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衡量一节课是不是自主学习,不是简单的看师生间的时间分配。如果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在激发学生兴趣、指点学生迷津、引导迁移升华,即便“占用”时间多一些,也否认不了学生的自主性;如果学生的学习活动貌似自主,其实低效无效,纵然时间全部交给学生,其自主学习也是表面化、肤浅化、形而上学。
【关键词】思维品质;学科本位;学科素养;以读促讲;教育智慧
近几年,我们一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之所以这么做,其目的是改变传统语文教学重接受轻探究、重认识轻体验、重结果轻过程的被动、封闭、接受性学习方式。可事与愿违,你走进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发现一些普遍的不尽人意的现象:自主学习低效化、合作探究形式化、小组展示无序化。可以说,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面针对语文课堂存在的现象,谈几点不成熟的思考。
一、要正确处理“自主学习”和“教师主导”的关系,继续发挥好教师的引导、点拨、主导作用
自从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后,我发现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就开始谨言慎行,生怕因为自己的多嘴而被扣上“剥夺学生话语权”的帽子。最常见的现象是:为突出学生“自主”,教师退下讲台;为体现学生能动,教师“袖手旁观”;探究时明显探究肤浅甚至力所不及,教师仍然不去点拨,造成时间浪费,学生认知受限。针对上述现象,我想说,真正的教育,除了要尊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更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离不开教师的引导点拨。再说,衡量一节课,是不是自主学习,也不是简单的看师生间的时间分配。如果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在激发学生兴趣、指点学生迷津、引导迁移升华,那即便“占用”时间多一些,也否认不了学生的自主性;如果学生的学习活动貌似自主,其实低效无效,纵然时间全部交给学生,其自主学习也是表面化、肤浅化、形而上学。所以我认为,教师要尊重自己的内心,尊重自己这么多年以来对教育的特殊情愫,不能再继续误解学生自主和教师主导之间其实并不矛盾、反而相辅相成的关系,积极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希望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们能真正感受到学生在学,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而内功在教师,教师能把自己的学科素养、专业能力和教育智慧转化为“愤悱剂”适时播撒,实现主导与自主的完美结合。
二、正确处理模式运用和教材挖掘的关系,做到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因形式精彩
到学校听课,听到最多的话就是:用什么什么模式,根本上不成课。起初我很理解大家的苦衷,所以就一直强调:我们提倡模式,但不固守模式,只要你能准确的挖掘和处理教材,上出自己的个性,实现课堂高效,模式不模式都不强求。但事实上你一听课就发现:善于抱怨的老师,他并没有静下心来,好好的挖掘教材的深度、广度和细度,课堂上并没有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螺旋式上升的规律,实现知识 由字词掌握、文意理解到要点概括、重点内容探究再到主题挖掘、语言品析等不同层面的知识迁移,也没有认真研究探究性问题并以此为依托历练学生的思维。至于集知识点、重点、考点三点一体的有机对接变式训练,更是未曾呈现。所以我就不由得在想:你的教学个性是什么?是对知识的浮光掠影?是对教材处理的浅尝辄止、还是就喜欢重点不突出、难点不突破、疑点不突明?说到这里,我想说:其实大家静下心来思考一下,模式和你的教学内容并不冲突。真正冲突的是你所谓的教学个性和应科学处理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高标准要求之间出现了差异。平时,我们先不说用什么模式,只要你紧扣课标要求、准确把握教材重点、难点,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多角度、多层面覆盖该讲的知识点、能力迁移点,然后按掌握字词、文意理解、重点探究、主题揭示、语言品析、综合训练这样的板块,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安排到自己的教学环节之中,你就已经在自然而然的构建自己的体系和模式。反之,如果你没有精心备课,不明白不同文体要掌握的知识板块,心中没有主线,教学没有章法,你就只会埋怨是什么什么模式惹的祸,这种善于问题归因的做法,我觉得不是敢于直面问题、善于进行教学研究的教师应有的胸怀。
三、要精心设计自学提纲和合作探究题,真正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支架,营造探究的空间
关于探究题的设计和提出,有以下不成熟建议:
1、设计的探究题要有探究的空间。直白一点说,就是要有一定的难度和角度。有难度,才有
探究的必要;有角度,才能让学生多层面去思考,并产生多元答案。否则,如果讨论的问题,具有明确的答案,或者是单一的确定性结论,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是相同的,就失去了讨论的价值和基础。因为小组讨论的重要价值,是大家在互相碰撞、互相启发的过程中,历练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所以,这一点大家要考虑。
2、探究题提出后,教师要稍作停顿,留给学生关注问题本身的时间,以便能做积极的思考。否则,如果教师一说完探究题,就让小组讨论,那些听惯了别人观点的学生,就想也不想、坐享其成了。另外,所教学生如果是高年级学生,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一定的时间,写下要点,然后小组交流,这样就可以保证思考的深入,提升讨论的效果。
