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新的综合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8947816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再”系列是湖北美术馆开辟的对于当代艺术创作主题、媒介及现象进行再思考的品牌展览。此次由杨小彦、冀少峰、郑梓煜策划的“再影像:光的实验场”就是其中之一。这个展期长达两个半月(从2015年12月18日至2016年3月6日),由丁澄、张培力、杨福东、曹斐、王庆松、王宁德、蒋志、王国锋等20位活跃在中国当代影像创作的艺术家参展的展览,试图对中国影像艺术概念有所拓展和超越的展览。展览的核心词汇一个是“光”,一个是“再”。它们构成了对中国影像艺术进行剖析的不同角度却又相互交织的轴线。


  “光”
  先说“光”。在这里,光不但作为一种造型的手段,它本身也是一种表达的对象。这让我想到2011年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ILLUMInations”基于丁托列托晚期作品来展开对于当代艺术中光的探索。在影像作品中,光对于形塑和反映对象的重要的介质作用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我们还看到一些作品,将光本身作为了表达的主题。比如展览中王宁德的“有形之光”系列作品,将图像切割成众多的方块,再用光投射出图像的影子,制造出一个抽象的摄影幻像。除此之外,光还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在西方世界里,光与宗教和精神性层面的连接是不言而喻的。而在此次展览中,我同样看到了光所带来的精神的触感。比如蒋志的“哀歌”系列,模拟的是古典效果的光照画面,但那是另一种有形的针线钩挂牵扯出的“光”,由此而激荡出某种肉身和精神的紧张与痛感。


  “再”
  那么,展览的另一轴线“再”呢?我觉得,“再”无非包含了两种意涵,一是再看影像,重新解读影像;二是指影像艺术的新阶段。这两者又可以结合起来看,因为正是影像艺术发展的新状态促使我们用新的角度来看影像。策展人将传统的摄影、纪录片、独立影像以及基于计算机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新媒体呈现、甚至以声光电为媒介的融合性装置都纳入了展览中。有的学者注意到展览题目的英文翻译使用的是“Beyond Image”,似乎带有超越既有的影像认识,呈现另一种影像状态的意思。实际上,这正是对目前越来越综合和错综复杂的影像艺术的真实认知。在学界,对于几类影像经常没有严格区分,录像、实验电影、独立动画、新媒体艺术等都被囊括到笼统的影像名目之下。比如在2011年民生现代美术馆的“中国影像艺术20年展”中,展览方就试图以影像(英文则译为Moving Image)指对过去20年中国当代艺术中出现的所有动态影像。研究者董冰峰曾就此提出商榷意见,他引用德勒兹的观点认为,电影应该置于一个时间关系当中去理解而不是只看到影片本身。他觉得“Moving Image”这个词似乎对应的是电影诞生之初的画面运动与组织的关系,而中国当代艺术家之所以喜用“活动影像”的概念是因为,他们大都以绘画与雕塑背景介入电影,缺乏电影本身的训练,故而首要关注的问题还是画面。(2011年11月6日董冰峰在广州53美术馆的演讲《1980年代以来中国艺术家的电影影像》)






  我并不是要否认它们之间的区别,但是,我们所面对的真实情况就是这几者之间越来越呈现出的交叉与模糊状态。专注于影像艺术策展与写作的李振华曾在《关于录像艺术—录像艺术的起源、分类,展出决定的特征》一文中谈到了录像与电影、行为记录、表演、动画、短片、纪录片,以及新媒体艺术等之间的关联与区别,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录像艺术与这种种表达方式相融合的特点。而此次展览正是将带有电影、纪录片、新媒体艺术性质的影像艺术纳入了进来。仅仅因为“再”系列策展中下一个项目是有关虚拟艺术的,而没有选择动画类型的作品。
  除了影像艺术自身所包含的类型之间的交错,在当代艺术领域,还有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学科和角色的界限也变得越来越模糊。一些当代艺术的实践,不仅仅是固有的媒介,如绘画、影像、装置、行为之间的界限被打破,甚至于艺术与其他学科(如社会学、人类学等),艺术家与研究者、策展人之间的界限也被逾越。正如格罗伊斯所说的,当代艺术就是一种展览实践,艺术家和策展人正变得愈加难以界定,“创作艺术与展示艺术之间不再有本质的区别”。在这次展览中,参展艺术家冯原和顾雄的作品就带有鲜明的综合学科、综合角色的特点。冯原所主要从事的是文化研究、艺术批评及策展,而此次作为艺术家参展,他虚拟了民国时期两个所谓中西合璧的建筑方案,一个是1927年的民族祭坛,一个是1925年的天安水晶宫,这些方案看起来有几分怪诞,但是又因为历史和文化的逻辑推演而显得符合实情。他将其以往的研究带入到创作实践当中,由此而给艺术增添了新的想象空间和思维角度。顾雄对于维多利亚的哈林波特海湾华人墓地、骨屋的追踪拍摄则带有人类学研究的色彩,他所探寻的是“家”的观念的特殊表达与变迁,而影像只是这项研究的呈现方式之一。这些作品进入展览,表明了策展人对于整个当代艺术的学科融合的取向的认知,这也是“再”的意义之所在。


