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老太

来源 :延河·绿色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daxia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村里有个牛老太,老头子姓牛,她自己姓啥名啥不知道,她没说过,也没人问过。当然,没谁会觉得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牛老太一年到头都套着件深蓝罩褂子,罩褂子浆得格铮铮的,灰白的头发梳得齐整整的。牛老太年龄大了,但是身子勤快,手脚也还麻利着,纳得一手好鞋垫子。她纳的鞋垫子舒服又耐穿,任你走再多的路也不磨得脚疼,没个个把月,鞋垫是穿不破的。邻近几个村的人,无论是要下地种田的糙汉子,还是订了婚的姑娘都乐意买牛老太纳的鞋垫子。新婚姑娘陪嫁的花鞋垫子是要放堂屋展览的,只有新娘子的鞋垫子做得精巧,大家才会觉得她是个能干的媳妇。
  牛老太快七十了,身子还算硬朗,最大的心病就是他那个老光棍儿子。
  牛老太的儿子叫牛汗,快五十岁的人了,还打着光棍。牛汗牛汗,倒是取了个勤快名字,但没用,人懒得很。村里人形容他,“苍蝇趴鼻子上,他都不抬个手。”牛汗不做工也不干活,从早到晚地在村子里招猫逗狗,晃荡来,晃荡去。时不时还喝喝酒,醉哪睡哪。儿子没回来,牛老太就摸着黑杵根棍出去找儿子。
  这天,牛老太正盘腿坐在椅子上纳着鞋垫子,媒婆上了门。牛老太手上活一丢,鞋都顾不得穿,赤着脚就迎上去,一把抓住媒婆的手,劈头就问:“李大姐,可是有人了?”
  孙家姑娘长得个高头圆屁股大,壮壮实实,美中不足的是她是个傻子。孙家说了,她家姑娘虽然人傻,但是长得壮实,一看就好生养,五百块彩礼钱出不起?别家出得起。
  牛老太纳的鞋垫子,粗布的一双2分钱,绣花的一双8分钱,她纳了一辈子的鞋垫子。
  晚上,牛老太挑亮油灯的灯芯子,从床底下翻出来个灰布袋子,慢慢打开,数了好大一会,又慢慢包起来。灯芯子猛跳着,牛老太映在土墙上的影子也跟着直蹦,灯芯子越跳越慢,跳不动了似的,牛老太的影子也变老了,跳不动了。
  挑了个好日子,两家定亲。孙家突然要加钱,要六百块的彩礼钱。孙家说是因为是孙家老太婆的表姐打算出五百五的彩礼钱,给他死了媳妇的儿子填个房。所以嘛,六百块的彩礼钱,拿不出来婚事就吹。儿子的年龄是一天一天大了,等不了了,牛老太咬咬牙。回去后白天晚上眼皮子不合地纳着鞋垫子,也还差得远。
  离定亲的日子就差三天了。这天晚上,牛老太房里的油灯亮了一整夜,她对着老头子的遗照坐了一整夜,擦了一遍又一遍。天刚蒙蒙亮,她拎着一大袋鞋垫子,出了门。拐出了村子,往隔壁镇子去了。
  牛老太到了一户人家门口,站了一会,膝盖一屈,跪下了,还没张嘴,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滚,一边哭一边絮叨。那户人家看她也是可怜,给了她点钱。牛老就太留下一双鞋垫,换一家门口跪。有的人家看她可怜,有的人家嫌她晦气,但总归一个老太婆跪在门口实在难看得很,所以大多数人家多少都给了点。就这样,牛老太跪了不知道多少家,跪了整整三天,眼睛哭得流不出来眼泪了,后来就只能跪在人家门口哑着嗓子念叨,“做女人的命啊,老头子活的时候为他活,老头子死了我就为娃子活,我是一点法子都没有啊。”这是她念叨最多的一句话。
  牛老太一辈子没求过人,凭自己本事吃饭,她觉得自己站哪腰杆子都直。现在不一样了,她感觉自己身子里有个什么东西没了,空落落的,也说不好是什么。
  “牛家那懒汉子娶了隔壁县孙家那傻姑娘!”庄稼人,天一亮出去干活,天黑了就回家睡觉。要说平时爱干啥?爱看热闹呗!牛汗娶媳妇那天,牛老太家的两间小破屋子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哎——新娘子花轿到啦!”花轿刚落地,里面的新媳妇一下就窜出来了,大红盖头攥在手里绞,望着大伙痴痴地笑。喜婆赶紧冲上来,一把夺过红盖头,罩在孙姑娘头上,架着她就进了门。大伙看够了新媳妇的热闹,又发现牛老太有点怪,看不出来多高兴,也看不出来不高兴,佝在椅子上坐着,眼珠子呆着,头发蓬着,蓝罩褂子又脏又皱。“儿子结婚都不知道梳个头换个衣服。”
  孙家姑娘是个傻子,吃饭要喂,衣服要洗,拉屎撒尿也要伺候,不然屎尿都拉在裤子里头。牛老太一句抱怨的话也没说过,仔仔细细地伺候着她。就这样过了一年,孙姑娘的肚子一点动静都没,牛老太三天两头往庙里跑去烧香请符,也没用。请神婆,听人说是送子观音的大弟子,灵得很。神婆说是有邪作祟,戴着面具,围着傻媳妇又念咒,又跳舞,乐得傻媳妇直拍手。
  这天,牛汗在外面跟隔壁村几个无赖喝酒。一瓶一瓶地,几个人头都有点懵了。有个无赖就冲牛汗嚷嚷:“你家傻子媳妇啊,几年前就跟人家好了,结果人家有媳妇,被人家媳妇推得流了产,怕是不能生了,亏你娘还当个宝似的,你说好笑不好笑啊?”牛汗听了,脑子一震,一把抓住那个无赖就问:“你从哪听讲的?”“我表婶子,就住孙家隔壁,不信啊?你问她去!来来来,走一个啊,喝!”
