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斯文有传”看苏轼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弘扬

来源 :中国学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muo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苏轼一生在政治、思想、文学等方面都有非凡的成就,这表现在继承弘扬儒家思想方面,他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斯文有传”是欧阳修赋予苏轼的文化使命。“斯文”是指周代文化和孔子思想为主导的中国古代文化传统,这是中华民族第一个文化兴盛时期精神文明的光辉结晶。因此,弘扬“斯文”,使“斯文有传”,就成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一种崇高而神圣的文化使命。苏轼一生弘扬儒家之道、继承优秀的文学传统,使“斯文有传”,这是他平生最为看重的功业。
  关键词:苏轼;儒家思想;经世致用;斯文有传
  
  苏轼是中国古代少有的大文豪,他一生为人“负其豪气,志在行其所学。”[1]这表现在继承弘扬儒家思想方面,他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唐代的思想家、文学家韩愈领导的儒学复兴运动与古文运动,开辟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两大传统,即儒学道统与古文传统。通常简称道统与文统。其实,这两统可用一个词概称,这就是“斯文”。也可以说道统与文统是“斯文”的一体两面。“斯文”在这里不是指文雅、文学之意,而是指周代文化和孔子思想为主导的中国古代文化传统,这是中华民族第一个文化兴盛时期精神文明的光辉结晶。孔子可以说是“斯文”最早的整合者与承传者。在公元前496年,当孔子带着他的弟子周游列国传播“斯文”时,曾被匡地人围困拘禁,孔子及弟子生命受到了威胁,此时孔子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2]孔子对生命的自信就是来自于“斯文”的神圣。孔子确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斯文”的伟大传人。“斯文”的神圣在于它蕴含并呈现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因此,弘扬“斯文”,使“斯文”有传,就成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一种崇高而神圣的文化使命。宋代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繁荣兴盛的一个时代,因此,宋代知识分子的文化使命感显得尤为自觉和普遍。宋代学者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3]就道出了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心声。当然,能真正承担起这一文化使命的人,必是一个时代的文化巨人。苏轼称唐代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4](《潮州韩文公庙碑》)这一评价就确立了韩愈为唐代“斯文”传人的历史地位。在宋代,苏轼认为“欧阳子今之韩愈也”(《六一居士集叙》)。这倒不是因为他对恩师的偏爱,欧阳修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建树与贡献确实使“斯文有传,学者有师”(《祭欧阳文忠公文》),这就足以让欧阳修称得上宋代“斯文”之传人。欧阳修慧眼识人,他将他之后“斯文有传”的重任交给了苏轼。对此苏轼在他的《祭欧阳文忠公夫人文》中有如是记载:“我(欧阳修)老将休,付子斯文。”并强调申明,“我所谓文,必与道俱。见利而迁,则非我徒。”苏轼当即叩首受命,并表示“有死无易。”
