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19870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布尔雷斯说过这样一段话:在当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国受过良好的教育的人民是贫穷的,也没有任何一国愚昧无知的人民是不贫穷的,在民智开启的地方,经济发展是水道渠成的,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的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们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是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及在于人民所受的教育,人们的学识、文明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利害攸关的力量所在。不容置疑,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至关重要。如何加强这方面的培养,结合当前的实际,我主要作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使生活成为语文的内容,使语文成为生活的工具
  
  教育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对比,从思想上接受教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文章中讲的事情很多,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一定都经历过,所以达不到“躬行”。如何做到“绝知”?必须联系生活实际,寻找身临其境之感,并把文中事与身边事、经历事相对比,强化认识,加深情感。如讲完《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后,拿出一节自习课,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想。同学们在热烈激昂的讨论中,说出了自己的认知、感受:有的说感冒了打针掉过泪,有的说手碰破了痛得哭过,有的说小病在家休息过,还有的谈到生炉子烫过的感受,跟邱少云比真是惭愧不已。邱少云为了整个部队,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战友的安全,严守纪律,烈火烧身的他,直到最后一刻还像钢铁巨人一般,一动也不动,一声不吭,确实是个伟大的战士,确实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壮举。这样就激起了同学们学英雄,赶英雄。自觉守纪律的情感。议到一定程度,还可以再组织学生自己拟题,把讨论内容写下来,这样既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陶冶,又培养了意志力,从而训练了学习语文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二、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悟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与课文特定的情境中,全身心地投入,积极主动地学习。如教《我的战友邱少云》、《飞夺泸定桥》等课文,在特定的情境感染下,学生不仅深刻领会课文内容,也会被强烈地感染。
  从语言对形象的还原功能中感受其语言的魅力。如《月光曲》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引导学生凭借想象、联想等形象思维,将书面语言在头脑中还原成作者所描述的情境,使其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物的状态,构成一种心理图象,使语言的感受、理解与思想情绪结合在一起,既理解内容又体会感情。
  教学过程是动態的思维过程,思维发展往往是问题开始的,所以激疑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的动力。首先教师要营造思维的氛围,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以开掘更深、更广、更有价值的思考内容。如教学《穷人》一课时,教师请学生质疑,学生思维活跃,提出:(1)我不明白课文中桑娜抱回西蒙遗下的两个孩子一段,为什么用了哪么多省略号?(2)课文中为什么把西蒙死后的样子和两个孩子睡觉的样子写得那么详细?题目《穷人》指的是谁?首先教师肯定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探究精神,然后师生在边思考边议论中共同寻找问题的答案。其次激发学生的求异意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思考与见解,这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创新性和敢于挑战前人的精神大有裨益,学生一旦形成了这种思考方式,其潜能便得以大大的启发。
  
  三、培养学生的主题意识,确立学生在教改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教改的参与者,而不是教改的实验对象
  
  在语文教学中,相对来说,教师是客体,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主体,处于主动地位,怎样把文章内在的思想、情感通过客体传递给主体,使主体的思想受到感染,情感得到“同化”?关键在于契机的把握和表达。首先使学生入情入境。所谓“情”,即教材中所描绘的艺术形象,景物画面。教师教课时,总要运用生动的语言,再现课文所提供的艺术形象或具体画面,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唤起想象,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达到使学生身临其境、眼观其景、耳闻其声,与教材所描绘的景物,塑造的人物形象,叙述的故事情节,抒发的感情等,同爱憎、同褒贬,心灵受到震颤,产生感情共鸣,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品味作者情怀,从而提高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其他文献
高中课程改革即将在全国推广。当前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与课程改革要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标准尚有一定的距离。如何按照新课程的标准,改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应是广大同仁迫在眉睫的课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轨与接轨。如何提高历史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已成为时下关注的问题。因此,在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需要广大教师从传统的教学行为方式中解脱出来
期刊
孟春时节,万物萌发,在许多学校里已是“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学校的“植物园”、“生物园”里,百花竞放,争奇斗艳,引来了不少学生隔墙远观,吸引住了他们渴望和好奇的目光。写有“爱护花草树木”的牌子十分醒目地挂在围墙上,但园门紧锁,让学生望而却步,看园生渴,只能远观而不能近赏,保护区成了禁区,我以为这种做法很为不妥。  由学校的“植物园”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百草园,百草园是鲁迅先生童年的乐园,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学校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摇篮,而作为各门学科的基础的语文课,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探索,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鼓励学生勇于质疑    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往往从质疑开始。我们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应该从培养质疑能力开始。而学生质疑形式的培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数学的学习,学生能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因此,教师应引导、组织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和经验紧密联系起来,才能使学生感悟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起源于生活,从最原始的正整數开始。在有文字之前,人们用石子、沙粒、树枝或贝壳等实物来计数。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知识和问题。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
期刊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实践系统中最基本的一个组成部分,学校工作的部署、班级各项活动的开展能否落实,能否变成每个学生的自觉行动,除了学生的积极配合参与外,主要靠班主任去组织、安排和督促。为此,班主任就成为班级管理中的核心和灵魂人物。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灵魂和核心作用,做好班主任工作,我认为班主任应该有这样三个主导思想:一是扎实认真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感情和政治工作;二是坚持不懈地抓好日常管理工作,维护学校的
期刊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  中共中央政治局这次集体学习安排的内容是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和深化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浙江师范大学校长徐辉教授、教育部教
期刊
新《初中化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化学教学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以基础知识教育为基本技能和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教育。”素质是人们自身所具有的心理、生理、外部形态等方面的稳定性特点的综合,即所谓禀赋。就中学生而言,就是培养他们具有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和全面发展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心理情感、身体条件和劳动技能。初中化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学科
期刊
【摘要】语文教师除了具备其他科目教师具有的基本素质外,还具有本学科特点的专业素质,无形之中为班主任增加了许多非权力因素的影响力,也为做好班主任工作打了良好而坚实的基础。语文教师至少有八个理由当好班主任。  【关键词】语文教师班主任八个理由  作为教师都应具备下列基本素质:思想上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关爱学生,为人师表;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具有精诚合作的团队意识
期刊
班主任的工作,任务复杂而且又繁重,应该怎么办?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我做好班级工作。多年的实践,使我有以下几点感受和体会:    一、遇到问题先调查、后结论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它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有一次,一位学生迟到,我狠狠地批评他,他不服,和我顶撞起来,闹得很僵。后来,学校收到了有关这位学生的表扬信,我才知道错怪了他。原来,他在上学路上拾到了内
期刊
古诗词鉴赏是高考中考生失分较多的一项,主要是因为学生还不能迅速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诗词的意境,进而把握诗词的主旨。笔者根据几年高三教学经验和阅卷感受,认为古诗鉴赏还是有章可循的,下面介绍四种突破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一、从诗的标题、注解寻找突破口    标题是诗的眼睛。通过标题,我们常常可以判定一首诗它所属的类型。我们知道,古诗虽然浩如烟海,但从内容上大致可以分成写景诗、咏物诗、怀古诗、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