符号撕裂般的意义融为一体,于无形中给人造成巨大视听冲击,就仿佛平静水面下的汹涌暗流。此手法在本片中被大量使用。 2、话语符号
言为心声,通过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体现人物的思想情感,在文学中早就是常见的艺术手法,电影也沿用了这一传统,而本片中有两个十分值得揣摩的话语符号。
(1)脏话
本片中的军人常常在情况不得意甚至急迫之时,口吐粗鄙之语。这种话语符号既携带着不满的情绪,亦带有尖锐的冲突攻击意味,却是他们习以为常的用语。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村民的字典中,似无并无“脏话”一词。语言是为交流服务的,由于社群生活和睦,人际关系和谐,村民的话语体系中并不需要这类话语的出现。后来村中孩童一边奔跑嬉闹,一边用稚嫩的童音为了有趣而说着脏话,可见脏话这一话语符号本身所携带的负面意义在东莫村中亦是失效的。
(2)英语
正所谓“凝结在语言符号中的权力关系也是文化信息的一种”,英语作为一门世界通用的语言,亦是一种符号,其指示对象是强势文化。只要处于世界的文化体系当中,学习并使用这一语言则成为了一种公认的国际规则。从连东莫村中都有英语学习的书籍这一点,即可看出大国文化的影响力。但是,对于东莫村的村民而言,这种强势文化的符号似乎也失效了,就如同少年眼中沉睡的战斗机一般,英语只是英语,只存留于书面,并不是国际沟通交流所必须使用的规范语言,甚至被村民当作调侃的对象,十分具有讽刺意味。
三、本片中符号的组合方式
(一)长镜头
长镜头是本片中符号组合的主要方式之一,其最突出的特征是动静结合。例如在手榴弹炸玉米这一长镜头中,并未连续呈现爆炸的火光四射和震耳声响,而是一帧帧几乎静止的画面,配之以女声的清灵吟唱。由村民的面部特写,我们看不出恐惧,反倒是能看出几丝惊异,甚至欢喜。在这里,一个有限的时空段落被截取出来,被凝固下来,如同被放到显微镜下,呈现出在日常经验中被忽略的丰富细节。通过视听符号的结合,影片呈现出一场别样的爆米花雨。又如猎杀野猪的长镜头,影片截取最具动作感的关键画面,又以几乎静止的慢动作的方式呈现,而配以急促的鼓点,呈现出一次刺激的捕猎行动。这两段长镜头并没有完整而连续的动作,亦没有除了背景音乐之外的声音,却能够通过其他视听符号的选用构成极具艺术张力的文本。而最后几位军人在爆炸火光中献身的长镜头,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二)蒙太奇
影片将军人们融入东莫村的生活片段用蒙太奇的手法表现出来,滑草坡、劈柴秀、和村长聊天……截取日常生活中的几个重要片段加以组合,以此达成对军人们思想和心理转变过程的叙述,并尽量消除转变可能引起的突兀感。而在炸桥回忆的片段,影片运用长镜头和蒙太奇相结合的手法,通过回忆与现实两个时空的来回切换,并且运用黑白与彩色画面在色彩上的对比,对影像進行浓墨重彩的渲染,使这些影像符号的意义更深刻,也使观众的注意力长久地停留在电影文本的重要符号上。络绎不绝的人流,紧张的官兵通话,惊恐绝望的表情……这些密集的视听符号,通过交叉蒙太奇给观众带来视觉和心理两方面的冲击,从而达到强化主题的表意效果。这一长镜头中,令人难以忍受的残酷画面展现出了战争的罪恶,同时也折射出了战争状态下军官的冷酷无情,体现出了人性的异化。
参考文献:
[1]齐隆壬著.电影符号学[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3.
[2]马睿,吴迎君著.电影符号学教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