  苏轼作为欧阳修事业的继承者,“斯文”之传人,他在继承弘扬儒家思想方面确实没有辜负他老师的期望。苏轼对宋代理学家的心性之学很不以为然。受其老师影响,他更重视儒家思想经世致用的一面,强调儒家思想的实践意义。他称“夫王化之本,始于天下之易行。”这在他的《孟子论》中有较清晰的阐述:“盖尝求之于六经,至于《诗》与《春秋》之际,而后知圣人之道,始终本末,各有条理。夫王化之本,始于天下之易行。天下固知有父子也,父子不相贼,而足以为孝矣。天下固知有兄弟也,兄弟不相夺,而足以为悌矣。孝悌足而王道备,此固非有深远而难见,勤苦而难行者也。”在苏轼看来,父子相爱,兄弟相亲,这就是孝悌,就是王道的内质。它是朴实的,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既易知,又易行。这与韩愈所说的“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易行也。”[5],以及欧阳修所说的“其道易知而可法,其言易明而可行”[6]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苏轼在《韩非论》中也谈到了类似的观点,如:“仁义之道,起于夫妇、父子、兄弟相爱之间;而礼法刑政之原,出于君臣上下相忌之际。相爱则有所不忍,相忌则有所不敢。夫不敢与不忍之心合,而后圣人之道得存乎其中。”苏轼在探讨圣人之道的本原时说:“君子之欲诚也,莫若以明。夫圣人之道,自本而观之,则皆出于人情。不循其本,而逆观之于其末,则以为圣人有所勉强力行,而非人情之所乐者,夫如是,则虽欲诚之,其道无由。”(《〈中庸〉论》中)这就说出了圣人之道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实践品性,也与那些只重“内圣”,而轻视“外王”的理学家标出了界线。苏轼对儒家思想的接受是全面的,他在《六一居士集叙》中称颂欧阳修“其学推韩愈孟子以达于孔子,着礼乐仁义之实以合于大道。其言简而明,信而通,引物连类,折之于至理,以服人心,故天下翕然师尊之。……宋兴七十余年,民不知兵,富而教之,至天圣、景祐极矣,而斯文终有愧于古。士亦因陋守旧,论卑而气弱。自欧阳子出,天下争自濯磨,以通经学古为高,以救时行道为贤,以犯颜纳说为忠。”这段话既讲出了欧阳修对弘扬儒学的贡献,也指出了儒学自孔子、孟子、韩愈、欧阳修的承传正统,以及儒学的现实品性。苏轼在此文中还表示了对现实中偏离儒学正统的忧虑,“欧阳子没十有余年,士始为新学,以佛老之似,乱周孔之实,识者忧之。”
  苏轼一生表现出的自强不息、宽厚待人、积极入世、心忧天下、关爱人民等优秀思想精神品质,都深得儒家思想之真传。苏轼在政治思想上是反对佛老的,如他在《议学校贡举状》一文中写到:“今士大夫至以佛老为圣人,粥书于市者,非庄老之书不售也。读其文,浩然无当而不可穷;观其貌,超然无著而不可挹,岂此真能然哉!盖中人之性,安于放而乐于诞耳。使天下之士,能如庄周齐死生,一毁誉,轻富贵,安贫贱,则人主之名器爵禄,所以砺世摩钝者,废矣。陛下亦安用之?而况其实不能,而窃取其言以欺世者哉。”这里就指出了佛老对现实政治的腐蚀性。苏轼对朝廷花费大量资财扶助佛、道两教也表示不满,他说“天子有七庙,今又饰老佛之宫,而为之祠,固已过矣,又使大臣以使领之,岁给以巨万计,此何为者也!”(《策别厚货财》一)他还从历史的角度,批判了佛老的危害,他说:“自汉以来,道术不出于孔氏而乱天下者,多矣,晋以老庄亡,梁以佛亡”。(《六一居士集叙》)即使从精神信仰而言,苏轼也不赞成佛老,他在《和陶神释》一诗中云:“二子本无我,其初因物著。岂惟老变衰,念念不如故。知君非金石,安得长托附。莫从老君言,亦莫用佛语。仙山与佛国,终恐无是处。”他还在《范景仁墓志铭》一文中申述了儒学之正统,佛老为异端的观点,他称范景仁“其学本于六经仁义,口不道佛老申韩异端之说。”上述表明,苏轼捍卫儒学道统,反对佛老的态度是鲜明的,这与韩愈、欧阳修的立场是一致的。