3、教师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真正的对话,让学生在相互启发、相互问难中,将思考和认识展开,或引向深入。如果学生的思维没有打开,教师还可以把看似明了的问题迂回一下,开启学生的多元思维。比如:《成吉思汗和鹰》一课,为了加深学生对主题思想的理解,可以设计探究题:忠诚亦可贵,生命价更高。当主人成吉思汗已经把弓箭对准了自己,鹰仍然选择了死亡,而不去保全自己的生命?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发表观点,要言之有理。我想,问题一提出,学生不同的观点碰撞,会加深对作品主题的理解,更会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品质。而这一切,都取决于教师的智慧和迂回战术。
四、继续发扬传统语文课上以读促讲、读中感悟的做法,培养学生的语感,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同感:我们的语文课堂,不知从何时开始,悄然转化为思考几个具体的问题,然后做一套堂清训练。能在谁的课堂上真正的听见朗朗书声、看见学生潜心默读,几乎成为一种久违的奢望。出现这样的局面,除了有客观原因所致,主观上对学生语感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阅读方法指导不得力也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以前的语文教学中,我是紧扣文本,采用“读—品---悟”的方法指导学生读中感悟、提升能力的。具体来说:读,就是读语言文字;品,就是品味重点词句,咀嚼文字滋味;悟,就是批注感悟体会。我觉得,如果能按这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读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获得思想启迪,构建文本意义,提升阅读能力。
五、善于方法指导,做到举一反三
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教师要善于总结教法学法,并善于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让学生真正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阅读的方法、思考的方法,时时处处有“法”可依。比如刚才说到的“读—品—悟”的阅读方法;学习小说时的“理情节---析人物---挖主旨---品语言”的板块教学法;写简单记叙文时的问题链接法、写议论文时政评论时的“叙—议—联—结”法,写材料作入门时的“由物及人到社会”三段论写作法等等,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给学生以借鉴的意义。我们语文教师也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善于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用于自己的教学,指导自己的学生,学生就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2]徐大兰 涂木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论》
[3]杨邦俊《语文教学的人本探索》
【关键词】思维品质;学科本位;学科素养;以读促讲;教育智慧
近几年,我们一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之所以这么做,其目的是改变传统语文教学重接受轻探究、重认识轻体验、重结果轻过程的被动、封闭、接受性学习方式。可事与愿违,你走进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发现一些普遍的不尽人意的现象:自主学习低效化、合作探究形式化、小组展示无序化。可以说,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面针对语文课堂存在的现象,谈几点不成熟的思考。
一、要正确处理“自主学习”和“教师主导”的关系,继续发挥好教师的引导、点拨、主导作用
自从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后,我发现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就开始谨言慎行,生怕因为自己的多嘴而被扣上“剥夺学生话语权”的帽子。最常见的现象是:为突出学生“自主”,教师退下讲台;为体现学生能动,教师“袖手旁观”;探究时明显探究肤浅甚至力所不及,教师仍然不去点拨,造成时间浪费,学生认知受限。针对上述现象,我想说,真正的教育,除了要尊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更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离不开教师的引导点拨。再说,衡量一节课,是不是自主学习,也不是简单的看师生间的时间分配。如果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在激发学生兴趣、指点学生迷津、引导迁移升华,那即便“占用”时间多一些,也否认不了学生的自主性;如果学生的学习活动貌似自主,其实低效无效,纵然时间全部交给学生,其自主学习也是表面化、肤浅化、形而上学。所以我认为,教师要尊重自己的内心,尊重自己这么多年以来对教育的特殊情愫,不能再继续误解学生自主和教师主导之间其实并不矛盾、反而相辅相成的关系,积极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希望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们能真正感受到学生在学,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而内功在教师,教师能把自己的学科素养、专业能力和教育智慧转化为“愤悱剂”适时播撒,实现主导与自主的完美结合。
二、正确处理模式运用和教材挖掘的关系,做到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因形式精彩
