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汉字的产生到现在至少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是中国文化的基因。本文对汉字形态进行剖析,结合西方学者研究中国艺术的理论成果分析论证。首先,通过“模件”对汉字形态的表象进行结构上的分析,建立以“模件”为主体的逻辑系统;其次,通过对“模件”作为符号的表意分析,总结出汉字表意符号与结构关系的特征。
关键词 汉字 模件 现象学 符号学
汉字是交流传播的载体,对于研究中国历史与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从历史的维度来看,汉字蕴含着传统的文明,建构着当代的文化;从文化的维度来看,以汉字所代表的中国文化在现阶段遇到的种种问题,未来是怎样的状态,这些需要通过对汉字的展望而得出观点。克罗齐曾经提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是相对于现实生活为参照的,现实是历史的延续。“模件”和“符号”从外在形态和内在意义两方面剖析了文字的规律,为我们研究汉字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模件”的系统本身来源于文字,其作为中流砥柱将绵延在未来的文字中,而文字“符号”表意研究也是其重要内容。
一、汉字系统
(一)语言与文字
中国经过长时间地融合,民族间靠着语言的沟通方式得以维系,正所谓“唯有语言处,才有世界”。语言是一种有效率的又不断变化的一种沟通工具“是语言聚集了天地人神为一体”。语言是在人际交往的使用中才“到场”的,通过人际间交往使用语言,才有语言的存在。语言有着和“此在与存在”相关联的“生存论结构形态和存在论结构形态”,通过人向此在的“筹划”和向“存在”本身“去在”而显示自身并“在此存在”。
除了语言的发展外,纸张、印刷术的发明和书籍形式的确立,使得中国文化得以透过文字媒体流传下来,并扩散传播,进而影响着世界文明的发展。而书籍形式的形成,条件上必须具备发展成熟的文字,另外加上文字复制技术与文字赖以传播的媒介出现。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这些因素在不断地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文字在中国成为保持文化一体性及政治体制稳定的最有力的工具”。
汉字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即使最近一次的大规模文字简化变革中,过往的模件系统也被原封不动的保留下来。这都得益于汉字的识别并不依赖读音,而是千百年来的演变已经将各种笔划组合表意性磨合至最高效的状态。
(二)汉字模件系统
汉字的集合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它的总和达到了五万个,若一个一个的创造汉字将是一个庞大且又复杂的任务。然而通过模件系统将不同的构件组合为单字,然后集合为汉字,这样便简单快速得多。
德国艺术史家雷德侯在《万物》中提出了“模件”的概念,即利用有限的构件来创造无穷的单元。他认为汉字是中国艺术模件化的源头,并将汉字的构成划分为五个层面:
元素(element)………………单独的笔划
模件(module)………………构件或成分
单元(unit)…………………单独的汉字
序列(series)………………连贯的文本
总集(mass)…………………所有的汉字
模件在一定规律的组合下形成不同的文字,共同的模件是可以互换的。在《华手经》拓片局部图中的字与周敦颐《太极图说》里的字中有很多相同的模件,这些模件也不是任意就能组合在一起的,是有一定的度的,会受到一定的规则与惯例的限制。
到20世纪简体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推广使用,这种使用似乎很大胆,但仍有系统性。字的结构被保留,因为几乎所有的变化都在模件的层面上。有三种变化最为常见。一、减少模件中的笔划的数目。如“金”和“言”。二、用另一个较简单的、最好是读音相同的模件替换原有的复杂的模件。如“元”替换了“袁”。三、直接去掉模件,如“广”。
二、汉字符号学分析
(一)汉字的独特性
由于中西语言文字的差异,文字被中外学者们划分为很多种。索绪尔认为文字有两种,即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汉字是典型的表意文字,它的特点是与发音无关,只与它所表达的观念有关。表音文字是以语音中最基本的要素为基础的,其目的是要把词的声音仿写出来,其表现为音节或者字母。”
与索绪尔不同,克里斯特瓦把文字分成记事文字(phraseograms)、表意文字(ideograms)和表音文字(phonograms)三种。使用记事文字的主要是美洲印第安人、爱斯基摩人,涵盖了象形文字和表示图腾、禁忌、符咒等约定俗成符号;使用的是表意文字的有中国人和古埃及人,它不仅代表内容,还有一定的句法结构;拼音文字则是欧美人所使用的,这是一种模仿言语的语音记号,由辅音和元音因素构成。
因此,相对而言学习西文字母十分简便,只需记住二十多个字符即可,这个过程只需几个星期,而中国人要花数年的时间来记忆上千个图形文字。若是采用字母,打印机和计算机都更易于使用,报纸杂志也更易于排版。字母是表音符号,西方人只用记录词语短暂的发音即可,因此西方的音韵变化较多,这在任何语言中都无法避免。文字需要随着语音的发音或者语法和词法的变化而变化。每当一些说特别的方言的人获取了政治上的独立,那么他们的方言就有可能成为一门独立的语言,这就需要有配套的文字和文献。当罗马帝国衰落,拉丁语之后便发展出了新的、各种各样的民族语言和文字。若我们现在要阅读几百年前的文字,就必须掌握一门新的语言才行。
中国则不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其好处就在于汉字记录的是意义而不是发音。尽管口头语言的音韵和其他的变化也会出现,但汉字系统却不用被动地追随所有这些变化而变化,这都得益于模件系统,使得方便记忆数千个不同的字形。
(二)能指与所指
在“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中汉代许慎提到汉字的造字字理,即字符形成的根据与道理,未对造字构件系统作分析研究,这种情况一直延续至今。然而在逻辑学和符号学层面,汉字造字系统也很值得探究。将象形符号、指事记号为系统的初始符号,与具有逻辑性的字理共同形成造字的规则,由此生成字符,构成一个准形式系统。所以说是汉字兼具理性与感性的,它是既有图像美学又有传达语言逻辑的特殊符号系统,这些都是智慧的结晶。 索绪尔认为构成符号的要素是“能指(听觉)和所指(概念)。⑴能指和所指可以任意结合;⑵能指是有听觉性的、时间性的:a.呈现时间的长度;b.其长度只能以一个维度来成形。”