  不过苏轼思想比较复杂,他的思想濡染佛老,这也是事实。特别是在他失意苦闷之时,参禅拜佛更是它寻求精神解脱的一种方式。如他被贬黄州期间,为了思过自新,他“得城南精舍曰安国寺,有茂林修竹,陂池亭榭。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所从生而不可得。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翛然,无所附丽。私窃乐之。旦往而暮还者,五年于此矣。”(《黄州安国寺记》)从这段自我表述中,苏轼俨然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苏轼作为“斯文”的传人就很成问题了。然而问题并不如此简单。也是在黄州,苏轼完成了被他看作是可传“斯文”的两部著作,《东坡易传》和《论语说》。为《易》作传,苏轼是继承父业。苏辙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中云:“先君晚岁读《易》,玩其爻象,得其刚柔远近,喜怒逆顺之情,以观其词,皆迎刃而解。作《易传》未完,疾革,命公述其志。公泣受命,卒以成书,然后千载之微言,焕然可知也。复作《论语说》,时发孔氏之秘。”[7]清《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对《东坡易传》有如是评:“推阐理势,言简意明,往往足以达难显之情,而深得曲譬之旨。盖大体近于王弼,而弼之说惟畅玄风,轼之说多切人事,其文词博辨足资启发。”[8]苏轼被贬海南,是他人生最艰难的时期,但他坚持为《尚书》作传。苏辙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中曾记载:“最后居海南,作《书传》,推明上古之绝学,多先儒所未达。”[9]清《钦定四库全书总目》评此书“轼究心经世之学,明于事势,又长于议论,于治乱兴亡披抉明畅,较他经独为擅长。”[10]苏轼对他的这三部著述非常看重,“既成三书,抚之叹曰:‘今世要未能信,后有君子,当知我矣。’”[11]他之所以如此看重这三部书,我们可以从他的《书合浦舟行》一文中了解大概:
  予自海康适合浦,遭连日大雨,桥梁尽坏,水无津涯。自兴廉村净行院下,乘小舟至官寨。闻自此以西皆涨水,无复桥船。或劝乘蜒舟并海即白石。是日,六月晦,无月。碇宿大海中,天水相接,疏星满天。起坐四顾太息,吾何数乘此险也!已济徐闻,复厄于此乎?过子在傍鼾睡,呼不应。所撰《易》、《书》、《论语》皆以自随,世未有别本。抚之而叹曰:“天未丧斯文,吾辈必济。”已而果然。七月四日合浦记。时元符三年也。
  从文中所注时间可知,这篇文章写于公元1100年,苏轼时年65岁。这是苏轼遇赦北还,在途中遇到了洪水险情时的情景。苏轼这次北还随身带了多少书不得而知,但他最关心的是倾注了自己大量心血的《易传》、《书传》、《论语说》三部书,更为重要的是这三部书关乎“斯文有传”,苏轼“抚之而叹”的口气和孔子被围匡地时所发出的慨叹何其相似乃尔。由此也说明,苏轼真正的精神家园不是佛老的思想,而是儒家思想。那么如何理解苏轼在黄州时礼佛的表现,这可从他在黄州时写的《答毕仲举》一文中得到解释:
  ……美恶在我,何与于物?……往时陈述古好论禅,自以为至矣,而鄙仆所言为浅陋。仆尝语述古,公之所谈,譬之饮食龙肉也,而仆之所学,猪肉也,猪之与龙,则有间矣,然公终日说龙肉,不如仆之食猪肉实美而真饱也。不知君所得于佛书者果何耶?为出生死、超三乘,遂作佛乎?抑尚与仆辈俯仰也?学佛老者,本期于静而达,静似懒,达似放,学者或未至其所期,而先得其所似,不为无害。仆常以此自疑,故亦以为献。……
  苏轼在这里以两个吃肉的比喻,生动地说明了他如何读书、为何学佛老的问题。“美恶在我,何与于物?”表明了学习的自主性,取舍在我,不可为物所役。“食猪肉实美而真饱”,形象表明了苏轼学习佛老的现实态度,而且苏轼对学习佛老保持着警惕,即要学习佛老“静而达”的境界,顺其自然,随遇而安,以排遣现实的苦闷,但又不能使自己疏懒、狂放,因为这都与儒家的自强不息、中和处世的精神相背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苏轼把佛老之地当作自己暂时的精神避难所,就像一个人在途中遇到下大雨,路边正好有道观、佛寺,暂时到其檐下避避雨,雨停了还要回自己的家。当然,苏轼学习佛老的艺术精神,增强自己的艺术表现力,以及圆通灵活地为人处世,这与其主导思想还不是一回事,因为即使强烈反对佛老之学的韩愈在《进学解》中列出的文统系列里,《庄子》也列在其中。应该说,苏轼的政治思想、人生理想及精神家园都属儒家思想,即使他学习佛老的圆通灵活,但圆通并不是圆滑,灵活也不是没有原则。苏轼的超人之处在于他能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又能融通佛老思想为我所用。