  牛汗脑袋晕晕乎乎地跑回家,满脸通红,脑瓜子生疼。只有傻媳妇一个人在家,牛老太上庙里烧香去了。傻媳妇抬头看了他一眼,又继续低头串珠子玩了。牛汗三两步上前,一把打翻她的装珠子盒子,揪着她头发把她拽了起来。牛汗冲她吼,傻媳妇一脸惊恐,下意识地两只手拽着自己的头发,往回拉,疼得呜呜呀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牛汗脑门上爆了青筋,掐住脖子就把她摁到床上,另一只手拽过棉被捂住他媳妇的头。傻媳妇不停挣扎,发不出声音,牛汗整个人都压在棉被上,手指甲都掐进了他媳妇肉里。过了一会,好像什么都安静了,他松了手,掀开了被子,他的傻子媳妇牙齿紧紧咬着嘴唇,眼珠子瞪得老大,不会动了。牛汗连滚带爬地冲出家门,像是后面有什么东西在后面追似的,见人就嚷“我掐死了人了,我掐死人了。”
  牛老太还没走到村门口,就听说了,眼一黑,腿也站不住了,瘫在地上,眼珠子一动不动。过了好大一会,猛地跪在地上,手指往土里扣,顶着一头蓬毛,发了疯地往地上撞,磕了有二三十下,磕得一头是土,瘪脑门上的土灰还粘着血,眼泪鼻涕都滚着土,一道一道地从脸上往下淌,就跟泥水冲过的黄土地似的。牛老太猛捶着自己的胸口,扯着嗓子叫唤着:“哎呦唉——蛋都还没下一个咧!死了可咋搞哦,我上哪去再找一个能下蛋的啊,这不是要了我的命嘛,哎呦死鬼老头子唉,我田秀芝对不住你啊,让你牛家绝了后啊!”喊着喊着,眼珠子一翻,昏死过去了。
  哦,原來牛老太有名字,叫田秀芝,她曾经也有个秀气的名字。
  牛老太死了,薄棺材一口,埋了,一个小土堆,光秃秃的。
  田秀芝在土里过她自己的日子了。
其他文献
向东,向西  想到达明天,现在就要启程,  你能让我看见黑夜过去。  想到达明天,现在就要启程,  只有你能带我走向未来的旅程。  在雁塔晨钟的余音中,我们踏上了丝路采风的征程。七月的风,将旗帜吹得猎猎作响,我唱一首《启程》为自己壮行。  作别长安,一路向西,出陕入甘,风景渐异。天水,这座几乎天天被我念叨的城市,前秦的苏蕙曾经来过,我在梦里陪着她欢喜忧伤,看着她思念流放到了流沙的丈夫窦滔,看着她靠
期刊
良药  秋天,旧病人有顽疾  在越来越干燥的天气里  如被燃烧的植物,心生悲戚  灼热。阳光投出千万银针  胡乱扎人。在这躲无可躲之时  你的目光穿过车辆、马路和行人  不偏不倚地,贴在了我的身上  像一剂膏药,使我清凉,又使我防患癔症  这医术不来自祖传,也并无经验可谈  如此自然,就这么药到病除  但是,这却并不使人生疑  毕竟对的人开药,无需问诊  重要的事  人生五分之一  在半身不遂  
期刊
西塘之西     薄烟笼罩小镇  简朴的白墙黑瓦,立在河畔  石桥沉默许多年  时光旅店的窗前  红烛摇曳,丝绸般  柔和,空留一盏灯  影影绰绰映在水中  带有忧伤的乌篷船,缓缓  驶过,泛起涟漪  搅碎,水中的倒影  千米廊街  那头是前世,这头是今生  灵魂安放,在石皮弄的青苔缝隙  千年的风风雨雨,只为守护这一程  海浪,没有花  大海会苍老吗  或许,也是有皱纹的  白色的浪花,是他渐渐
期刊