到学校听课,听到最多的话就是:用什么什么模式,根本上不成课。起初我很理解大家的苦衷,所以就一直强调:我们提倡模式,但不固守模式,只要你能准确的挖掘和处理教材,上出自己的个性,实现课堂高效,模式不模式都不强求。但事实上你一听课就发现:善于抱怨的老师,他并没有静下心来,好好的挖掘教材的深度、广度和细度,课堂上并没有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螺旋式上升的规律,实现知识 由字词掌握、文意理解到要点概括、重点内容探究再到主题挖掘、语言品析等不同层面的知识迁移,也没有认真研究探究性问题并以此为依托历练学生的思维。至于集知识点、重点、考点三点一体的有机对接变式训练,更是未曾呈现。所以我就不由得在想:你的教学个性是什么?是对知识的浮光掠影?是对教材处理的浅尝辄止、还是就喜欢重点不突出、难点不突破、疑点不突明?说到这里,我想说:其实大家静下心来思考一下,模式和你的教学内容并不冲突。真正冲突的是你所谓的教学个性和应科学处理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高标准要求之间出现了差异。平时,我们先不说用什么模式,只要你紧扣课标要求、准确把握教材重点、难点,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多角度、多层面覆盖该讲的知识点、能力迁移点,然后按掌握字词、文意理解、重点探究、主题揭示、语言品析、综合训练这样的板块,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安排到自己的教学环节之中,你就已经在自然而然的构建自己的体系和模式。反之,如果你没有精心备课,不明白不同文体要掌握的知识板块,心中没有主线,教学没有章法,你就只会埋怨是什么什么模式惹的祸,这种善于问题归因的做法,我觉得不是敢于直面问题、善于进行教学研究的教师应有的胸怀。
三、要精心设计自学提纲和合作探究题,真正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支架,营造探究的空间
关于探究题的设计和提出,有以下不成熟建议:
1、设计的探究题要有探究的空间。直白一点说,就是要有一定的难度和角度。有难度,才有
探究的必要;有角度,才能让学生多层面去思考,并产生多元答案。否则,如果讨论的问题,具有明确的答案,或者是单一的确定性结论,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是相同的,就失去了讨论的价值和基础。因为小组讨论的重要价值,是大家在互相碰撞、互相启发的过程中,历练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所以,这一点大家要考虑。
2、探究题提出后,教师要稍作停顿,留给学生关注问题本身的时间,以便能做积极的思考。否则,如果教师一说完探究题,就让小组讨论,那些听惯了别人观点的学生,就想也不想、坐享其成了。另外,所教学生如果是高年级学生,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一定的时间,写下要点,然后小组交流,这样就可以保证思考的深入,提升讨论的效果。
3、教师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真正的对话,让学生在相互启发、相互问难中,将思考和认识展开,或引向深入。如果学生的思维没有打开,教师还可以把看似明了的问题迂回一下,开启学生的多元思维。比如:《成吉思汗和鹰》一课,为了加深学生对主题思想的理解,可以设计探究题:忠诚亦可贵,生命价更高。当主人成吉思汗已经把弓箭对准了自己,鹰仍然选择了死亡,而不去保全自己的生命?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发表观点,要言之有理。我想,问题一提出,学生不同的观点碰撞,会加深对作品主题的理解,更会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品质。而这一切,都取决于教师的智慧和迂回战术。
四、继续发扬传统语文课上以读促讲、读中感悟的做法,培养学生的语感,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同感:我们的语文课堂,不知从何时开始,悄然转化为思考几个具体的问题,然后做一套堂清训练。能在谁的课堂上真正的听见朗朗书声、看见学生潜心默读,几乎成为一种久违的奢望。出现这样的局面,除了有客观原因所致,主观上对学生语感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阅读方法指导不得力也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以前的语文教学中,我是紧扣文本,采用“读—品---悟”的方法指导学生读中感悟、提升能力的。具体来说:读,就是读语言文字;品,就是品味重点词句,咀嚼文字滋味;悟,就是批注感悟体会。我觉得,如果能按这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读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获得思想启迪,构建文本意义,提升阅读能力。
五、善于方法指导,做到举一反三
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教师要善于总结教法学法,并善于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让学生真正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阅读的方法、思考的方法,时时处处有“法”可依。比如刚才说到的“读—品—悟”的阅读方法;学习小说时的“理情节---析人物---挖主旨---品语言”的板块教学法;写简单记叙文时的问题链接法、写议论文时政评论时的“叙—议—联—结”法,写材料作入门时的“由物及人到社会”三段论写作法等等,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给学生以借鉴的意义。我们语文教师也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善于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用于自己的教学,指导自己的学生,学生就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2]徐大兰 涂木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论》
[3]杨邦俊《语文教学的人本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