  苏轼继承欧阳修的事业,对儒家思想的阐发弘扬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尤其是他对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体认与高扬,更是得到了儒家思想之精髓,其识见远在那些只重心性之学的理学家之上。苏轼对发展儒学的积极贡献,并没有得到宋代理学家的认同,即使是学识渊博的大理学家朱熹也对苏轼存有偏见,如他在《答汪尚书》中说苏轼“语道学则迷大本,论事实则尚权谋、衒浮华、忘本实、贵通达、贱名检。此其害天理、乱人心、妨道术、败风俗,亦岂尽出于王氏之下也哉?”[12]批评是严厉的,但并不得要领。智者之失,盖多由门户之见所限。
  苏辙在其《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中沉痛感言:“呜呼,斯文坠矣!后生安所复仰?”称苏轼为欧阳修之后的“斯文”之传人,他是当之无愧的,因为儒家思想的完整体系是内圣与外王的统一,如果只偏重一个方面,显然不是完整的儒家思想,况且孔子所说的“斯文”要文质彬彬,尽善尽美。就此而言,苏轼要比那些重道轻文的理学家们更有资格成为“斯文”之传人。
  苏轼一生在政治、思想、文学等方面都有非凡的成就,其中弘扬儒家之道、继承优秀的文学传统,使“斯文有传”,当是他最为看重的功业。苏轼在去世前曾在他的《自题金山画像》一诗中表明了他的心迹: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将自己一生功业归于三次被贬的时期,这并不是苏轼的自我调侃,独发牢骚,而是他对自己悲剧性人生的深刻总结。这其中深切的人生况味,只有苏轼自己才能领会。苏轼一生坎坷多难的政治生涯,未能使他成为一个成功的政治家,这或许是他深为遗憾之事。不过苏轼三次被贬,恰是他潜心儒家思想研究、专心文学创作的丰收时期,而他继承欧阳修未竟的事业,使“斯文有传”,也多得益于他三次被贬的时期。这或许是他最为欣慰、最为看重的功业。
  
  参考文献:
  [1]赵眘:《苏轼文集附录·苏轼文集序》,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2385页.
  [2]刘宝楠注:《论语正义·子罕》,上海:上海书店,1998年,第176页.
  [3]张载:《张载集·近思录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76页.
  [4]苏轼:《苏轼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315页。本文所引苏轼散文作品均引自此版本,恕不一一注出.
  [5]韩愈著 马其昶 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原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8页.
  [6]欧阳修:《欧阳修全集·与李秀才棐第二书》,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978.
  [7][9][11]苏辙:《苏辙集·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127页.
  [8][10]纪昀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1页、第140页.