朝圣者  大地温热。开始即抵达  每一天  太阳都將从圣湖升起  一种往复循环,仿佛永远没有尽头  高原的风  吹拂着她们黝黑的面容  高原的雨雪  见证了她们的辛苦和内心的幸福  转山,转水,转日月  她们用等身的长头  撰刻皈依的经文  度量尘世与佛光的距离  站立,双手合十,高举过顶  又迅疾爬伏,额头贴地  我在文字里一遍遍重复这种仪式  修补千疮百孔的灵魂  高原上的石头  远远地看见这
期刊
乡村即景  茅草比杂草肆虐  牵牛人还在失传的山歌里打盹  牛绳已不知去向  各家的一亩三分地  把自己打扮成故事和传说的样子  界限藏于人心  早已停止热闹的纷争  一些土包悄悄隆起  逐渐有了熟悉的姓氏  几间零落的瓦房佝偻成祖宗的慈祥  面目模糊但亲切有余  大门心不在焉  锁住门环上最后的体温  老井已入定  汲水和挑水的声音还在来来往往  整个村庄已倒影成一汪寂寥的深邃  难以打捞起半点
期刊
陈红的诗  叫秋  一片蝉鸣声中  醒来  鸟声 隐没  蝉声震动晚夏的天空  从早上到黄昏  我知道  没有几天  等小虫一开口喊啾啾  就是秋天了  哭的云  云累了,想起了伤心事  坐在天空  哭了一小会儿  地上下起雨来  雨珠就从荷叶上  一颗颗滚落了  宋词的曲调  也跟着湿了  赵帆的诗  致不可相逢的自己  我们彼此给予着高傲  也同时提携着卑微  你是我唯一的亲朋  也包含我众多
期刊
这是我第三次到访秦直道。前两次都是直达目的地,停车浏览直道风光。这一次,我们驱车自甘泉道西行,向富县方向蜿蜒了近百里林区。颠、摇、摆、晃,一路提心吊胆、战战兢兢,在陡壁、梁峁和丛林中过山车一般感受着刺激和艰险,仿佛我们不是来探秘秦直道,而是在考验司机的驾驶水平、车况和我们不够强大的心脏。  两个小时的车程到站,天然树吧下阳光舒朗、凉风习习,配合毡布、水果和一首草原之歌,这片仔细甄选出来的歇脚地,一
期刊
辍学在家的李晓露不返校读书,冷阳感到无比的焦虑和烦躁。冷阳对她恨得咬牙切齿,却无可奈何。  冷阳觉得,现在对李晓露的恨意,已经于事无补。冷阳强忍住自己的愤恨,拿出十足的耐心,继续劝李晓露重返校园读书。况且,再过五天,李晓露就要参加初中毕业考试。这五天是非常关键的时刻,听说在这五天里,省上要到各乡镇抽查贫困户子女辍学劝返就读情况。李晓露不返校读书,不参加毕业考试,冷阳将面临着天大的麻烦。在好几次的大
期刊
郝随穗,陕西子长人。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29届高研班学员。出版过《费尽荒凉》《黄昏以外》《旁观》等多部作品集。  2016年的3月,北京的白玉兰在芍药居的鲁迅文学院内开得正盛。我从陕北的群山中出发时,带着一万座大山赶往鲁院,每一座山都有一个亲切的名字,那些名字如同我的父老乡亲,跟着我来到北京。每一座山都在这里找到了自己对应的符号,那些在午夜散发出淡淡芬芳的玉兰花,一朵花就是一座山的化身。  
期刊
一  太阳爬上地平线的时候,牧羊人买买提已经把羊群赶到草场上了。  吃过早饭,他听到拴在胡杨林里的毛驴干巴巴地叫了几嗓子,才想起来毛驴还没有牵到草场上。他觉得自己越来越糊涂了。在这方圆百里,除了一百多只哑巴一样的羊,就是这头还能叫几嗓子的毛驴陪他了,早上怎么还会忘记它呢!他边走边嘟囔着:哎,这个脑袋和卡巴克(葫芦)一样,什么都不记得了。他抬起右手狠狠地捶了自己脑袋几下。  把毛驴牵到草场上,他找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