同样的,在中国文学论著中,也有指出字形与字义有着不同程度的任意性。如古代数字中的一、二、三用横画的数量来表义,若“四”字也用四横表义会与“三”混淆,所以“四”被改写,不以四横来构成。
也就是说从符号学的角度,符号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事物,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就如同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在“模件”系统中,汉字是由若干符号所构成的语言系统,能指即字音和字形,所指即字意和文化象征。我们将“模件”当做符号,最终形成的表意汉字就是由这些符号共同作用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德]雷德侯.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2][德]海德格尔.林中路[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
[3][德]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M].商务印书馆,2000.
[4]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商务印书馆,1985.
[5]Peng Fu-chun. Das Nich ten des Nichts-Zur Ker nf rag e des Denkw eg s Mar tin Heidegg er s [M]. Fr ankfurt: Europaeischer Ver lag der Wissenschaften, 1998.
[6]Julia Kristeva,The Graphic and the Gestural,Language the Unknown:An Initiation into Linguistics,trans.by Anne M.Menke,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9.
[7]彭富春.论海德格尔[M].人民出版社,2012
[8]杭间.“六书”与中国视觉设计思维[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9]龙宇纯.中国文字学[M].台北学生书局,1994
[10]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11]庄周.庄子[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12]黄亚平.孟华为.汉字符号学[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3]王天甲.汉字视觉传达模件的解构与符号的建构[D].2010
[14]丁亮.汉字符号学初探[J].2013
[15]张贤根.海德格尔美学思想论纲[J].2001
关键词 汉字 模件 现象学 符号学
汉字是交流传播的载体,对于研究中国历史与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从历史的维度来看,汉字蕴含着传统的文明,建构着当代的文化;从文化的维度来看,以汉字所代表的中国文化在现阶段遇到的种种问题,未来是怎样的状态,这些需要通过对汉字的展望而得出观点。克罗齐曾经提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是相对于现实生活为参照的,现实是历史的延续。“模件”和“符号”从外在形态和内在意义两方面剖析了文字的规律,为我们研究汉字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模件”的系统本身来源于文字,其作为中流砥柱将绵延在未来的文字中,而文字“符号”表意研究也是其重要内容。
一、汉字系统
(一)语言与文字
中国经过长时间地融合,民族间靠着语言的沟通方式得以维系,正所谓“唯有语言处,才有世界”。语言是一种有效率的又不断变化的一种沟通工具“是语言聚集了天地人神为一体”。语言是在人际交往的使用中才“到场”的,通过人际间交往使用语言,才有语言的存在。语言有着和“此在与存在”相关联的“生存论结构形态和存在论结构形态”,通过人向此在的“筹划”和向“存在”本身“去在”而显示自身并“在此存在”。
除了语言的发展外,纸张、印刷术的发明和书籍形式的确立,使得中国文化得以透过文字媒体流传下来,并扩散传播,进而影响着世界文明的发展。而书籍形式的形成,条件上必须具备发展成熟的文字,另外加上文字复制技术与文字赖以传播的媒介出现。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这些因素在不断地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文字在中国成为保持文化一体性及政治体制稳定的最有力的工具”。
汉字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即使最近一次的大规模文字简化变革中,过往的模件系统也被原封不动的保留下来。这都得益于汉字的识别并不依赖读音,而是千百年来的演变已经将各种笔划组合表意性磨合至最高效的状态。
(二)汉字模件系统
汉字的集合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它的总和达到了五万个,若一个一个的创造汉字将是一个庞大且又复杂的任务。然而通过模件系统将不同的构件组合为单字,然后集合为汉字,这样便简单快速得多。
德国艺术史家雷德侯在《万物》中提出了“模件”的概念,即利用有限的构件来创造无穷的单元。他认为汉字是中国艺术模件化的源头,并将汉字的构成划分为五个层面:
元素(element)………………单独的笔划
模件(module)………………构件或成分
单元(unit)…………………单独的汉字
序列(series)………………连贯的文本
总集(mass)…………………所有的汉字