  [12]朱熹:《晦庵集》,卷三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其他文献
设计与艺术关系密切,艺术史家往往是设计史家,本书是一个明证。以艺术史家著称的贡布里希——西方传统美术史意义上的最后一位大师,是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也是英国最伟大的学者之一,其对设计的思考与论述既引人入胜,又发人深思。按照中国美院教授范景中的说法,贡布里希在美术界是如此的有名,以至于他的众多学生“从他那里取其一面,即可独步天下”。  作为瓦尔堡研究院的教授,他接近了瓦尔堡等人的图像学研究,在新的时代
期刊
摘 要:校园物质文化是指学校的物质环境,作为一种形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自然美感,会对青年学生产生巨大的价值影响,对青年学生素质的养成亦有巨大的作用。本文以文化多元化为背景,从学校物质文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关系方面,浅议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大学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关键词:文化;物质文化;问题    “校园物质文化是指为校园文化服务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物质对象,它主要包括教学科研设施、
期刊
摘 要:《金刚经》是一部满蕴“般若”智慧之杰作。经中常有非直述般若而又蕴含般若之理,诸如无相灭度、不住相布施、所有相皆虚妄、法不可取不可说、心不住法、诸法平等无有高下、以无而有、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所说即非等智慧,令人从本经直契般若智。  关键词:金刚经;般若;智慧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简称《金刚经》,是佛教大乘经典之一,精神微妙,无数学者、高僧尽皆拜倒在此经之下,或研究之,或持诵之,得无量
期刊
随着环保型消费逐步占据主流,住宅建筑的生产商和消费者都对建材提出了安全、健康、环保的要求。采用清洁卫生技术生产,减少对天然资源和能源的使用,大量使用无公害、无污染、无放射性、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环保型建筑材料,是住宅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所谓环保型建材,即考虑了地球资源与环境的因素,在材料的生产与使用过程中,尽量节省资源和能源,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具有一定积极作用,并能为人类构造舒适环境的建筑
期刊
俗话说,“人要衣装,佛要金装”,而商品更需要有一身“好包装”。包装设计已经成为现代商品不可或缺的必要组成部分和外在形式,新意的包装设计不仅仅是商品进入市场的靓丽外衣,更是自身价值的一种体现。在市场经济越来越发达的今天,或许“买椟还珠”的故事已经不适合再当一个反面教材,而应该成为一个经典的包装营销案例。  我们都知道,买椟还珠原意是指买来珠宝而只留下漂亮的盒子不要里面真正高价值的珠宝。经常用来比喻没
期刊
2007年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提出,建立特困群众执行救助基金,为胜诉当事人实现债权提供便利和帮助。为此,各级人民法院纷纷出台改革措施,设立执行救助基金,试行执行救助制度。即人民法院在执行案件中遇到被执行人确无或暂无履行法定义务能力时,向无经济来源且生活又极度困难的申请执行人(自然人)发放救助专用资金。该制度有效的缓解了一些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稳
期刊
摘 要:韦伯,他主张社会科学必须运用“理解的方法”。社会学不应当仅仅局限于发观支配社会行动的一般规则,它还应当试图去理解行动者的主观意向和动机。社会工作在对于这些背后隐含的规则意义和行动者的主观意向及动机的理解和解释的整个过程中,就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理解,是贯穿于社会工作学习和实务工作的整个过程始终的,故此,文章着重阐释“投入理解” 在社会工作学习和实务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社会工作;理解;投
期刊
摘 要:“税收是现代文明的对价”,道出了税收与包括自由在内的现代文明之间的关系。但是,从税法产生的历史来看,西方社会对政府征税权的规制主要为了保障公民私有的财产权;而后随着现代社会的逐渐发展,公民自觉纳税意识的提高,其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充分享受“自由的空气”。  关键词:税收;征税权;权利自由    一、征税权的控制源于对财产自由的保护  (一)英国《自由大宪章》中控制征税权的理念  1215年,英
期刊
摘 要:实现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是大势所趋,然而目前对交通行政综合执法理论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文在结合交通行政综合执法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执法现状并从完善执法体系、健全保障机制,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应建议,以期建立一个完善的交通行政综合执法体制,确保交通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交通行政执法;执法模式;综合执法;问题研究    一、引言  交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交
期刊
国务院《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颁布以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地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迅速,涉及教育、卫生、民政、劳动、体育、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尤其是发展慈善公益性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如民办福利院、敬老院、民办学校等。然而,在法院执行中就遇到这样的问题,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财产能否作为出资者个人财产进行执行,如果可以执行,那么能否对其财产直接进行执行。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从民办非企业单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