  虽然因为避免与后面的“再虚拟”重叠的缘故,此次的“再影像”没有涉猎网络以及虚拟艺术部分,但是我觉得完整意义上的“再影像”应该包括这一新兴领域的变化。现在网络已经成为艺术创作重要的基地和平台,基于网络和电脑所产生的艺术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现象。在这种被称为“后网络”的语境当中,网络不只是作为传播的工具,它本身就构成我们周遭的现实。因此,当下涌现出来的一些青年艺术家的创作将这种日常的电脑网络的消遣与工作变成了艺术实践,现实与虚拟,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之间的界限也被打破。这是我们在谈影像艺术的新阶段时所需要看到的现象。


  “观”
  前面谈到的都是如何来看中国影像艺术的新现象以及展览如何选择作品的问题,而作品的呈现也是大有文章可做的。集中了如此多影像的展览怎样才能贴合作品本身的生产机制以及形成有效的观看秩序呢?不少观众都表示过观看拥有大量影像作品的展览的不适感受。影像艺术在展场的情形其实要作不同的分析,有的影像本身就是以枯燥、冗长、重复带给观者以压迫感;有的影像是剧场式的,影像只是整体空间设置的一部分;有的影像则需要电影院式的环境来集中观看。因此,从作品内在的理路出发来设置其空间呈现的方式就变得极其重要。