模件在一定规律的组合下形成不同的文字,共同的模件是可以互换的。在《华手经》拓片局部图中的字与周敦颐《太极图说》里的字中有很多相同的模件,这些模件也不是任意就能组合在一起的,是有一定的度的,会受到一定的规则与惯例的限制。
到20世纪简体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推广使用,这种使用似乎很大胆,但仍有系统性。字的结构被保留,因为几乎所有的变化都在模件的层面上。有三种变化最为常见。一、减少模件中的笔划的数目。如“金”和“言”。二、用另一个较简单的、最好是读音相同的模件替换原有的复杂的模件。如“元”替换了“袁”。三、直接去掉模件,如“广”。
二、汉字符号学分析
(一)汉字的独特性
由于中西语言文字的差异,文字被中外学者们划分为很多种。索绪尔认为文字有两种,即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汉字是典型的表意文字,它的特点是与发音无关,只与它所表达的观念有关。表音文字是以语音中最基本的要素为基础的,其目的是要把词的声音仿写出来,其表现为音节或者字母。”
与索绪尔不同,克里斯特瓦把文字分成记事文字(phraseograms)、表意文字(ideograms)和表音文字(phonograms)三种。使用记事文字的主要是美洲印第安人、爱斯基摩人,涵盖了象形文字和表示图腾、禁忌、符咒等约定俗成符号;使用的是表意文字的有中国人和古埃及人,它不仅代表内容,还有一定的句法结构;拼音文字则是欧美人所使用的,这是一种模仿言语的语音记号,由辅音和元音因素构成。
因此,相对而言学习西文字母十分简便,只需记住二十多个字符即可,这个过程只需几个星期,而中国人要花数年的时间来记忆上千个图形文字。若是采用字母,打印机和计算机都更易于使用,报纸杂志也更易于排版。字母是表音符号,西方人只用记录词语短暂的发音即可,因此西方的音韵变化较多,这在任何语言中都无法避免。文字需要随着语音的发音或者语法和词法的变化而变化。每当一些说特别的方言的人获取了政治上的独立,那么他们的方言就有可能成为一门独立的语言,这就需要有配套的文字和文献。当罗马帝国衰落,拉丁语之后便发展出了新的、各种各样的民族语言和文字。若我们现在要阅读几百年前的文字,就必须掌握一门新的语言才行。
中国则不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其好处就在于汉字记录的是意义而不是发音。尽管口头语言的音韵和其他的变化也会出现,但汉字系统却不用被动地追随所有这些变化而变化,这都得益于模件系统,使得方便记忆数千个不同的字形。
(二)能指与所指
在“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中汉代许慎提到汉字的造字字理,即字符形成的根据与道理,未对造字构件系统作分析研究,这种情况一直延续至今。然而在逻辑学和符号学层面,汉字造字系统也很值得探究。将象形符号、指事记号为系统的初始符号,与具有逻辑性的字理共同形成造字的规则,由此生成字符,构成一个准形式系统。所以说是汉字兼具理性与感性的,它是既有图像美学又有传达语言逻辑的特殊符号系统,这些都是智慧的结晶。 索绪尔认为构成符号的要素是“能指(听觉)和所指(概念)。⑴能指和所指可以任意结合;⑵能指是有听觉性的、时间性的:a.呈现时间的长度;b.其长度只能以一个维度来成形。”
同样的,在中国文学论著中,也有指出字形与字义有着不同程度的任意性。如古代数字中的一、二、三用横画的数量来表义,若“四”字也用四横表义会与“三”混淆,所以“四”被改写,不以四横来构成。
也就是说从符号学的角度,符号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事物,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就如同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在“模件”系统中,汉字是由若干符号所构成的语言系统,能指即字音和字形,所指即字意和文化象征。我们将“模件”当做符号,最终形成的表意汉字就是由这些符号共同作用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德]雷德侯.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2][德]海德格尔.林中路[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
[3][德]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M].商务印书馆,2000.
[4]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商务印书馆,1985.
[5]Peng Fu-chun. Das Nich ten des Nichts-Zur Ker nf rag e des Denkw eg s Mar tin Heidegg er s [M]. Fr ankfurt: Europaeischer Ver lag der Wissenschaften, 1998.
[6]Julia Kristeva,The Graphic and the Gestural,Language the Unknown:An Initiation into Linguistics,trans.by Anne M.Menke,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9.
[7]彭富春.论海德格尔[M].人民出版社,2012
[8]杭间.“六书”与中国视觉设计思维[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9]龙宇纯.中国文字学[M].台北学生书局,1994
[10]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11]庄周.庄子[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12]黄亚平.孟华为.汉字符号学[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3]王天甲.汉字视觉传达模件的解构与符号的建构[D].2010
[14]丁亮.汉字符号学初探[J].2013
[15]张贤根.海德格尔美学思想论纲[J].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