  从“再影像”现场来看,策展人对于影像作品的呈现是有分类考虑的。静态的、文献性的影像置于空间的平面展墙,动态影像则设置了有黑色垂幕的匣子空间;而播放时间较长的纪录片便利用了有如电影院的场所,比如这一次参展的丁澄的《聆听澳门街》和钟适芳的《边界移动两百年》。而有意思的是张培力的《喜悦》实际上只是剪辑了70年代中期故事片《战船台》的片段不断予以重复,同样被放置在空阔的影院空间,这样的处理又带来一种别样的冲突性感受。
  总而言之,“再影像”是对行进中的中国影像艺术的一次生动观照,它反映了一些新的现象,同时又激发了一些新的问题。正如展览前言所说的,这“并非一次实验式的影像呈现,将其定义为一个开放式的讨论空间似乎更为合适”。
其他文献
2015年8月5日至10日,第六届大理国际影会经过匆匆六天时间,所有展览以及各项活动全部落幕了,等我开始消化这一系列内容的时候已经坐在回程的飞机上了,闭上双眼,脑海里开始回想在大理影会这段时间所经历的一切。第一印象便是超载与繁杂,整个影会展览的体量巨大,据说有超过三百个展览,作者包含大量国内摄影人群体,亦有来自南亚、东南亚、欧美等各国摄影节的作品,值得注意的是以往当我们把对国外摄影的关注更多投向欧
期刊
闰淑珍是一个生活在内蒙古的汉族人,他与蒙古族人有着近距离的交流,同时又将自己拉远到客观角色。  问:《阿珍眼里的内蒙古》用了大量朴实的生活场景,您怎么看蒙古族人?  答:由于游牧生活,所以大都分蒙古族人散居,只有在节日里他们才能相聚在一起。他们传承着古老草原文化的同时也赋予了生活新的内涵,展示了游牧人的热情、豪放以及人与人之间纯朴真诚的友情。  问:《心像鄂尔多斯》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答:我用平
期刊
青年摄影师张哲衡以老厂房为拍摄对象,他通过影像展现了时代变迁。  问:作品中的老厂房拍摄于哪里?  答:首钢石景山厂区。  问:为何想要拍摄老厂房?  答:首钢,是这个时代城市功能转变中最具代表性的标本,老厂区的建筑,曾是一个时期内城市功能的支撑和社会发展的见证。这些建筑凝结人类的文化精神、科技智慧、情感意志。  问:拍摄计划和拍摄过程是否一致,有何不同?  答:我的拍摄计划原本制定的很从容,可没
期刊
编者:Photoshop对摄影意味着什么?作者通过自己的实践告诉大家:数码影像后期技术的诞生,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摄影创作的手段,更是对摄影观念的解放;我们不必禁锢在传统摄影的语境里,不要把摄影仅仅看成一个记录角色,我们完全可以利用Ps技术在艺术创作的王国里自由驰骋。  很早以前,我用Photoshop做过一张雨中的城市片,原图是晴天拍摄的,身边很多的人纷纷问我制作方法与步骤,没多久交流群里接连好几天
期刊
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东莞市长安镇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于2015年12月15日至17日在东莞市长安镇图书馆召开。  中国摄协副主席索久林、李舸,广东省文联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曹利祥,中国摄协分党组成员、秘书长高琴,广东省摄协专职副主席、秘书长郭小宁,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党委委员、镇文联名誉主席张冲以及中国摄协部分团体会员单位负责
期刊
《英国摄影杂志》在2015年底公布了2016年度“国际摄影奖”( 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Award)获奖名单。该杂志举办的“国际摄影奖”是当今世界当代摄影人才展示才华的重要舞台之一,其中单幅影像获奖作品是一幅大型拼贴照片,题目为“重塑工厂面貌”(Restore to Factory Settings)。  获奖者费丽斯蒂·哈蒙德(Felicity Hammond)是一
期刊
有一个在英伦求学的年轻中国人叫毛远波。学习之余,他一边研究克莱因、寇德卡等街拍大师的风格特色,一边尝试街拍的乐趣。他习影刚一年半载便出手不凡,而且对街拍感悟良多。  问:你出国之前也喜欢摄影吗?  答:2013年,我来到英国之后开始接触摄影。过去两年多,我在短期回国的时间里也拍过一点,但是最早并没有把主要注意力放在街拍上,只是拿着相机随走随拍而已。  问:街拍是从何时开始的?  答:2014年。 
期刊
似乎只在一夜之间,越来越多的影像器材厂商开始标榜自己的新型产品取消了低通滤镜,然后告诉你取消低通滤镜的相机成像锐度会更高。那么低通滤镜到底是什么?以前的数码相机为什么都要安装它,而到了今天为什么大家又开始争先恐后地取消它呢?  摩尔纹现象  先来看看这么一种现象:当我们用相机拍摄横平竖直的棉麻织物材料或是建筑物上密集的格栅的时候,如果距离和角度掌握不好,那么这些织物的纹理或者建筑物格栅上的图像就会
期刊
2015年12月初,鲁迅美术学院和西安美术学院几乎同时分别举办了摄影教学创建30年和20年的纪念活动。  在沈阳三好街上的鲁迅美院,除了多了几座高楼,和30年前的样子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变化,校园一如既往地安静。30年前,在这里创建了全国高校中第一个摄影系,在建系30周年的这个冬天,他们在本校美术馆举办了《闪光/30—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30周年教学文献展》,以及出版了一册洋洋450页的大书《闪光/3
期刊
张晓的经历很简单,生长在山东烟台的一个小村庄,高中毕业考上烟台大学学习建筑,因为喜欢摄影,毕业后到重庆当了五年摄影记者,后来就一直自由自在地拍自己的照片。  高中毕业的那个暑假,张晓开始对摄影有了兴趣,首先对他有影响的摄影师是黛安·阿勃丝(Diane Arbus),后来他又非常喜欢埃里克·索斯(Alec Soth)和鲍里斯·米哈伊洛夫(Boris Mikhailov),并深受其影响,特别是米哈伊洛
期刊